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7)
2023(9806)
2022(8862)
2021(8438)
2020(7120)
2019(16874)
2018(16969)
2017(32669)
2016(18002)
2015(20424)
2014(20436)
2013(20148)
2012(18424)
2011(16374)
2010(16219)
2009(14761)
2008(14187)
2007(12201)
2006(10564)
2005(8900)
作者
(53106)
(44104)
(43822)
(41617)
(27775)
(21462)
(19900)
(17709)
(16879)
(15687)
(15204)
(14665)
(13826)
(13814)
(13649)
(13640)
(13384)
(13102)
(12602)
(12390)
(11052)
(10689)
(10597)
(10005)
(9922)
(9921)
(9702)
(9643)
(9040)
(9034)
学科
(70459)
经济(70385)
管理(49543)
(46587)
(39197)
企业(39197)
方法(35587)
数学(31034)
数学方法(30547)
(17960)
(16499)
地方(16383)
中国(16322)
(15904)
业经(14821)
农业(12072)
(11899)
理论(11820)
环境(11556)
技术(10984)
(10916)
贸易(10911)
(10559)
(10496)
财务(10495)
(10493)
财务管理(10473)
企业财务(9896)
(9809)
教育(9455)
机构
大学(251398)
学院(249344)
管理(102906)
(91294)
理学(89852)
经济(89106)
理学院(88817)
管理学(87033)
管理学院(86618)
研究(82301)
中国(58914)
(56753)
科学(55662)
(44029)
业大(42287)
(41956)
(39484)
研究所(38810)
中心(37623)
北京(36232)
农业(34866)
(34753)
(33265)
师范(32975)
财经(32511)
(29956)
(29550)
(29147)
技术(27210)
师范大学(26848)
基金
项目(180401)
科学(140253)
基金(129216)
研究(128172)
(113742)
国家(112818)
科学基金(96344)
社会(77709)
社会科(73537)
社会科学(73514)
(71080)
基金项目(69660)
自然(65657)
自然科(64085)
自然科学(64066)
自然科学基金(62834)
(60948)
教育(58386)
资助(54058)
编号(52602)
成果(41644)
重点(40151)
(38733)
(37915)
(36965)
课题(36237)
科研(34917)
计划(34612)
创新(34465)
大学(32896)
期刊
(96093)
经济(96093)
研究(69165)
中国(45222)
学报(43716)
(39264)
科学(39078)
管理(35456)
大学(31673)
学学(29669)
(28155)
农业(27909)
教育(27432)
技术(22269)
(16423)
金融(16423)
业经(15942)
图书(14890)
(14623)
经济研究(14301)
财经(14213)
科技(13541)
理论(13038)
资源(12714)
技术经济(12606)
问题(12544)
实践(12321)
(12321)
(11876)
统计(11819)
共检索到349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良良  陈新平  张福锁  刘宏斌  吴健繁  
1998— 1999年在北京市设置了 10个 6水平氮肥试验 ,发现氮肥在大多数试验点对小麦都有增产作用 ,且在施氮量超过 180 kg.hm-2 时大多数试验点并未表现出产量降低现象 ,而是出现一个产量相对稳定的平台。以线性加平台、二次型加平台、二次型和平方根共 4个氮肥效应模型对冬小麦施氮量和籽粒产量拟合 ,对模型拟合程度和施肥经济效益分析发现 ,除施氮没有增产效应的 2个点外 ,50 %的点氮肥效应模型以线性加平台最优 ,2 0 %的点以二次型加平台最优 ,10 %的点以二次型最优 ;其中 ,10个点中有 2个点可以不施氮 ,2个点施氮量为 1~ 90 kg.hm-2 ,4个点施氮量为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本普  王勇  李秀云  李风云  张金邦  王继诰  史红  张瑛  杨立凯  张俊生  
通过多年多点多品种的小区试验、定位试验及不同播期播量的高产攻关与高产示范 ,对高产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产土壤条件下 ,6 6 6 7m2 产小麦 4 5 0~ 5 0 0kg ,以持续高产和提高土壤肥力为前提 ,每年应 6 6 6 7m2 施优质有机肥 30 0 0kg、纯N 12~ 14kg、P2 O56~ 8k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新媛  赵思达  郑险峰  王朝辉  何刚  
【目的】在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通过连续7年田间定位试验,探索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地上部吸氮量、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为小麦增产及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玉米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副处理设置5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N0,不施用氮肥)、84 kg·hm~(-2)(N84,当地推荐氮肥用量的一半)、168 kg·hm~(-2)(N168,当地推荐氮肥用量)、252 kg·hm~(-2)(N252,高氮肥用量)、336 kg·hm~(-2)(N336,超高氮肥用量)。【结果】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未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施用氮肥较不施氮肥小麦增产18%—29%,而超高氮肥用量较推荐氮肥用量有减产风险。秸秆还田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有交互效应。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在氮肥用量为252和336 kg·hm~(-2)时,公顷小麦穗数增加5%—7%,产量平均增加5%—6%。秸秆还田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施用氮肥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不施用氮肥增加16%—33%。秸秆还田对小麦地上部吸氮量无显著影响,施用氮肥的地上部吸氮量较不施用氮肥增加36%—72%。秸秆还田和氮肥用量对小麦地上部吸氮量有交互效应。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在氮肥用量为252和336 kg·hm~(-2)时地上部吸氮量平均增加5%—8%。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使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平均增加18%,增加的硝态氮含量主要分布在70—170 cm土层。N168处理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土壤氮处于亏损状态,秸秆还田后有效地弥补了氮亏缺,进一步增加氮肥用量,将大幅增加土壤氮盈余量。相对于秸秆还田,氮肥用量对土壤氮盈余量的影响更大。【结论】秸秆还田配施高氮肥用量能增加小麦产量和地上部吸氮量,但同时增加了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和氮盈余量。综合考虑小麦籽粒产量、土壤硝态氮残留和土壤表观氮平衡等,秸秆还田配施168 kg·hm~(-2)氮肥更利于维持小麦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安周  朱秀芳  李天祺  
