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0)
2023(12887)
2022(11207)
2021(10338)
2020(8650)
2019(19925)
2018(19893)
2017(38833)
2016(20745)
2015(23385)
2014(23335)
2013(23385)
2012(21640)
2011(19610)
2010(19663)
2009(18168)
2008(17350)
2007(15196)
2006(13605)
2005(11986)
作者
(60836)
(50915)
(50626)
(48135)
(32526)
(24386)
(22892)
(20002)
(19359)
(18137)
(17327)
(17321)
(16280)
(16174)
(15654)
(15628)
(15061)
(14894)
(14593)
(14360)
(12625)
(12499)
(12094)
(11608)
(11442)
(11309)
(11127)
(10975)
(10310)
(9883)
学科
(105129)
经济(105038)
管理(60386)
(54010)
(43805)
企业(43805)
方法(41522)
数学(36301)
数学方法(35977)
地方(25233)
中国(23223)
(23167)
(21490)
业经(20299)
(19919)
农业(16207)
环境(15577)
(15268)
地方经济(15173)
(14576)
(14442)
贸易(14433)
理论(13888)
(13833)
技术(12423)
(12237)
(11994)
金融(11993)
(11833)
财务(11772)
机构
大学(302811)
学院(300160)
(128904)
经济(126297)
管理(120887)
理学(104785)
研究(104051)
理学院(103575)
管理学(101901)
管理学院(101346)
中国(75805)
(66514)
科学(64159)
(55471)
(52138)
研究所(47645)
中心(46277)
(45753)
财经(45042)
业大(43913)
(43024)
北京(42600)
(40991)
经济学(39441)
(39431)
师范(39121)
(37693)
农业(35523)
经济学院(35335)
(35032)
基金
项目(206802)
科学(162553)
基金(150752)
研究(150458)
(130775)
国家(129723)
科学基金(111927)
社会(96088)
社会科(91148)
社会科学(91124)
基金项目(80735)
(79229)
自然(72639)
自然科(70817)
自然科学(70804)
自然科学基金(69515)
教育(67379)
(66749)
资助(62130)
编号(60738)
成果(48401)
重点(45631)
(45489)
(44790)
(42128)
课题(41102)
国家社会(39594)
创新(39324)
教育部(39067)
科研(38995)
期刊
(145766)
经济(145766)
研究(92058)
中国(54876)
学报(46808)
管理(44479)
科学(43442)
(40718)
(40398)
大学(34862)
学学(32669)
农业(28583)
教育(28333)
技术(25814)
经济研究(23975)
(23411)
金融(23411)
财经(22219)
业经(21770)
(19057)
问题(18916)
图书(16987)
技术经济(16324)
资源(15378)
理论(15192)
(14216)
科技(14091)
现代(13987)
实践(13671)
(13671)
共检索到443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永坤  董锁成  王隽妮  毛琦梁  刘佳骏  
国内学者借鉴"增长阻尼"的研究方法,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于水土资源的限制每年下降1.45%,但由于在模型和数据选取存在一定的不足,并忽略了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使得所计算出的阻尼系数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本文针对当前资源阻尼效应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对北京市水土资源阻尼系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水土资源阻尼系数都围绕着经济增长上下波动,因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集约利用,北京市水资源阻尼效应从2002年开始逐渐减弱;土地资源阻尼效应在1998年-2008年期间有所缓解,但2008年以后又开始围绕经济增长上下波动,深入研究后得出由于技术进步发挥了要素替代作用,短期内缓解了资源约束;但要最终解决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杨  吴次芳  罗罡辉  韦仕川  
根据Romer(2001)模型,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会受到水土资源对经济的"增长阻尼"作用,如何定量测度符合中国水土资源特点的经济"增长阻尼",对于宏观水土资源调控目标的制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以Romer(2001)模型为分析基础,通过修正前提假设使其更符合中国的水土资源特点,同时,将建设用地加入到土地资源数据中,计量发现水土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尼"为1.18%,是美国的4.92倍,该数据比已有学者计量的结果要小。又通过以下事实的考察,如水土资源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额正在下降、技术进步、水土资源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认为水土资源制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可能影响至多是中度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雪  金晓斌  周寅康  
由于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限制,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没有限制情况下降低的现象,即为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本文将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合并,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解释资源环境复合要素,对传统的阻尼模型进行修正,定量测算资源环境对南京市经济发展的"增长阻尼"。结果表明,南京市经济发展迅速,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制约作用,其对经济发展的增长阻尼为0.03611。充分发挥资本对资源环境的替代作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人口的增长率是实现南京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杨  吴次芳  韦仕川  郑娟尔  
研究目的:定量测度符合中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增长阻尼",为制定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目标提供指导。研究方法:构建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作为基础模型,并修正前提假设,使其更符合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研究结果:土地资源约束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较大,中国现在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比在没有土地资源约束的情形下降低0.7512%。研究结论:有效贯彻和执行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加上技术进步和日益下降的土地份额,未来的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严翔  成长春  秦腾  金巍  
生态与能源不仅是科技创新发展的要素投入,同时也影响着科技创新发展的效率质量。本文首先从生态环境、能源消费与科技创新三方面对既存文献进行梳理,勾勒生态与能源约束对科技创新发展的融合传导机制,随后基于Romer的经济增长阻尼假说,从空间溢出视角构建生态能源对科技创新的增长阻尼模型,评测1998-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科技创新发展。研究显示:流域科技创新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临近地区科创发展每提高1%,会提升本地0. 148%的科技创新发展。生态与能源约束引起的增长阻尼效应明显,科技创新年增速因此而降低2. 1%。总体看来,流域的科技创新缓解了生态压力,其发展要素不仅有赖于能耗总量的提升,更仰仗科创人才投入与物质资本增长。各地阻尼效应显示:江浙沪三地的生态约束并不明显,而能源约束源自科创产业拉动形成的能耗回弹效应;中游地区在科技创新进程中,除湖南以外的其他三省存在较高的生态约束,但四省的能源阻尼值皆高位运行;上游四省市的生态与能源约束对其科技创新的增长阻尼明显,但总体阻尼效应低于中游地区。进一步指出,促进科技创新对传统能源的脱钩,以生态环境检验科技创新的质量,是实现全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耀彬  杨新梅  周瑞辉  段玉芳  姚成胜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出了内生的经济发展中的水土资源"尾效"模型,并以中部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六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SVAR分析水土资源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纳入水土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数据进行"增长尾效"的面板数据分析,量化测度出中部六省水土资源"尾效"的数值,数值显示,六省的水土资源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阻力。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受到水土资源约束影响最大的是安徽省,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水土资源的耗费要降低大概0.53%,其次是山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水土资源约束的影响最小,仅为0.09%。最后为中部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提出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华林  杨福霞  杨冕  
