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1)
- 2023(3825)
- 2022(3252)
- 2021(2976)
- 2020(2520)
- 2019(5921)
- 2018(5725)
- 2017(11075)
- 2016(6137)
- 2015(6264)
- 2014(5994)
- 2013(5907)
- 2012(5698)
- 2011(4981)
- 2010(5014)
- 2009(4444)
- 2008(4356)
- 2007(3748)
- 2006(3333)
- 2005(3032)
- 学科
- 济(25209)
- 经济(25199)
- 业(11193)
- 管理(11168)
- 方法(9488)
- 地方(9002)
- 数学(8735)
- 数学方法(8664)
- 企(7970)
- 企业(7970)
- 学(7862)
- 农(6731)
- 中国(6610)
- 财(5339)
- 结构(5143)
- 制(4747)
- 产业(4627)
- 业经(4517)
- 地方经济(4512)
- 农业(4461)
- 环境(4052)
- 壤(3754)
- 土壤(3741)
- 体(3636)
- 税(3428)
- 城市(3252)
- 税收(3235)
- 收(3195)
- 融(3148)
- 金融(3146)
- 机构
- 大学(80723)
- 学院(80149)
- 研究(33360)
- 济(30710)
- 经济(30007)
- 管理(26934)
- 中国(24412)
- 科学(23892)
- 理学(23265)
- 理学院(22796)
- 管理学(22162)
- 管理学院(22025)
- 京(21205)
- 农(18483)
- 所(17804)
- 研究所(16702)
- 业大(15433)
- 中心(15288)
- 农业(14564)
- 北京(13730)
- 财(13246)
- 院(12762)
- 江(12440)
- 范(12103)
- 师范(11952)
- 省(11320)
- 科学院(10881)
- 财经(10666)
- 室(10584)
- 资源(10524)
- 基金
- 项目(61032)
- 科学(48353)
- 基金(45517)
- 家(42125)
- 国家(41863)
- 研究(38798)
- 科学基金(35280)
- 基金项目(25426)
- 自然(25241)
- 社会(24730)
- 自然科(24635)
- 自然科学(24626)
- 自然科学基金(24170)
- 社会科(23566)
- 社会科学(23561)
- 省(22775)
- 划(21318)
- 资助(17840)
- 教育(16756)
- 重点(14988)
- 发(14146)
- 编号(13776)
- 计划(13569)
- 部(12803)
- 科技(12288)
- 科研(12253)
- 创(12248)
- 创新(11695)
- 国家社会(10488)
- 课题(10480)
共检索到117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萌 孙向阳 李素艳 林茂 龚小强 李松 余克非
运用地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桃主产区土壤Hg、As、Cd、Cr、Pb 5种重金属的含量、空间结构特征及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变异系数在0.16~0.29之间; Hg、As、Cr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Cd和Pb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Hg、Cr的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As、Cd、Pb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Pb、As、Cr、Hg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土壤母质、地形等结构性因素影响显著.Cd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土壤母质、地形等结构性因素和土地利用等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综上,调查区内土壤重金属大部分保持自然背景水平,适宜作物生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孟飞 张建 单宝艳
对上海浦东新区农田土壤中Cu、Zn、Pb、Cd、Cr、Hg、As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7种重金属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结果显示,Pb、As、Hg的积累不显著,而Cu、Zn、Cd、Cr平均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结构分析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相关性,其中Cd、Cr、As的变程分别为11.54、11.0、7.0 km,其余重金属的变程范围为0.81~1.73 km。采用克里格和逆距离加权插值法得到了浦东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单指标评价结果分布图,发现土壤质量受Zn、Cu、Cd、Cr的影响较大,而受Pb、Hg、As的影响较小,在分布上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安祥 孙江 王纪华 董文光 韩平 张国光 王开义 潘立刚
【目的】揭示土壤中重金属的变化趋势,为土壤环境监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05—2009年北京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持续监测,分析了该地区农田土壤中As、Hg、Cu、Cd、Cr和Pb等重金属的统计特征和年度变化趋势,并结合采样点的土壤类型、地理位置和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研究了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2005年至2009年间,As、Hg、Cu、Cd、Cr和Pb等重金属中,Hg和Cr的含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Hg的含量逐年为0.053、0.065、0.077、0.090和0.116 mg·kg-1,Cr含量为50.0、53.3、55.8、56.1和61.8 mg·kg-1。其它重金属含量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丽娜 杨勇
