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0)
- 2023(13899)
- 2022(12082)
- 2021(11363)
- 2020(9635)
- 2019(22279)
- 2018(22237)
- 2017(41887)
- 2016(23018)
- 2015(25390)
- 2014(25095)
- 2013(24709)
- 2012(22382)
- 2011(20165)
- 2010(19824)
- 2009(18045)
- 2008(17643)
- 2007(14881)
- 2006(13108)
- 2005(11308)
- 学科
- 济(86053)
- 经济(85950)
- 管理(62753)
- 业(57892)
- 企(48126)
- 企业(48126)
- 方法(39391)
- 数学(34313)
- 数学方法(33919)
- 农(23701)
- 中国(22724)
- 财(21638)
- 学(19988)
- 业经(19942)
- 地方(19169)
- 制(18139)
- 农业(15771)
- 贸(15610)
- 贸易(15605)
- 易(15082)
- 理论(14295)
- 环境(13883)
- 技术(13538)
- 和(13498)
- 务(13044)
- 财务(12976)
- 财务管理(12953)
- 银(12712)
- 银行(12645)
- 体(12551)
- 机构
- 大学(315761)
- 学院(312724)
- 管理(123913)
- 济(120025)
- 经济(117242)
- 研究(108890)
- 理学(107922)
- 理学院(106640)
- 管理学(104655)
- 管理学院(104087)
- 中国(78772)
- 科学(71385)
- 京(70113)
- 农(59373)
- 所(55720)
- 财(53956)
- 业大(53445)
- 研究所(51274)
- 中心(49277)
- 农业(46796)
- 江(45378)
- 北京(44666)
- 财经(42882)
- 范(41510)
- 师范(40991)
- 院(39554)
- 经(39178)
- 州(36814)
- 经济学(34712)
- 省(34435)
- 基金
- 项目(223395)
- 科学(173159)
- 基金(160244)
- 研究(157316)
- 家(142545)
- 国家(141330)
- 科学基金(120013)
- 社会(97150)
- 社会科(91964)
- 社会科学(91938)
- 省(87720)
- 基金项目(86532)
- 自然(81051)
- 自然科(79105)
- 自然科学(79080)
- 自然科学基金(77618)
- 划(75048)
- 教育(71888)
- 资助(65265)
- 编号(63510)
- 重点(50147)
- 成果(50031)
- 部(47839)
- 发(47437)
- 创(46590)
- 课题(44212)
- 创新(43466)
- 科研(43191)
- 计划(42742)
- 大学(40797)
共检索到453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文娟 陈心怡 蔡媛青 梁娟娟 胡洋溢 曹馨彤
目的:分析北京市DRG试点医院在医药分开与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以下统称两轮综合改革)前后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探讨两轮综合改革实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DRG试点医院的住院费用数据,利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瞬时和趋势变化情况。结果:阶段性结果和间断时间序列结果显示,患者的住院费用总体保持稳定,短期下降后有回升趋势,次均费用中次均药品费占比、次均材料费占比明显下降;住院总费用中手术费占比显著上升。结论:两轮综合改革对北京市DRG试点医院住院费用内部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逐步体现,但长期来看住院次均费用仍呈增长趋势发展,药品费和耗材费的改革需持续被关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戎伟仁 杨玉洁 雷海潮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与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2016—2019年医改监测数据,应用间断时间序列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不同级别和类型医院医疗收入及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9年北京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平均医疗收入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医疗收入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95%、3.98%和15.53%。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公立医院药费占比持续下降,医事服务费占比显著提高,检查费小幅降低,化验费、治疗费占比小幅提高。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后医院手术费占比明显提高,卫生材料费占比小幅降低。结论:改革后基层医院医疗收入增幅显著高于二三级医院,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不同类型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及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艳 满晓玮 赵丽颖 蔡东霞 刘黎明 程薇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前后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服务量的机构流向变化,为下一步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为基础,核算2016—2019年北京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来源患者治疗费用情况。结果:2016—2019年社区卫生机构治疗费用增长最快,治疗费用和服务量占比均呈上涨趋势。本地居民治疗费用、门诊服务主要由三级医院流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9年,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服务量占比由50.19%增至53.12%,外来就医患者门诊、住院的费用和服务量占比均有小幅度增长。在相同级别机构中,外来就医患者次均费用均高于本地居民,三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差异逐渐减小,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差距增大。结论:北京市综合医改后治疗费用流向逐年优化,改革有效分流二三级医院门诊患者,使其流向社区,优化本地居民门诊患者流向的效果明显,应该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医耗联动改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三级医院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外来就医患者的吸引力,因此,应合理配置首都高质量医疗资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芮源 陈正东 焦杨
