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4)
- 2023(12832)
- 2022(10794)
- 2021(9783)
- 2020(8367)
- 2019(19208)
- 2018(18899)
- 2017(36712)
- 2016(20056)
- 2015(22448)
- 2014(22441)
- 2013(22397)
- 2012(20697)
- 2011(18585)
- 2010(18901)
- 2009(18234)
- 2008(18567)
- 2007(17080)
- 2006(14959)
- 2005(13853)
- 学科
- 济(90023)
- 经济(89887)
- 业(86668)
- 企(77839)
- 企业(77839)
- 管理(76021)
- 方法(39484)
- 财(31658)
- 数学(30900)
- 数学方法(30664)
- 农(29655)
- 业经(28886)
- 务(22549)
- 财务(22519)
- 财务管理(22482)
- 制(22257)
- 企业财务(21297)
- 农业(20728)
- 中国(20554)
- 技术(17849)
- 地方(16637)
- 和(16455)
- 体(16138)
- 划(15806)
- 贸(15421)
- 贸易(15415)
- 理论(15022)
- 策(14878)
- 易(14875)
- 学(14177)
- 机构
- 学院(298992)
- 大学(295603)
- 济(127280)
- 经济(124718)
- 管理(118703)
- 理学(101531)
- 理学院(100410)
- 管理学(99051)
- 管理学院(98486)
- 研究(96300)
- 中国(76222)
- 京(64440)
- 财(62531)
- 科学(57313)
- 农(52354)
- 所(48897)
- 财经(48790)
- 江(46972)
- 中心(44658)
- 经(44042)
- 业大(43743)
- 研究所(43669)
- 农业(41154)
- 北京(40734)
- 经济学(38586)
- 州(36311)
- 财经大学(35724)
- 范(35630)
- 师范(35316)
- 经济学院(35002)
- 基金
- 项目(191137)
- 科学(152263)
- 基金(140481)
- 研究(140387)
- 家(120756)
- 国家(119682)
- 科学基金(104569)
- 社会(91142)
- 社会科(86456)
- 社会科学(86431)
- 基金项目(75477)
- 省(75087)
- 自然(67302)
- 自然科(65733)
- 自然科学(65713)
- 自然科学基金(64596)
- 教育(63280)
- 划(62224)
- 编号(56278)
- 资助(56007)
- 成果(45045)
- 部(42683)
- 重点(42560)
- 创(42535)
- 发(41045)
- 业(40555)
- 制(40032)
- 创新(39011)
- 课题(38382)
- 国家社会(37534)
- 期刊
- 济(148110)
- 经济(148110)
- 研究(88332)
- 中国(57428)
- 财(53528)
- 农(49158)
- 管理(47041)
- 学报(42218)
- 科学(41117)
- 农业(33053)
- 大学(32751)
- 学学(31032)
- 融(27940)
- 金融(27940)
- 技术(26582)
- 业经(25791)
- 财经(24908)
- 教育(24375)
- 经济研究(22312)
- 经(21374)
- 问题(19988)
- 业(19859)
- 技术经济(17362)
- 财会(15729)
- 现代(15319)
- 贸(15150)
- 商业(14606)
- 世界(14196)
- 版(14015)
- 理论(13533)
共检索到449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辰 申玉铭
基于北京市2004,2008,2013年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地理集中度等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结合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街道为空间单元,刻画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市制造业基本退出首都核心区,向通州区、大兴区和昌平区扩散,并在郊区产业园内形成新的集聚区。(2)总体上,制造业主要分布在空港街道、胜利街道、仁和地区办事处、旺泉街道、东湖街道和果园街道等。其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亦庄地区办事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分布在迎风街道、古城街道以及亦庄地区办事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分布在以雁栖办事处、仁和地区办事处为代表的街道。(3)不同产业特性的制造业呈现不同的演变趋势: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向西北方向昌平沙河地区、西南方向房山区扩散;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向通州区、昌平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东南方向大兴区、通州区集中。(4)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是交通通达性、土地制度、城市空间规划、产业政策和开发区建设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空间格局 空间演变 制造业 北京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晓晨 王滔 王家莹
产业在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导力量。要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合理地进行城市功能区规划,都离不开对城市内部产业空间组织规律的了解与掌握。产业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各种集聚与分散力量综合作用达到平衡时的结果。鉴于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探讨产业空间组织的不同特征与类型,本文利用2001年北京市基本单位普查的资料,从产业集中度和地理集聚度2个维度,对北京市的两位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空间组织形式进行了特征分析与类型分类,归纳总结出寡占—集聚型、寡占—分散型、领先—集聚型、领先—分散型、竞争—集聚型以及竞争—分散型6种空间组织类型,并简单探讨了其形成因素,最后比较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空间组织形式上的共性和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灿飞 潘峰华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吸收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吸收外资最多的城市之一。本文利用北京市制造业2001-2004年产业面板数据,对制造业外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外资进入的挤出效应大于溢出效应,但外资对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可能能够促进外资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外资对于本地产业发展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地方政府既要看到外资积极的一面,也要注意防范风险。
关键词:
溢出效应 挤出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 制造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广忠 刘涛
基于第一、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企业数据,以161个邮区为基本空间单元,论文从重心迁移的视角考察了北京市制造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的宏观趋势,发现北京市制造业重心位于东北部的二、三环之间,并在向东北方向迁移。对重心迁移的因素分解表明,新建企业是制造业重心迁移的主导因素,原有企业的迁移与倒闭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论文认为北京市制造业重心将继续向东移动,但南北方向将趋于稳定;多方向疏散的均衡郊区化模式是当前北京制造业布局的合理选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超 孟续铎
本文以北京市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VAR模型分析了在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的条件下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影响就业水平的因素不变时,最低工资对北京市制造业就业起推力作用。政府应根据地域、行业性质、劳动力市场结构等因素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在不损失就业的情况下,提高最低工资以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制造业 就业效应 北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可云 裴相烨
企业空间扩张对企业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9—2018年北京市制造业上市企业及其子公司微观数据,通过子公司空间分布变化分析了企业空间扩张模式,并分析了扩张带来的企业总部与子公司之间距离的变化,进一步采用动态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地理距离与经济距离的变化对不同扩张模式的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样本期内,北京市制造业上市企业扩张规模较大,空间扩张模式由等级扩散转变为等级扩散与接触扩散相结合,且以接触扩散为主;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地理距离呈上升趋势,经济距离先下降后上升。其中,技术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倾向于等级扩散,非技术密集型企业与国有企业倾向于接触扩散。(2)对以接触扩散为主要扩张模式的企业来说,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地理距离与企业效率负相关,而以等级扩散为主要扩张模式的企业效率受地理距离影响不显著。(3)无论企业扩张模式如何,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经济距离均与企业效率正相关。因此,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企业应选择不同的扩张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瑞东 江曼琦
