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6)
2023(9394)
2022(8455)
2021(8077)
2020(6772)
2019(15937)
2018(16058)
2017(31147)
2016(16907)
2015(19123)
2014(19026)
2013(18846)
2012(17256)
2011(15319)
2010(14993)
2009(13572)
2008(12909)
2007(11053)
2006(9557)
2005(8017)
作者
(48254)
(39983)
(39727)
(37744)
(25501)
(19106)
(17998)
(15862)
(15262)
(14256)
(13860)
(13271)
(12498)
(12426)
(12420)
(12137)
(11997)
(11940)
(11384)
(11236)
(9941)
(9594)
(9539)
(9038)
(8947)
(8860)
(8801)
(8725)
(8009)
(7949)
学科
(66324)
经济(66256)
管理(47033)
(44178)
(37006)
企业(37006)
方法(32578)
数学(28353)
数学方法(28047)
(17109)
中国(15961)
地方(15881)
(14941)
(14900)
业经(14342)
农业(11500)
(11039)
理论(10972)
(10962)
贸易(10958)
环境(10903)
(10552)
技术(10417)
(9979)
(9673)
财务(9615)
财务管理(9601)
(9269)
企业财务(9095)
教育(8895)
机构
大学(234005)
学院(231554)
管理(97841)
(87661)
经济(85629)
理学(85571)
理学院(84605)
管理学(83129)
管理学院(82730)
研究(74913)
中国(53924)
(52508)
科学(49044)
(37752)
业大(37065)
(36840)
(36298)
中心(34386)
研究所(34009)
北京(33494)
(31948)
财经(31133)
(31074)
师范(30813)
农业(28461)
(28413)
(27631)
(26775)
师范大学(25181)
经济学(24791)
基金
项目(168448)
科学(131985)
基金(121984)
研究(121942)
(105896)
国家(105032)
科学基金(90950)
社会(75168)
社会科(71159)
社会科学(71140)
基金项目(66594)
(65381)
自然(61129)
自然科(59678)
自然科学(59665)
自然科学基金(58536)
(55692)
教育(55243)
资助(50162)
编号(50135)
成果(39414)
重点(36854)
(36441)
(35313)
(34911)
课题(33850)
创新(32488)
科研(32288)
大学(31133)
教育部(31073)
期刊
(93922)
经济(93922)
研究(65985)
中国(40012)
学报(37481)
科学(34851)
管理(33895)
(32227)
大学(28043)
(26426)
学学(26197)
教育(25095)
农业(23114)
技术(19869)
(16296)
金融(16296)
业经(15476)
图书(14005)
经济研究(13979)
财经(13877)
理论(12509)
科技(12415)
问题(12307)
实践(11819)
(11819)
(11619)
资源(11351)
(11348)
技术经济(11151)
现代(10801)
共检索到324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铁军  李宜博  
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中的自下而上法分析1992—2016年北京市房屋和基础设施两大类建筑的6类主要建筑的10种建筑物质存量和流量。结果表明:2016年,北京市6类主要建筑中的物质总存量扩大到1992年的4.91倍,达2 001.91百万t;其物质输入量与2014年和2015年相比有下降趋势,为10 852.07万t;其物质输出量仍有上升趋势,为3 806.59万t;北京市道路物质存量呈现高输入、高输出的特征,房屋物质存量呈现高输入、缓输出的特点。房屋的废弃物具有较长的滞后期,且数量庞大。按现有房屋预期寿命不变,估算2017—2050年北京市房屋废弃物量,北京市将在2040年迎来房屋废弃物高峰期,届时废弃物量达5 445.50万t。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丽华  郑新奇  象伟宁  
城市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建筑物的空间分布上,研究建筑分布特点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指导。在突破以往建筑密度建成区的空间范围局限性的基础上,在GIS软件支持下,以2.0km×2.0km的样方为统计单元,利用样方中的建筑物基底面积/样方面积来统一计算整个北京市的建筑密度,通过分析建筑密度分布图来研究北京市建筑密度总体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绘制以天安门旗杆为中心的8个不同方向的剖面、卫星城之间的10个剖面以及将建筑密度与主要环线道路进行叠加进一步来详细分析建筑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京市建筑密度等级类型空间分布图直观反映出了北京市建设已经从"单中心"模式发展转移为"多中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安平  孙晓飞  
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筑色彩展现了北京市特定文化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结合北京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因素与建筑色彩现状,通过实践调查和科学研究对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色彩规律进行探讨,提出建筑色彩主题。对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色彩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并提出具体保护规划建议,以期创造和谐有序,并具文化内涵和鲜明风格特征的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色彩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艳芳  李慧凤  郑海霞  
科学估算城市建筑物碳排放对于减少行业碳排放、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建筑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建筑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影响北京市建筑碳排放的因素,结果显示:对北京市建筑碳排放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口城市化,其次是人均建筑居住面积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总量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表明做好城市规划、提高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对于城市建筑碳排放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灵  
以北京为案例区,基于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的大样本企业数据,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方法模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进而采用宏观政策分析与微观企业调查相结合方法,探讨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表明,①1996-2008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单中心、双中心和多中心空间结构并存。②转型期市场与政府双重力量共同影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生成及演化:从中央到地方的服务业领域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以及信息化背景下首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达性、面对面接触需求、企业形象与品牌效应、配套设施与创新环境、企业发展空间、土地成本或租金价格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的差异性对企业区位选择也存在明显影响;政府通过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城市发展方针政策调整、城市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③西方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生成及演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发过程,北京则是转型期市场和政府双重力量共同作用下组织与自发相互影响的过程,西方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但受到政府力量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具体区位决策时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燕  王寅  
