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7)
- 2023(8470)
- 2022(6818)
- 2021(6073)
- 2020(4425)
- 2019(10392)
- 2018(10326)
- 2017(18931)
- 2016(10408)
- 2015(11458)
- 2014(11524)
- 2013(11491)
- 2012(11171)
- 2011(10152)
- 2010(10429)
- 2009(9054)
- 2008(8919)
- 2007(8191)
- 2006(7467)
- 2005(7121)
- 学科
- 济(48890)
- 经济(48848)
- 管理(25656)
- 业(22028)
- 地方(19961)
- 中国(17505)
- 农(15028)
- 企(14783)
- 企业(14783)
- 环境(13848)
- 业经(11780)
- 方法(11235)
- 地方经济(10674)
- 农业(10582)
- 发(10377)
- 学(10144)
- 数学(9445)
- 数学方法(9360)
- 融(9127)
- 金融(9127)
- 银(8466)
- 银行(8454)
- 行(8344)
- 制(7806)
- 和(7536)
- 贸(7480)
- 发展(7472)
- 贸易(7466)
- 展(7449)
- 财(7183)
- 机构
- 学院(142027)
- 大学(138379)
- 济(58003)
- 经济(56579)
- 研究(55627)
- 管理(50639)
- 中国(43628)
- 理学(40926)
- 理学院(40343)
- 管理学(39668)
- 管理学院(39409)
- 京(34812)
- 科学(33474)
- 所(28299)
- 中心(26101)
- 财(25498)
- 农(25376)
- 研究所(25129)
- 江(24446)
- 北京(23577)
- 范(21710)
- 师范(21482)
- 业大(21181)
- 院(20741)
- 州(20358)
- 省(19193)
- 农业(19105)
- 财经(18630)
- 技术(17624)
- 师范大学(17177)
- 基金
- 项目(89692)
- 科学(69423)
- 研究(69354)
- 基金(60433)
- 家(52162)
- 国家(51616)
- 科学基金(43860)
- 社会(41872)
- 社会科(39614)
- 社会科学(39609)
- 省(37017)
- 基金项目(31818)
- 教育(31317)
- 划(31251)
- 编号(29071)
- 发(26571)
- 自然(26499)
- 自然科(25791)
- 自然科学(25787)
- 自然科学基金(25281)
- 资助(23976)
- 成果(23361)
- 课题(22342)
- 发展(21696)
- 展(21291)
- 重点(20607)
- 创(18745)
- 部(18355)
- 年(18332)
- 创新(17587)
共检索到245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彩贤 张峰 于海群 陈峻崎 何桂梅
当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已在北京等七7个省市全面展开,林业碳汇作为重要的补充抵消机制均被纳入了试点体系当中。其中,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林业碳汇交易抵排项目的开发,并已在交易所成功挂牌。文章介绍了试点项目开发的进展与经验,分析了项目开发所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其他省市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林业碳汇 交易项目 开发实践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爱玉 柯水发 王亚
阐述了北京市土地资源禀赋状况。依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3》和《北京市统计年鉴2013》数据,分别计算出北京市森林、耕地、草地、湿地的碳汇量,得总碳汇量为1579.26万t;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市碳排放总量为1736.66万t;通过对北京市不同类型土地碳汇价值和北京市能源消耗碳排放情况的对比分析,测算2012年北京市的碳排放赤字为157.4万t。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植被的保护,增加土壤的碳吸收量;减少碳排放,促进新能源的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市 土地资源 碳汇价值 碳排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云卯 温志勇 王敏男 李帆 贾忠奎
【目的】根据第8次园林绿化植物普查中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北京市森林碳汇能力进行评估,为该市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计算北京市森林整体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变化,并采用造林成本法和碳税法对其碳储量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1)北京市森林总碳储量为1 934.59万t,碳密度为32.35 t/hm~2,各区域中密云区、延庆区、顺义区的碳储量较大,占比分别为13.79%、12.73%和11.40%,而碳密度较大的为顺义区、大兴区、通州区;平原和山地的碳密度均表现为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且平原地区碳密度约是山地的3.3倍;山地和平原地区的碳储量均以阔叶树为主,且平原地区表现出更强的森林固碳能力;防护林是森林碳储量贡献的主体,其中水土保持林碳储量最多,为414.15万t,而碳密度最大为农田防护林(175.23 t/hm~2);优势树种碳储量大小排列为:其他杨树>栎树>油松>其他阔叶树>侧柏>刺槐>桦树>华北落叶松>山杨,碳密度大小排列为:其他杨树>桦树>华北落叶松>山杨>油松>刺槐>栎树>其他阔叶树>侧柏;不同起源中碳储量和碳密度均表现为:人工林>飞播林>天然林;龄组中碳储量大小: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碳密度的总体规律为随着龄级的增大而增大。(2)从第1次到第8次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持续增长;林种中特种用途林增长率最高,碳密度最大;华北落叶松、山杨的碳储量先增加再减少,而刺槐、桦树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他树种都呈增加趋势,而油松、华北落叶松、山杨的碳密度先增后减,侧柏、柞树、桦树先减后增,刺槐、阔叶树持续减小,杨树持续增大;天然林和人工林都呈增长趋势。(3)依据造林成本法和碳税法的不同碳价格估算,北京市森林碳储量经济价值在54.14×10~8~232.15×10~8元之间,碳税法下的森林碳储量经济价值较高。两种计算方法下北京市各区域中密云区、延庆区、顺义区碳储量经济价值最大;在所有优势树种中,杨树的碳储量经济价值最高;龄组中,中龄林对北京市的贡献最大。【结论】北京市森林具有明显的固碳潜力,但整体碳汇相对较低,今后应注重森林结构的搭配,加强林地的抚育管理,增强北京市森林碳汇的功能,提高碳汇价值,激发林业经营活力。