目的是通过分析改革前后医院医疗服务治疗、工作量、药占比、收入及结构等数据,探究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某三级医院产生的影响。方法是收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后的相关数据,对医疗服务质量、工作量、药占比、收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院运营指标影响明显,医疗服务量方面:门急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次有所提高,分别增加15.02%和35.38%;医疗收入较改革前增幅25.62%,药品收入有所下降,中医治疗收入增幅明显;药占比有所下降,门诊、住院药占比分别下降7.48和7.18个百分点;检查人次增长幅度较大,门诊较住院增幅更为显著。结论为北京医改政策可能会对医院产生深远影响,医院应发展特色学科,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患者,提升专业水平,拓展周边业务。
关键词:
医药分开 三级医院 运行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朔 庄昱 周书铎 马晓晨 袁蓓蓓 徐进 孟庆跃 刘晓云 方海
目的:研究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二三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为改善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不同类型二三级公立医院改革前后的收支变化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革后二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增长率明显下降,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支出增长率下降明显,但三级医院医疗支出增长率下降不明显。改革后二三级公立医院平均收支结余率分别为-2.11%和-4.12%,二级医院比改革前上升0.82个百分点,三级医院比改革前下降1.46个百分点。肿瘤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医疗服务补偿率分别仅为6.59%和-36.66%。结论: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收支结余有下降的趋势,不同类型医院的医疗服务补偿率和财政补偿率差异明显。需加快建立财政分类补偿机制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发生政策性亏损的医院,维持公立医院经济运营的稳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书铎 马晓晨 袁蓓蓓 徐进 方海 刘晓云 孟庆跃
目的:评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大型检查设备使用情况的影响,为大型检查设备的合理使用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医改监测数据分析改革前后二三级医疗机构CT和核磁共振使用量变化情况,并利用间断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改革对CT和核磁共振使用量的影响。结果: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一年以来,二三级医疗机构CT和核磁共振检查人次明显增加;以三级医院核磁使用情况为例,改革后三级医院每百诊疗人次核磁检查人次数与改革前一年相比上升35.71%,每百出院人次核磁检查人次数与改革前一年相比上升15.11%,间断时间序列回归结果显示,改革使得三级医院核磁检查人次数明显增加,并且在增加的基础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同时发现,改革前药占比高的医院与药占比低的医院相比,在改革后CT检查人次的增幅更大。结论:改革使得大型检查设备使用率明显增加,需要警惕大型检查设备过度利用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行为监督,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大型检查设备 合理使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霖婧 邱五七 董佩 毛阿燕
目的:描述北京市癌症患者特征,分析并得出癌症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讨论并提出建议。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北京市癌症患者特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不同病种癌症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主要正向因素有:手术、并发症、伴随疾病、放疗、专科医院、肿瘤临床分期以及就诊年份等。结论:建议加强肿瘤筛查,促进早诊早治,降低癌症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
肿瘤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北京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少敏 李玲 郑锴炘 崔佳
中国目前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中遇到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医疗费用的迅速上升,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医疗费用的经济模型和数据实证,揭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并测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本研究所用的数据是某大城市一所综合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的记录数据。研究中发现,医疗费用不仅仅取决于病种,病人的个人情况和经济状况也很重要。
关键词:
医疗费用 中国经济 医疗体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阅 刘黎明 程薇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前后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探讨政策实施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从北京市医价平台获取66 647例冠心病住院患者数据,利用间断时间序列(ITSA)的分段回归模型对医改前、医药分开、医耗联动三个阶段冠心病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医疗费用、药品费用和耗材费用进行分析。结果:阶段性结果显示,三个阶段冠心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总费用保持稳定,其中,医疗费用占比上升,药品和耗材费用占比下降。间断时间序列(ITSA)结果显示,平均住院总费用、检查费、化验费、药品费和高值耗材费在短期下降后有回升趋势。结论:两轮综合医改后,北京市冠心病住院费用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内部构成得以优化,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逐步体现,整体上与医改原则相符。建议进一步加大检查和化验项目的控制力度,持续加强对药品和耗材的管控,合理规范医疗行为,从而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宣天惠 刘黎明 徐海玉 代紫璇 满晓玮 蒋艳 赵丽颖 程薇