转口贸易是北京市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从1994年到2007年之间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市的转口贸易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其转口贸易额增长速度快,占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对转口贸易的依赖度位居全国首位。而转口贸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北京市周边的省市和地区,从一定意义上表明北京市在全国和区域范围内,已经发挥贸易中心的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德  郭玖玖  
概括北京市一日交流圈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各等级公路对一日交流圈的贡献大小取决于其等级、密度和分布形式;1990至2005年北京市一日交流圈的拓展受益于高速公路和国道的修建以及整体网络运行速度的提升;对未来重大交通设施建成后的模拟表明,高速铁路将成为北京市一日交流圈最有效的拓展途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玉明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推进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基于"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分析"十一五"时期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及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组织保障体系、责任目标考核体系、经济激励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宣传与教育培训体系等八个方面系统提出鼓励绿色建筑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凌豪  
【目的】服务建筑设施是公园开展游憩服务、科教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我国公园设计规范对公园内的建筑设施有着严格的指标控制。本文意图全景式地分析北京公园服务建筑设施的类型、数量分布和空间分布指征,总结规律,发现问题,以期对我国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更新中公共空间和设施的优化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北京市309个主要公园内的兴趣点(POI)数据和兴趣面(AOI)数据,采用统计归纳法对比分析公园内服务建筑设施的总体分布特征,以空间均匀度指标来衡量公园服务建筑设施空间布局的特征及游客获得设施服务的便捷度;分析各公园中各类别服务建筑设施的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指征;以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统计北京公园公共厕所的空间分布合理性。【结果】研究认为,北京公园的服务建筑设施总体缺乏,数量严重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公园之间水平差异度大。距市区较远的大尺度郊野公园和森林公园,服务建筑设施尤其缺乏,布局稀疏,大部分公园的设施集聚程度高,空间均匀度不够;餐饮建筑服务设施与购物服务设施的种类设置不合理;缺乏科教文化设施。【结论】研究认为长期以来对公园服务建筑设施建设的政策限制,已经影响了公园的游憩服务功能、文化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了公园作为绿色综合体的城市功能复合属性,也制约了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的未来城市发展模式。我国的城市更新和公园建设,应当制定灵活的公园服务建筑设施控制指标和管理体系,增加服务建筑设施种类,适度引入社会资本,主动引入科教文化服务设施,优化建筑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洪亚敏  王文  
研究目的:正确把握城市热点区域存量划拨工业用地申请补办出让的内在动因及其对城市科学供地、合理用地的影响,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实证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因果分析。研究结果:城市热点地区存量划拨工业用地申请补办出让的目的并非基于现状用途,而是期望通过补办出让—转让获取额外收益。研究结论:现行直接办理协议出让的简单处置方式,可能会影响土地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有序发展。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更为适宜的处置方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生华  黄添天  
新建商品房供给价格弹性反映了商品房新增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化而调整的速度和程度。如果商品房供给缺乏弹性,则房价更多受到需求变化的影响。本文对存量-流量模型进行拓展,以北京市2000年一季度至2011年二季度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不同代理变量表征新建商品房供给量测算流量与存量供给的短期和长期供给弹性,结论显示:商品房流量供给短期内无弹性;商品房存量供给缺乏弹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铁军  张沛  
目前绿色GDP仅对进出经济系统的部分实物进行核算,核算内容不全面,且实物计量单位不统一。基于物理学"吨概念"的物质流分析对进出经济系统的资源环境进行实物核算,解决了绿色GDP核算中资源环境计量单位不统一的问题,并且扩大了资源环境核算范围,使绿色GDP核算更趋于全面。从物质流的角度出发,文章构建了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价值核算体系,对2005~2013年北京市绿色GDP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北京市绿色GDP和现行GDP同步增长,绿色GDP占现行GDP的比例平均为91.06%;这期间经济发展共消耗7549.74亿元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占资源环境总价值的比例平均为74.08%;输出端环境损失总价累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笔者使用北京市2002年8月到2010年8月的月度数据,研究了地价与房价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房价的变动对于地价变动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关系适合使用LSTR1模型来拟合,如果前1期的地价变动高于27.61%,前3期和前5期房价的变动对于当期地价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正的影响。其政策含义是,在现阶段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调节地价的过快增长(增长速度低于27.61%)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减缓房价对地价的推动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珺  王刚  刘珉  
运用矢量夹角模型的分析方法研究了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变动稳定程度,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产业间及产业内部构成情况。结果显示: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在2010年和2012年呈现了两次比较大的波动后,最终趋于稳定状态。同时,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三大产业产值的灰色关联排序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林业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第三产业产值占比逐年增加,应当在长期立足第一产业的同时,向周边地区转移第二产业,优先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秦剑  
目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我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下,开展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动态平衡管理研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充分调研分析北京市水资源需求与供给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资源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以水资源总量控制工程管理动平衡态方程为理论基础,从北京市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的供给方面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需求方面分别进行了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分析,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研究运用模型对2015年-2025年北京市水资源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对动态供需平衡关系进行了定量化描述,得到有关结论,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