关键词:
北京市 碳汇 森林碳储量 碳密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惠田 袁伟红 赵亮清
按照简政放权要求,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于今年1月1日放开了机动车检验项目收费。为保障价格改革工作的有序推进,确保"放得开,放得稳",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探索"放管服"在价格管理职能定位转型过程中的有效经验,积极做好价格改革专项监测(一)依法建立机动车检验项目收费监测报告制度和网上公示平台北京市机动车检验项目收费放开前,市发展改革委收费处、市价格监测中心、市价监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常乐 庞立艳
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的增加和问责制的强化,科技计划项目产出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已经成为衡量财政科技投入效益及其对社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调查实践,从调查目的、责任机构、制度保障、调查范围及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周期7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和制度设计,探索构建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转化调查的方法体系,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统计调查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立华 尹春哲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在此背景下,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碳汇能力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加强林业碳汇能力是我国确保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的的重点工作之一。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的重大任务,部署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关键词:
林业碳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园 綦久竑 马骏
碳交易市场是购买和出售碳信用的新兴金融市场,林业碳汇交易是碳交易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单位减排量成本偏高林业碳汇项目的总体成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次性成本,包括项目开发成本与审定成本;另一类是持续性成本,指每次签发时的监测与核证成本。从市场询价来看,一次性成本中项目开发成本为10万~20万元,审定成本为10万~20万元;持续性成本中监测成本为10万~15万元/次,核证成本为5万~10万元/次。一般林业碳汇项目每5年签发1次,则林业碳汇项目一个签发周期内的总成本在35万~65万元。相比之下,由于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峻峰
本文以北京市农业远程教育的实践为基础,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从农业远程教育的受训主体、教育方式的选择、教学模式、技术支持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简述和说明,提出在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现代化信息传递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以卫星网与Internet网相互融合为主要技术支撑的北京农业远程信息服务及教育系统可为解决农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农业 远程教育 远程信息服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陆云泉 刘平青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政府主导下的一种办学模式的创新,教育集团化办学带来了教育组织管理的创新。北京市海淀区在教育集团化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实践,主要是统筹开展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积极推动课程共研与共享、搭建教育资源统筹使用平台、促进先进理念和特色文化的融合共生、促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变革。海淀区集团化办学在实践中形成了四种办学类型,建立了三种治理模式;同时,存在着集团规模日益扩大带来管理难度增加、行政授权不清晰运行机制不规范、外部性政策保障机制缺乏、持续性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影响集团创新绩效的因素。借鉴组织管理和创新的相关理论,未来,海淀区在教育集团化办学方面要保持教育集团的适度规模,建立权责明确的集团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政府的政策保障机制,关注集团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集团化办学 组织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海群