目的:旨在比较中医优势病种在中医类医院和综合医院治疗的次均住院总费用的差异,探讨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中医优势病种的费用特点。方法:数据选自北京市58家医院中出院时间在2016-01-01—2019-12-31的优势病种住院患者信息,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对提取的住院患者基本数据进行混杂消除。结果:共收集605 688例优势病种住院患者数据,结果发现中医优势病种整体上在综合医院的次均住院总费用高于中医类医院,中医优势病种在中医类医院的费用结构体现了中医诊疗的特点。结论:未来要积极推动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充分考虑各病种特点,将费用结构调整重点放在医疗行为的调整和中医药优势的发挥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石振宇 路凤 王天奇 孟庆跃
目的:分析北京市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整合后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并定量估计不合理的住院费用增长所占比例。方法:利用2017—2018年北京市二、三级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和北京市全国第6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结果:医保整合政策实施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的住院实际报销比明显提高,住院服务可及性提升,住院总费用有所增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人均增长约587元,其中不合理增长占比为32.0%;改革后人均住院医保支出增加1 237元,其中不合理增长占比为9.1%。结论:应当进一步完善医保支付制度,提高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水平,优化医保政策监测和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欧嘉新 朱宏 张远妮 邹俐爱 邱恒 姚奕婷 杨晨 徐泽宇 黄广成
目的:分析广东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综合公立医院住院费用结构变化情况,探讨影响费用结构变化的因素。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结构变动度,对284家综合公立医院2017—2019年次均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药品费占比由27.00%下降为23.61%,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占比持续上升;结构变动贡献率前三位分别为药品费用、治疗费用、手术费用,累积贡献率为77.62%;住院费用与检查、化验和卫生材料关联度较大,分别为0.991、0.946和0.897。结论:次均住院费用增速放缓,结构趋向合理,检查化验费成为影响住院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需要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监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邓婕 邹俐爱 宋喜国 姚奕婷 彭常彪
目的:以医疗费用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路径。方法:运用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与医院经济运行质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医疗费用的中介作用。结果:药品收入、医院服务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分别与医疗费用及医院经济运行质量呈正相关,医疗费用在药品收入与医院总收入间起中介作用,在财政补助收入与医院资产负债率间起中介作用,在财政补助收入与医院总收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通过医疗费用间接影响医院总收入。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加大财政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永生 肖梦熊 陈珞珈 郑格琳
目的:设计北京市中医医疗服务项目调整方案;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结果:北京市现执行价格有48个中医项目与110个《国家规范》项目对接,调整前后价格增长比例为87.89%,中医项目占医疗费用增加总额的2.3%;结论:理顺了项目价格比价关系,为推进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改革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医耗联动 中医医疗服务 价格改革 北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文娟 张宇薇 何绍斌 肖杰灵 贾一凡 蔡媛青 胡洋溢
目的:分析北京市DRG试点医院与非DRG试点医院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住院费用内部结构和影响因素,为下一阶段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5家DRG试点医院和124家非DRG试点医院2015—2021年的统计报表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各明细费用与例均总费用的关联程度,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住院患者例均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DRG试点医院组和非DRG试点医院组中与住院患者费用关联度最高的分别是例均手术费和例均药品费,关联度最低的均是例均检查费。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DRG试点医院组中住院患者费用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名前2位是耗占比和平均住院日,非DRG试点医院组排名前3的影响因素为平均住院日、手术治疗费用占比和耗占比。结论:DRG付费有利于优化子宫平滑肌瘤住院患者的费用结构,平均住院日、耗占比和手术治疗费用占比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住院患者费用的重要因素,公立医院未来仍需继续优化费用结构,“节流”与“开源”并重,利用DRG付费及其配套措施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在全流程、各环节加强耗材治理和赋能医院与医务人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