- 年份
- 2024(9834)
- 2023(13526)
- 2022(11283)
- 2021(10419)
- 2020(8744)
- 2019(19850)
- 2018(19144)
- 2017(35787)
- 2016(19709)
- 2015(21650)
- 2014(21293)
- 2013(21313)
- 2012(19932)
- 2011(17916)
- 2010(18267)
- 2009(17289)
- 2008(17626)
- 2007(15741)
- 2006(14089)
- 2005(12634)
- 学科
- 业(88400)
- 济(86368)
- 经济(86258)
- 企(70811)
- 企业(70811)
- 管理(64164)
- 农(46719)
- 方法(34983)
- 农业(30931)
- 业经(30517)
- 数学(26881)
- 数学方法(26667)
- 财(25964)
- 中国(21531)
- 务(18637)
- 财务(18628)
- 财务管理(18606)
- 制(17931)
- 企业财务(17640)
- 技术(17405)
- 贸(17120)
- 贸易(17114)
- 易(16617)
- 地方(16333)
- 学(15975)
- 策(15798)
- 划(14636)
- 和(14349)
- 体(13907)
- 理论(13355)
- 机构
- 学院(290336)
- 大学(283901)
- 济(122705)
- 经济(120675)
- 管理(113092)
- 研究(101431)
- 理学(97799)
- 理学院(96680)
- 管理学(95148)
- 管理学院(94635)
- 中国(79801)
- 农(73261)
- 科学(64383)
- 京(62290)
- 农业(57054)
- 所(53502)
- 财(53355)
- 业大(53209)
- 研究所(48757)
- 中心(46639)
- 江(45322)
- 财经(42356)
- 北京(38661)
- 经(38646)
- 经济学(35874)
- 农业大学(35769)
- 院(35301)
- 范(35137)
- 州(35110)
- 师范(34677)
- 基金
- 项目(195593)
- 科学(154310)
- 基金(143544)
- 研究(137004)
- 家(127811)
- 国家(126548)
- 科学基金(108103)
- 社会(89573)
- 社会科(84555)
- 社会科学(84528)
- 省(77537)
- 基金项目(77332)
- 自然(71737)
- 自然科(70115)
- 自然科学(70092)
- 自然科学基金(68920)
- 划(65172)
- 教育(59943)
- 资助(56646)
- 编号(53639)
- 业(44595)
- 重点(44174)
- 发(43494)
- 创(43451)
- 部(42628)
- 成果(41179)
- 创新(39969)
- 农(38547)
- 科研(37696)
- 计划(37545)
共检索到440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晶 宋振伟 陈阜 张海林 孔箐锌
对1986-2007年北京市农业用水情况和影响其变化的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种植业总产量、养殖业总产量和参考作物腾发量五大指标所代表的面积、产量、气候三大因素对北京市农业用水影响的贡献率依次为44.1%、35.2%和17.1%。具体分析各因素,发现近20年北京市农业用水量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缩小,节水灌溉面积扩大以及节水技术进步;种植业单位产量用水量的减少,使农业用水量降低;种、养业等用水比例变化趋向合理,有利于北京市节水型农业结构的发展;但目前北京市参考作物腾发量呈上升趋势,将加大农业灌溉用水压力。
关键词:
农业用水 变化趋势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宝勤 姚治君 高迎春
城市用水结构的合理确定与科学预测是制定水资源发展利用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乃至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分析北京市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等在结构上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基础上 ,系统阐明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 ,并探讨了未来用水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水资源供需形势的影响 ,旨在为协调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北京 水结构 驱动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佩林 鲁奇 王国霞
80年代年以来 ,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突出表现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规模扩大、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等方面 ,分析研究了北京市 1981-2 0 0 1年 2 0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探讨耕地减少的原因及趋势。研究表明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等将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 ,人多地少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保护耕地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晓菊
合理的消费结构是一定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一定的消费结构又反过来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化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要增加居民收入与减小收入差距并重,稳定各消费品的消费价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保障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食品安全,积极培育新的主导性消费热点,提倡节能减排的绿色消费模式,引导居民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蕾 陈远生 李璐
论文在对1988至2008年期间北京市三次产业取水结构及其用水效率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由技术进步导致的三次产业取水节水量和由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取水节水量;建立了北京市地区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人均GDP负幂指数经验模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取水节水量的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提高其用水效率可有效促进产业节水,应进一步提高对需求侧节水管理的重视,充分挖掘第三产业的节水潜力。
关键词:
北京市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取水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婉男 李晓峰 尹金辉
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群体,其消费问题在近年来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农民工的消费结构是研究其消费特征并衡量其消费是否合理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对北京市农民工的多年调研数据,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北京市农民工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需求及需求收入弹性进行估计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消费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同时其消费仍具有暂时性、维持性、最小化等特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海峰 刘毅
北京市要加快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更好地建设成现代化服务型城市,应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升级其产业结构。基于北京市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关系,根据1978年~2008年的调查数据,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建立9个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模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预测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对其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布局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政策建议 计量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翟远征 王金生 郑洁琼 郇环
近30 a以来,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较多年平均值分别减少了6.89%和31.37%,而总用水量在这期间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对用水结构的准确分析和科学预测是制定水资源利用发展规划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改革开放30 a来北京市总用水量、农业、工业、生活和环境用水量及用水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总用水量和用水结构演变的驱动因子,最后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总用水量和用水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对未来水资源供需形势的影响作了预测和探讨,受工农业用水减少,以及生活和生态用水增加的影响,未来一定时期内总用水量...
