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4)
- 2023(14036)
- 2022(12223)
- 2021(11578)
- 2020(9569)
- 2019(22149)
- 2018(22028)
- 2017(41698)
- 2016(23178)
- 2015(26520)
- 2014(26704)
- 2013(25779)
- 2012(23672)
- 2011(21417)
- 2010(21679)
- 2009(19937)
- 2008(19493)
- 2007(17594)
- 2006(15509)
- 2005(13408)
- 学科
- 济(86493)
- 经济(86361)
- 管理(68403)
- 业(64885)
- 企(52059)
- 企业(52059)
- 方法(37215)
- 农(32866)
- 数学(31897)
- 数学方法(31507)
- 中国(24348)
- 财(24204)
- 业经(22742)
- 农业(21638)
- 制(21050)
- 地方(19367)
- 学(18566)
- 理论(15793)
- 教育(15278)
- 务(14867)
- 财务(14799)
- 财务管理(14766)
- 体(14269)
- 环境(14238)
- 企业财务(14005)
- 和(13880)
- 贸(13829)
- 贸易(13822)
- 银(13803)
- 银行(13761)
- 机构
- 大学(326075)
- 学院(322398)
- 管理(127285)
- 济(122093)
- 经济(119104)
- 理学(110077)
- 理学院(108765)
- 管理学(106824)
- 管理学院(106224)
- 研究(105594)
- 中国(77815)
- 京(71495)
- 科学(65408)
- 财(58648)
- 农(53526)
- 所(51774)
- 业大(49093)
- 中心(48693)
- 江(48034)
- 研究所(46918)
- 财经(46161)
- 北京(45505)
- 范(45491)
- 师范(45133)
- 经(41839)
- 农业(40706)
- 州(39326)
- 院(38271)
- 师范大学(36371)
- 经济学(35692)
- 基金
- 项目(220860)
- 科学(173658)
- 研究(166178)
- 基金(158026)
- 家(135503)
- 国家(134254)
- 科学基金(116212)
- 社会(103426)
- 社会科(97663)
- 社会科学(97639)
- 省(87252)
- 基金项目(84640)
- 教育(77679)
- 自然(74296)
- 划(73265)
- 自然科(72492)
- 自然科学(72478)
- 自然科学基金(71137)
- 编号(69909)
- 资助(63941)
- 成果(58452)
- 重点(48839)
- 课题(48697)
- 部(48577)
- 发(46342)
- 创(45945)
- 制(43414)
- 大学(42912)
- 项目编号(42609)
- 创新(42602)
- 期刊
- 济(139652)
- 经济(139652)
- 研究(98548)
- 中国(69267)
- 农(53139)
- 学报(50990)
- 教育(48037)
- 科学(46409)
- 管理(45537)
- 财(45153)
- 大学(40493)
- 学学(36885)
- 农业(35917)
- 融(28088)
- 金融(28088)
- 技术(27665)
- 业经(24803)
- 财经(22229)
- 经济研究(20073)
- 经(18838)
- 图书(18296)
- 问题(18251)
- 理论(16188)
- 版(16184)
- 科技(16136)
- 业(16042)
- 实践(14943)
- 践(14943)
- 现代(14430)
- 技术经济(14139)
共检索到480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常海斌 周海川
针对北京市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政策过分集中于上下游环节,选拔、任用方式缺乏有效性、培养和使用不匹配、管理不全面和出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立了一个自上而下,辐射上、中、下游环节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塔式"优化模型。提出要全面统筹大学生村官培养链的上、中、下游,在优化和完善经济、政治、能力提升、发展4项激励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选拔、帮扶、报酬、培训、考核、奖惩、晋升、出口8大制度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激励机制 “塔式”模型 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海亮
选聘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辽西地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大学生村官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值得我们重视,待遇低、身份尴尬、职责不清等造成了大学生村官的人才浪费和流失情况严重,因此,构建辽西地区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既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又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回报社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大学生村官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刘硕
"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评价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总结"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先进经验进而研究"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安勇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政府为建设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大学生村官"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问题。本文拟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建立"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以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计划 长效机制 构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金苹 李新亮 王雪
针对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再就业中扎堆考公务员、留村任职难等突出问题,提出构建大学生"村官"系统工程、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就业观和价值观以及优化大学生"村官"再就业优惠政策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再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中元
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做村官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及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举措。应建立有效的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新的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使大学生村官培养具有科学系统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村官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红芬
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大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以推动其快速成长。而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作用发挥受到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要增强其科学性、系统性、长期牲,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动力及保障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培养机制 动力机制 顶层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秀萍 吴一帆
面对个性张扬、网络依存度高的大学生,现行的大学教育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而一直被广泛运用的大学生激励机制也因为实施对象的特点变化而效果大减。因此,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激励机制,并且通过运用激励理论,创新激励手段,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大学生 教育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魁 吴冬梅
本文以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德鲁克的知识工作者激励理论和玛汉·坦姆仆的知识工作者激励模型为理论指导,以北京市软件企业和生物制药企业为本市高科技企业的代表,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得出了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的主要激励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向高科技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知识员工 激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星芝
通过对湖南望城县大学生村官的深入调研,探讨了大学生村官在生活与心理、专业与工作、知识与能力以及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机关和高等院校两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并探索构建政府与高校间的创新型村官培养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调研分析 机制建设 培养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锦 王征兵 王天宇
大学生村官作为村级特设岗位,是连接政府与村民、高校与社会的桥梁,同时也是培养新一代农村基层管理干部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好和科技素养高的优势,在提升其组织决策水平和农村治理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不仅十分必要也尤为迫切。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的中心环节是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基于流程管理理论和案例分析,使大学生村官了解和掌握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程序,应作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点。大学生村官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一是明确应急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事前预防行为规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锦 王征兵 王天宇
大学生村官作为村级特设岗位,是连接政府与村民、高校与社会的桥梁,同时也是培养新一代农村基层管理干部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好和科技素养高的优势,在提升其组织决策水平和农村治理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不仅十分必要也尤为迫切。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的中心环节是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基于流程管理理论和案例分析,使大学生村官了解和掌握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程序,应作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点。大学生村官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一是明确应急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事前预防行为规范、事中处置行为规范和事后恢复行为规范;二是构建应急管理行为评估指标体系,诸如评估内容的确定、评估考核办法的制定以及评估结果的运用等。大学生村官应急管理能力应作为其工作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此项能力的提升对于实现农村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以及村级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永乐 范红丽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优良的激励机制对我国大学生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应完善物质激励、建立评估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建设激励机制、确保激励机制公正公平、使激励机制顺应时代发展等方面来完善大学生激励机制,以满足多维需求。
关键词:
多维需求 激励机制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欢 周颖 陈旻
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当前高校大学生特征为依托,从国家、高校、基层不同主体出发,分层次分重点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决策、育人和保障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大学生,整合社会资源优势,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基层就业 激励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雁鸿
文章结合心理学领域中的激励理论,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析了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包括激励方式缺乏变化、激励内容太过笼统、激励时机拿捏不准、激励机制运行不公等,主要是因为部分高校在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前,并没有充分研究相关激励理论在创业活动中的应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并未体现创新性与科学性,资源整合没有做到统筹兼顾。为此,文章提出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必须建构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应遵守的原则,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思路,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激励机制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