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1)
- 2023(7098)
- 2022(5973)
- 2021(5259)
- 2020(4304)
- 2019(9670)
- 2018(8950)
- 2017(16932)
- 2016(9261)
- 2015(9699)
- 2014(9026)
- 2013(8779)
- 2012(7809)
- 2011(6940)
- 2010(6782)
- 2009(5957)
- 2008(5720)
- 2007(4805)
- 2006(4160)
- 2005(3324)
- 学科
- 济(36360)
- 经济(36321)
- 管理(23826)
- 业(22619)
- 企(16850)
- 企业(16850)
- 方法(16445)
- 数学(15102)
- 数学方法(14987)
- 农(9815)
- 中国(8982)
- 学(8749)
- 财(8302)
- 地方(7850)
- 贸(7744)
- 贸易(7743)
- 业经(7704)
- 易(7460)
- 农业(6994)
- 环境(6550)
- 技术(5736)
- 产业(5146)
- 务(4991)
- 财务(4989)
- 财务管理(4984)
- 制(4940)
- 划(4857)
- 企业财务(4740)
- 银(4375)
- 银行(4331)
- 机构
- 大学(127861)
- 学院(126452)
- 济(50935)
- 经济(50075)
- 管理(47669)
- 研究(45147)
- 理学(42787)
- 理学院(42171)
- 管理学(41286)
- 管理学院(41084)
- 科学(31873)
- 中国(31844)
- 农(30953)
- 京(29995)
- 业大(26800)
- 农业(25103)
- 所(23468)
- 研究所(22087)
- 中心(20274)
- 财(20132)
- 北京(18469)
- 农业大学(17566)
- 江(17335)
- 财经(17158)
- 院(16706)
- 范(16000)
- 经(15902)
- 经济学(15879)
- 师范(15696)
- 经济学院(14705)
- 基金
- 项目(98519)
- 科学(77753)
- 基金(74195)
- 家(68618)
- 国家(68109)
- 研究(62063)
- 科学基金(57969)
- 社会(42261)
- 基金项目(40945)
- 自然(40696)
- 社会科(40329)
- 社会科学(40319)
- 自然科(39831)
- 自然科学(39817)
- 自然科学基金(39116)
- 省(37598)
- 划(33480)
- 资助(28476)
- 教育(27631)
- 重点(22462)
- 编号(21714)
- 计划(21212)
- 创(20932)
- 发(20873)
- 部(20766)
- 科研(19799)
- 创新(19683)
- 科技(18553)
- 国家社会(18443)
- 业(17683)
共检索到168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晓平 封强 李媛芳
基于投标租金理论,运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统计方法,以北京市1992—2012年城市办公用地交易数据为实证基础,重点分析北京市办公用地区位变动规律及投标租金空间不均衡形态。结果表明:北京市办公用地投标租金总体上呈现从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衰减的规律,但存在显著的空间不均衡性,空间连续性与空间变异性并存;在中心商务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区位形成投标租金峰值中心。在研究时段内,多个办公用地空间集聚热点区的出现,表明北京城区单中心模式的影响作用有所弱化,呈现多中心功能结构的发展趋向。分别运用单中心模型、多中心全局回归模型、局部空间回归模型对办公用地投标租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办公用地区位布局具有显著的集聚经济特性,向心集聚性、同业集聚性以及区位便捷度与办公用地投标租金空间分异关联密切。随着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及市场机制对土地开发模式主导程度作用的加强,研究城市土地价格与其空间区位之间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理论,为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亚艺 朱道林 耿槟
以北京市六环内住宅租金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Kriging插值等方法,研究北京市住宅租金空间分布规律,探究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市住宅租金空间自相关性显著,住宅租金整体上呈现由市中心向外圈层衰减的规律,高—高(HH)集聚类型主要分布于北城,低—低(LL)集聚类型则主要分布在南城。人口密度、城市房地产开发、就业中心、城市功能分区、交通条件及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等因素影响北京市租金空间结构形成。其中,交通条件及公共服务设施对区域住宅租金高低有决定性作用。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租赁住宅的需求与供给、住宅居住效用这两方面决定城市住宅租金水平。
关键词:
住宅租金 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 北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静 柴彦威 张文佳
利用2007年北京市活动日志调查数据,把居民最常去的购物地视为一种购物出行偏好,以居民对购物地离家的感知距离作为因变量,个人及家庭属性、居住空间属性、购物活动情况等作为自变量,建立基于不同区位的OLS回归和WLS回归模型,探讨北京市不同区位居民购物出行偏好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结果表明:不同区位居民购物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内城以商业密度、年龄为主;近郊以购物频率为主,远郊以年龄为主。此外,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不同区位居民购物出行的影响不仅作用强度存在显著差异,作用方向也有所不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景秋 陈叶龙 张宝秀
