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6)
2023(14363)
2022(11812)
2021(10674)
2020(8745)
2019(19757)
2018(19371)
2017(37267)
2016(20138)
2015(22312)
2014(22130)
2013(22201)
2012(20767)
2011(18694)
2010(19366)
2009(18012)
2008(18333)
2007(16636)
2006(15143)
2005(14402)
作者
(59022)
(49367)
(49093)
(46169)
(31770)
(23541)
(22287)
(18928)
(18662)
(17992)
(16923)
(16474)
(16175)
(15843)
(15481)
(15193)
(14587)
(14547)
(14362)
(14127)
(12508)
(12258)
(11923)
(11381)
(11202)
(11160)
(10956)
(10909)
(10044)
(9888)
学科
(92861)
经济(92749)
(85596)
(76006)
企业(76006)
管理(72274)
方法(32830)
业经(30937)
(30072)
中国(27231)
(27101)
地方(24617)
数学(24230)
数学方法(23990)
农业(21758)
(20691)
(19665)
财务(19631)
财务管理(19604)
技术(19377)
企业财务(18580)
(16371)
(16170)
贸易(16151)
(16092)
(15782)
银行(15766)
理论(15629)
(15592)
(15321)
机构
学院(291659)
大学(285756)
(122784)
经济(120101)
管理(114916)
研究(99941)
理学(96523)
理学院(95452)
管理学(94187)
管理学院(93607)
中国(80319)
(63820)
科学(58742)
(58425)
(50950)
(50777)
(48574)
中心(46592)
研究所(45175)
财经(44874)
北京(41149)
业大(40998)
(40544)
农业(39420)
(39185)
(37757)
师范(37409)
(35971)
经济学(35778)
(33701)
基金
项目(183110)
科学(145631)
研究(136891)
基金(131872)
(113772)
国家(112618)
科学基金(98119)
社会(88395)
社会科(83827)
社会科学(83807)
(72931)
基金项目(68921)
自然(61891)
教育(60927)
自然科(60495)
自然科学(60481)
(60290)
自然科学基金(59472)
编号(55809)
资助(53186)
成果(45356)
(44420)
(40823)
重点(40796)
(39508)
(39370)
课题(39025)
创新(37270)
发展(36260)
国家社会(36060)
期刊
(151693)
经济(151693)
研究(91097)
中国(67068)
管理(49194)
(48712)
(47987)
学报(40403)
科学(40069)
(33235)
金融(33235)
农业(33188)
教育(32339)
大学(31436)
学学(29114)
业经(27606)
技术(27435)
经济研究(22930)
财经(22679)
(19942)
(19682)
问题(19412)
图书(17081)
技术经济(16480)
(15411)
现代(15395)
商业(14623)
世界(14567)
国际(13486)
经济管理(13443)
共检索到471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江  王丹  
围绕"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定位和"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经济发展趋势,北京市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拓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促使经济结构向生产性服务业主导升级,与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仍存在提升的空间。本文对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重点考察,根据实际分析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及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耀光  赵弘  
近年来,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结构较为均衡,发展态势良好。北京已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一、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厚明  
一、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目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73.2%,同比增长11.7%。其中,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产值5358.9亿元,约占全市服务业产值的7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耀光  吴雁军  
本文通过应用产业完全消耗系数、诱发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并对各产业部门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同时存在个别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等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燕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北京市的经济增长及就业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2013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811.8亿元,占北京市生产总值的50.3%,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首先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运用就业弹性法和投入产出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综合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分析,发现由于不同行业本质特征的差异,内部各行业的现阶段及未来就业贡献能力不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玉英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及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目前,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超过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灵  
以北京为案例区,基于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的大样本企业数据,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方法模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进而采用宏观政策分析与微观企业调查相结合方法,探讨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表明,①1996-2008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单中心、双中心和多中心空间结构并存。②转型期市场与政府双重力量共同影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生成及演化:从中央到地方的服务业领域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以及信息化背景下首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达性、面对面接触需求、企业形象与品牌效应、配套设施与创新环境、企业发展空间、土地成本或租金价格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的差异性对企业区位选择也存在明显影响;政府通过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城市发展方针政策调整、城市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③西方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生成及演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发过程,北京则是转型期市场和政府双重力量共同作用下组织与自发相互影响的过程,西方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但受到政府力量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具体区位决策时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昊光  叶大华  
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现代产业转型的主导方向,也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流模式。在深入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指出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北京市应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云计算、新型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设计服务业等产业门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长云  
本文基于对浙江的调研,分析了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形式和发展现状,探讨了集群服务业发展面临的4大主要问题,分析了集群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政策制约、融资制约、准入制约、体制制约、发展方式制约、人才制约、组织和统计制约。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促进集群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北京市作为全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其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北京市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当前北京市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促进北京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北林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已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对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丽姝  
城市功能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度相辅相成,生产性服务业是城市服务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城市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总部管理服务对区域产业的组织管理作用、科技服务对区域产业的创新带动作用、流通服务对区域产业的市场拓展作用、商务服务对区域产业的专业知识支持作用、信息服务对区域产业的信息化运营支撑作用等。北京是全国和区域的经济中心与综合服务城市,北京经济中心地位和服务功能的实现主要依托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撑的北京经济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创新中心、管理控制中心、高端商务服务中心、流通和营销中心、信息产业发展中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加顺  
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杭州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体系,将其划分为重点领域、创新创业、要素支撑、市场促进和综合支持五大类,并对未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体系进行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至寒  徐枫  
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在促进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将其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税源结构、增加地方财力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红霞  
基于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以邮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从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微观视角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及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在市域范围内,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以城市中心为原点,随距离增加集聚程度先升后降;两次经济普查期间呈现向心集聚的发展趋势,但总体集聚度有所减弱。进一步地,距离最近地铁站的距离、距离机场的距离、到中轴线中心距离等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重要的负向影响,路网密度以及距离制造中心的距离的作用较弱;政策新区和发展区规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集聚水平对当期的集聚影响较大,以上因素共同决定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圈层+极化"的空间布局。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影响因素着手,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集聚区位、集聚过程等进行科学引导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