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6)
2023(7804)
2022(6818)
2021(6112)
2020(5580)
2019(13044)
2018(12899)
2017(25825)
2016(14295)
2015(16389)
2014(16651)
2013(16933)
2012(16435)
2011(14812)
2010(15055)
2009(13974)
2008(14159)
2007(13181)
2006(11385)
2005(10348)
作者
(43984)
(36894)
(36720)
(35267)
(23312)
(17803)
(16995)
(14533)
(13852)
(13265)
(12462)
(12432)
(11777)
(11751)
(11698)
(11549)
(11429)
(10884)
(10646)
(10642)
(9293)
(9169)
(9100)
(8348)
(8340)
(8335)
(8150)
(8117)
(7518)
(7426)
学科
(68891)
经济(68834)
(37346)
管理(34371)
方法(30407)
(27108)
企业(27108)
数学(26559)
数学方法(26341)
(20643)
地方(18302)
中国(17738)
业经(14218)
农业(14193)
(14121)
(13984)
(12348)
贸易(12345)
(11854)
(11393)
产业(10368)
地方经济(9810)
(9696)
(9169)
金融(9166)
技术(9014)
(8855)
银行(8828)
环境(8592)
(8421)
机构
大学(212583)
学院(211600)
(91830)
经济(89988)
管理(79424)
研究(76754)
理学(67880)
理学院(67009)
管理学(65780)
管理学院(65362)
中国(56980)
(48509)
科学(47738)
(40563)
(40531)
(39497)
研究所(36823)
中心(35611)
业大(33883)
(33417)
农业(31995)
财经(31566)
北京(31354)
经济学(28701)
(28459)
(28394)
师范(28181)
(27360)
(26266)
经济学院(26154)
基金
项目(138872)
科学(108130)
研究(99699)
基金(99287)
(86777)
国家(86069)
科学基金(72565)
社会(62734)
社会科(59501)
社会科学(59483)
(54164)
基金项目(53076)
自然(46559)
(46439)
自然科(45415)
自然科学(45400)
教育(44734)
自然科学基金(44588)
资助(41395)
编号(40237)
成果(32751)
(32114)
重点(31676)
(30833)
课题(28338)
(28337)
科研(26640)
创新(26628)
计划(26054)
发展(26032)
期刊
(102833)
经济(102833)
研究(62633)
中国(42851)
(36427)
学报(34318)
科学(31578)
(29602)
管理(26619)
大学(25308)
农业(24431)
学学(23761)
教育(18846)
(18676)
金融(18676)
技术(17813)
业经(17012)
经济研究(16031)
财经(15273)
统计(14756)
问题(14678)
(13563)
(13303)
(12386)
技术经济(11542)
决策(11530)
(11369)
资源(10873)
商业(10445)
(10290)
共检索到321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丹  
北京市各区县劳动力总量分布的产业差别是明显的,其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对于北京市各区县功能区的划分可以站在劳动力产业分布比较优势的角度,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北京市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产业分布规律,从而为城市功能区的划分提供劳动力布局的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海建  
北京市物流业属于"低附加值、高带动力"的产业,对上游产业的带动力很强。在产业规模上,其总产出和增加值都呈现明显的急剧上升趋势。在产业关联度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综合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化学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融业等产业与物流业关联紧密,其发展与物流业息息相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毛先如  熊黑钢  朱跃晨  
选取北京市旅游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4类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SPSS19.0对所选取指标进行主成份和聚类分析,得出各区县旅游环境质量在不同主成份上得分及其综合得分、北京市旅游环境质量分类结果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17个旅游环境评价指标降维处理得到3个主成份,其累计贡献率达84.4%,能很好地评价旅游环境质量;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4个主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旅游经济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相对较好,旅游环境质量明显优越于其他区域,排名依次位居前4位;大兴、房山、通州3个区县自然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都较差,旅游环境质量排名依次位列后3位;延庆、怀柔、密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耀军  姜新珊  
通过对不同所有制单位劳动力就业趋势及就业现状分析发现,北京市较大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国有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及私营企业规模偏小,外部环境有待改善等影响着劳动力就业,因此,要建立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非国有企业的发育,并将所有制结构调整与综合配套改革相结合,促进劳动力就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发展自身在人才、技术、经验等方面的逐步积累,工业劳动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工业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教育水平、技术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素质做一描述和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新争  
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反映了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在我国区域之间的动态转化,东部地区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要素禀赋的显性优势开始呈现。产业转移直接产生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顺应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做好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和承接,才能转变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带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保持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毅  李爽  
应用LMDIⅠ方法对北京市2001—2012年居民总消费的增量进行了结构分解,得到北京市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对北京市总消费的影响。然后,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面板回归等方法对分解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与城乡收入分配效应正相关,即北京市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并未对北京市总消费起到抑制作用。最后,给出了可能的原因解释,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昌忠泽  
本文从投入、能力和效果三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地区层面建立了北京市农村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各区县农村公共卫生供给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北京市农村公共卫生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莫荣  贾红梅  李宏  
为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动态情况,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选择了100个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或中转数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建平  张娟  
劳动力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支出的主要方面,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以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为基础,测算了2000—2008年北京市由月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下限、企业的月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下限、带薪休假引发企业间接成本、尚未完全包括的可量化的劳动力成本组成的最低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然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小企业应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宝林  秦涛  岳明柯  田治威  
研究目的:估算各类资本存量、生产函数要素弹性系数和要素边际报酬率,实证研究住宅价格及其资本存量的内涵型和外延型资源配置机制,考察它们对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扭曲程度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法,面板校正标准误法(PCSE)。研究结果:(1)住宅开发主要通过投资而非价格产生影响,抵押担保效应、要素挤出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很显著,其他效应不显著;(2)住宅资本存量对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扭曲的影响也显著,而住宅价格的影响面和显著性都较低。研究结论:住宅资本存量比住宅价格的资源配置效应更强,都恶化了非住宅业资源配置扭曲度。因此,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和管好总量,完善住宅调控基础性制度安排,科学测度和控制住宅价格及增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太璞  张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工资福利水平加速上升,人口老化趋势加速,不少地方频繁出现"用工荒",特别是2008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一些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中国,国内外有学者提出,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经济发展进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即将消失。由此引发了我国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存废的争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选  
从要素禀赋分析 ,我国除了劳动力资源外 ,其他生产要素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几乎无优势可言。我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有着举世公认的比较优势。我国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竞争的同时面临完成工业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重新认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力要素的内涵。要保持我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就要改善劳动力资源的构成 ,从多方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将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就需要在两个方面着力 :一方面是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一方面是高效率地使用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劳动力资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雷  刘斌  
文章使用手工收集和整理的2001-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设置分支机构的数据,考察了地区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与上市公司跨区域资本配置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保护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获取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是上市公司跨区域资本配置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表现为上市公司更可能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低的地区设置分支机构;(2)与上市公司注册地相比,一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越明显,上市公司到该地区设置分支机构的可能性越大;(3)加强劳动保护强化了上市公司的上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性质和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为了获取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企业跨区域配置资本的可能性较大,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