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1)
- 2023(11069)
- 2022(9785)
- 2021(8993)
- 2020(7497)
- 2019(17653)
- 2018(17520)
- 2017(34746)
- 2016(18800)
- 2015(21125)
- 2014(21023)
- 2013(20908)
- 2012(19361)
- 2011(17331)
- 2010(16985)
- 2009(15034)
- 2008(14362)
- 2007(12288)
- 2006(10603)
- 2005(8958)
- 学科
- 济(78175)
- 经济(78091)
- 管理(56199)
- 业(50586)
- 企(41844)
- 企业(41844)
- 方法(39900)
- 数学(35532)
- 数学方法(35215)
- 农(19429)
- 财(18903)
- 中国(18340)
- 地方(17342)
- 学(17295)
- 环境(16322)
- 业经(15868)
- 农业(13195)
- 贸(13113)
- 贸易(13109)
- 和(12645)
- 易(12610)
- 务(12211)
- 财务(12146)
- 财务管理(12122)
- 制(12054)
- 划(11750)
- 技术(11604)
- 企业财务(11566)
- 理论(11500)
- 融(10060)
- 机构
- 大学(263300)
- 学院(260033)
- 管理(109231)
- 济(103072)
- 经济(100889)
- 理学(95838)
- 理学院(94816)
- 管理学(93284)
- 管理学院(92831)
- 研究(83207)
- 中国(60919)
- 京(57691)
- 科学(52595)
- 财(45581)
- 业大(40444)
- 所(40259)
- 农(39747)
- 中心(38779)
- 财经(37783)
- 研究所(37014)
- 北京(36617)
- 江(35878)
- 经(34566)
- 范(33689)
- 师范(33404)
- 农业(31120)
- 院(30732)
- 经济学(30730)
- 州(29697)
- 财经大学(28448)
- 基金
- 项目(188313)
- 科学(148504)
- 基金(137947)
- 研究(136837)
- 家(119332)
- 国家(118390)
- 科学基金(103040)
- 社会(86167)
- 社会科(81769)
- 社会科学(81750)
- 基金项目(74559)
- 省(72228)
- 自然(68404)
- 自然科(66773)
- 自然科学(66760)
- 自然科学基金(65556)
- 教育(62143)
- 划(61702)
- 资助(57146)
- 编号(55523)
- 成果(43494)
- 部(41617)
- 重点(41380)
- 发(39558)
- 创(38786)
- 课题(37284)
- 科研(36390)
- 创新(36143)
- 教育部(35925)
- 人文(35441)
- 期刊
- 济(105369)
- 经济(105369)
- 研究(74153)
- 中国(43984)
- 学报(41168)
- 科学(37646)
- 管理(37412)
- 农(34503)
- 财(32431)
- 大学(31234)
- 学学(29239)
- 教育(26315)
- 农业(24470)
- 技术(21911)
- 融(20510)
- 金融(20510)
- 财经(17680)
- 业经(17251)
- 经济研究(16626)
- 图书(15160)
- 经(14849)
- 问题(14086)
- 理论(13996)
- 实践(13045)
- 践(13045)
- 科技(12892)
- 技术经济(12563)
- 资源(12440)
- 业(12176)
- 现代(11607)
共检索到363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晓华 王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碳排放问题也日趋突出。本文以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为基础,对北京市1980-2016年的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城镇化水平三个控制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建立了扩展的库兹涅茨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北京市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N型关系,且目前处于递增阶段;第二,北京市碳排放量还受到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城镇化率的影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有正向的拉高作用,城镇化率对碳排放有拉低的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古南正皓 李世平
文章基于1998~2013陕西省10个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加入误差修正机制的动态面板协整模型,对农业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人均第一产业产值对人均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不存在倒U型关系,仅依靠农业自身的发展并不能带动碳排放量的减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人均农业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960.32元,各市达到拐点的预测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均农业碳排放短期波动的调整系数为-0.74,验证了分析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库兹涅茨曲线 农业碳排放 面板协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广喜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运用1980~2008年的金砖四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和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金砖四国的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金砖四国存在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金砖四国的人均碳排放拐点已过,经济增长对于碳排放目标的制约总体上已经消除,印度是延缓金砖四国碳排放拐点的一个最重要国家;人均GDP是人均CO2排放的一个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穆红莉
本文选取北京市1989~2006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北京市经济增长与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计量模型,绘制了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北京市正在走上高增长、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产业结构的优化、环境政策的强力实施、环境技术的后发优势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北京市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特征 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春梅
针对北京市生产总值增长较快及在高增长背后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规范分析及计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之间呈现出"U"型、"N"型等关系。据此认为,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北京市的情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春梅
针对北京市生产总值增长较快及在高增长背后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规范分析及计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之间呈现出"U"型、"N"型等关系。据此认为,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北京市的情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少甫 赵明玲 苏龙
中国反复、多次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选取1978~2012年中国历年相关统计数据,采用GreGory-Hansen协整检验方法结合结构突变分析,实证检验我国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正U型,且该曲线存在结构突变;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都具有显著的增排效应。因此,建议在保证经济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前提下,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来降低碳排放量,使"aPeC蓝"能够成为一种"新常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少甫 赵明玲 苏龙
中国反复、多次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选取1978~2012年中国历年相关统计数据,采用Gregory-Hansen协整检验方法结合结构突变分析,实证检验我国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正U型,且该曲线存在结构突变;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都具有显著的增排效应。因此,建议在保证经济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前提下,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来降低碳排放量,使"APEC蓝"能够成为一种"新常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广月 宋德勇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选用1990—200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及其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人均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是西部地区不存在该曲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及其东部和中部地区各省域达到人均碳排放拐点的时间进行了情景分析,并刻画出具体的时间路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向阳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认为在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关系。论文在对EKC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在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下对EKC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EKC动态地存在于经济的非稳态中,在经济中环保投资由不充足到充足是EKC存在的基础。通过运用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近十多年来EKC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选取的3个污染指标中有2个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形态,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GDP之间呈N型。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是经济增长所内生的结果,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在经济增长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登峰 刘志雄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分析工具,并结合信息熵及模型估计方法,实证研究广西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发现,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现为倒"U"型,2008年是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折点,但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并未十分明显。广西污染物排放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经济总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逐年下降,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为负。广西需要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加强环保政策的制定,减少污染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二者的耦合协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鹏鹏 姜亢
环境问题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关系密切。本文依据2000-2010年北京市经济、人口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模型,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却持续下降,这主要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投资和环境宣传教育等因素相关;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关系的数学模型可表述为E=β0Y-β1/NY2。同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唐李伟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则是研究该问题较为普遍的方法。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模式是事先假定曲线存在,然后利用固定模式的参数模型进行拟合估计,但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我们并不能够确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存在这种关系。本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采用非参数模型,研究二氧化碳作为环境代理指标的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FDI与城市化对我国的环境质量的影响统计意义显著,但经济意义不显著,而贸易、能源强度则对我国的环境具有恶化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华 温宗国 闫芳 陈吉宁
城市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高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2005年北京人均GDP突破5 000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和重化工阶段。在这一特定发展阶段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综合决策,推动北京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同经济增长尽快达到解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假设,以北京为例验证EKC假设及其条件。本文采用北京市1990-2004年间的序列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解析十类环境指标的EKC演变轨迹和阶段特征。验证表明:除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呈N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丽琳 朱启贵
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直接推动了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本文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碳排放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动态固定效应下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最优,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847.29元,且存在短期误差修正机制;与权威机构的时序数据回归结果比较,动态面板模型结果具有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