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0)
2023(9831)
2022(8230)
2021(7487)
2020(6029)
2019(13722)
2018(13334)
2017(25702)
2016(13858)
2015(15281)
2014(15464)
2013(15410)
2012(14993)
2011(13735)
2010(14266)
2009(13123)
2008(12861)
2007(11794)
2006(10924)
2005(10215)
作者
(40785)
(34029)
(33681)
(32301)
(21864)
(16115)
(15348)
(13184)
(13182)
(12602)
(11647)
(11250)
(11072)
(11033)
(10822)
(10579)
(10169)
(9916)
(9885)
(9763)
(8721)
(8393)
(8328)
(7813)
(7730)
(7666)
(7603)
(7578)
(6990)
(6801)
学科
(67927)
经济(67874)
管理(36361)
(36124)
(26103)
企业(26103)
地方(24075)
中国(22400)
(21076)
方法(18547)
业经(16426)
数学(15851)
数学方法(15651)
农业(14133)
地方经济(13310)
(12357)
(12308)
(12112)
银行(12101)
(12013)
金融(12013)
(11885)
产业(11706)
(11704)
(11607)
贸易(11594)
(11278)
(11087)
环境(10693)
(10676)
机构
学院(198152)
大学(193697)
(87978)
经济(86073)
研究(76592)
管理(73198)
理学(60650)
中国(60069)
理学院(59882)
管理学(58938)
管理学院(58535)
(45846)
科学(44821)
(40107)
(39022)
中心(35116)
研究所(34722)
(33506)
(33417)
北京(30443)
财经(29631)
(28386)
师范(28141)
(28130)
业大(27671)
(26945)
(26679)
经济学(26204)
农业(25635)
(24899)
基金
项目(123742)
科学(97693)
研究(94567)
基金(86718)
(74490)
国家(73787)
科学基金(62971)
社会(59975)
社会科(57011)
社会科学(57004)
(49679)
基金项目(44934)
教育(41819)
(41608)
编号(38922)
自然(38046)
自然科(37099)
自然科学(37090)
自然科学基金(36388)
资助(35871)
(34299)
成果(32256)
课题(28968)
发展(28462)
重点(28117)
(27981)
(26464)
(25855)
创新(24174)
国家社会(24130)
期刊
(112262)
经济(112262)
研究(68287)
中国(48656)
(32409)
管理(29731)
(28461)
科学(26800)
(26316)
金融(26316)
学报(25877)
教育(25421)
农业(22063)
大学(20390)
业经(20281)
学学(18920)
技术(18551)
经济研究(17995)
问题(14785)
财经(14366)
(12623)
(11374)
(11257)
国际(10336)
技术经济(10302)
现代(10231)
世界(10151)
商业(10143)
(9984)
(9764)
共检索到333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颖  王宾容  于一  
本文简要回顾了产业集聚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了北京市新材料产业目前发展现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作为政府层面保障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并且在总结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产业集聚应注意规避的几点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维达  郑世林  
北京以其独一无二的科技资源优势,在国内新材料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北京市在国内发展新材料产业的优势,结合当前北京市发展新材料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岳继华,薛景照  
近年来,我国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全国20多个省市将新材料作为地区发展重点,新材料产业正逐步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就全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和集群发展区域的特色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世林  何维达  曾辉  
新材料、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并称为21世纪的三大关键技术,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北京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新材料科研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以新材料规模化制造为发展方向,大量科研成果难以被有效转化。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战略矩阵,并对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战略调整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牛志春  
加快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莱芜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立两年来的发展情况及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与宏观政策评价课题组   陈彦斌   刘哲希   陈小亮   谭涵予   吴韬  
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对2023年的宏观政策及其调控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从政策调控效果来看,2023年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双双收窄,金融风险整体可控,宏观政策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稳定”目标。但也要注意到,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速缺口依然为负,此外部分领域仍然面临潜在风险。从政策操作来看,2023年宏观政策稳中求进,积极有效地应对了内外部压力,但稳定政策的力度和传导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稳定政策、增长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有待加强。总体上,2024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建议采取“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改革”的一揽子大宏观政策组合,加强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使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从而提高宏观政策的整体调控效果,助力经济实现5%以上的增长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宏观政策导向苏明当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已经成为宏观决策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抉择。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民自家庭联产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两个伟大创举后的又一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继奔  
论政府对基础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选择沈继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加快基础产业的发展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基础产业发展的实施战略问题,二是基础产业产品和服务的订价与收费问题,三是基础产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它们密切联系,共同构成基础产业特殊的投入产出过程。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丽华  陈立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民间金融的良性运行,成为必然的政策取向。在比较视野下,充分审视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于民间金融的宏观政策变迁,分析政府在监管、政策引导、构建民间金融体系方面的举措,并以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分析问题所在,有利于提出规范化、良性化促进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的科学的宏观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英  
党的十八大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新材料产业在此次创新发展的大潮中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文章从界定新材料概念、我国新材料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意义等出发,探讨了我国新材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性材料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新材料领域未来发展重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志群  焦微玲  
一、产业低度化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1998年79,748亿元,跃居世界第七位。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已居世界前列。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二位。这种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南剑飞  赵丽丽  
新材料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产业,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它既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和保障,更是当前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文章聚焦中国新常态下ST区新材料产业集群问题,着重阐述了总体现状、成效、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为做强、做大ST区新材料产业,持续提高ST区新材料产业集群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加快构建"创业ST、宜居ST、和谐ST"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金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福平  
本文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以及稻米在粮食消费中的重要性 ,提出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宏观政策目标 ,并且在对影响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若干宏观政策以及优质优价政策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推进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 :实现供给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过渡 ,推进稻田适度规模经营 ;在稳定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收入的基础上 ,稳定稻农收入 ;适时将早稻纳入期货交易市场体系 ,稳定早稻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