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3)
- 2023(4094)
- 2022(3342)
- 2021(3193)
- 2020(2539)
- 2019(6030)
- 2018(6227)
- 2017(11012)
- 2016(6362)
- 2015(7414)
- 2014(7680)
- 2013(7199)
- 2012(6741)
- 2011(6016)
- 2010(6293)
- 2009(5581)
- 2008(5739)
- 2007(5658)
- 2006(5090)
- 2005(4324)
- 学科
- 济(21270)
- 经济(21252)
- 管理(15550)
- 业(11867)
- 地方(9574)
- 农(9010)
- 企(8719)
- 企业(8719)
- 中国(8279)
- 业经(5727)
- 农业(5709)
- 制(5341)
- 财(5236)
- 教育(5235)
- 理论(4986)
- 方法(4949)
- 教学(4641)
- 学(4346)
- 环境(4002)
- 发(3960)
- 和(3887)
- 地方经济(3638)
- 数学(3569)
- 数学方法(3504)
- 度(3462)
- 制度(3456)
- 银(3308)
- 银行(3304)
- 城市(3223)
- 工作(3219)
- 机构
- 学院(79951)
- 大学(76374)
- 研究(26549)
- 管理(26525)
- 济(25537)
- 经济(24547)
- 中国(21862)
- 京(21243)
- 理学(20788)
- 理学院(20446)
- 管理学(19899)
- 管理学院(19747)
- 科学(16784)
- 江(15702)
- 北京(14439)
- 中心(14072)
- 财(13658)
- 农(13193)
- 所(13145)
- 州(13005)
- 范(12928)
- 师范(12817)
- 业大(12078)
- 技术(11963)
- 省(11682)
- 职业(11464)
- 研究所(11270)
- 市(11014)
- 院(10265)
- 师范大学(9866)
- 基金
- 项目(46407)
- 研究(38888)
- 科学(34343)
- 基金(28169)
- 家(23338)
- 国家(23008)
- 社会(20978)
- 省(20069)
- 社会科(19445)
- 社会科学(19440)
- 科学基金(19411)
- 编号(18930)
- 教育(18712)
- 划(16562)
- 成果(15978)
- 基金项目(15199)
- 课题(14628)
- 年(12665)
- 自然(11426)
- 资助(11283)
- 发(11138)
- 自然科(11041)
- 自然科学(11039)
- 自然科学基金(10809)
- 重点(10487)
- 项目编号(10222)
- 规划(9943)
- 性(9933)
- 创(9444)
- 发展(9263)
共检索到142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志伟
论述了北京市海淀区建设新型林业的内涵、意义、总体布局和构想,总结了海淀区建设新型林业的初步实践。新型林业的内涵是生态型、景观型、科学型、文化型、服务型、安全型。其总体构想是东播绿、西改林、南建园、北织网;全区生态体系按照城区、新区和山区进行布局。城区重点是提升绿地水平,新区重点建设大面积近自然森林,山区建成生态保护区和旅游观光区。
关键词:
北京海淀区 新型林业 生态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海萍 李新宇 高吉喜
根据北京城八区功能定位,海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文章从资源分析入手,将海淀区旅游资源做了分类并与北京市各县区特色旅游资源分布比例做了比较。海淀区特色旅游资源的比例达到31%,而第二位的房山区才占到16%。在明确海淀区旅游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出了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国外游客、国内游客以及北京市民等三个不同的客源市场,提出将以翠湖、稻香湖为代表的湿地生态旅游,以四季青,锦绣大地为代表的农业观光采摘游,以中关村园区、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为代表的现代科教游,以及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等四个旅游产品作为今后海淀区发展旅游的重点品牌。最后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总体思路、开发重点和基本对策。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 北京海淀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平辉 郝晋珉
该文按土地资源利用的产业用途不同 ,将研究区土地资源划分为第一产业用地、第二产业用地、第三产业用地和后备产业用地 4类 ,并从规模、空间分布和经济效益 3个方面对研究区各产业用地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海淀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产业格局具有如下特征 : ①各产业用地结构构成从高到低为 :第一产业用地、第三产业用地、第二产业用地、后备产业用地 ; ②各产业用地在空间布局上呈较为有规律的圈层结构分布型式 ; ③不同产业的用地经济效率显著不同。第一产业用地单位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最低 ,第三产业其次 ,第二产业最高。导致本区第三产业用地经济效率低于第二产业用地的主要原因是区内第二产业主要为高新技术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陆云泉 刘平青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政府主导下的一种办学模式的创新,教育集团化办学带来了教育组织管理的创新。北京市海淀区在教育集团化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实践,主要是统筹开展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积极推动课程共研与共享、搭建教育资源统筹使用平台、促进先进理念和特色文化的融合共生、促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变革。海淀区集团化办学在实践中形成了四种办学类型,建立了三种治理模式;同时,存在着集团规模日益扩大带来管理难度增加、行政授权不清晰运行机制不规范、外部性政策保障机制缺乏、持续性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影响集团创新绩效的因素。借鉴组织管理和创新的相关理论,未来,海淀区在教育集团化办学方面要保持教育集团的适度规模,建立权责明确的集团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政府的政策保障机制,关注集团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集团化办学 组织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严金明 汤怀志
后工业化城市区域:土地利用需要更精细土地功能是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核心,土地整治围绕提升土地功能,不断改造利用不当、利用不足的土地,以持续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那些率先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典型区域、如北京市海淀区等,其土地利用已经进入为国际大都市服务的新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品质,土地整治也不能再停留于分散零碎、目标单一的"自发式"整治活动,而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振鹏 刘黎明 谢花林
景观分类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开展景观评价、规划与设计的前提条件,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景观分类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不够,对乡村景观分类的详细探讨更是不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景观分类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景观规划的要求和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乡村尺度的景观功能形态分类方法,即采用景观区、景观类、景观亚类和景观单元四级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典型的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景观类型划分,共划分了1个景观区、3个景观类、9个景观亚类和28个景观单元,并借助于GIS,进一步编制了白家疃村景观分类图。结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施昱年
