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6)
- 2023(3255)
- 2022(2719)
- 2021(2473)
- 2020(2141)
- 2019(5084)
- 2018(4980)
- 2017(9840)
- 2016(5401)
- 2015(5782)
- 2014(5569)
- 2013(5500)
- 2012(5226)
- 2011(4623)
- 2010(4769)
- 2009(4259)
- 2008(4122)
- 2007(3634)
- 2006(3193)
- 2005(3050)
- 学科
- 济(23125)
- 经济(23113)
- 业(11168)
- 管理(10346)
- 方法(8688)
- 中国(8086)
- 数学(7960)
- 数学方法(7905)
- 地方(7844)
- 企(7772)
- 企业(7772)
- 农(6689)
- 学(6090)
- 财(5187)
- 结构(5074)
- 制(4658)
- 农业(4592)
- 产业(4457)
- 业经(4244)
- 地方经济(3844)
- 体(3545)
- 税(3483)
- 税收(3290)
- 收(3251)
- 环境(3192)
- 务(3028)
- 财务(3027)
- 财务管理(3023)
- 贸(2952)
- 贸易(2950)
- 机构
- 大学(71938)
- 学院(71498)
- 济(29397)
- 经济(28816)
- 研究(28446)
- 管理(25256)
- 理学(21736)
- 中国(21379)
- 理学院(21339)
- 管理学(20836)
- 管理学院(20701)
- 京(19151)
- 科学(18969)
- 所(14685)
- 研究所(13646)
- 农(13543)
- 中心(13455)
- 财(12970)
- 北京(12625)
- 业大(11984)
- 江(11069)
- 范(10932)
- 师范(10801)
- 院(10741)
- 农业(10598)
- 财经(10363)
- 经(9541)
- 经济学(9507)
- 师范大学(9003)
- 省(8915)
- 基金
- 项目(51733)
- 科学(41297)
- 基金(38410)
- 研究(35267)
- 家(34290)
- 国家(34023)
- 科学基金(29206)
- 社会(22782)
- 社会科(21612)
- 社会科学(21607)
- 基金项目(21133)
- 自然(19857)
- 自然科(19384)
- 自然科学(19378)
- 自然科学基金(19040)
- 省(18966)
- 划(17593)
- 教育(15671)
- 资助(15361)
- 编号(13362)
- 重点(12413)
- 发(11939)
- 部(11245)
- 成果(10344)
- 创(10323)
- 计划(10257)
- 科研(10093)
- 课题(10014)
- 创新(9715)
- 大学(9410)
共检索到108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景华
对北京市就业结构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分析,运用曲线回归方法探讨了就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水平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就业结构变化K值对就业结构变动的速度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就业结构日益高级化,在结构转化的过程中,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就业结构 就业水平 北京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少国 刘欢
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相协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就业增长,但较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交动存在滞后性。最后提出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途径来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玲 朱永杰
基于北京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数据,先进行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分析,进而对北京市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关联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应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中的主导行业来促进就业,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就业弹性 关联分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文霞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就业结构本身就是产业结构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演变过程揭示: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升级,北京地区就业结构已经逐步显现出高职业化、高技能化趋势,未来对就业人口素质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北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光进,张增祥,周全斌,乔颜友
通过对 1 999年全国 6 6 7个城市就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就业仍然以工业为主 ,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低。城市规模不同 ,就业结构也出现差异。规模越大 ,采掘业、建筑业、工业就业比重越小 ;金融保险、科教、行政等服务业比重越大。而商业、交通运输业比重相差较小。我国城市就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地带差异 ,东部地带工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相对比较发达 ,从业职工比重较大 ;西部地带城市交通、文教及行政等方面所占比重较高。近 1 0年来 ,我国城市就业结构变化很大 ,总的趋势是科教文卫、商业等第三产业大幅增加 ,工业、行政等行业增长较慢。通过对全国各种行业就业的频率分布可知 ,除采掘业外 ,其它行业多呈正态分布 ,城市专业化程度较低。
关键词:
城市就业结构 纳尔逊分类法 特征 演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秀伟 路林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自2004年实施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市积极推动产业优化与转型,2004—2008年是北京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布局变化较大的时期。利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北京市各街道及各镇为空间单元,分析了北京市2004—2008年的就业密度空间特征,研究揭示了近几年北京市的产业空间布局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总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为单中心扩展,中心城的吸引力仍然十分巨大,南北空间分异明显;从各产业的就业密度演变特征看,北京市制造业向郊区扩展的趋势明显,服务业在中心城更加集聚。最后,提出了北京市产业空间重组的演化趋势与调控路径。
关键词:
产业空间布局 空间自相关 演变特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洪涓 杨攀
本文根据北京市12个服务行业的数据,从产业间与产业内贸易两个角度,利用RSCA、Lafay指数对北京服务贸易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服务贸易整体处于比较劣势状态,服务贸易由资源型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密集型行业转移,贸易模式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移。同时,利用Galton回归分析法考察了北京服务贸易模式的Cantwell变动效应,结果表明:以RSCA指数衡量的专业化程度与以Lafay指数衡量的专业化程度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最后,通过JB检验选择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北京市服务贸易专业化程度略有下降,发展较为缓慢,为渐进式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卓 金凤君
