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5)
2023(2245)
2022(1950)
2021(1816)
2020(1495)
2019(3953)
2018(3901)
2017(8025)
2016(3994)
2015(4531)
2014(4501)
2013(4653)
2012(4357)
2011(3847)
2010(3952)
2009(3655)
2008(3568)
2007(3021)
2006(2774)
2005(2596)
作者
(11092)
(9187)
(9183)
(8749)
(6055)
(4315)
(4277)
(3735)
(3501)
(3488)
(3251)
(3170)
(3000)
(2945)
(2901)
(2848)
(2772)
(2713)
(2697)
(2550)
(2328)
(2164)
(2108)
(2090)
(2081)
(2071)
(1978)
(1958)
(1942)
(1933)
学科
(15113)
经济(15103)
(11416)
管理(8435)
(7017)
(6503)
银行(6502)
服务(6314)
地方(5964)
(5893)
(5632)
制度(5628)
方法(5415)
(5239)
企业(5239)
工作(5074)
服务业(4884)
数学(4866)
数学方法(4847)
中国(4583)
业务(4399)
(4283)
(3963)
贸易(3957)
银行制(3949)
(3619)
读者(3480)
业经(3450)
农业(2882)
(2650)
机构
大学(50803)
学院(49763)
管理(20812)
(20112)
经济(19499)
中国(17058)
理学(17008)
研究(16930)
理学院(16749)
管理学(16505)
管理学院(16404)
(15058)
北京(10328)
科学(10325)
中心(9268)
(9118)
(9060)
银行(8744)
(8471)
(8251)
(8190)
(8099)
(7559)
(7423)
业大(7240)
研究所(7227)
(6862)
财经(6822)
师范(6816)
农业(6313)
基金
项目(34217)
科学(26582)
研究(25408)
基金(24316)
(20572)
国家(20373)
科学基金(18026)
社会(16354)
社会科(15445)
社会科学(15439)
基金项目(13587)
(12057)
自然(11434)
自然科(11157)
自然科学(11154)
(11091)
编号(11032)
自然科学基金(10945)
教育(10197)
资助(9612)
成果(8851)
(7921)
重点(7215)
(7034)
课题(6976)
(6949)
项目编号(6802)
发展(6688)
创新(6612)
(6596)
期刊
(24485)
经济(24485)
研究(16662)
中国(12704)
(11699)
金融(11699)
图书(7706)
管理(6919)
学报(6801)
科学(6608)
(6520)
(6298)
书馆(5843)
图书馆(5843)
大学(5329)
学学(4573)
业经(4270)
经济研究(3759)
农业(3739)
理论(3694)
技术(3636)
教育(3559)
实践(3526)
(3526)
(3227)
论坛(3227)
问题(3187)
商业(3185)
财经(3155)
情报(3026)
共检索到87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放  
根据德国学者克利斯塔勒(Christaller)1933年提出的“中地学说”①(Central Place Theory)思想,国外不少学者通过调查、研究,试图说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以若干城市为中心地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据此更合理地设计规划国家或地区内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同样可以“中地学说”为出发点,分析、研究大都市内部的结构和特点,也可为城市内部的改造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毅  张伟  吴康  
利用修正后的区位基尼系数和集中-分散指标对北京市服务业地理集中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服务业呈现中心一外围的空间分布特征;服务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最为集中,公共服务业次之,消费性服务业最为分散;所有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集中和分散特征,14个服务业行业基本可以分为显著集中型、显著分散型、偏集中型、偏分散型、高度集中和广域分散型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影响北京市服务业地理集中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需求、区位选择、产业政策和城市规划以及行业特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莉萍  
城市商业与居民服务业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服务于人民生活的行业,其在空间所形成的网络是一个具有一定规律的等级系统。该系统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既要满足各级、各类商业服务企业盈利的需要,同时也必须最大限度地方便居民出行购物与生活。目前北京市的商业和服务业网络还不能完全适应北京城市的发展与居民生活的需要,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调整,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市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古松  
北京市商业改革记事(1985-1986)1985年3月在市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韩伯平副市长受市政府委托做了《关于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1985年是以城市为重点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年,根据中央部署,将集中进行工资制度和价格体系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颖彪  千庆兰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技术的进步、用户的需求以及理论与方法的成熟,促使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但其应用领域还主要局限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设施管理等与空间信息直接相关的领域,而作为国民经济最活跃部门的商业流通领域GIS应用所见不多。文章以北京市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建立了矢量格网矩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商业网点密度分析、商圈影响范围分析、商业空间查询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并以北京市商业空间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际验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宏友  
2019年7月25日,由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消费研究院主办,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商业经济学会承办的"论道流通"主题沙龙(第十期)及商业发展论坛(第4次)在京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黄海、马龙龙、刘普合、高以道、韩健徽、祝合良、王成荣、洪涛、姚力鸣、赖阳、王强、卢薇。会上12位专家就北京市商业发展问题与北京市商务局规划建设处处长殷亮、便利蜂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文忠  李业锦  
