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0)
- 2023(13856)
- 2022(11836)
- 2021(10660)
- 2020(9265)
- 2019(21094)
- 2018(20705)
- 2017(39421)
- 2016(22059)
- 2015(24569)
- 2014(24405)
- 2013(24103)
- 2012(22403)
- 2011(20260)
- 2010(20362)
- 2009(19167)
- 2008(19142)
- 2007(17510)
- 2006(15170)
- 2005(13745)
- 学科
- 济(86878)
- 经济(86752)
- 管理(65827)
- 业(61853)
- 企(49647)
- 企业(49647)
- 方法(39445)
- 数学(35029)
- 数学方法(34710)
- 财(26328)
- 农(25249)
- 中国(23615)
- 制(21102)
- 业经(19274)
- 学(18600)
- 贸(17983)
- 贸易(17981)
- 地方(17695)
- 易(17434)
- 农业(16654)
- 务(15948)
- 财务(15915)
- 财务管理(15875)
- 企业财务(15056)
- 银(14487)
- 银行(14429)
- 环境(13958)
- 体(13885)
- 融(13760)
- 金融(13756)
- 机构
- 大学(318513)
- 学院(316844)
- 济(130176)
- 经济(127502)
- 管理(119123)
- 研究(109694)
- 理学(102988)
- 理学院(101729)
- 管理学(99980)
- 管理学院(99388)
- 中国(82041)
- 科学(69686)
- 京(69057)
- 农(63876)
- 财(61746)
- 所(57410)
- 业大(53581)
- 研究所(52333)
- 中心(50901)
- 农业(50840)
- 财经(48838)
- 江(48536)
- 经(44373)
- 北京(43309)
- 经济学(40615)
- 范(39629)
- 院(39372)
- 师范(39083)
- 州(37783)
- 经济学院(36953)
- 基金
- 项目(216450)
- 科学(168966)
- 基金(157712)
- 研究(150652)
- 家(140694)
- 国家(139516)
- 科学基金(117807)
- 社会(96729)
- 社会科(91687)
- 社会科学(91657)
- 省(84443)
- 基金项目(84380)
- 自然(78164)
- 自然科(76362)
- 自然科学(76330)
- 自然科学基金(75033)
- 划(72626)
- 教育(69044)
- 资助(63778)
- 编号(58872)
- 重点(49357)
- 部(47962)
- 成果(47347)
- 发(46126)
- 创(45262)
- 科研(42475)
- 创新(42468)
- 计划(41938)
- 制(41567)
- 课题(41525)
- 期刊
- 济(140935)
- 经济(140935)
- 研究(89429)
- 中国(63727)
- 学报(58969)
- 农(57132)
- 科学(50821)
- 财(49374)
- 大学(43342)
- 管理(41696)
- 学学(41281)
- 农业(37992)
- 教育(29140)
- 融(28790)
- 金融(28790)
- 技术(24919)
- 财经(24489)
- 业经(22817)
- 经济研究(22752)
- 经(20999)
- 业(20566)
- 问题(19409)
- 版(17073)
- 贸(15753)
- 业大(15357)
- 技术经济(15262)
- 科技(15233)
- 理论(14466)
- 商业(14229)
- 统计(13911)
共检索到467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伟 魏薇 孙贺
文章评估了北京市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状况,并采用中介效应法分析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作者研究发现:一是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产生负效应;二是建筑行业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部分是通过技术装备率的中介效应实现的,最低工资增长促使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最终影响就业水平。其它原因可能是建筑企业直接减少招聘、裁员来应对人工成本上涨;三是最低工资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并没有作用于就业水平。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最低工资 就业影响 劳动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王菲
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是劳动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研究主题之一。本文使用我国1995—2010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截面数据加权的方式以消除截面异方差,依据设定的理论模型进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分时间、分区域和分产业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每一个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综合结论和对策。
关键词:
最低工资制度 就业效应 产业转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娟
本文从保障劳动者合法劳动权益、缩小贫富差距、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必要性,并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频率和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以及地区GDP四个维度对我国中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保障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收入人群的实际保障力度非常有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关键词:
最低工资 中部地区 实施效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兰岚 金喜在 李盛基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劳动者薪资报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不同行业就业量的影响,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最低工资制度与各行业就业量的关系,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水平对就业量的影响体现出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合理性方面各有偏重,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制度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实施概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对城镇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根据模型计量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城镇 就业面板 数据模型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韦鸿
刘玉成博士撰写的《最低工资制度与中国就业性别差异》已于2015年4月由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该书是一本系统研究最低工资对就业性别差异影响的学术性专著,是作者长期在最低工资、就业、经济增长等领域内辛勤耕耘的结晶。现阶段我国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单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消除这些结构性矛盾还不现实,在优化和配置资源方面,除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之外,还需要其他力量加以干预,最低工资制度就是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丽娜 韩兆洲
