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2)
- 2023(8589)
- 2022(7165)
- 2021(6655)
- 2020(5462)
- 2019(12596)
- 2018(12451)
- 2017(22245)
- 2016(12184)
- 2015(12848)
- 2014(12466)
- 2013(12027)
- 2012(10882)
- 2011(9859)
- 2010(9724)
- 2009(8903)
- 2008(8908)
- 2007(7291)
- 2006(6707)
- 2005(5990)
- 学科
- 济(46162)
- 经济(46099)
- 管理(31832)
- 业(28564)
- 企(22656)
- 企业(22656)
- 方法(17706)
- 数学(15761)
- 数学方法(15567)
- 农(13770)
- 中国(13098)
- 地方(12515)
- 制(11908)
- 财(11758)
- 业经(11362)
- 学(9931)
- 农业(9231)
- 贸(8791)
- 贸易(8788)
- 易(8443)
- 体(8359)
- 环境(7439)
- 银(7327)
- 银行(7289)
- 融(7266)
- 金融(7266)
- 行(6974)
- 体制(6893)
- 技术(6709)
- 理论(6304)
- 机构
- 大学(162820)
- 学院(161274)
- 济(65077)
- 经济(63658)
- 研究(60930)
- 管理(60317)
- 理学(52312)
- 理学院(51600)
- 管理学(50586)
- 管理学院(50274)
- 中国(45198)
- 科学(39829)
- 京(38101)
- 农(36320)
- 所(31725)
- 业大(29766)
- 财(29486)
- 研究所(29123)
- 农业(28653)
- 中心(27811)
- 江(25172)
- 北京(24320)
- 财经(22444)
- 院(22212)
- 省(21667)
- 范(21478)
- 师范(21115)
- 经(20637)
- 州(19461)
- 经济学(19329)
- 基金
- 项目(115090)
- 科学(89337)
- 基金(83146)
- 研究(77761)
- 家(75861)
- 国家(75190)
- 科学基金(63368)
- 社会(50052)
- 社会科(47425)
- 社会科学(47409)
- 基金项目(45000)
- 省(44617)
- 自然(42970)
- 自然科(41952)
- 自然科学(41934)
- 自然科学基金(41187)
- 划(39316)
- 教育(35309)
- 资助(32486)
- 编号(29327)
- 重点(26410)
- 发(25137)
- 创(24633)
- 部(24344)
- 计划(23341)
- 创新(23087)
- 科研(22565)
- 成果(22193)
- 课题(21541)
- 国家社会(21028)
共检索到246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芮源 陈正东 焦杨
目的是通过分析改革前后医院医疗服务治疗、工作量、药占比、收入及结构等数据,探究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某三级医院产生的影响。方法是收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后的相关数据,对医疗服务质量、工作量、药占比、收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院运营指标影响明显,医疗服务量方面:门急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次有所提高,分别增加15.02%和35.38%;医疗收入较改革前增幅25.62%,药品收入有所下降,中医治疗收入增幅明显;药占比有所下降,门诊、住院药占比分别下降7.48和7.18个百分点;检查人次增长幅度较大,门诊较住院增幅更为显著。结论为北京医改政策可能会对医院产生深远影响,医院应发展特色学科,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患者,提升专业水平,拓展周边业务。
关键词:
医药分开 三级医院 运行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朔 庄昱 周书铎 马晓晨 袁蓓蓓 徐进 孟庆跃 刘晓云 方海
目的:研究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二三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为改善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不同类型二三级公立医院改革前后的收支变化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革后二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增长率明显下降,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支出增长率下降明显,但三级医院医疗支出增长率下降不明显。改革后二三级公立医院平均收支结余率分别为-2.11%和-4.12%,二级医院比改革前上升0.82个百分点,三级医院比改革前下降1.46个百分点。肿瘤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医疗服务补偿率分别仅为6.59%和-36.66%。结论: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收支结余有下降的趋势,不同类型医院的医疗服务补偿率和财政补偿率差异明显。需加快建立财政分类补偿机制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发生政策性亏损的医院,维持公立医院经济运营的稳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文娟 陈心怡 蔡媛青 梁娟娟 胡洋溢 曹馨彤
目的:分析北京市DRG试点医院在医药分开与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以下统称两轮综合改革)前后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探讨两轮综合改革实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DRG试点医院的住院费用数据,利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瞬时和趋势变化情况。结果:阶段性结果和间断时间序列结果显示,患者的住院费用总体保持稳定,短期下降后有回升趋势,次均费用中次均药品费占比、次均材料费占比明显下降;住院总费用中手术费占比显著上升。