随着商业业态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交通体系的变化,北京市商业空间布局表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原有商业空间的重组以及新的商业业态的区位选择上,也体现在商业设施的空间演化等方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薛娟娟  朱青  
城市零售商业布局的合理化,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运用最临近指数、不均衡指数,地理联系率等方法来分析北京市零售商业空间分布特征,衡量北京市零售商业网点分布与人口的协调程度,从而得出结论:北京市零售商业分布离心化现象已经出现;北京市各类零售商业均呈集聚分布,但集聚强度不同,计算机及软件办公设备零售业集聚程度最大;北京市零售商业分布与人口分布协调程度较好,利于发挥其服务功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北京市商业改革记事(1979─—1984年)1979年3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广开门路,安置待业青年。4月13日,崇文区张占英等13名待业青年率先在前门箭楼东侧摆起了“大碗茶”集体茶摊。1980年8月,全市110个小型商业企业由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宇华  
有关北京市区商业网点布局的研究,迄今均局限在三环路以内。而对三环路附近,特别是其外侧地区的商业网点的布局的探讨则尚未见诸文字。本文试图对这一空白领域进行探讨。 一、新市区范围 北京市区商业网发展至今,已呈现出较典型的中心地结构,中心地等级由市商业中心区(王府井、前门、西单等地构成的三角地带)向外渐次降低,到三环路附近就以低级中心为主,即街区中心和邻里中心。低级中心是为这一环带的居民提供日常服务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晓波  黄桂芝  
北京市的商业布局应借鉴国外典型城市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北京市商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对新建商业区域和原有商业区域进行分别设计和规划:新商业区布局与城建规划、交通网络、公共服务设施、住宅区域规划等协调考虑,使其建设符合现代人口流动规律,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而对旧商业区改造则应尊重历史,以民族特色为中心,展示城市的特点,使其既是商品购物的场所,满足城区居民的需求,也是人们了解城市历史与特色的参观娱乐场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伟  
本文认为,北京市商业流通领域自1992年进行对外开放试点以来,外资商业对提高北京市内资商业竞争力、改善商业流通业态结构、加速流通渠道整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对外资商业的政策制定、执行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文章提出,在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北京市应继续实行合理开放和适度保护措施,深入研究政府对外资准入的管理方式和准入资格,完善全面开放背景下政府对商业的管理和规制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外资合理进入,转换引进外资重点投入领域,制定和完善企业购并与防止垄断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应对措施,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自律管理作用,建立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经营发展的统计监测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伟  宋金平  胡志丁  
借助GIS技术揭示了新时期北京市商业土地出让的空间分布特征、动态演变,探讨了对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发展的影响。北京商业土地出让的分布由二环至四环逐步向五环外转移,城市功能拓展区出让数量减少,城市发展新区增加,旧城区分布一直比较集中。商业集聚区表现出旧城高集聚区面积增大、远郊新城中低集聚区数量增多、城郊大型居住区集中程度提高等特征。商业土地出让时空格局动态演变存在显著差异,东北方向扩展距离较远,波动大;西北与西南方向外延扩张典型,扩展距离远,年均速率大;东南方向空间扩展不显著。最后,探讨了商业土地出让时空格局演变在土地利用方式与效率、商业郊区化、功能疏解与职住分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婉娟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市场经营环境发生改变,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加大。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纷纷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以期望增强自身竞争优势、获得长远发展。然而,传统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效果却并不理想。对此,文章以北京市为例,对北京市传统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京市传统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继而找出传统零售企业商业模式转型难点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传统零售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的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余建辉  孟斌  党云晓  
城市宜居性是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科学议题,深入探讨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对把握转型期北京市居民居住环境需求、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北京市为案例,基于2013年宜居城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主要感知因素,并分别从居民宜居感知因素、个体与家庭属性因素两个视角,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了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特征与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主要由污染噪声因子、生活设施因子、人文环境因子、出行便捷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安全环境因子和休闲活动因子等7个维度构成。2宜居满意度受到宜居感知因素和个体与家庭属性共同影响,但宜居感知因素的解释力明显要强,其中污染噪声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和出行便捷因子等因素是关键因子。3宜居满意度与宜居感知因素具有相对一致性,且存在个体与家庭属性差异。通常宜居感知因素得分低居民,其宜居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另外,远郊区、租赁房、有迁居经历、男性、30~39岁、高中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下和外地户口等社会群体的宜居满意度明显要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