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分析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Pb、Zn、Cu、Cr和As)元素的含量水平及累积状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武汉市主城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生态危害等级,同时运用Arc GSI空间插值并绘制出5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Pb、Zn、Cu、Cr、As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湖北省背景值,各元素的超标率分别为38.9%、62.2%、85.5%、83.3%、98.9%,As、Zn、Cu、Cr的累积较为明显;Zn变异系数最大,表现出强变异,Cu、Cr、As为弱变异,空间分布均一.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表明,各元素的污染指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金钰 叶令帅 李华威 黄琳 李臻渊 樊雄飞 张春玲 傅建敏 刁松锋
【目的】探讨河南省柿Diospyros kaki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为评价土壤环境安全状况以及防治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安阳、济源和三门峡等3个柿主产区的90个柿园采集了450个土壤样品,测定砷、汞、铅、镉、铬和铜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污染负荷指数(I_(PL))、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_R)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_(ER))对柿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在河南省柿主产区,土壤砷、汞、铅和铜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26、2.01、1.86和1.64倍。柿园土壤汞表现为中度污染,砷、铅和铜轻度污染,镉和铬无污染。在河南省柿主产区,土壤砷、汞、铅和铜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中砷主要是受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汞、铅和铜则受工业活动影响较大。在河南省柿主产区,I_(PL)、I_R和I_(ER)平均值分别为1.08、136.95和2.33,呈现轻度污染、轻微风险和轻度预警等级。济源产区污染最为严重,生态风险等级和预警等级均为最高,I_(PL)、I_R和I_(ER)分别达到1.32、154.10和3.79;13.33%的果园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状态,33.33%的果园处于中等或较强潜在生态风险等级,66.67%和26.67%的果园分别呈现中度和重度预警。在河南省柿主产区,6种重金属中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_F)、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_R)和污染生态风险预警等级(I_(ER))均最高,分别为2.01、80.31和1.01。【结论】汞是河南省柿主产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和预警级别最高的重金属元素。济源产区柿园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与生态风险预警等级在3个产区中最高,均达到中等水平。图2表8参30
关键词:
柿 河南省 土壤重金属 污染 生态风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经宇 孙向阳 李素艳 王晨晨 岳宗伟
【目的】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本研究对通州区绿地土壤开展重金属调查,进行源解析和风险评价,评判现阶段的绿地利用是否符合清洁安全的要求并提出重金属风险防控建议。【方法】采集并测定研究区60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pH值及镉(Cd)、铬(Cr)、铅(Pb)、铜(Cu)、锌(Zn)、砷(As)和汞(Hg)等7种重金属全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等方法进行源解析;采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中Cd、Cr、Pb、Hg、As、Cu和Zn等7种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是0.53、47.87、11.95、0.25、6.71、4.64、51.21 mg·kg~(-1),所有点位的重金属质量分数均没有超过GB 15618—2018《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主成分分析表明:Cd、Pb、Hg、As受人为源影响,主要来自煤炭燃烧、交通、工业和农业活动污染;Zn受自然源影响,和土壤母质有关;Cu和Cr受混合来源影响,来自土壤母质和农业活动污染。根据受体模型对重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源解析,发现在表层有一定累积的Cd大部分来自人为源(92%);Hg分别来自工业源(29%)、燃煤和交通源(17%)、农业源(13%),还有35%的未知源,推测未知源可能是混合源。对绿地土壤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险指数显示Cd和Hg有较高生态风险响应。研究区综合潜在风险值大部分处于轻微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有少量点位处于重度生态风险。【结论】通州区绿地土壤整体风险等级处于中低风险,引起风险的主要重金属元素为Cd和Hg,二者是生态风险优先控制元素,可从燃煤、交通和工业排放方面进行控制。图5表4参32
关键词:
绿地土壤 重金属 风险评价 来源解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军 陈同斌 雷梅 刘洪禄 吴文勇 周军
如何准确、客观表征再生水长期灌溉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水源灌溉条件下土壤、小麦重金属含量,结合不同输入途径对再生水灌区土壤重金属的贡献,评估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污灌区、再生水灌区土壤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累积,但不同灌区小麦籽粒的重金属含量之间没有差异。北京市再生水重金属浓度远远低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再生水灌渠中采集的水样重金属浓度与地下水重金属浓度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通过再生水灌溉途径带入的重金属与地下水灌溉相当,低于大气沉降和有机肥施用等输入途径带入的重金属。当前再生水灌溉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较小,并不会导致农作物重金...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再生水 农作物 污染风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冠群 敖明 杨珊 左栋青 范成五
