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5)
2023(11476)
2022(10338)
2021(9929)
2020(8340)
2019(19779)
2018(19820)
2017(38709)
2016(20784)
2015(23640)
2014(23590)
2013(22925)
2012(20917)
2011(18598)
2010(18831)
2009(16986)
2008(16248)
2007(14015)
2006(12140)
2005(10476)
作者
(58760)
(48912)
(48548)
(46099)
(31258)
(23392)
(22070)
(19207)
(18715)
(17361)
(16873)
(16233)
(15384)
(15278)
(15019)
(14808)
(14584)
(14472)
(13911)
(13780)
(12117)
(11808)
(11777)
(11202)
(10862)
(10764)
(10733)
(10682)
(9731)
(9616)
学科
(83278)
经济(83183)
管理(57342)
(56537)
(46119)
企业(46119)
方法(41850)
数学(37013)
数学方法(36349)
(23591)
中国(20257)
(17999)
(17747)
业经(17683)
地方(17532)
农业(15979)
理论(14470)
(13805)
贸易(13798)
(13341)
(13126)
(13062)
技术(12672)
环境(12443)
(11339)
(11310)
财务(11264)
财务管理(11240)
(10908)
银行(10874)
机构
大学(288898)
学院(286835)
管理(120437)
(111120)
经济(108699)
理学(105393)
理学院(104230)
管理学(102088)
管理学院(101584)
研究(92485)
中国(67879)
(64015)
科学(59179)
(47842)
(46086)
(45421)
业大(45248)
中心(42731)
研究所(41811)
北京(40790)
(40074)
财经(39234)
(38228)
师范(37916)
农业(35789)
(35770)
(33741)
(33157)
经济学(31714)
经济管理(31305)
基金
项目(204661)
科学(160996)
基金(148759)
研究(148557)
(129818)
国家(128492)
科学基金(111184)
社会(92083)
社会科(87193)
社会科学(87167)
基金项目(79608)
(79063)
自然(74383)
自然科(72656)
自然科学(72641)
自然科学基金(71311)
教育(68515)
(67301)
资助(62350)
编号(61791)
成果(48837)
重点(44973)
(44684)
(42523)
(42315)
课题(41359)
创新(39370)
科研(39179)
教育部(38364)
大学(38223)
期刊
(116853)
经济(116853)
研究(81301)
中国(52219)
学报(45146)
科学(42595)
管理(42419)
(41162)
大学(34545)
(34132)
教育(33002)
学学(32258)
农业(28951)
技术(26422)
(21088)
金融(21088)
业经(19630)
经济研究(18176)
财经(17750)
图书(17004)
问题(15153)
(15043)
(15000)
科技(14719)
理论(14489)
技术经济(14371)
实践(13512)
(13512)
资源(13501)
统计(13411)
共检索到406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  
本文根据北京市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对北京市家庭户规模进行了不同婚姻状况人口的分解分析。通过将婚姻与家庭联系起来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婚姻与婚姻之间的关系。这种新的尝试对婚姻和家庭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大规模常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一资料的深入开发也具有启发意义。分析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发现,并就一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解释作为深入研究的待定假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杜鹏,刘小兰  
人口普查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的。其中户又分成两类,一类是家庭户,一类是集体户。家庭户的研究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有非常重要的的意义。家庭户规模比较直接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的影响;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梅瑞  
未来居民家庭投资行为在北京经济社会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成为影响北京投资市场发展、整体经济运转、人民生活提高和家庭致富等多个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对北京市居民家庭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收益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成栋  黄友琴  
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家庭从计划经济时期以租赁公房为主转变成了多样化的住房来源和产权,并且出现了较高比例的拥有多套住宅。在理论上用地方效用互补和空间扩散规律来解释多套住宅的空间关系,并按照第二住宅持有目的分为投资型、休闲度假型、安置亲属型、便利型和市场障碍型,分析了不同类别第二住宅和首要居所的空间关系。然后以北京为例,运用2009年北京市家庭住房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实证分析,发现多套住宅的持有目的、使用状态、房屋特征和社区类别的差异明显,符合地方效用互补规律;多套住宅的空间关系符合距离衰减、等级扩散和关系网络扩散规律。首要居所和第二住宅的区位组合以同城为主,距离越远,频率衰减;存在目的地城市的等级扩散,亲情网络和组织网络也有助于空间扩散。不同类型的第二住宅在区位、距离、交通方式有明显差异。多套住房消费和投资作为"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与西方无根本不同,但是中国特有的住房体系、住房文化和税收政策是其成因,空间模式也有所不同。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杨华磊  何凌云  周晓波  
本文从实际量人口的角度把住房市场需求分为居住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在不同的分布下和首付比下,通过每期的户籍家庭增量估计出每期销售量中的居住性需求,再通过每期销售量反演出每期的投资性需求,进而计算出投资性需求的比例和累计投资性需求的比例。基于实际数据,本文对北京市2002~2011年间住房销量中的上述两种需求进行了估算,并且对其特征做了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果丽珠  
