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8)
- 2023(8185)
- 2022(6589)
- 2021(5862)
- 2020(5037)
- 2019(11354)
- 2018(10907)
- 2017(21195)
- 2016(11089)
- 2015(12648)
- 2014(12327)
- 2013(12353)
- 2012(10819)
- 2011(9099)
- 2010(9304)
- 2009(8921)
- 2008(9078)
- 2007(8204)
- 2006(7255)
- 2005(6731)
- 学科
- 业(66314)
- 企(61659)
- 企业(61659)
- 济(57059)
- 经济(57000)
- 管理(48149)
- 业经(24035)
- 方法(22213)
- 农(21116)
- 财(18683)
- 农业(15745)
- 务(15714)
- 财务(15677)
- 财务管理(15672)
- 数学(15102)
- 数学方法(15010)
- 地方(14914)
- 企业财务(14608)
- 技术(14270)
- 中国(12958)
- 划(11415)
- 和(11278)
- 策(10684)
- 企业经济(10342)
- 经营(9953)
- 制(9895)
- 技术管理(9624)
- 理论(9622)
- 体(8615)
- 贸(8542)
- 机构
- 学院(165377)
- 大学(156061)
- 济(70948)
- 管理(69812)
- 经济(69770)
- 理学(59812)
- 理学院(59150)
- 管理学(58385)
- 管理学院(58073)
- 研究(50626)
- 中国(41105)
- 京(35761)
- 财(31310)
- 科学(31304)
- 农(29115)
- 江(25845)
- 财经(25006)
- 所(24860)
- 业大(24462)
- 中心(23496)
- 农业(22738)
- 北京(22642)
- 经(22604)
- 研究所(22356)
- 州(20713)
- 商学(20155)
- 经济学(20129)
- 商学院(19991)
- 经济管理(19658)
- 院(18911)
- 基金
- 项目(109898)
- 科学(88982)
- 基金(81324)
- 研究(79051)
- 家(69896)
- 国家(69244)
- 科学基金(62552)
- 社会(52743)
- 社会科(50230)
- 社会科学(50219)
- 基金项目(44661)
- 省(44117)
- 自然(41535)
- 自然科(40559)
- 自然科学(40547)
- 自然科学基金(39831)
- 划(35926)
- 教育(33239)
- 资助(31646)
- 编号(29912)
- 业(29274)
- 创(26289)
- 发(25118)
- 重点(23995)
- 创新(23664)
- 部(22775)
- 国家社会(21661)
- 制(21044)
- 成果(20928)
- 课题(20690)
共检索到245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晓涛 李芳芳
分析了近10年来北京市物流产业集群变迁的轨迹。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内部物流空间结构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发生了较大的变迁,表现为部分传统优势物流集聚区的加强、部分新兴物流集聚区的崛起及部分物流集聚区的消失。
关键词:
城市物流 集群 空间结构 北京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红霞
以北京市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认为,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空间分异性、行业分异性和行业间空间一致性等特征。宏观上,在城六区呈现以西北—东南为轴向,在全市域范围内以东北—西南为轴向的向心分布,微观上,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了两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空间一致性判别的结果显示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一致性最低,研发设计与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一致性较高。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产业升级的空间表现,同时也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走向。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研究提出了以主导产业空间布局规律为基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基于行业一致性统筹产业空间优化市域功能分区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俊峰 张晓涛
基于2003年和2012年的北京市金融业空间分布数据,以邮政编码为划分单位,运用mapinfo软件进行定位与画图,对2003年至2012年这十年间北京市金融业集聚情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集聚态势明显增强的中关村西区科技金融产业区的发展现状与功能定位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促进中关村科技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创新产业集聚对科技金融的需求、政府规划政策的扶持、开放的创新型金融市场环境、科技创新文化对科技金融文化的催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俊峰 张晓涛
基于2003年和2012年的北京市金融业空间分布数据,以邮政编码为划分单位,运用mapinfo软件进行定位与画图,对2003年至2012年这十年间北京市金融业集聚情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集聚态势明显增强的中关村西区科技金融产业区的发展现状与功能定位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促进中关村科技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创新产业集聚对科技金融的需求、政府规划政策的扶持、开放的创新型金融市场环境、科技创新文化对科技金融文化的催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弘 牛艳华
商务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深化、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成效较好,空间分布特点明显,形成了"市场自发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等几种典型聚集区建设模式,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西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等特色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相继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成为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丽英 韩会然 陈婉婧 宋金平
结合国内外城市住宿业空间分布的研究成果,通过ArcGIS软件与次序多元logit模型,研究北京住宿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并与英国Ashworth模型进行对比,讨论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首都城市表现出的异同性,同时反映出新时代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北京市住宿业空间结构呈集聚分布模式,分布模式包括8种区位类型,其中4种为新型区位,体现出经典理论的适用性与北京的特殊性;②酒店可达性、基本地价、空间集聚是影响住宿业分布最显著的因素,同类因素对不同类型酒店影响程度也表现出差异性;③住宿业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力量之一;④北京市城市空间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但多中心结构不发育,全球化与信息化使得城市中出现比CBD范围更大的国际化区域。
关键词:
住宿业 空间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北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鹏 单林幸 曹丹丹
