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7)
2023(9001)
2022(8160)
2021(7816)
2020(6538)
2019(15492)
2018(15547)
2017(30406)
2016(16535)
2015(18631)
2014(18661)
2013(18450)
2012(16901)
2011(15051)
2010(14786)
2009(13374)
2008(12791)
2007(10954)
2006(9493)
2005(7956)
作者
(46877)
(38801)
(38531)
(36672)
(24781)
(18582)
(17473)
(15374)
(14853)
(13842)
(13488)
(12873)
(12100)
(12089)
(11956)
(11776)
(11659)
(11580)
(11063)
(10863)
(9643)
(9345)
(9250)
(8780)
(8623)
(8620)
(8546)
(8465)
(7783)
(7748)
学科
(64848)
经济(64772)
管理(46519)
(43765)
(36548)
企业(36548)
方法(31996)
数学(27922)
数学方法(27628)
(16899)
中国(15549)
地方(15269)
(15006)
(14667)
业经(13851)
农业(11286)
(10865)
理论(10766)
环境(10604)
(10595)
贸易(10591)
(10190)
(9969)
技术(9947)
(9917)
财务(9859)
财务管理(9845)
企业财务(9338)
教育(9013)
(8928)
机构
大学(228725)
学院(226227)
管理(95706)
(85278)
理学(83804)
经济(83296)
理学院(82858)
管理学(81427)
管理学院(81032)
研究(72732)
中国(52701)
(51318)
科学(47335)
(37304)
(35648)
业大(35514)
(34726)
中心(33448)
北京(32880)
研究所(32827)
(31193)
财经(30754)
(30442)
师范(30205)
(28012)
农业(27106)
(26763)
(26219)
师范大学(24685)
经济学(23991)
基金
项目(163082)
科学(127801)
研究(118962)
基金(117946)
(101949)
国家(101093)
科学基金(87702)
社会(73101)
社会科(69168)
社会科学(69150)
基金项目(64316)
(63069)
自然(58743)
自然科(57339)
自然科学(57327)
自然科学基金(56262)
教育(54067)
(53814)
编号(49468)
资助(48564)
成果(39080)
重点(35553)
(35446)
(34059)
(33616)
课题(33186)
科研(31293)
创新(31248)
项目编号(30487)
大学(30404)
期刊
(90437)
经济(90437)
研究(64992)
中国(39419)
学报(35862)
科学(33363)
管理(33037)
(30798)
大学(26964)
(26423)
教育(25234)
学学(25124)
农业(22080)
技术(19391)
(16164)
金融(16164)
业经(15176)
图书(13887)
财经(13716)
经济研究(13662)
理论(12906)
实践(12229)
(12229)
问题(12018)
科技(11810)
(11448)
资源(10890)
技术经济(10819)
(10717)
情报(10553)
共检索到317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科  梁进社  
垃圾处理在我国城市一直作为公用事业 ,其资金来源于市政拨款。虽然北京市近年来实行了按户收费制度 ,由于是人头费且费用过低 ,垃圾的产生者并未切身感受到处理废弃物的代价 ,缺乏从源头上实施垃圾减量的机制 ,因此 ,垃圾计量收费势在必行。该文以北京市为例 ,计算了垃圾处理全程的社会成本 ,得出从垃圾收集到堆肥、填埋、焚烧处理的价格 ,这是垃圾计量收费的基础。论文还推算出垃圾费用在不同居民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 ,证明了垃圾计量收费在居民承受力上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颖  许少华  周晶  
对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北京城八区生活垃圾收集、分类收集、转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垃圾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改进的建议及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为北京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建设和完善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飞  曹慧  
本文运用最优化控制模型为北京市垃圾收费定价,创新性地提出将居民素质加入垃圾定价收费模型中,计算出更为合理且可行的垃圾收费价格。提出将垃圾收集、转运(分类)与最终处理相分离的新的垃圾处理模式,为垃圾处理市场化给出可行的方向,并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文伟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份的预测分析吴文伟(北京市环境卫生科研所100028)在城市生活垃圾规划中,垃圾产量直接影响着垃圾收运量和处理量的大小及投资和费用的多少等等,所以,垃圾产量预测是否接近实际,关系到规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是规划中的首要问题。1...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景甫  周宇  李静岩  王聪  
分析了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生活垃圾种类及相对应处理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旭阳  张宏艳  
在新农村建设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北京市郊区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日趋重要,而生活垃圾的防治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北京市郊区生活垃圾污染的严峻形势及生活垃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减物质化的角度提出了北京市郊区生活垃圾减物质化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学  黄斌  姜华  
分析了北京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成分的现状及近几年的变化趋势,研究了垃圾产量和组成的影响因素,对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利用和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调查和评价结论如下:北京市垃圾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这种增加趋势明显具有阶段性。1986~1991年北京市垃圾产量增长比率较高,平均为7.85%。1992~1997年北京市垃圾产量增长比率明显下降,平均为2.52%。北京市近郊区发展较快,垃圾产量也相应较高,仅海淀区和朝阳区垃圾产量占北京市18区县垃圾总产量的37%,占近郊区垃圾总产量的72.7%。北京市生活能源气化率水平较高,灰土量迅速减少,可堆腐有机质含量迅速增加,但垃圾中食品类有机质的含量呈下降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化龙  冉鹏  赵岚静  辛丽  