研究城市内部产业空间演化及其动因机制对优化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北京市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大城市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演化特征,发现其分布集聚明显、受开发区政策影响较大、有适宜的人口分布区间,演化过程有较强的路径与地理依赖特征。使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对产业演化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多样化经济带来的雅各布斯外部性,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受专业化产生的马歇尔外部性影响更大;地租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均阻碍产业向城市中心集聚;地区创新能力和开发区政策对产业空间演化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伟 李绍荣 黄桂田 盖文启
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 ,必须打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限制 ,即国有经济成分的多少代表一定的社会属性的观念 ,让行业的技术特点和生产组织形式决定行业的各种经济份额比例 ,使各种所有制资本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中各尽所能 ,发挥其最大作用 ;并且北京市的一般机械制造业生产技术传统 ,组织形式落后 ,只有用现代的光电技术进行改造 ,才能提升行业的层次 ,而信息行业和汽车制造业则需通过非国家资本提升行业的生产技术和集中度 ,至于医药行业则需通过国家资本开发新产品和提高行业集中度 ,这样才能提高这些行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现代制造业 工业发展 国家资本市场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平
研究都市产业结构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为实践所急需。文章在比较国内外都市产业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国内学者更重视通过历史归纳与比较研究确定都市主导产业。经过对北京市制造业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虽然从产值与销售数量等角度,北京市制造业确实有产业集中的趋势,但就业、利润的分布规律却正好相反,显示北京市制造业从增长质量和增长动力正在向较多的产业类别蔓延。空间与企业寿命分布显示,产业的分散化来源于新兴企业的进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做强重于做大。因此,对都市产业,创造重于制造,对产值与主导产业的关注应转移到对区域创新环
关键词:
都市 主导产业 制造 创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柳天恩 周彬 周志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升级是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北京的制造业尤其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转移态势最为明显。河北在承接北京制造业转移时,应遵循梯度转移、互补转移、集聚转移、合作转移、绿色转移和升级转移的原则。具体说来,一是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从高梯度行业向低梯度行业转移;二是按照"北京研发+河北应用""总部经济+异地生产""链式分解+服务外包"等模式实现制造业的部分环节转移;三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增强产业转移的根植性,降低产业转移的风险;四是通过双方合作建立产业转移园区或飞地经济,实行税收分成;五是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实行差异化的产业承接政策;六是补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磊 张晓平
21世纪之初,北京正由一个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其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化经济发展战略都将对北京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空间布局为着眼点,分别运用功能分区的圈层划分方法和基于邮区尺度的重心计算方法,对近10年北京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演化过程进行刻画,并且利用重心变动的分解分析对影响制造业布局的动力因素进行定量描述。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北京制造业的布局正在经历由城市功能拓展区向城市发展新区调整的过渡阶段;近10年间北京制造业的就业和企业分布重心都出现了向东偏移的趋势,但是南北方向有所不同:前者向东北偏移,后者向东南偏移。对北京制造业的就业重心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就业重心偏移的贡献同样显著,推动就业重心向东北偏移。北京应继续深化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工业的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要继续引导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东移南扩"的布局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
关键词:
制造业分布 重心 分解 北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红霞
基于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以邮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从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微观视角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及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在市域范围内,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以城市中心为原点,随距离增加集聚程度先升后降;两次经济普查期间呈现向心集聚的发展趋势,但总体集聚度有所减弱。进一步地,距离最近地铁站的距离、距离机场的距离、到中轴线中心距离等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重要的负向影响,路网密度以及距离制造中心的距离的作用较弱;政策新区和发展区规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集聚水平对当期的集聚影响较大,以上因素共同决定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圈层+极化"的空间布局。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影响因素着手,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集聚区位、集聚过程等进行科学引导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雪 塔阳 杨江龙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文章以北京市为例通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计算出了北京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并分析了互相需求关系,进一步还为北京市物流业、制造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产业联动 投入产出理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巍 林汉川
北京市政府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还应当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那么,北京市制造业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未来的升级和发展方向如何,这是当前一段时期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选取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制造业中28个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共同评价其先进性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再勇 严宝玉 盛朝晖 李宏瑾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率过高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如何衡量投资效率成为问题的关键。我们借鉴经济增加值(EVA)方法,通过对2001—2005年我国和北京市制造业EVA回报率的计算及其与投资的关系发现,总体而言,近年来各行业高投资率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即是有效率的,以此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也是具有相当坚实的微观基础的,这对评估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其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EVA 投资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