关键词:
北京 用水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广举 穆兴民 田鹏 王飞 高鹏
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双累积曲线及小波变换等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渭河、汾河和无定河的6个主要水文站(头道拐、龙门、花园口、华县、河津、白家川)1950s-2009年的水沙序列。在系统搜集流域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流域水沙变化的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表明:黄河中游流量和输沙量呈现急剧减少趋势,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减少更加显著,其中,汾河的水沙减少幅度最为显著,2000年-2009年的年均流量与输沙量相当于1950年-1959年约20%。干流龙门站流量和输沙量的小波变换在1980年代前表现出0.5~1.0a显著周期,且达到95%的置信度水平,之后周期特征...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流量 输沙量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标 张领先 傅泽田 王洁琼
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北京125个蔬菜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s采纳模型,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探讨其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蔬菜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已经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占71.2%,且以采纳工程节水技术为主。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影响因素方面,技术指导、资金补贴和认知程度等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社员管理、销售情况和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 熊妮娜 董斌 闫秀婧 隋宏大 冯仲科
为探讨北京市近20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该文以1988、1991、1996、1999、2004年的TM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利用Erdas Image软件对这5期图像进行校正、重采样、增强、分类等处理,得到北京市5期土地利用信息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选取了8个景观格局参数对北京近20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化发展在这20年里呈增加的趋势,表现在城镇面积的不断扩大,耕地和水域的一定减少。
关键词:
TM 影像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堂林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本文仅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劳动力转移的优势、机遇、挑战及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应采取各种促进就业的政策、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等,大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宏观环境 转移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蔷 范文义 于海群 张峰 张扬建
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了北京市2001—201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因素。北京市近10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3年植被覆盖小幅度下降时期;2004—2010年植被覆盖上升时期。空间上植被覆盖变化则存在显著差异:怀柔、密云北部和延庆东北部的林地和部分草地,以及西南地区即门头沟和房山地区的林地植被覆盖显著提高;植被覆盖显著下降地区分布较为特殊,昌平、延庆、顺义、大兴和房山的东部地区,以海淀、朝阳、城市中心为圆心的外围向四周延伸。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变化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晓龙 张梓坪 连海峰 徐诺 黄思洁
【目的】研究福建省农业净碳汇的时序特征、影响因素,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促进福建省农业低碳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排放因子法测算2002—2021年福建省农业净碳汇,运用拓展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分析福建省农业净碳汇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networks, DNN)模型预测2025年全省农业净碳汇。【结果】2002—2021年福建省农业净碳汇整体呈“波动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趋势;种植业碳排放占比较大,以水稻和化肥碳排放为主;水稻和蔬菜对碳汇贡献较大;城镇化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农业净碳汇强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可提升农业净碳汇,其中,能源消耗水平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2025年农业净碳汇预计比2021年上升36.30%。【结论】近年来福建省农业净碳汇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预测2025年农业净碳汇量比2021年提高36.3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婉清 王晨睿 孙晓 杨鹏 王妍
[目的]探索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促进农业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方法]利用InVEST、ROS等模型定量评估北京市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此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从而划分出北京市农业功能区。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进行多情景优化,提出改善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组成比例和空间配置方案。[结果](1)北京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地区,占全市面积的26%;(2)农业区的气候调节服务主要受坡度影响,生境质量服务主要受植被指数影响,粮食生产服务受景观多样性、地区生产总值、农用化肥施用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耕地保护情景下的粮食生产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综合优化情景下的生境质量、休闲娱乐以及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结论]探讨了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多种空间优化方案,为北京市及其他特大型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与农业区景观可持续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