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2)
2023(8035)
2022(6770)
2021(6085)
2020(5087)
2019(11511)
2018(10897)
2017(20123)
2016(11324)
2015(12391)
2014(11975)
2013(11746)
2012(10662)
2011(9541)
2010(9422)
2009(8417)
2008(8169)
2007(7154)
2006(6184)
2005(5234)
作者
(36411)
(30354)
(30287)
(28477)
(19167)
(15028)
(13698)
(12128)
(11620)
(10730)
(10353)
(10331)
(9810)
(9714)
(9351)
(9302)
(9298)
(8932)
(8904)
(8487)
(7866)
(7338)
(7269)
(6887)
(6864)
(6676)
(6574)
(6529)
(6376)
(6194)
学科
(45862)
经济(45821)
管理(29321)
(28593)
(22021)
企业(22021)
方法(20950)
数学(18946)
数学方法(18747)
地方(13049)
(12955)
(10979)
中国(10606)
(10092)
业经(9875)
农业(9181)
(9101)
贸易(9097)
(8759)
环境(8637)
技术(7204)
(6794)
(6544)
地方经济(6355)
(6221)
财务(6213)
财务管理(6203)
(6051)
企业财务(5898)
产业(5641)
机构
大学(158123)
学院(157835)
(61100)
管理(60174)
经济(59927)
研究(58005)
理学(52932)
理学院(52205)
管理学(51122)
管理学院(50869)
科学(41475)
中国(41220)
(38513)
(36502)
业大(32870)
(30816)
农业(30640)
研究所(28955)
中心(26494)
(24052)
(23001)
北京(22970)
(21781)
农业大学(20754)
(20193)
(20006)
财经(19956)
师范(19849)
科学院(18548)
(18292)
基金
项目(120531)
科学(93102)
基金(86772)
(80332)
国家(79682)
研究(77716)
科学基金(66524)
社会(49796)
(47699)
社会科(47253)
社会科学(47236)
基金项目(47231)
自然(46656)
自然科(45477)
自然科学(45455)
自然科学基金(44634)
(41992)
资助(34595)
教育(34470)
编号(28621)
重点(27901)
(26446)
计划(26309)
(24952)
(24929)
科技(24236)
科研(23971)
创新(23503)
(21375)
课题(20790)
期刊
(61359)
经济(61359)
研究(39644)
学报(36130)
(32464)
中国(30954)
科学(30803)
大学(25931)
学学(24932)
农业(22097)
管理(18593)
(17230)
(12687)
教育(12461)
技术(11699)
业大(10668)
业经(10559)
(10530)
金融(10530)
资源(10238)
经济研究(10030)
科技(9705)
林业(9436)
(9280)
财经(8958)
问题(8440)
农业大学(8430)
技术经济(7834)
统计(7799)
(7760)
共检索到220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琰  余韵  刘勇  王开勇  周晓杰  王洋  
【目的】针对城市树木健康评价的快速化、准确化及生产化,调查并分析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主要绿化树种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的生长、健康及管护现状,为构建精炼、全面的洋白蜡行道树健康评价体系及管护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核心区11条主要街道的洋白蜡行道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K-means聚类构建健康评价模型,采用判别分析进行结果验证,将评价结果与评价指标结合建立洋白蜡BP神经网络健康预测模型;同时从生长状况、管护措施以及环境因子3个方面,分析胸径、树高、修枝留茬数量、防踩铺装等因素对洋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域中,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及濒死单株分别占总数的39.20%、41.26%、16.78%和2.76%;建立的BP神经网络健康预测模型中,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与总集的期望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72 0、0.997 6及0.995 3,均大于0.950 0,表明此模型能准确地反映洋白蜡行道树12个评价指标与健康评价类别的关系,可用于对同一地区其他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预测;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胸径、修枝留茬、防踩铺装、株距、树池面积、车道数及车道走向均对洋白蜡行道树的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静  曹雨秋  张慧会  盛晨  王宁涛  祝遵凌  圣倩倩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南京市热河路法桐的健康状况,为法桐行道树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在南京市热河路随机挑选70株法桐,观测并计算其树高、胸径、冠幅、冠高比、高径比、冠径比及土壤含水量等相关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综合评估法桐行道树的生长情况与健康状况,建立法桐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健康等级分类。【结果】热河路法桐可划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三大类,70株样树中不健康的法桐占7.1%,亚健康的法桐占18.6%,健康的法桐占74.3%;健康、亚健康及不健康法桐的树干健康程度分别为70.76%、56.94%及30.25%,三者的树干健康情况存在较为显著的优劣区别;健康法桐树体长势好,枝叶生长茂密,外观分值平均为2.77;不健康法桐则树势较差,枝叶生长多稀疏,外观分值平均为1.16,亚健康法桐长势居于两者之间,外观分值平均为1.89。【结论】南京市热河路的法桐健康状况整体上表现为健康、生长良好,但仍需进一步养护管理,部分不健康法桐需要进行施药、换树等措施;在行道树养护前掌握法桐健康状况,从而采用针对性的养护及复壮措施,保持行道树的健康生长,维持城市街道优良景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郄光发  彭镇华  王成  