【目的】为贵州省火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果园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贵州省背景值和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13),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研究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区(关岭、罗甸、望谟、贞丰和镇宁)土壤典型重金属(As、Hg、Pb、Cd和Cr)的含量特征,并对各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判断是否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果】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地土壤重金属As、Hg、Pb、Cd和Cr的含量分别为14. 00、0.10、25. 20、0. 31和74. 03 mg/kg,贵州火龙果产地土壤重金属存在部分样点超标,关岭县Cd超标最为严重,重度超标样点占26. 6%,关岭县火龙果产地综合污染程度(PN=1. 598)为轻度风险,镇宁县土壤状况最好,为全部清洁。火龙果果实重金属含量随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b和Cd含量与土壤中二者的含量呈显著性相关;不同产地间,关岭县土壤Pb、Cd和Cr含量最高,贞丰县土壤As和Hg含量最高,但火龙果果实重金属含量极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贵州省火龙果主产地土壤基本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论】生产上应注意控制和消除果园土壤重金属积累,防止污染加重,尤其是关岭县火龙果产地土壤Cd含量应引起重点关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力 张传华 王钟书 张凤太 邓炜 代杰
【目的】探明长江上游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深度0~20 cm)45件,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Cd、Hg、Pb、As和Cr)来源定量分析,通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利用地统计法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得出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控建议。【结果】①研究区土壤Cd、Hg、Pb、As、Cr平均含量分别是重庆市土壤背景值的10.67、3.18、1.03、2.05、4.22倍,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异常;②土壤综合环境质量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点位占比分别为2.23%、44.44%和53.33%,主要影响因子为Cd和Cr,土壤以酸性为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较高;③土壤Cd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58.55%和30.30%,土壤Hg和Cr含量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71.55%和75.41%,土壤As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贡献率为63.12%,土壤Pb含量主要受到道路交通的影响,贡献率为90.90%;④成人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1的点位占比为6.67%,总体健康风险较低,高风险区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影响因子为Cr;农业活动与道路交通贡献率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结论】建议研究区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测,积极开展有机肥代替等化肥减量措施,推广使用电动农用车,减少由于农业活动对土壤重金属的输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祝鑫海 张远智 杨少斌
根据地统计学原理,通过GIS方法研究探讨了北京市五环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布情况及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在24.19%~56.14%之间,属于中等变异,说明4种养分的地域分布相对均衡;通过半变异函数拟合,发现4种养分呈中等空间相关性,且有机质与有效磷的空间相关性相对更强,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尺度最大,变程达到17 325 m,其他3种养分空间相关性尺度依次为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通过空间插值分析,得出4种土壤养分在研究区内的分布特征,经过与全国第2次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内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较高,有效磷在全区域达到三级至二级水平,速效钾在97.71%的区域达到三级以上水平.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较低,有机质的含量有80.97%的区域处于四级及更低水平,其中四级区域占比达到72.36%;碱解氮整体含量偏低,四级及以下的区域达到99.48%,其中四级占比40.09%,五级占比52.55%,六级占比6.84%,养分缺乏形势比较严峻.总体上,研究区内有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较为丰富,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匮乏现状有待改善.