通过对北京城市写字楼2009年调研数据的空间统计,研究北京市办公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模式。研究发现:北京市写字楼总体呈现集聚的空间分布模式,分布重心向北倾斜明显,主要分布方向为"西北—东南",空间离散程度逐渐加大,且有逐渐向近郊及远郊推进的趋势。同时,北京市写字楼的空间分布经历了分散-集中-再分散的过程,"西北—东南"向的空间格局标示着北京城市办公功能空间布局的主导方向;其演变模式先后经历了离散—极化—扩散—稳定四个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中心城区内部已形成的办公集聚区的空间承载量有限的情况下,办公活动将向外扩展,办公活动郊区化将对缓解中心城区高度集聚、平衡城区与郊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和优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洪强 李小雪 张英婕
基于上海市1688个出租房屋样本,首先分析了区域内租金价格的空间分异特征,再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对影响租金价格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上海市住宅租金价格呈现以南京路为核心向四周圈层式递减的趋势;(2)租金价格具有高度的空间正相关,高、低租金聚类区域空间分异明显;(3)卫生间数量对房屋出租价格的影响最显著,交通位势对房屋出租价格的影响次之,居室数量和中心位势对房屋出租价格的影响差别不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军 王志文 张骥
基于北京市城六区住宅租金数据、住宅以及周边五类公共产品(医院、公园、商场、电影院、博物馆)的地理信息数据、公共产品属性数据,得到各类公共产品供给指数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住宅租金空间自相关特征,并利用Hedonic特征定价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供给对住宅租金的影响。结果表明:住宅租金在空间上呈同心环状分布,南北城差异显著;空间计量分析显示,北城平均租金高于南城,三环内高于三环外,四环外低于四环内,三四环之间租金分布无集聚特征;医院对租金有负向影响,电影院和博物馆对租金有正向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军 王志文 张骥
基于北京市城六区住宅租金数据、住宅以及周边五类公共产品(医院、公园、商场、电影院、博物馆)的地理信息数据、公共产品属性数据,得到各类公共产品供给指数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住宅租金空间自相关特征,并利用Hedonic特征定价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供给对住宅租金的影响。结果表明:住宅租金在空间上呈同心环状分布,南北城差异显著;空间计量分析显示,北城平均租金高于南城,三环内高于三环外,四环外低于四环内,三四环之间租金分布无集聚特征;医院对租金有负向影响,电影院和博物馆对租金有正向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婷婷 张凤荣 安萍莉 孟媛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远郊化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利用1996年、2002年、2006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分两个时段来研究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及来源特征,分析得出城镇、农村居民点、交通及特殊用地扩展速度加快,独立工矿扩展速度趋缓;新增建设用地来源涉及所有其它地类,其中耕地贡献最高,达62.54%。为定量分析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构建"建设用地扩展程度变化模型",将按行政村为评价单元的结果空间聚类,后以聚类结果和"扩展水平重要度"描述建设用地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从"平均分散"向着"多中心集聚"变化;由中低水平扩展为主向着高、低两个极端水平分化,形成了潮白河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世伟 王琳 鲁凤
住宅租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可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住宅租赁市场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网络数据,构建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南京市住宅租金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MGWR模型相较传统计量模型对住宅租金的解释效果更优;②研究区住宅租金空间分布呈"一主三副"多中心组团模式;③商业中心、重点中小学、大学校园、城市快速路、地铁站以及铁路线分布是住宅租金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在不同区域对住宅租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灵辉 王科宇 邱晓艳
集体建设用地住房租金水平是影响集体建设用地住房市场化的关键因素,只有在了解承租者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住房所愿承受的租金水平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制定合理的租金价格以及租金调整机制,使得集体建设用地住房在与商品房、公租房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通过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住房租金水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基于1 003名大学生这一重要租房群体的调研问卷数据,利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集体建设用地住房租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与论证说明。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租赁此类住房的租金支付意愿与所在城市房价、商品房的租金、家乡所在地、性别、学校类别呈正相关,与年龄、租金水平比商品房租金低的预期、到工作地点的距离呈负相关。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员鑫淼 王利洒 徐姗