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对北京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推动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北京乃至全国产业整体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商务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出商务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主要影响因子,测算出北京市六大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的竞争力水平,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如何提高各集聚区商务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商务服务业 集聚区 因子分析 竞争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雯菲,张文新
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分布的演变特点及其现状特征。揭示了北京市城区 ,近郊区 ,远郊区县 ,以及城近郊区各区之间人口分布的演变 ,并对北京市人口合理分布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即积极疏散中心城区人口、加快近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卫星城、加强交通与通讯设施建设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娴 耿鲁
应用区位熵法等4种方法对北京市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指出从物流产业产值角度看物流产业在北京各区县的供给分配比较均匀,且物流企业主要集中在朝阳、顺义、丰台等地区,集聚的格局初步呈现。
关键词:
北京市 物流产业 集聚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颖 陈奕捷 王道龙
文章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调查的703个休闲农业园区的点位数据,对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政府部门对休闲农业进行政策扶持,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有的放矢地进行休闲农业园区的提档升级进行决策支撑。从最邻近指数、洛伦兹曲线和地理集中指数以及基尼系数3个方面进行了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结果显示北京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类型是集聚型;利用核密度法、空间分布热点来分析空间分布密度,在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昌平、顺义、海淀和通州,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昌平、海淀、顺义和怀柔;通过缓冲区分析和二次函数曲线拟合来分析观光园区点位与客源市场的关系,在与一级市场的关系来看,形成30~50km的高密度环,...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园区 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党云晓 虞晓芬 吴倩倩
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服务业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合理布局对城市的宜居性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北京市9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点要素数据,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最近邻层次聚类和Ripley’s K函数等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热点集聚区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中心集聚现象,其具体空间分布又各具特色;(2)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且经营性设施的空间集聚趋向更加明显;(3)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集聚强度和空间特征尺度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文嫮 张强国 杜恒 罗芬
论文选取2015年北京电影企业领衔出品的115部影片为样本构建了北京电影产业网络。在此基础上,使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了北京电影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测度了北京电影产业的网络权力分布。研究发现:①北京电影产业拥有4种类型的集聚区,前3种受市场机制下的路径依赖作用,位于城市核心老城区;第4种受政府规划作用,位于城市远郊区。②北京电影产业网络中权力的分布非常不平衡,4家国有电影企业占据了权力的核心。这4家国有电影企业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具有高度的组织制度邻近性,它们依托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内部的股权网络,形成资本、人员、技术、信息交流的密切通道,并通过多种方式控制、协调整个北京电影产业网络的组织运营。
关键词:
电影产业 空间集聚 网络权力 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秀伟 路林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自2004年实施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市积极推动产业优化与转型,2004—2008年是北京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布局变化较大的时期。利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北京市各街道及各镇为空间单元,分析了北京市2004—2008年的就业密度空间特征,研究揭示了近几年北京市的产业空间布局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总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为单中心扩展,中心城的吸引力仍然十分巨大,南北空间分异明显;从各产业的就业密度演变特征看,北京市制造业向郊区扩展的趋势明显,服务业在中心城更加集聚。最后,提出了北京市产业空间重组的演化趋势与调控路径。
关键词:
产业空间布局 空间自相关 演变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关小克 张凤荣 王秀丽 赵华甫 姜广辉
以北京市为例,在全面探讨生态用地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理论,分析生态用地空间的演变规律,通过对生态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景观空间结构和生态敏感性的全面分析,构建生态用地空间重要性的评价模型,并以重要生态用地空间为刚性框架,分别按照保留城市面积40%,50%,60%作为重点生态用地的情景,提出北京市城市生态用地空间的布局模式。结果表明:基于保护重点生态用地的城镇发展格局,既能够不以牺牲土地利用的经济价值为代价,又能够保障城市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是实现"效率"与"安全"双赢的良性空间布局。
关键词:
生态用地 演变 布局 北京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张纯 吴淑萍 高萌 梁环
中国已成为老龄化国家,且有加速趋势。北京的老龄化程度和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第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三种空间单元分析了北京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老年人口数量在城区呈圈层式集中分布,在郊区呈点状分布;高老龄化率地区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和生态涵养区西部和北部山区,其他地方较低;高老龄化率地区出现了空间扩散趋势;老年人口的居住隔离程度较低,且有所上升。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的直接原因是本地老年人口的增长和迁移;老龄化率的空间分布变动的直接原因是非老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影响它们的因素有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政策、社会保障和老年福利政策、市场等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老年人口 老龄化率 空间分布 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