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4)
- 2023(11166)
- 2022(9291)
- 2021(8700)
- 2020(6930)
- 2019(15631)
- 2018(15294)
- 2017(28700)
- 2016(16101)
- 2015(17895)
- 2014(17709)
- 2013(17003)
- 2012(15774)
- 2011(14328)
- 2010(14836)
- 2009(13780)
- 2008(13718)
- 2007(12552)
- 2006(11365)
- 2005(10443)
- 学科
- 济(56524)
- 经济(56441)
- 管理(50490)
- 业(42762)
- 企(34362)
- 企业(34362)
- 农(20404)
- 财(18090)
- 中国(17430)
- 制(17424)
- 方法(16871)
- 地方(16179)
- 业经(15009)
- 环境(14438)
- 数学(14168)
- 数学方法(13895)
- 农业(13168)
- 学(11972)
- 体(11402)
- 策(11156)
- 贸(10970)
- 贸易(10963)
- 银(10847)
- 银行(10824)
- 易(10613)
- 划(10557)
- 理论(10527)
- 行(10398)
- 融(10177)
- 金融(10173)
- 机构
- 学院(221983)
- 大学(216822)
- 济(87932)
- 经济(85715)
- 管理(80662)
- 研究(78944)
- 理学(67455)
- 理学院(66640)
- 管理学(65521)
- 管理学院(65092)
- 中国(60196)
- 京(48834)
- 科学(46735)
- 财(45771)
- 所(39302)
- 江(36940)
- 农(36378)
- 中心(36356)
- 研究所(35028)
- 财经(33951)
- 北京(31769)
- 业大(31633)
- 经(30549)
- 范(30498)
- 师范(30268)
- 院(29689)
- 州(29078)
- 农业(27787)
- 省(26585)
- 经济学(26127)
- 基金
- 项目(144603)
- 科学(113404)
- 研究(111544)
- 基金(101208)
- 家(87557)
- 国家(86762)
- 科学基金(73909)
- 社会(69029)
- 社会科(65264)
- 社会科学(65251)
- 省(57506)
- 基金项目(52979)
- 教育(51686)
- 划(49022)
- 编号(46711)
- 自然(45953)
- 自然科(44657)
- 自然科学(44639)
- 自然科学基金(43781)
- 资助(40608)
- 成果(39226)
- 课题(34669)
- 重点(33517)
- 发(32914)
- 制(32547)
- 部(31506)
- 创(30478)
- 性(29059)
- 年(28602)
- 创新(28507)
共检索到354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燕
本文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在调查制约生态涵养区发展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分析生态补偿实行现状与存在问题,阐明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原则,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米锋 高岚 崔一梅 崔向雨
从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现状出发,在对涉及生态林补偿政策的10个区(县)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林补偿政策的实施成效,同时重点分析了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健全生态林补偿管理机制、提高生态林管护人员补偿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
关键词:
生态林补偿 成效 问题 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柔区生态服务价值向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很大(409.76亿元),但现有补偿过低。最后,从怀柔区、北京市、国家三个层面提出完善生态补偿、实现生态资源保值和增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宜红
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必由之路,也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优势明显、生态产业基础良好和生态实践经验丰富,正是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GDP至上的政绩考核观、经济发展仍然不足、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因此,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培育生态经济体系、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四方面提出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主要路径,进而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生态经济政策、提高民众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高小琼 张鉴君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站在科学发展观高度提出的战略构想,对带动江西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发挥金融生产要素配置作用,提高区域金融与经济的融合度,切实发挥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促进金融文明、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融合,也就成为全省金融部门共同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 金融 相关政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亢新刚 郑焰锋 赵浩彦 杨华 龚直文 刘燕
以北京地区大兴区、海淀区和延庆县3个区县的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选出了具有地区代表性的22个经营类型。结合各经营类型的经营目的,通过应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经营的理论和技术最终为每个经营类型匹配了相应的经营措施。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经营类型 经营目标 经营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宿丽霞 郭旭升 王兆华 周情
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解释结构方程,构建了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影响因素的多级梯阶有向结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补偿方式、补偿途径、保护者的受偿需求和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影响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核心因素;公众对优质水源的需求是最基层因素;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梯阶层次关系。
关键词:
水源保护区 生态补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莉
环境也是生产力,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除了生态涵养这一主导功能,也必然承载发展等其它功能。文章借鉴主体功能区划理念,立足于首都经济和国际化大都市特点,围绕平原地区、浅山区、深山区不同特征,将生态涵养发展区细分为保护核心区、保护缓冲区、发展储备区、优化发展区四个子区域,并分区域提出功能建设的重点任务及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涵养发展区 类型划分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奕钢 杜婧 柴一飞 丁柯利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手段,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对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补偿标准实施措施进行了研究。北京市主要通过发放生态林管护工资来实践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选择南口镇为案例,以可持续性生计框架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山区生态林管护的生计因素,并提出了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生态林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俞海 任勇
本文针对处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的陕西省旬阳县的基本情况,探讨了生态补偿的若干理论问题,如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谁来补偿和向谁补偿、补偿多少以及如何进行补偿等。笔者认为,由于环境资源产权界定或权利的初始分配不同,造成了流域上下游事实上发展权利的不平等,需要一种补偿来弥补这种权利的失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正外部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游沿线享受生态服务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应当是提供补偿的主体,而上游水源涵养区的地方政府、企业法人与社区居民等是接受补偿的主体;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可以分为两部分,包括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额外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在当前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界定尚不完善,市场机制还未完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丽娜 王洪佳 王学霞 蔡连凤 淮贺举
针对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问题,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研究对象,将北京生态涵养区110个乡镇作为评价单元,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和限制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水平较高,空间上呈现出北部和西部地区乡镇高于其他区域的特征;2)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在空间上有聚集和相互影响特征,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各乡镇协同发展、共同提升;3)各乡镇农业绿色发展的限制因素不同,可以根据农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和限制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提高乡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措施和政策。本研究可以丰富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体系以及评价手段,对于指导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下的农业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孔凡斌
流域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予以适当经济补偿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失衡、保护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和迫切需要。在简要回顾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以江西东江源国家级水源涵养功能生态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为背景,分析了在江河源头区域实施生态补偿的现实必要性及其政策法律依据;根据"受益者补偿"的原则,确定了东江源生态补偿主体和受体;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和"工业发展机会成本法"测算出生态补偿标准总额为51 335.2万元;以水量、水质和用水效益三个指标为基础,建立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成本分担模型并测算出流域下游地区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成本年分担份额为10 861.33万元,就东江源区域实施生态补偿应当遵循的原则和途径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江河源头区域 东江源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