高安屯,一个在2002年因一项重要的市政工程而消失的村庄,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崛起的是一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原朝阳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园区内新建了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医疗废物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荣婷婷  任苒  
全球化、网络化和后工业经济深刻影响我国特大城市的社会治理体系,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特大城市的代表城市之一,伴随首都城市影响力的整体提升,首都服务功能拓展、潜力释放,未来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首都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尤其是城市人口规模过快增长导致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难题给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带来严峻挑战。为解决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北京发展决策服务,本文认为应当从构建整体规划、区域合作和动态监测为一体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网络;确立长远目标、分解实施方案,通过法律保障约束,实现当前任务和长期目标的政策联动;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杰  宋卫恭  冯中越  
模块化是产业组织领域的最新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模块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模块化理论最先是用于计算机、汽车等产业的研究,也有学者将其应用到房地产等产业进行研究。模块化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态和企业运行机制,可以应用到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有助于城市垃圾处理效率的提高。结合北京市的实际,对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的信息异化型的模块进行设计,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从而有了一种新的组织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昊光  汪小勤  
分析了当前城市垃圾处理设施面临的人口规模膨胀、土地空间有限、处理设施紧缺、影响社会局部稳定等突出问题;认为实施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是妥善处理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从北京市经济、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生态补偿的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晓明  迟光宇  王红瑞  董艳艳  
我国垃圾排放量增幅显著,目前收费制度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垃圾处理产业化的进程,在对国内外废弃物排放新型收费制度的探讨与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将排污收费价格制定标准中的边际处理费用法与费用分摊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费的定价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开展垃圾计量收费的试点工作以及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对促进我国生活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卓伟  赵霞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政策实施四年以来,监督和奖惩制度已在多地实施运用,但仍存在约束失灵、效果有限等问题。通过建立博弈理论模型提出假设,并选择北京市六个主城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门槛Logit回归、调节效应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监督和奖惩制度均能有效促进居民垃圾分类,且奖惩制度组合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监督力度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边际促进作用递减,且是奖惩制度的负向调节变量,特别是对惩罚制度的负向调节作用更强。在控制变量中,环境认知与垃圾桶设施配备能够正向促进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而租户的垃圾分类行为相对较差。为此,提出推进垃圾分类要注重奖惩制度结合,实行奖惩制度的同时适度放宽监督力度,以更好发挥制度组合的作用。同时,仍需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加强对租户的管理与引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学才  李大勇  
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是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重要出路。计量用户收费和定额用户收费是两种基本的收费方式,它们有不同的优势。定额用户收费适合于垃圾收费的初始阶段,而在垃圾收费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计量用户收费可以用较低的政策成本实现较高的收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子玉  赵静  马国强  
正确的垃圾分类政策是实现垃圾分类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南京市居民的问卷调查,运用政策执行模糊-冲突模型,对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是高模糊-高冲突的,一种象征性执行政策,是无法真正落实的。通过协议使分类政策转变为低模糊-低冲突,或者通过强制执行使之转变为高冲突-低模糊政策,这些政策在南京市也是行不通的。南京市应调整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自下而上的低冲突-高模糊的政策,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最终形成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