文章研究了中国水土资源对农业经济的增长的约束力。基于Romer假说,探讨了由于单位劳动力资源占有量降低给经济增长带来阻滞的作用机理;并运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测算了1978~2008年期间单位劳动力占有的农业用水量、农业用地面积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尾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军峰  赵晓丽  欧阳超  
本文利用面板协整理论和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北京市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面板协整检验表明北京市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进一步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北京市短期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长期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因此北京市在进行节能减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能源消费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尽可能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包括利用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节能技术的研发,在政府采购时要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节能技术,更关键也是更重要的是积极探索能源价格机制改革,通过价格手段促进企业真正具备节能意识,主动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亚荣  张兴  
现代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表现为多方面,主要是教育培养的各级各类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使经济得到增长。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难点。许多学者都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过研究,主要方法有前苏联的劳动简化法;美国舒尔茨的教育收益率法,丹尼森的因素分析法。究其根源,其实都是生产函数法的变形。其中劳动简化法中系数的确定一般采用以劳动工资高低、教育年限长短或教育费用大小为简化依据。运用这些方法计算的结果,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都在20%—30%左右。这些方法都有模糊性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也试图对这个指标的计算进行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慧文  
本文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基尼系数和GDP增长率等指标分析北京市从2004-2013年的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发展趋势、特点、原因。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对北京市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慧文  
本文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基尼系数和GDP增长率等指标分析北京市从2004-2013年的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发展趋势、特点、原因。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对北京市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国  贺福珍  张连城  
北京市作为经济条件优越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各种资源快速集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快速增长的动力分配状况值得去研究揭示,以便为北京市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增长模式的转变提供参考。本文研究了北京市1991~2006年期间的各种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表明在这段时期要素投入的增长,尤其是物质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偏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小锋  景宝锋  谢逸翔  窦尔翔  
文章根据资产的价值形态不同,将资产分为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券资产、实体资产四类,基于北京市相关数据,应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经济增长和四类资产存量、增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现金资产、实体资产、资产现金化和资产实体化对GDP增长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证券资产和资产证券化对GDP增长影响不显著;资产信贷化(贷款增加额)对GDP增长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具体指出,北京市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各类资产规模,增加证券资产和资产证券化,减少信贷资产。四种资产结构协调能更加优化地促进北京市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辉  王晓霞  
对比北京和全国的情形,本文分析了导致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的若干因素。结合对现有文献中有关结构效应的争论的分析,本文在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得出了一般性结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有关,也和资源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方向有关。当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较大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这导致了一个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效应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依赖于技术进步。同时,由于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转移往往发生于三大产业之间,较少发生于三大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三大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迁对三大产业各自的产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胡斌  
在对北京市利用外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2~2006年的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北京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相关性还是从因果关系来看,外商直接投资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外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提升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北京市要继续大力吸引外资,不断拓宽利用外资的来源地区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现代服务业对外资开放的步伐;加强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合作,积极实行"总部招商"的策略;关注独资化倾向,加强对独资型外资企业的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