居住功能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其时空分异格局与模式直接影响了住房供需、职住平衡及群体层级分化等关键问题。既有研究缺乏从居住功能细分类视角运用细粒度、长时间序列数据对居住时空演进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亦鲜有基于居住空间类型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和探索。首先判定了居住功能更新的时空分异阶段:中心城区改建均衡,多中心商品房建设,外建内改,中心城区社区更新、社区更新外延与城郊保障房兴建。尔后,探究了镇街尺度的演化热点并综合凝练六类居住空间更新模式:社区更新主导模式、保障房主导模式、混住房主导模式、商品房主导模式、组合建设模式、改建一体模式。最后,归因分析发现商品房和混住房布局受人口分布、区位与交通通达性影响较强烈,政策影响对于其建设分布有宏观引导作用;保障房建设强度以及分布主要受住房保障政策的作用;人口分布以及社区属性是社区更新的原始推动力;大事件触媒对居住功能总体演化会产生阶段性强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景秋 郭捷
以北京城市办公集聚区为调查范围,选取公司周边绿化、交通、商业配套设施状况以及公司所在地整体环境感受4项主观评价指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城市以写字楼为载体的工作场所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城区办公活动空间满意度综合评价良好,其中对商业配套设施最为满意,对绿化状况最为不满。从被调查的6个行政区看,位于前3名的分别是朝阳区、丰台区和东城区,海淀区因交通、商业配套不满意导致其综合评价为合格;从满意度的空间分布来看,北高南低,并向北和东北方向延展,形成岛状和片状高值区,与北京办公集聚区空间分布特点一致。城市工作者需要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于北京城市工作场所的满意度研究,将有助于对城市从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出发进行规划和建设。北京城市今后应注重对办公空间的整体规划,并依据功能定位和作用进行重点建设,从地方文化入手建设有中国特色和北京特点的办公空间,以办公空间优化引导北京南北城区之间均衡发展。
关键词:
办公活动 满意度评价 空间分析 北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磊 张景秋
对城市办公集聚区空间联系研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有助于认知集聚区的现状特点和作用,并为集聚区发展提供指导;二是为后续的城市功能空间优化研究提供基础。通过对适合城市办公活动空间联系强度的哈夫引力模型的修正,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对北京城市内部具有代表性的4个办公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论表明,办公集聚区的空间联系强度差异显著,且呈现出随距离衰减特征;同时,办公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联系方向性明显,总体来看,表现为由外城区向核心区流动的特征,而中关村办公集聚区的空间联系在4个代表性办公集聚区中表现最为活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丹丹 张景秋 孙蕊
城市交通条件是城市运营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决定着城市的运行效率以及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抽样数据,以北京城区10个办公集聚区为研究区,运用多维标度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内通达性的被调查人主观感知进行分析评价,结合主观感知与实际测算客观数据的对比,比较城市内部不同办公集聚区之间通达性感知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以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是北京城市居民选择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近50%的人更倾向于选择5~10 min的步行时间达到公共交通站点和休闲娱乐设施场所;2城市内部不同办公集聚区的从业人员通达性感知情况与客观实际分析存在显著差异性;3办公集聚区通达性主客观等级的差异,反映了交通通达性的测度不仅要关注站点距离,更应该关注出行者心理感知和出行换乘的便利程度,特别是交通站点到工作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联通问题;45~10 min的步行圈是城市活动的基本单元,它不仅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及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单元,而且应将其作为推动北京城市改善和提高空间通达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通达性 感知 办公集聚区 北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莹 吕萍 周滔
本文基于当前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房价、地价和租金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单位根和一级差分的协整检验得到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和房屋租赁价格指数相对于时间均是稳定的,从格兰杰滞后因果检验的结论得出:在北京市的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中,当滞后期为1-3期时,房价的高低是地价上涨的原因;当滞后期为4-6期时,租金的高低是地价上涨的原因;而地价的高低没有明显成为房价上涨的原因。
关键词:
房价 地价 租金 单位根检验 格兰杰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