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8)
2023(4660)
2022(3894)
2021(3478)
2020(2794)
2019(6572)
2018(6273)
2017(11813)
2016(6385)
2015(6980)
2014(6678)
2013(6742)
2012(6424)
2011(5823)
2010(6023)
2009(5361)
2008(5286)
2007(4567)
2006(4099)
2005(3633)
作者
(19652)
(16411)
(16284)
(15669)
(10621)
(8039)
(7366)
(6380)
(6339)
(5789)
(5687)
(5682)
(5338)
(5278)
(5170)
(5025)
(4796)
(4787)
(4763)
(4719)
(4051)
(3992)
(3970)
(3832)
(3714)
(3584)
(3583)
(3319)
(3314)
(3247)
学科
(29847)
经济(29822)
管理(12138)
地方(11727)
中国(11316)
(10070)
方法(9159)
数学(8031)
数学方法(7952)
(7234)
城市(7091)
(6847)
(6434)
企业(6434)
地方经济(5404)
环境(5334)
业经(5177)
城市经济(5115)
农业(4714)
(4462)
(3931)
(3838)
(3772)
贸易(3770)
(3724)
土地(3485)
(3449)
(3445)
金融(3444)
资源(3443)
机构
大学(88744)
学院(87727)
研究(38446)
(35451)
经济(34423)
管理(30919)
中国(27887)
理学(26161)
理学院(25623)
科学(25155)
管理学(24966)
管理学院(24793)
(23601)
(19726)
研究所(18154)
中心(17689)
(15700)
北京(15511)
(15073)
(14584)
师范(14481)
(14272)
业大(14057)
(13635)
农业(12329)
师范大学(12315)
科学院(11750)
研究院(11478)
财经(11397)
(11194)
基金
项目(64626)
科学(51934)
基金(48314)
(43570)
国家(43273)
研究(43197)
科学基金(37335)
社会(28647)
社会科(27270)
社会科学(27264)
基金项目(26927)
自然(25512)
自然科(24922)
自然科学(24917)
自然科学基金(24427)
(23238)
(21889)
资助(18447)
教育(18215)
编号(15822)
重点(15278)
(15069)
(13485)
计划(12877)
(12801)
科研(12380)
国家社会(12220)
创新(12161)
成果(12036)
课题(11800)
期刊
(40951)
经济(40951)
研究(29191)
中国(18422)
科学(15255)
学报(14655)
(12942)
大学(10685)
管理(10282)
学学(10033)
农业(8805)
城市(8661)
(8658)
资源(7826)
问题(7160)
(6958)
金融(6958)
(6933)
教育(6643)
经济研究(6304)
技术(5761)
地理(5616)
业经(5522)
现代(5261)
(5204)
财经(4945)
(4344)
科技(4309)
统计(4143)
发展(4099)
共检索到136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伟  
"商圈"凭借天然的聚集能力和展示功能,浓缩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发展风貌,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商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进趋势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该城市以及该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及变化趋势。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北京商圈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演进趋势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及变化趋势,为政府、商业企业、开发商了解当地商业布局和商圈发展趋势,制定经营战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田林  李江龙  李天炀  
空间功能分工演化是推动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的重要路径。分析北京都市圈的空间功能分工特征和趋势,能够有效识别北京都市圈发展现状,预判北京都市圈未来发展态势,对于高质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总体上看,1998年以来,北京都市圈内的空间功能分工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内空间功能分工不断优化合理;分阶段来看,空间功能分工在1998-2002年属于平稳发展阶段,在2003-2012年呈现快速增长阶段,在2013-2017年呈现缓慢下降阶段;2013年以来北京都市圈内的空间功能分工程度出现缓慢下降趋势,代表北京都市圈内部非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演化,制造业人数大幅下降,区域内部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随着北京"四个中心"定位的明确,建立"高精尖"经济体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北京都市圈的空间功能分工将进一步优化,朝向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迈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素丽,佘幼宇,官莹,刘保民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北京市商品交易市场的分布和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市场个数、规模、投资成本、成交额等方面总体分析了市场布局 ,并对分类市场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市场成交额总量、不同地区成交额和典型市场的成交额进行了分析预测 ,并对市场选址提出相关建议。最后 ,结合国外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变化 ,对北京市商品交易市场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邵晖  吕思琦  
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着居民生活品质,更对治理"城市病"、缓解社会空间分异和培育城市功能多中心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北京市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对其人均规模聚类模式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发现,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分布的核心-边缘格局使得区际和圈层分化突出,设施规模总体上从中心向外蔓延扩散,尚未形成明显的多中心格局;热点分析显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聚类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和瑞  孙佳乐  赵巧芝  
文章基于五个维度构建工业高质量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中国30个省份2008—2019年工业高质量转型绩效的地区异质性、空间集聚程度和分布演进规律。结果表明:(1)工业高质量转型绩效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造成工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第一来源为区域间差异,其次为区域内差异,超变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小。(2)工业高质量转型绩效分布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模式逐渐从以低低-低效型集聚为主向以高高-高效型集聚为主转变。高高-高效型集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以及中部地区部分省份,低低-低效型集聚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东部、西部地区和全国整体的工业高质量转型绩效的空间差异呈发散趋势,而中部地区的空间差异呈收敛趋势。考虑空间滞后的影响时,邻接省份的高水平会提高本省向上转移的概率,而邻接省份的低水平则会提高本省向下转移的概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文忠  李业锦  
随着商业业态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交通体系的变化,北京市商业空间布局表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原有商业空间的重组以及新的商业业态的区位选择上,也体现在商业设施的空间演化等方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颖  陈奕捷  王道龙  