粮食产量的估测对制定粮食政策和调整种植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利用2013年4月30日、5月12日和5月29日三期冬小麦抽穗、灌浆时期的HJ小卫星NDVI数据,结合北京市实产地块数据建立了北京市冬小麦估产回归模型,并对北京市各区县和北京全市的冬小麦单产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分区县地块回归的北京市冬小麦主产区大兴、房山、通州和顺义的小麦单产分别为5148.96 kg/hm2、4849.30 kg/hm2、5350.64kg/hm2和5108.84 kg/hm2,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和0.001;北京市全市的冬小麦单产为5049.24 kg/hm2,精度验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忠宇  翟丙年  于昕阳  闫明灏  李展飞  
【目的】研究施用氮肥时配施有机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含水量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寻求适合该地区的合理的施肥方式,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方法】2011-2013年在位于渭北旱塬的陕西白水县,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75,150,225,300kg/hm~2)下施用有机肥对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贮水量及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生理指标等的影响。【结果】1)各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均有利于耕层土壤保水,在增加小麦产量的同时也加剧了0~200cm土层水分的消耗。2)夏闲期降水量限制了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深度,140cm以上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大。3)各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的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诚  乐群芬  孙斌  丁立成  郭小梅  陈云峰  乔艳  刘东海  李双来  
【目的】探求小麦氮肥最佳用量与合理施用方法。【方法】本文开展了减少氮肥用量与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及小麦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在小麦苗期土壤02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并不显著减少,对小麦苗期土壤的有效磷与速效钾影响不明显;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对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对小麦生长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减少了小麦籽粒与秸杆的氮含量,对磷、钾的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从经济与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减施20%氮肥是可行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传辉  杨四军  顾克军  顾东祥  石祖梁  张斯梅  常志州  
【目的】探讨添加秸秆与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干物质转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确立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宁麦16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秸秆和氮肥2个因素,其中秸秆设添加(26g/盆)和不添加2个水平,氮肥设5个水平,其小麦全生育期的施氮量分别为0,0.08,0.12,0.16,0.20g/kg,共计10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最后对添加秸秆、氮肥用量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效应量进行计算。【结果】无论添加秸秆与否,小麦籽粒产量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氮均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添加秸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忠宇  翟丙年  于昕阳  闫明灏  李展飞  
【目的】研究施用氮肥时配施有机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含水量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寻求适合该地区的合理的施肥方式,以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方法】2011-2013年在位于渭北旱塬的陕西白水县,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下施用有机肥对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贮水量及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生理指标等的影响。【结果】1)各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均有利于耕层土壤保水,在增加小麦产量的同时也加剧了0~20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2)夏闲期降水量限制了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深度,140 cm以上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大。3)各施氮水平下配施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娟  周殿玺  李建民  王璞  
