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8)
- 2023(3072)
- 2022(2684)
- 2021(2551)
- 2020(2227)
- 2019(5189)
- 2018(5124)
- 2017(10036)
- 2016(5341)
- 2015(6025)
- 2014(5873)
- 2013(5557)
- 2012(5593)
- 2011(4988)
- 2010(5144)
- 2009(4596)
- 2008(4449)
- 2007(3969)
- 2006(3529)
- 2005(3180)
- 学科
- 济(24690)
- 经济(24658)
- 业(11386)
- 管理(9955)
- 方法(9518)
- 地方(8831)
- 数学(8785)
- 数学方法(8722)
- 农(8006)
- 中国(7099)
- 企(7015)
- 企业(7015)
- 农业(5519)
- 地方经济(4729)
- 学(4512)
- 财(3772)
- 业经(3734)
- 融(3523)
- 金融(3522)
- 制(3373)
- 贸(3352)
- 贸易(3349)
- 环境(3212)
- 易(3150)
- 教育(3134)
- 发(2943)
- 银(2792)
- 银行(2787)
- 行(2725)
- 家(2723)
- 机构
- 大学(71767)
- 学院(69543)
- 济(31013)
- 经济(30451)
- 研究(27499)
- 管理(26039)
- 理学(22373)
- 理学院(21911)
- 管理学(21343)
- 管理学院(21212)
- 中国(20280)
- 京(19379)
- 科学(16177)
- 中心(13786)
- 所(13402)
- 北京(13083)
- 农(12693)
- 财(12610)
- 研究所(12213)
- 范(11924)
- 师范(11861)
- 江(10949)
- 业大(10742)
- 财经(10031)
- 经济学(9944)
- 师范大学(9934)
- 院(9743)
- 农业(9608)
- 经(9252)
- 经济学院(9036)
- 基金
- 项目(49121)
- 科学(38840)
- 研究(36823)
- 基金(35786)
- 家(31826)
- 国家(31027)
- 科学基金(26113)
- 社会(24359)
- 社会科(22911)
- 社会科学(22903)
- 基金项目(19061)
- 省(17476)
- 教育(17078)
- 划(16164)
- 自然(16089)
- 自然科(15678)
- 自然科学(15674)
- 自然科学基金(15402)
- 资助(14872)
- 编号(14491)
- 成果(12487)
- 部(11444)
- 发(11251)
- 重点(11001)
- 课题(10721)
- 国家社会(10035)
- 教育部(9860)
- 创(9735)
- 大学(9502)
- 人文(9460)
共检索到113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虹 周海燕 陈淑云 程悦 熊汉忠
对北京市193名学前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脑瘫和自闭症等5类残疾儿童的家长进行了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残疾类别儿童家长心理压力具有差异,其中智力残疾、脑瘫和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显著高于听力残疾和视力残疾儿童的家长;应对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自责,其中脑瘫儿童家长的自责压力最大;自责、退避和幻想是影响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压力最主要的因素。建议从出台救助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支持、积极开展家长工作等方面给予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长芬 陈耀红 曹雁
为了解北京市0~6岁残疾儿童家长教育需求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3名北京籍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共5类残疾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市0~6岁残疾儿童家长教育需求广泛而迫切,在各维度都呈现出高需求。其中,残疾儿童家长对法律政策需求、专业指导与专业合作需求显著高于其他教育需求。填表人身份、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儿童残疾程度和接受康复训练情况对家长教育需求有显著影响。建议尽快建立残疾儿童家庭服务支持体系,多形式、多渠道满足0~6岁残疾儿童家庭的需求,开展有效家长教育服务。
关键词:
残疾儿童 家长教育 需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静 王雁
通过为期两个月共八次的小组辅导活动对12名学前残疾儿童母亲进行干预,以考察小组干预对降低学前残疾儿童母亲亲职压力水平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组干预后亲职压力反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亲职压力反应总分及情绪症状、行为症状和精神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小组干预效果稳定;(2)小组干预对学前残疾儿童母亲的身体症状和心智症状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学前残疾儿童 亲职压力 小组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静 王雁
依据生态系统理论,采用学前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压力源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对376名学前残疾儿童家长进行调查,旨在考察学前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现状和特点,揭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变量在学前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压力源之间的作用性质。结果表明:(1)学前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呈现较高水平,且在性别、户籍等因素上呈现显著特征;(2)社会支持、积极应对与亲职压力呈显著负相关;(3)社会支持在亲职压力源与亲职压力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应对方式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长芬 陈耀红 王蕊 曹雁 穆歌 李媛媛
本研究旨在了解北京市0-7岁残疾儿童家庭康复需求的状况,为政府部门建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支持体系提供参考建议,对133名北京市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共5类残疾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残疾儿童家长对咨讯支持、经济支持和专业支持需求强烈,对服务支持和精神支持也有较强需求。残疾孩子的母亲对咨讯支持需求显著高于残疾孩子的父亲,40岁以上的被试对精神支持需求显著高于40岁以下的被试,残疾程度为重度(一级)的家庭对精神支持需求显著高于其他残疾程度儿童家庭。研究者认为北京市0-7岁残疾儿童家庭康复需求强烈,相关部门和机构应适时给予残疾儿童及其家庭适当的支持服务。
关键词:
残疾儿童 家庭需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淑英
本文分析残疾儿童家长面临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现状,提出应构建"健全与落实残疾人制度为保障,提高残疾儿童家长康复教育水平及心理干预技术为支持,构建残疾儿童家长支持性关系网络为补充"的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从而帮助残疾儿童家长缓解压力,走出危机境地,以更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中。
关键词:
残疾儿童家长 心理危机 干预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凯