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在北京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1]。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银杏树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之中,银杏已逐渐成为北京城区的主要行道树种,其使用量已占到了城区乔木行道树总量的7%左右[2-3]。银杏行道树的广泛栽植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而且在遮荫、降噪、吸污和滞尘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效益。与此同时,城市的异质人工环境也对银杏的健康生长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北京城区银杏树频频出现叶色焦枯、树势衰落、甚至植株死亡等现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董丽  郝培尧  晏海  王阔  罗杨  
通过分层随机取样,对北京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种类构成、应用频度、多样性指数、径阶结构、树高组成及季相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中心城区行道树共有13科21种,其中常绿与落叶的比例为24︰1;行道树种类丰富度较高,但分布不均匀;新城区在行道树树种丰富度上总体要高于老城区;行道树径阶结构分布上,老城区偏大,新城区则偏小;在行道树树高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中心城区行道树在季相结构上,以夏、秋为主,春季景观较薄弱。根据北京市现状,采取引入新品种、控制树种搭配等改进措施,可以缓解行道树绿化当前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华  徐炳基  李志辉  
通过对北京市和大田广域市城区行道树的比较和分析,解决两城市街道树的既存问题,丰富树种多样性,从而提高行道树的生态、美学、和社会功能。通过建立树种选择模型为树种的选择和引进提供标准和参考依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和大田广域市城区行道树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两个城市行道树树种多样性的不足,仅少数几个树种占据了行道树总量的绝大比例;两个城市行道树种中,常绿树种的比例过低;两个城市行道树的种植方式和模型过于简单;北京城区行道树种中外来树种的比例过低,仅占了行道树总量的6.3%,而大田广域市的行道树种中外来树种所占的比例过高,达到了66.1%;北京的行道树种中短生命期树种过多,而长期树种和珍贵树种缺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茵  何秀荣  
文章通过调查北京市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情况,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目前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意识相对较高,电视节目、网络和食品营养标签是主要的信息渠道;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行为与其年龄、受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家庭食物购买的参与程度、营养意识、膳食知识和知识背景等因素显著影响其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频率,营养和健康需求程度越高、信息搜寻和理解能力越强的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越频繁;由于各类营养健康信息渠道的自身属性不同,消费者表现出差异化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晓阳  崔雅君  邱尔发  符庆成  
【目的】通过2010和2020年北京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对比分析,探寻行道树结构特征10年变化趋势,发现目前行道树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期行道树栽植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6-9月,对北京市六环内道路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相同地段,对行道树进行每木检尺。从不同角度分析北京市城区行道树的树种组成、应用频度、重要值和冠幅结构10年变化情况。【结果】10年期间,北京市行道树增加了6科10属8种,变化的树种均为偶见种,乔灌比增大;行道树主要以乡土树种和落叶树种为主,且落叶树种占比不断增加;应用频度排名前10行道树占比总和增加,其中白蜡占比增加最多;黄刺玫应用频度10年间下降比例最大;国槐的重要值下降8.2%,但仍远大于其他树种;行道树平均冠幅降低0.1 m,1级和5级冠幅等级行道树占比均降低;平均冠幅排名前10的行道树冠幅更加集中,其中二球悬铃木在1级冠幅等级下降比例最大。【结论】北京市行道树的树种丰富度有所增加,但仍存在树种结构相对单一、单个树种占比增大等问题,不利于城市道路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北京市行道树应该扩大树种的选择范围,将阔叶落叶乔木树种、常绿灌木和草本植物搭配种植,加强本地种的培育和应用并适当引进价值高的外来树种;同时在城市绿化时,做好树冠结构的保护,增强行道树的遮荫效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祝鑫海  张远智  杨少斌  
根据地统计学原理,通过GIS方法研究探讨了北京市五环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布情况及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在24.19%~56.14%之间,属于中等变异,说明4种养分的地域分布相对均衡;通过半变异函数拟合,发现4种养分呈中等空间相关性,且有机质与有效磷的空间相关性相对更强,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尺度最大,变程达到17 325 m,其他3种养分空间相关性尺度依次为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通过空间插值分析,得出4种土壤养分在研究区内的分布特征,经过与全国第2次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内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较高,有效磷在全区域达到三级至二级水平,速效钾在97.71%的区域达到三级以上水平.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较低,有机质的含量有80.97%的区域处于四级及更低水平,其中四级区域占比达到72.36%;碱解氮整体含量偏低,四级及以下的区域达到99.48%,其中四级占比40.09%,五级占比52.55%,六级占比6.84%,养分缺乏形势比较严峻.总体上,研究区内有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较为丰富,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匮乏现状有待改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婵  文天祚  王坤晓  
