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7)
2023(9535)
2022(7423)
2021(6561)
2020(5296)
2019(12026)
2018(12052)
2017(22906)
2016(12685)
2015(14262)
2014(14474)
2013(13793)
2012(12536)
2011(11093)
2010(11242)
2009(10792)
2008(10613)
2007(9728)
2006(8700)
2005(8321)
作者
(36429)
(30586)
(30377)
(29161)
(19306)
(14594)
(13975)
(11883)
(11796)
(11025)
(10534)
(10387)
(9937)
(9763)
(9571)
(9479)
(9152)
(9143)
(8826)
(8793)
(7827)
(7403)
(7361)
(6968)
(6884)
(6856)
(6804)
(6740)
(6219)
(6041)
学科
(52815)
经济(52730)
管理(42460)
(36935)
(30631)
企业(30631)
方法(18171)
中国(16139)
(16065)
数学(15574)
数学方法(15380)
(15180)
(14954)
业经(14005)
地方(12791)
环境(11493)
(11016)
农业(10423)
(9568)
(9214)
(8902)
银行(8888)
体制(8786)
(8772)
(8745)
财务(8711)
财务管理(8688)
(8548)
金融(8546)
(8468)
机构
大学(180631)
学院(180056)
(74063)
经济(72395)
管理(68999)
研究(61984)
理学(58362)
理学院(57710)
管理学(56698)
管理学院(56392)
中国(47390)
(41541)
(36752)
科学(36694)
(30462)
(29218)
中心(28947)
(28733)
财经(28067)
研究所(27227)
业大(26632)
北京(26484)
(25326)
(23644)
师范(23421)
(22883)
经济学(22593)
(22523)
农业(22488)
财经大学(20603)
基金
项目(120635)
科学(95614)
研究(89424)
基金(86890)
(74784)
国家(74153)
科学基金(64559)
社会(58721)
社会科(55639)
社会科学(55622)
(47291)
基金项目(45884)
教育(40300)
自然(39942)
(39813)
自然科(38974)
自然科学(38963)
自然科学基金(38236)
编号(35850)
资助(34359)
成果(29457)
(27643)
重点(27233)
(26518)
(26262)
课题(25726)
(24924)
国家社会(24365)
创新(23548)
教育部(22514)
期刊
(88427)
经济(88427)
研究(55639)
中国(41340)
(29816)
(27842)
学报(26634)
管理(26404)
科学(25395)
大学(21143)
教育(19881)
学学(19698)
农业(18428)
(18215)
金融(18215)
技术(16400)
业经(14393)
财经(14123)
经济研究(13135)
(12104)
问题(11896)
(9613)
现代(8826)
技术经济(8754)
(8693)
科技(8654)
资源(8594)
理论(8009)
(7760)
统计(7721)
共检索到280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涛  赵正  温亚利  
文章基于北京市城区样本数为3000人的市民调研,从立法、普法、守法、执法4个方面对北京市园林绿化法制化的公众认知及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民的立法认知和参与情况不佳,但是其关注度和参与热情都非常高;市民自身有一定的守法规范,但遛狗和践踏草坪等危害城市园林绿化的行为依然广泛存在;市民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机构并不熟悉,但认为这类机构的建立很有必要。文章提出对策建议:北京市应当注重立法环节的公众参与程度,给予市民表达其自身利益和诉求的机会;应当进一步加强普法的力度来提升市民的法律法规认知;应当继续建立和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规范,深化对市民的教育工作;强化园林绿化的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并在执法中引入市民参与和监督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旸  吴东亮  赵艳香  薛波  
北京园林绿化政务信息图层服务系统建设包含政务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共享服务机制与接口以及系统实现。政务信息分类与编码是根据园林绿园业务的时空属性和长期性特点,遵循北京市政务信息图层建设技术规范,采用市级统一的共享服务机制和接口,以ArcIMS和Oracle空间数据库为核心技术,进行二次深度开发,构建行业的政务信息图层共享服务系统,为应用业务的快速搭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正  雷硕  温亚利  
在2017年北京市五环路范围以内1052位受访市民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t模型对市民的偏好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不同城市园林绿化布局方案与包括市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市民化特征以及园林绿化特征在内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联及影响关系,并就北京市民选择各种园林绿化布局方案的概率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⑴北京市民普遍偏好于以自然形态实施建设的园林绿化布局方式,而市民对于园林绿化的人为管护的需求同样客观存在;⑵市民的年龄越大、收入越高,每年在京居住月份越多、每年去公园次数和在公园支出越多,他们就越偏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予  
社会参与是推进绿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基于对建立完善绿化建设社会参与机制重要性的认识,全面分析了北京市绿化建设社会参与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参与理念、发展方向和支撑措施3个方面构建了北京市绿化建设社会参与机制框架。其框架要义:共建是基础,共担是保障,共享是目标,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金字塔形层次结构,实现参与对象从一元(政府)→二元(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的组合)→多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的多方组合)的递进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斌  罗菊春  
论述了北京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的背景、项目组织形式及研究进展。通过开展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掌握北京市各类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质量、保护和经营管理状况,及时有效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促进园林绿化植物的良种化、本地化,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并对调查项目的组织管理形式和参与单位的分工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各专题取得的阶段性调查研究成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小德  卢山  方金凤  孔强  