作为"未成年人"和"残疾儿童"双重身份的学生,其受教育权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教育权利的行使。美国《残疾人教育法》及其相关法律对残疾儿童家长的教育权利做出了明确、具体、详细的规定。美国残疾儿童家长的教育权利主要包括程序性保护及其知情权,教育记录获取、保护、销毁权,教育参与权,教育救济权,以及获得指导、咨询、培训、服务的权利。
关键词:
美国 特殊教育 残疾儿童家长 教育权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家勤
保障残疾儿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仅是政府的义务,而且是家长的义务。这种家长义务既是道义上的,也是法律上的。我国现有立法对家长义务的认识不到位、对家长义务内容规定不全面、对家长义务未履行时的制裁不合理等制度缺陷是导致残疾儿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率低、教育质量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从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法制保障的角度讲,更新立法理念,强化家长的义务主体地位,将家长义务全面系统地纳入特殊教育法规体系,并增强其明确性和强制性,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瑛华 孙颖 史亚楠 杜媛
本研究为了解北京市普通学校残疾学生融合教育的现状及需求情况,对北京市16个区2000多名7—18岁的残疾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家长对孩子入学安置、各阶段升学、学校支持等方面满意度较高,但也发现不同类别残疾学生获得的教育服务还不均衡,尤其精神残疾、智力残疾学生的家长对获得更精准的专业服务、无障碍环境及政策的有效落实方面有着更多的期许。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建议:深入推进残疾儿童就近优先入学政策的宣导及落实,提高政策要求的针对性,加强无障碍校园环境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并且要积极引导家长共同参与融合教育工作。
关键词:
融合教育 现状与需求 家长视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何晓 肖非 邓祎
本研究采用自编《北京市智力落后儿童家长玩具选择问题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区内五所培智学校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家长玩具选择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发现智力落后儿童家长在选择玩具时存在严重的误区,儿童拥有玩具现状和家长对玩具的满意度主要与儿童是否为多重残疾、家长学历状况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
智力落后 家长 玩具 选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洙 杨希洁 张冲
对全国三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14个县(市、区)的674名教育管理人员、教研员、校长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提高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普校师资特教专业水平、特教中心(特教学校)的指导作用、普校对残疾儿童的接纳程度、资源教室的建立以及家长和社区的支持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因此,随班就读质量的提高应是一系统工程,应建立涵盖各方面因素的支持体系。
关键词:
残疾儿童 随班就读 支持体系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东
"两为主"政策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上的立场和决心,各地"两为主"政策的实施大大改善了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环境,有力保障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权利的实现。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流动儿童没有进入公办学校,依然选择留在打工子弟学校,此种"择校"行为体现了流动儿童家长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刚性选择倾向。本文基于对北京市部分流动儿童家长的实证调查发现:"借读费用太高"、"所需证件难办"、"附近公办学校不收"是造成此种倾向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指出,流动儿童选择留在打工子弟学校是其家长弱势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反映,只有改变此种弱势的境遇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两为主"政策的目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纪恒 王淑荣 吕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并强调"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这将学前残疾儿童的教育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学前特殊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厘清学前残疾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对策:增加教育投入,实现学前残疾儿童教育全面免费;合理规划学前残疾儿童教师的结构,重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注重学前残疾儿童的专项训练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合理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注重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相结合;重视学前残疾儿童社会性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幼有所教 弱有所扶 学前残疾儿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强
在正常儿童学前教育普及率只有24%的1975年,美国即颁布了为所有残疾幼儿提供适当和免费的学前教育的法律,并逐步严格地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一法律,使得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领先于正常儿童的学前教育。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美国已普及了残疾儿童的免费学前教育。美国奉行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先行发展的政策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
残疾儿童 学前资金计划 免费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刘玉娟 刘在花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在法律法规方面,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备、执法不到位,导致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2)在经费方面,残疾儿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且残疾儿童教育教师薪酬水平比普通儿童教育教师低;(3)在教育管理方面,不仅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而且残疾儿童教育督导不力;(4)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传统文化对残疾人的偏见也对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着消极影响。
关键词:
残疾儿童 教育公平 原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