结论:两轮综合改革对北京市DRG试点医院住院费用内部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逐步体现,但长期来看住院次均费用仍呈增长趋势发展,药品费和耗材费的改革需持续被关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戎伟仁 杨玉洁 雷海潮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与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2016—2019年医改监测数据,应用间断时间序列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不同级别和类型医院医疗收入及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9年北京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平均医疗收入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医疗收入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95%、3.98%和15.53%。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公立医院药费占比持续下降,医事服务费占比显著提高,检查费小幅降低,化验费、治疗费占比小幅提高。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后医院手术费占比明显提高,卫生材料费占比小幅降低。结论:改革后基层医院医疗收入增幅显著高于二三级医院,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不同类型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及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书铎 马晓晨 袁蓓蓓 徐进 方海 刘晓云 孟庆跃
目的:评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大型检查设备使用情况的影响,为大型检查设备的合理使用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医改监测数据分析改革前后二三级医疗机构CT和核磁共振使用量变化情况,并利用间断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改革对CT和核磁共振使用量的影响。结果: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一年以来,二三级医疗机构CT和核磁共振检查人次明显增加;以三级医院核磁使用情况为例,改革后三级医院每百诊疗人次核磁检查人次数与改革前一年相比上升35.71%,每百出院人次核磁检查人次数与改革前一年相比上升15.11%,间断时间序列回归结果显示,改革使得三级医院核磁检查人次数明显增加,并且在增加的基础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同时发现,改革前药占比高的医院与药占比低的医院相比,在改革后CT检查人次的增幅更大。结论:改革使得大型检查设备使用率明显增加,需要警惕大型检查设备过度利用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行为监督,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大型检查设备 合理使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郝一炜 刘晓宇 陈吟 路凤 郭默宁 贾梦
目的:量化分析北京市二、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服务能力,提供北京地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方面的客观数据支撑。方法:使用DRG工具界定感染性疾病范围,使用CMI和DRG组数刻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通过数据可视化和广义线性方程分析北京市67家二、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服务能力在2016—2020年的差异性,并选取代表性医院对不同级别医院的病种结构进行对比。结果:2016—2020年,三级综合医院CMI均值在0.94~0.97区间波动,二级综合医院CMI均值在0.70~0.72区间波动;2016—2019年,三级综合医院DRG组数均值在26.75~27.79区间波动,二级综合医院DRG组数均值在15.32~15.77区间波动,2020年二、三级综合医院DRG组数均值均出现大幅下降。CMI和DRG组数两个指标均在医院级别层面体现出显著统计学差异,DRG组数指标在时间维度上体现出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服务能力明显强于二级综合医院,大型三甲医院的感染性疾病医疗服务能力明显领先,二级综合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偏低。应发挥头部三甲医院的优势打造感染性疾病科建设高地,结合医疗资源空间分布情况和需求特征有针对性提升二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邓婕 邹俐爱 宋喜国 姚奕婷 彭常彪
目的:以医疗费用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路径。方法:运用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与医院经济运行质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医疗费用的中介作用。结果:药品收入、医院服务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分别与医疗费用及医院经济运行质量呈正相关,医疗费用在药品收入与医院总收入间起中介作用,在财政补助收入与医院资产负债率间起中介作用,在财政补助收入与医院总收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通过医疗费用间接影响医院总收入。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加大财政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星丽
为评价2015年开始实施的南京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效果,从医院收入结构、患者的看病负担、补偿情况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以三家样本医院为例,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改革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医院运行总体平稳,收入结构趋于合理,但部分医院药占比仍偏高;患者次均药费有一定程度降低,卫生材料耗费有待进一步降低,部分医院总体补偿不足的结论。