文章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调查的703个休闲农业园区的点位数据,对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政府部门对休闲农业进行政策扶持,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有的放矢地进行休闲农业园区的提档升级进行决策支撑。从最邻近指数、洛伦兹曲线和地理集中指数以及基尼系数3个方面进行了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结果显示北京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类型是集聚型;利用核密度法、空间分布热点来分析空间分布密度,在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昌平、顺义、海淀和通州,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昌平、海淀、顺义和怀柔;通过缓冲区分析和二次函数曲线拟合来分析观光园区点位与客源市场的关系,在与一级市场的关系来看,形成30~50km的高密度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明华   尚子君   贺静怡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功能环节出现分化,不同功能环节有不同的区位偏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同特征。文章基于2021年北京市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数据,利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6个功能环节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空间关系。研究发现:(1)高级功能(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功能)在北京的分布数量较多,低级功能(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功能)在北京分布数量较少。(2)功能环节主要集中在清河街道、西北旺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街道、花乡街道以及北太平庄街道,且高级功能环节分布较为相似,低级功能环节分布地区差别较大。(3)功能环节呈现“同功能集聚”现象:各个功能均为集聚分布,其中研发功能集聚程度最明显;高级功能主要呈带状分布,低级功能则呈团块状分布。(4)功能环节间呈现“异功能共聚”现象:两两功能均共聚,其中总部与研究开发功能共聚最明显;而低级功能对于高级功能具有空间相随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学  罗洁琼  俞越  
指出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带来城市居民购物习惯的变化,城市中末端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利用POI数据,采用最邻近分析、核密度估计和局域Getis-Ord G*指数方法,探讨了南通市末端物流自提空间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末端物流自提空间的演化趋势:虚拟商业在实体空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空间分布社区化,遍及城市空间;功能日趋多元化,成为短距离线下消费体验的场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伟  郭敏  宋金平  
借助GIS技术解析北京市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零售业的空间布局与集聚特征,探讨其空间布局的成因与趋势。研究发现,1994年以来,超市主要以三环路为基础外向扩展,三、四环路之间与五、六环路之间分布集中,与传统百货商店主要位于三环以内的特征形成明显对比。不同所有制品牌超市分布差异较明显,内地品牌布局相对分散且具有"空间依赖性",外资与合资品牌分布较集中,五环外数量少。北京超市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主要集聚区沿交通廊道在东北、东、西方向延伸至五环外,东南方向主要分布在四环以内。人口与住宅空间的重构、汽车时代的到来、中心区高地价与激烈竞争的挤出效应及功能疏解政策的引导,将促进北京连锁超市在郊区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帷  李艳霞  杨明  董云社  韩伟  张丰松  
论文基于G IS技术,采用缓冲区与分区统计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市畜禽养殖空间分布与海拔、距居民点和道路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入畜禽粪便施用耕地空间分布可达性分析,探讨了北京地区畜禽养殖空间分布特征和畜禽粪便农田施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北京市畜禽养殖分布与距居民点距离以及海拔高度成反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道路分布的影响。从粪便施用耕地可达性分析来看,全市50.8%的畜禽粪便可在1 h内被运送到可施用的农田。其中,大兴和通州区畜禽粪便产生地与可施用耕地的距离最近,1 h内分别有91.5%和89.5%的畜禽粪便可运输到附近耕地。由于单位时间可达的畜禽粪便量与适宜施用耕地分布之间存在着空间上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婧  李裕瑞  陈宗峰  
农家乐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其空间分布影响区域旅游和乡村发展格局。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调查或统计数据开展,随着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农家乐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基于POI抓取技术获得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数据,运用加权几何平均算法和多维组合特征对北京市农家乐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不同类型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家乐可分为8种类型,包括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交通—市场主导型、强综合型和弱综合型,不同类型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资源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呈离散状分布,且主要集中在生态涵养区,交通主导型农家乐分布具有明显条带状特征,市场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和交通—市场主导型农家乐呈环状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强综合型农家乐主导分布在城市功能扩展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通达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家乐空间分布的解释度均在0.1以上且高于自然地理因素的解释度;生态涵养区农家乐以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为主,占比达到89.89%。为此,文本从全域旅游理念出发,提出空间转型、产业转型和管理转型发展策略,以期为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延春 汤苍松  
本文使用了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北京市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共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相关数据.综合利用人口重心研究方法和标准离差椭圆分析方法.借助于Arcgis 软件分析工具.分析了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和离散的变化趋势.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演变态势。研究结论表明.近30年间.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呈现为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规模总量不断膨胀的基本态势.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领先.全市人口重心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北部位置.位移距离变化较小.基本保持稳定;北京全市域人口密度由内到外呈现较为显著的阶梯状递减特征.中心城区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蔺雪芹  王岱  王女英  任宇飞  
基于北京市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街道数据,多尺度考察了北京市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研究表明:2000—2010年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老年人口分布最为集中,城市发展新区增长迅速;10年间老龄化程度加深,区县间空间分布差异增大;老年人口总体呈"中心高、外围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社会隔离度区域面积显著扩大且在郊区集中分布,低社会隔离度区域面积缩小;养老设施总体供给不足,老年人口与养老设施空间分布不匹配;基于老年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布不均衡。最后从人口自然加龄、外来人口、经济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善学  
本文对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进行了全面研究。将1998年到2013年的建设历程划分为学习化社会建设起步、形成学习型城市战略、形成学习之都建设特色三个时期,系统分析了不同时期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背景、目标、主要工作及其特点,研究讨论了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内涵、框架、体制、机制以及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