关键词:
土壤 养分 GIS 空间变异 北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亮 倪张林 莫润宏 屈明华 汤富彬 刘毅华
【目的】研究云南、贵州和四川主产区核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食用核桃摄入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云贵川核桃绿色食品生产和健康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贵川核桃主产区采集204批次核桃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样品中Pb、Cd和As进行测定,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核桃重金属污染水平评价,并结合中国居民核桃的消费量和体质量信息,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的健康风险模型对核桃中As、Pb和Cd的膳食风险和致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云贵
关键词:
核桃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食品安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绍文 韩宝文 和爱玲 金继运 李春杰 邢素利 唐浩
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70 hm2城郊公路边菜田土壤和韭菜中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Cu,Zn,Pb和Cd总量一般随距公路距离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但其含量均未达到对土壤和作物构成潜在威胁的二级超标水平。韭菜可食部分Pb含量总体上也随距公路距离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距南边公路往北280 m和距西边公路往东90 m范围内韭菜可食部分Pb含量普遍超标。韭菜可食部分Pb含量普遍超标主要与土壤中Pb含量和韭菜叶片吸收尾气Pb有关;自南边公路往北和自西边公路往东韭菜可食部分Pb含量空间变异的差异,可能与树木遮挡差异对尾气Pb运动影响范围的不同有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牛 周长松 杜斌 冯民权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北方30个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除Cr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国背景值;8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Pb>As>Zn>Cu>Cr>Ni,其中Cu、Cr、Ni在不同灌区差异性相对较小,Cd、H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建美 孙江 戴伟 姚志斌 杨添 刘娜丽
以北京市近郊昌平、通州、顺义、海淀和大兴5个区县耕作土壤为对象,在对74个样点土壤中Cr、Cu、Cd、Pb、As和Hg6种重金属含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北京市近郊耕作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参考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采用环境质量指数与Hakanson环境生态潜在风险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累积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6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Cu、Cr、As、Cd、Pb和Hg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5.69、59.62、7.97、0.20、22.26和0.16mg/kg;土壤中Pb、C...
关键词:
北京市 耕作土壤 重金属 污染 风险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志颖 李江荣 高郯 郑维列
[目的]探明色季拉山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方法]在色季拉山阴坡和阳坡分别选取了3 700,3 900,4 300 m 3个海拔梯度,设置了6个采样点,分层(0~10,10~20,20~40,40~60和60~100 cm)采集土样,测定Cr、Cd、Hg、Ni、Se、As、Pb 7种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参照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色季拉山森林0~20cm土层重金属元素Cr、Se、As、Pb含量低于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和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Cd和Hg含量都超过了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和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别是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2.2倍和2.92倍、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的2.75倍和9.5倍;Ni含量低于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但高于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是其含量的1.03倍。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都大于50%,其中Hg表现为极度变异,其余6种均属于高度变异。(2)在同一土层Cr、As含量均表现为阳坡低于阴坡,Pb、Ni和Hg含量总体均表现为阳坡大于阴坡。在阳坡,As、Cd、Hg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Se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而在阴坡,Cr、Se和As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Pb和Hg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重金属元素As含量在阴坡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Hg含量在阳坡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坡向、海拔及土层间无明显规律性。(3)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在色季拉山森林土壤0~20 cm土层,在阳坡,Hg为重度污染,Cd为中度污染,Ni为轻度污染,Cr、Se、As、Pb都是非污染状态;在阴坡,Cd和Hg为中度污染,其他5种重金属元素都是非污染状态。(4)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在色季拉山森林0~20 cm土层,阳坡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阴坡,主要污染物均为Ni、Cd和Hg。(5)通过污染负荷指数法对色季拉山林0~20 cm土层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发现,阳坡森林土壤受到轻度的重金属污染,阴坡土壤无重金属污染。[结论]在色季拉山森林0~20 cm土层中,Ni、Cd和Hg 3种重金属元素都达到了污染程度,其中Ni是轻度污染,Cd和Hg是中度以上污染;阳坡土壤受到轻度的重金属污染,阴坡无重金属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