推进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联动,构建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和动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药价格改革 动态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艳 满晓玮 赵丽颖 蔡东霞 刘黎明 程薇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前后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服务量的机构流向变化,为下一步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为基础,核算2016—2019年北京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来源患者治疗费用情况。结果:2016—2019年社区卫生机构治疗费用增长最快,治疗费用和服务量占比均呈上涨趋势。本地居民治疗费用、门诊服务主要由三级医院流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9年,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服务量占比由50.19%增至53.12%,外来就医患者门诊、住院的费用和服务量占比均有小幅度增长。在相同级别机构中,外来就医患者次均费用均高于本地居民,三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差异逐渐减小,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差距增大。结论:北京市综合医改后治疗费用流向逐年优化,改革有效分流二三级医院门诊患者,使其流向社区,优化本地居民门诊患者流向的效果明显,应该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医耗联动改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三级医院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外来就医患者的吸引力,因此,应合理配置首都高质量医疗资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丽青
目的:研究医药分开后,促进公立医院收支平衡的路径与方法。方法:采用简单相关系数方法对医院收支结余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多数综合公立医院收支存在不平衡状况,医院收支结余与服务费用、经营效率、成本管控和资产负债等因素紧密相关。结论:由于有效需求的制约,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未必能改善收支结余,应当增加补贴降低医疗费用水平;运行效率的提升很重要,但必须以医疗服务容量的增长为前提;医院负债率和耗材支出需要加以控制,但关键在于提高固定资产以及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是改进公立医院收支平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医药分开 公立医院 收支结余 北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农定国 陈航 蔡媛青 王文娟 金卫昕
运用精益管理理论中的"DMAIC"过程,包括定义、分析、测量、改进和控制,运用过程追踪法分析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对市属22家三级医院的绩效动态评价,包括绩效动态评价开创探索阶段,绩效动态评价调整深化阶段,绩效动态评价精益管理阶段。研究发现通过实施绩效动态评价,医院公益性得到较好体现,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医疗服务保持高位运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建议实施绩效动态评价,提升医院公益性水平;抓住医疗服务主体,理顺医疗服务关系;把握医疗服务特征,用好信任品供需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雪莲 刘爱军
随着北京市属公立医院异地医保直接结算业务的全面开展,为完善与该业务相关的管理流程和财务核算,本文以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为例,介绍了异地医保直接结算项目的发展背景,研究在异地医保直接结算与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异地医保直接结算的结算流程以及系统运行故障等问题的处理,异地医保结算相关的会计核算以及工作相关建议等,达到规范结算流程,保证医院资金安全的目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君逸
通过分析医院2019—2021年接受的364名进修学员的基本情况,结合医院教学管理工作,以期能为综合医院进修管理提供相对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医院 医学进修 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杜仁龙 秦晓强
目的是运用柯式模型对医院中层管理干部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方法是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38名中层管理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对培训效果运用柯式模型进行分析,并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是根据柯式模型分析,中层管理干部培训效果中得分最高的为学习层(4.38分),得分最低的是培训行为层的3.94分。不同性别的管理者在培训反应层和结果层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职称的中层管理干部在培训反应层方面具有差异,均无明显差异。文章认为,中层管理干部培训取得明显效果,但是更侧重于通过培训获得知识、技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医院绩效的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柯氏模型 中层管理干部培训 效果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汪文新 范明 卢祖洵
目的:确定深圳市三级综合医院及各门诊科室门诊医生配置标准。方法:通过调查表咨询各门诊科室正副主任、卫生管理的相关专家等获得关键指标数据,并且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每门诊医生每小时门诊诊疗人次"、"中夜班医生日诊疗人次弹性系数"和"效率系数"等关键指标的平均数值分别为:6.39±4.43、0.330、1.123±0.218;还获得门诊部各临床科室相应的指标数值。结论:本研究方法科学有效,研究结果合理可靠。可以为深圳市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医生的配置标准提供依据,并且为其他地区医生配置标准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三级综合医院 门诊医生 配置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