以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面积1 290.76hm~2)为研究对象,对2012—2031年研究区域内碳汇量进行研究,从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和城市森林碳汇效益评估层面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合理设置项目计入期、深入开展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城市绿化树种生长和固碳模型研究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20年为计入期,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造林工程项目净碳汇量为409 635.92吨,平均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5.87 t·a~(-1)·hm~(-2),碳汇经济价值为0.13亿~0.65亿元,合每亩每年产生碳汇价值503.7~2 518.569元(1亩=1/15hm~2)。造林后第29~31年间,碳汇能力达到最高值16.02 t·a~(-1)·hm~(-2)。在19个树种组中,毛白杨组、国槐组和松树组的净碳汇量之和占总净碳汇量的84.41%。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碳汇计量 动态预测 北京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海群
以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面积1 290.76hm~2)为研究对象,对2012—2031年研究区域内碳汇量进行研究,从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和城市森林碳汇效益评估层面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合理设置项目计入期、深入开展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城市绿化树种生长和固碳模型研究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20年为计入期,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造林工程项目净碳汇量为409 635.92吨,平均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5.87 t·a~(-1)·hm~(-2),碳汇经济价值为0.13亿~0.65亿元,合每亩每年产生碳汇价值503.7~2 518.569元(1亩=1/15hm~2)。造林后第29~31年间,碳汇能力达到最高值16.02 t·a~(-1)·hm~(-2)。在19个树种组中,毛白杨组、国槐组和松树组的净碳汇量之和占总净碳汇量的84.41%。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碳汇计量 动态预测 北京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炜铃 许申来 焦文涛 陈卫平
通过对北京市与全国的人均GDP、单位GDP能耗、经济结构及能耗、人均碳排放、碳生产率、碳能源排放系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北京市的经济与能耗水平、低碳发展水平和潜力。结果显示:北京市GDP与能源消费总量都处于上升的趋势,但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5.68%)小于GDP的增长率(16.01%),实现了相对的节能发展,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低碳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也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城市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北京市将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
关键词:
北京市 低碳城市 经济能耗 低碳潜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月娜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灰色预测法研究北京地区低碳物流发展情况,构建低碳物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北京2004-2014年各指标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少数几个不相关的变量来综合反映原始指标数据中绝大部分信息,用spss分析出主成分因子,对2004-2014年北京市低碳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分,之后利用模糊灰色预测模型并借助matlab对北京市未来五年的低碳物流水平进行预测。实证表明,北京地区低碳物流能力呈逐年上升态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月娜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灰色预测法研究北京地区低碳物流发展情况,构建低碳物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北京2004-2014年各指标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少数几个不相关的变量来综合反映原始指标数据中绝大部分信息,用spss分析出主成分因子,对2004-2014年北京市低碳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分,之后利用模糊灰色预测模型并借助matlab对北京市未来五年的低碳物流水平进行预测。实证表明,北京地区低碳物流能力呈逐年上升态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海萍 李新宇 高吉喜
根据北京城八区功能定位,海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文章从资源分析入手,将海淀区旅游资源做了分类并与北京市各县区特色旅游资源分布比例做了比较。海淀区特色旅游资源的比例达到31%,而第二位的房山区才占到16%。在明确海淀区旅游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出了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国外游客、国内游客以及北京市民等三个不同的客源市场,提出将以翠湖、稻香湖为代表的湿地生态旅游,以四季青,锦绣大地为代表的农业观光采摘游,以中关村园区、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为代表的现代科教游,以及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等四个旅游产品作为今后海淀区发展旅游的重点品牌。最后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总体思路、开发重点和基本对策。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 北京海淀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