本文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北京市家庭户的发展状况和近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北京市近年来家庭户平均规模不断缩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每户中少儿人数的减少。其性别年龄别户主率的比较分析表明,1995年户主率水平反而比1990年有所下降。然而从老年人口的户居类型分布比例来看,空巢夫妇户的比例有明显上升,表明北京市家庭户处于核心化的过程之中。但是,总体的家庭核心化过程同时还伴随着老年人在三代户生活的比例增加和在单身户生活的比例减少等比较复杂的情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长芬  陈耀红  王蕊  曹雁  穆歌  李媛媛  
本研究旨在了解北京市0-7岁残疾儿童家庭康复需求的状况,为政府部门建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支持体系提供参考建议,对133名北京市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共5类残疾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残疾儿童家长对咨讯支持、经济支持和专业支持需求强烈,对服务支持和精神支持也有较强需求。残疾孩子的母亲对咨讯支持需求显著高于残疾孩子的父亲,40岁以上的被试对精神支持需求显著高于40岁以下的被试,残疾程度为重度(一级)的家庭对精神支持需求显著高于其他残疾程度儿童家庭。研究者认为北京市0-7岁残疾儿童家庭康复需求强烈,相关部门和机构应适时给予残疾儿童及其家庭适当的支持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小良  
文章基于北京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外来农民工的流动已呈现明显的家庭化特点,1984~2006年,家庭式迁移发生概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除了个人特征外,以新迁移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的家庭因素变量对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阳  
为推动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家庭和谐发展,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作为研究样本,从家庭视角研究了就业政策的绩效表现,发现就业政策存在扶持的家庭对象是本地户籍家庭、就业工作经费由区县财政负担,及主要任务是解决失业问题等不足,导致政策效果偏低。因此,建议按照实际居住地确定政策扶持的家庭对象、在省级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服务基本经费,及扩大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对象的范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郝梅瑞  
我们根据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1000户城区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对1983—1993年10年间居民收入、消费、储蓄的资料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000年的预测模型与预测值。其目的在于,提出若干对策,正确引导消费,安排好居民的衣食住行,促进经济更健康地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蒋春芹  
指出庞大的人口规模是造成北京市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提出对人口规模的研究 ,不能仅停留于人口规模问题本身 ,而应该从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入手。基于这一基本思路 ,从城市功能布局调整等方面出发 ,提出了北京人口规模调整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丹瑕  
顾鉴塘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1988年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户的规模与类型》的文章。据1982年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中有关数据,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户规模与类型有如下特点:1.家庭户规模。少数民族家庭户平均规模较大,5人以上大家庭占55.36%,3人以下小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侠  
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数字公布以后,使用其有关数据,探索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所导致的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新旧社会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差异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把握其特点和发展的趋势,不仅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也是有实际意义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明婉  张乐柱  颜梁柱  
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的理论,采用2018年广东省477份农户入户调研的数据,运用Heckman模型,分析农户借贷可获得性及贷款规模。研究发现:(1)贷款是否可获得是农户与银行签约时重复博弈的结果,其中社会资本影响借贷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交通成本是农户与银行博弈时客观费用;金融知识、信用评级与交易频率影响农户与银行签约的贷中执行成本与贷后监督成本。(2)贷款规模是在农户贷款条件满足后,银行对借贷额度的授予分配。利息费用是贷款规模存在差异的直接影响因素,而人情支出是由于中国农村"人情贷"出现,而增加的额外交易费用。(3)文章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证明模型选择正确性,采用替换变量证明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高萌  张纯  
自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以来,保障房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促进了安居。然而,它是否也促进了乐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以北京为例,根据保障房申请和分配数据,基于项目、家庭和个体视角分析了经济适用房的就业可达性。发现经济适用住房居民的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特征不同于一般城市居民;经济适用房居民通勤距离较长、就业可达性较差。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有经济适用房建设分配制度、城市居住和就业中心格局,保障房项目的区位;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有户口、人口年龄、家庭人口数、是否有孩子上学等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