不同层次和范围的交通圈是经济社会空间组织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网络分析与成本加权距离集成算法,设计了定量界定交通圈的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以通勤便捷为目标,提出1小时交通圈内部圈层的划分方法和轨道交通服务指数,据此分析了北京1小时交通圈的内部层次和结构特征;以经济分工协调为目标,基于时空距离与交通方式,划分北京一日交通圈的圈层,并提出交通廊道的界定方法,据此探讨了北京一日交通圈内部各廊道地区的空间范围与经济基础。结果显示:北京市等时间交通圈的形态受高速交通影响较大,具有显著的偏向式延伸特点,并在边缘地带形成少量"岛";轨道交通对北京市1小时交通圈的支撑力度较弱,未来应加强重点方向的轨道交通建设;根据各廊道的具体情况,京津廊道、京唐廊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京石廊道宜定位为承接北京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京承廊道与京张廊道则适宜发展生态型经济。
关键词:
交通圈 范围 形态 结构 京津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红霞
以北京市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认为,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空间分异性、行业分异性和行业间空间一致性等特征。宏观上,在城六区呈现以西北—东南为轴向,在全市域范围内以东北—西南为轴向的向心分布,微观上,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了两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空间一致性判别的结果显示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一致性最低,研发设计与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一致性较高。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产业升级的空间表现,同时也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走向。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研究提出了以主导产业空间布局规律为基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基于行业一致性统筹产业空间优化市域功能分区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萌 孙向阳 李素艳 林茂 龚小强 李松 余克非
运用地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桃主产区土壤Hg、As、Cd、Cr、Pb 5种重金属的含量、空间结构特征及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变异系数在0.16~0.29之间; Hg、As、Cr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Cd和Pb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Hg、Cr的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As、Cd、Pb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Pb、As、Cr、Hg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土壤母质、地形等结构性因素影响显著.Cd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土壤母质、地形等结构性因素和土地利用等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综上,调查区内土壤重金属大部分保持自然背景水平,适宜作物生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加那提古丽·卡德尔 王星 孟晓晨
中国城市内部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北京市和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对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分布与特征以及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匹配)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是基本态势,总量上的就业—居住匹配度在27%和53%,而划分第二和第三产业后的就业—居住匹配度下降到22%~36%之间。将就业和居住分别来看,两个城市在总体上均呈现出就业的空间集聚度高而居住的空间集聚度相对较低的特点。从不同产业空间的集聚程度分析,则呈现出第三产业集聚度高于第二产业的特点。这些共性规律对于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而两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翟远征 王金生 郑洁琼 郇环
近30 a以来,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较多年平均值分别减少了6.89%和31.37%,而总用水量在这期间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对用水结构的准确分析和科学预测是制定水资源利用发展规划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改革开放30 a来北京市总用水量、农业、工业、生活和环境用水量及用水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总用水量和用水结构演变的驱动因子,最后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总用水量和用水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对未来水资源供需形势的影响作了预测和探讨,受工农业用水减少,以及生活和生态用水增加的影响,未来一定时期内总用水量...
关键词:
北京 用水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耀军 姜新珊
通过对不同所有制单位劳动力就业趋势及就业现状分析发现,北京市较大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国有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及私营企业规模偏小,外部环境有待改善等影响着劳动力就业,因此,要建立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非国有企业的发育,并将所有制结构调整与综合配套改革相结合,促进劳动力就业。
关键词:
劳动力 就业 所有制 北京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蕾 孟晓晨
在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住房市场化的进程中,居住—就业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住—就业的空间分离引发了一系列交通和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不同区域的4个社区进行问卷发放和实地调查研究,考察了北京市居民的通勤特征和居住地、就业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测算了样本的居住—就业平衡度,进而比较了居住—就业平衡和不平衡的居民社会经济属性的差异。研究表明:北京市居民居住—就业不平衡现象十分普遍,居住—就业不平衡现象在大型就业中心和大规模居住区表现得愈突出。对居民社会经济属性与居住—就业空间平衡关系的研究发现,居住—就业平衡群体的最突出特征是年龄在50岁以上、职业为公务员、住房为单位集体宿舍或借住朋友/亲戚家。而相反,已婚居民、自有住房群体或从事农林渔牧水利生产等这部分人群往往最容易产生居住—就业不平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喆
通过地统计、线性回归、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研究2016年北京市住宅售租价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住宅小区出售均价分布空间格局的中心性较强,出租均价形成明显的多中心结构;(2)交通可达性、服务设施、附属资源对住宅出售和出租单价产生显著影响,但在不同价格区间存在差异;(3)住宅特征中,房龄和面积对出售和出租单价都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私密空间(室)、公共空间(厅)的数量对出售和出租单价都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公共空间对出售单价的提升比私密空间作用大,而两者对出租单价的提升作用与此相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