研究目的:分析行业的主导性、土地要素依赖性、生产要素需求特征及其对自身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投入产出分析、聚类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结果:产业集群依赖于主导行业的发展,发展主导行业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主导行业以资本密集型行业为主,总营业收入高,能提供就业总量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效率较其他行业高,因此,行业的生产效率表现与其生产要素的依赖特征有关,但主导行业生产效率并非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最高。研究结论:主导行业土地生产效率并非行业最高,现行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产业发展忽略产业集群、行业差异与技术进步对产业的重要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彦儒
北京市海淀区属近郊区,共有人口965,191人,其中城市人口780,389人,农村人口184,802人。我们于1981年12月,采用整群机械随机抽样的办法,对我区14个街道和6个公社进行了生育史调查。共抽选11个居民委员会,3个家属委员会,6个生产大队。抽样单位总人口为60,34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3%。调查了其中67岁、61岁、51岁、41岁和35岁的全部妇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梅,刘洋,陈延,吴晔,邓培媛,敦哲,詹思延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SARS期间消毒剂的投入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消毒剂的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进行消毒剂及其不良反应的横断面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估算该区的消毒剂总投入,并进行相应的结构分析及讨论。结果:北京市海淀区SARS期间共投入价值907.32万元的消毒剂,不良反应导致的负效费用为8.54万元。
关键词:
SARS 投入 经济学评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曦炜 宋伟
论文从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结构、农村居民点利用的充分程度、农村居民点利用的紧凑程度和农村居民点的利用强度4个方面选取了5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年北京市农委的普查数据,对海淀区72个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现有农村居民点用地中混杂了部分企业用地,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可能被低估;②目前,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测算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时应使用实际在农村居住的本村和外来人口的总和;③评价的海淀区72个农村居民点中,利用相对集约、一般集约和相对不集约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分别为23个、33个和16个,平均集约利用评价分值分别为0.71、0.61和0.43...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集约利用 评价 海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珂 张立新 朱道林
学区制度下,通过支付更高价格购买学区房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最常见且有效的途径。通过构建特征价格模型的定量化结果表明,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资源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显著,住宅所在学区的质量水平每下降一个等级,住宅价格平均降低2.33%;每增加一所重点学校的入学资格,住宅价格平均升高6.07%;住宅与学区内重点学校的最近距离每增加1%,住宅价格平均降低5.80%。学区间差异形成了住宅价格的初次增值,就近入学政策与户籍制度限制是教育资源资本化到住宅价格中的前提,学校间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学区房价格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红霞 彭欣 王艳杰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领导、家长对特殊学生的看法及对开展融合教育的态度和需求。结果发现教师和学校领导尽管认为特殊学生可以顺利地与普通学生交往,但对融合教育的开展仍持中立态度;家长工作和政策支持分别成为教师和学校的首位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本文从政策经费支持、师资培训、家长工作、资源教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融合教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特殊学生 融合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宇
由于老龄人口剧增,加之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年人群,特别是高龄和带病老年人对于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这无疑给现存的养老服务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养老机构长达数月的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入住老人大多身患多种疾病,身体状况普遍较差,大部分老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但是,老人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其对机构养老方式的选择。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现存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经营困难以及许多体制性障碍,为促进养老机构发展,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投入步伐、创新投入方式满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服务 规模经营 老龄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关于经济科技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与科技产业对接的思考——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城市人口承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基于人口空间化的外来人口聚居区识别方法——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城郊区生态安全水平的量度及其对策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基于DEA及SFA对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比较分析
拆迁安置社区:治理困境与改革路径——基于北京市海淀区Z村的调查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综合评价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为例
基于可达性的北京市海淀区绿色开放空间供需关系分析和优化方向研究
基于城市活力影响的滨河绿地评价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