目前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实施存在着标准偏低、制度不能切实落实等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首先进行劳资双方博弈分析,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政府与企业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剖析原因,寻找双方的均衡点,达到既保障劳动者生活权益,又维护企业的经营权益,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推进最低工资制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资 博弈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玲玲
研究最低工资制度就业、收入分配等其他经济影响的文献并没有很好地解答如下两个问题,其一,最低工资制度如何被建立;其二,最低工资制度具有何种规范价值。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答,研究发现在政治法律层面,最低工资制度的实现是一个政治过程,而在社会层面,依托于积极的民众支持;最低工资制度的规范价值不仅在于缓解收入差距,还包括修正雇佣双方不平等议价能力、平衡需求和供给、推进高效率高端增长路线的实现、减轻劳动市场外部性和社会成本等规范价值。文章在政治经济分析的框架内认识最低工资制度,不仅实现了对最低工资制度的辩护,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明丽 梁爱玲 杜庆
我国实施最低工资制度时间较短,与其相关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从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关系、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关系及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对我国实施最低工资制度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的分析,文章建议应从合理地测算并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环境和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的监管体系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
最低工资制度 实施 社会效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最低工资理论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并以深圳为案例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区域就业的影响。在跨区域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区域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趋近最低工资标准,并且不会导致区域就业量的下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远华 柯慧飞
针对杭州地区农民工密集就业的制造业、建筑业和低端服务业企业的大规模调查,本文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角度来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和收入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动只对低于法定工资标准的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有显著影响,对高于法定工资标准的农民工无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杭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仍然较低,依然处于补涨阶段,不足以对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当地政府一方面要适当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保障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效性,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农民工 就业 收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露 曲秉春 李盛基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运用自然实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方法,定量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对劳动者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不同地区的考察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制度的劳动供给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对于西部地区的劳动供给具有促进效应,而对于东部地区的劳动供给则具有抑制效应;最低工资调整幅度的考察结果得出,最低工资调整幅度在30%以下时,其具有促进劳动供给的作用,而调整幅度超过30%时,则具有抑制劳动供给的作用。
关键词:
最低工资制度 就业 劳动供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吴辉航 刘媛媛
研究目标:从就业视角考察最低工资制度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企业"就业创造"率和家庭"就业接受"率的双重视角,利用拓展搜寻模型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如何通过企业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转变产业结构,并采用1998~2013年25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有利于工业发展,但不利于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业抑制效应和工业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服务业抑制效应在所有地区均有体现,且最低工资制度对于产业内部的结构变迁具有一定解释力。研究创新:拓展搜寻模型为考察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效应提供理论框架,并证实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就业效应。研究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最低工资制度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最低工资 产业结构 结构性就业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岩 杨方
最低工资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关系到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基本的生活权和发展权。文章从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CPI指数和家庭人均消费支出5个维度论证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保障程度。结果显示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偏低,难以保障劳动者家庭的基本生活,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弱势劳动者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社会保障 最低工资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