城市园林绿化特色性是体现城市绿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创建城市园林绿化特色不仅要有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及丰富的植物种类等量的标准 ,而且在质的方面要能较好地体现生态学、自然美、人文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的有效途径是模拟自然植物群落 ,提高城市绿化绿量 ,开展园林植物科学研究 ,强化绿化特色设计意识 ,精心施工与栽培养护管理。表 4参 1 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白晓霞   姚亮   纪晓玲   张静  
为了扩充陕北旱区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种类,采用样方法对榆林市横山县、绥德县、佳县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展开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野生地被植物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榆林市黄土旱区共有野生地被植物47种,以禾本科(14种)与菊科(7种)居多;评价体系准则层由园林观赏价值(权重值为0.334)、生态适应性(权重值为0.525)和防护功能(权重值为0.141)组成,要素层包括17个评价指标,其中权重值较高的分别是:抗逆性(0.219)、繁殖难易度(0.141)、生长势(0.101)、生育期(0.077)、根系生长(0.071)、分布范围(0.064);最终评选出Ⅰ级优等地被植物9种,Ⅱ级良好地被植物12种,Ⅲ级一般地被植物13种,Ⅳ级较差地被植物13种。该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反映榆林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特点,为当地地被植物资源的筛选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薇  李延明  王月容  
面对北京人口激增、资源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化建设急剧扩大的新挑战,为了实现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园林绿色发展、城乡园林一体化的新任务,文章针对北京园林绿化现状的特点及问题提出政策、生态、文化三个层面的发展策略和实施措施,研究结果对于促进首都园林绿化建设,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妮   尹豪   刘芝若  
【目的】当前中国居住区存在植物遮挡建筑,造成建筑日照不足的问题。通过软件数字模拟分析探究植物对建筑日照的影响,能为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进一步探讨人居环境改善的实施途径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板式多层住宅为参照建立理想楼间模型,根据实地调研获取的植物形态结构参数构建冠层模块单元,使用Ecotect Analysis软件分析其对建筑日照的影响。【结果】(1)楼间及楼旁约40°夹角范围内的植物冠层均会对建筑日照产生影响,楼间绿地植物对建筑日照的影响显著高于楼旁绿地,二者的影响在垂直方向上皆表现为高层位置显著高于低层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影响规律则较为复杂。(2)对建筑宅旁空间进行日照影响敏感性分级,敏感性Ⅰ级(敏感)、Ⅱ级(一般敏感)、Ⅲ级(不敏感)区域分别占空间总体积的10.2%、56.2%、33.6%。(3)敏感性Ⅰ级区域不适合植物冠层存在,直接影响建筑日照达标;Ⅱ级区域的冠层分布影响建筑立面的总日照时数,存在影响2层及以上楼层日照时数达标的可能性;Ⅲ级区域的植物冠层不会对建筑日照产生影响。【结论】(1)相比楼旁绿地,楼间绿地的植物冠层对建筑日照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且楼间绿地植物冠层的影响效果显著高于楼旁绿地。(2)楼间及楼旁绿地的植物冠层对建筑日照的影响存在着复杂的空间关系,不同位置的植物冠层对建筑日照影响的程度及范围呈现出较大差异性。(3)不同的日照敏感分区对于植物种植具有不同的要求。该区域内(Ⅰ级,Ⅱ级)植物冠层会影响到建筑日照时数,需谨慎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与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领先  王德成  王志琴  
运用系统论和生态要素阈值法 ,从沙流河镇人口承载力、碳氧平衡和水资源供应等生态要素方面 ,剖析该镇生态平衡的制约因素 ,寻求适宜的园林绿化总量。结果显示 ,沙流河镇水资源总量为 14 90 5 5万m3 ·a-1,2 0 0 1年全镇水资源超采 86 3 86万m3 ,其中农业用水量最大 ,占 95 5 4 % ;该镇耗氧量 14 75万t·a-1,耗氧比制氧多6 91万t·a-1,镇区仅燃烧耗氧量就占全镇耗氧量的 71 0 0 %。鉴于此 ,建议对全镇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整 ,将园林绿地面积由 2 0 0 1年的 4 33hm2 调整为 2 0 10年的 12 0 8hm2 ;提出了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一帆  肖云  
在对岳麓山、湖南省植物园、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园药用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对长沙市的药用植物进行了分类,分析了药用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现状,以及应该如何选用适合当地的药用植物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构建丰富多彩的药用植物景观,以改善人居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建军  杨喜生  叶勇军  
本文确定了生态适应性、观赏性、生态效益、保健功能、抗病虫能力、抗污染能力和经济效益7个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园林绿化树种灰色综合评价与分级模型。对衡阳市常见的84种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级,评价结果为:Ⅰ级树种有20种;Ⅱ级树种有22种;Ⅲ级树种有23种;Ⅳ级树种有19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玥  张绍文  
应用社会网络方法从项目风险因素与项目利益相关主体两个方面出发对园林绿化项目风险控制问题进行整体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核心风险因素的利益相关主体为承包商、供应商和设计方;核心风险因素分别属于市场风险、苗木成活风险和工期进度风险,其中苗木成活率是完成园林绿化项目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核心风险因素和核心风险关系的控制,可以减弱风险网络模型的紧密程度,降低项目的风险,增加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建议承包商和供应商要对成本进行控制;设计方应完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选择苗木;业主要合理制定城市林业方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西丽  
绿化隔离带概念已经有大约 10 0年的历史 ,特大城市周围建设绿化隔离带是国际上很多城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防止城市蔓延的一种重要举措。虽然绿化隔离带规划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 ,但是它缺少同时代的绿色通道概念具有的生态和休闲等内在优势。本文主要以北京市绿化隔离带为例 ,从分析其规划思想和建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详细阐述了北京市从绿化隔离带到绿色通道转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