基于空间化的人口数据及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分析北京市核心区医疗设施的可达性和分布公平性。结果表明:北京核心区医疗设施的可达性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总体上呈现从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结构,且东北部高于西南部,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及服务能力、居住需求点的人口密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交通状况;核心区高就医可达性街道相比于低就医可达性街道常住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比更小,总体居住环境更差,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匹配程度较低。据此提出改善核心区医疗设施可达性分布的均衡性和公平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志亮  余新晓  岳永杰  边振  杨本琴  曹波  秦永胜  
应用SPSS16.0数学统计软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完整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和可持续性指标3大类7个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基于ArcGIS9.2对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120个小班进行森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大部分处于健康状态,面积为2845.77hm2,占林场总面积的56.15%,主要由天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组成。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发挥森林更大的综合效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元华  李山梅  
对城市环保措施的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评价污染治理控制的成效,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改进传统污染损失计算模型基础上,利用建立的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计算大气质量改善的健康效益,并实证测算北京市2008奥运年大气环保措施的健康效益。估算结果表明:2008年,北京市大气质量改善获得的健康效益约为人民币27.66亿元,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26%,效益显著。对环保措施进行定量评价,不仅为环保措施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从宏观经济核算系统的角度来看,也将促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推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孟家眉  
1987年,北京市老龄委员会、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等单位,从社会学和流行病学角度对北京市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状况分别进行了四次调查,本文根据这4个调查,对北京市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状况作一简述。 (一)概况 北京市的老年人还比较年轻,60~69岁的占62.06%,80岁以上的只有7.04%。女性较多,男:女=1:1.09(农村为1:1.21,更明显些)。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惠恩  刘朝辉  胡东燕  董保华  陈俊愉  
在分析北京行道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行道树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着重介绍了北京行道树增选的一些基本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望在北京发展的行道树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国  张继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张金凤  张志毅  朱之悌  
历时16a(1982~1997),从北京地区毛白杨基因资源调查收集开始,经苗期测定、林期测定、速生无性系选择、形质调查和木材材性测定,选育出11个不飞絮毛白杨雄株行道树优良无性系.其具有不飞毛、速生丰产、干形通直、树形美观、抗病虫能力强、材性优良等特性,适合于华北平原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培育中推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新  姜广辉  张瑞娟  马雯秋  周涛  
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以网格作为评价单元,评价了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利用MoRan指数测度了全局和局部的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且相对稳定,1993、2011年平原区健康状况平均值分别为0.53和0.51,而丘陵山区则为0.62和0.65,丘陵山区显著优于平原地区。健康状况空间集聚程度增强,1993—2011年间平原区和丘陵山区的MoRan指数分别由0.49和0.41升为0.61和0.46,表明平原病态区域集聚程度增加,而丘陵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作为北京市的应急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当前平谷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