大田试验研究了限水灌溉 (于拔节、开花期各灌 750 m3 .hm-2 )条件下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 :在 N0~ 375kg.hm-2范围内 ,随氮肥用量加大 ,小麦产量提高 ,每平方百米施 2 2 5kg纯氮的处理达到最高产量 (6 4 6 6 .5kg.hm-2 ) ,在此基础上增施氮肥产量不再增加 ;氮素生理效率随氮肥量的递增而降低 ;限水灌溉下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集中在开花期以前 ,并且增加氮肥量降低了开花—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分配于营养器官的氮素比例增加 ,其中以叶片占的比例最大 ,而收获指数则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金鹏  王志敏  张琪  徐学欣  王云奇  刘洋  周顺利  张英华  
为明确多次微喷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主栽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了微喷4次(S4,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3个追施氮肥处理(N1、N2和N3分别为纯氮45,90,135kg/hm2),氮肥随灌水等量分次施入,以漫灌作为对照(Ck,拔节期750 m3/hm2+开花期750 m3/hm2,拔节期追施纯氮90 kg/hm2),考察了籽粒产量、灌浆期上三叶叶绿素含量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不同时期植株氮素积累、分配与运转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多次微喷灌提高了籽粒产量,尤以S4N2增加显著(P<0.05),相比Ck提高10.5%~24.5%。微喷产量的增加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霞  罗延庆  张胜全  郑强  冯汉宇  王敏  王志敏  
在节水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氮肥施用时期对冬小麦产量、生育期间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施氮处理产量均高于N0,N88.5+69处理产量最高,氮肥生理效率则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开花期以及成熟期各施氮处理0~100 cm土体硝态氮含量均明显高于N0,各生育期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开花期各处理2 m土体硝态氮含量达到最高值,成熟期20~60 cm土层相同施氮量(157.5,226.5kg/hm2)均表现为氮肥分次施用处理硝态氮含量高于一次性底施处理(N88.5+69>N157.5,N123+103.5>N226.5)。成熟期土壤硝态氮2 m土体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春  杨敏  周齐齐  刘希伟  李彦生  张敏  蔡瑞国  
为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120,240 kg/hm~2)和花后弱光(不遮光和遮去自然光照的60%)对冬小麦植株各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2和济核916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总干质量与干物质转运总量,而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遮光降低小麦总干质量和干物质转运总量;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总干物质积累最适施氮量均为120 kg/hm~2,施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茎、叶和鞘中氮素积累量,并可显著提高济核916在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氮素积累总量,而相同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条件下,遮光降低2个小麦品种氮素积累总量;施氮显著提高济核916在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氮素转运总量,而在相同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条件下遮光降低济麦22氮素转运总量,提高其氮素转运总量。施氮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在正常光照和弱光条件下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遮光条件下济麦22氮素转运总量;施氮主要影响2个小麦品种成穗数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遮光主要降低2个小麦品种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但在遮光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均能提高小麦产量,说明施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遮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遮光和施氮均能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俊良  张敏  刘希伟  徐东旭  吕蒙  蔡瑞国  周印富  
为研究糯小麦和普通小麦植株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对氮素水平响应的差异,在大田条件下,以糯50222和轮选987为试验材料,设计3个氮肥处理(0,100,200 kg/hm2),结果表明:糯50222植株的分蘖力和成穗率均低于轮选987,最终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明显低于后者;但糯50222的穗粒数明显高于轮选987。2个品种籽粒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变化,灌浆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且糯50222的灌浆速率小于轮选987,导致其千粒质量低于轮选987。增施氮肥后,糯50222的分蘖增多,成穗率增大,穗数增加;而轮选987的穗数也增多,但是分蘖成穗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增施氮肥促进了糯50222植株茎、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同科  曹云者  张国印  李广敏  
采用多点氮肥单因素多水平试验研究了河北省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地力水平条件下,冬小麦拔节期茎基部 NO_3~-含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发现拔节期茎基部 NO_3~-浓度随施肥水平的提高呈直线增加。小麦拔节期茎基部NO_3~-含量与其收获期籽实产量密切相关,在土壤肥力高中低三种不同条件下,相应最高产量分别为 7639,6762,4241 kg/hm~2,最高产量之氮肥施用量分别为 207,194,100 kg/hm~2,相应拔节期植株茎部的 NO_3~-含量分别为1600,1145,671 mg/kg,较好地显示了氮肥的丰缺临界浓度。研究表明,在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冬小麦拔节期茎基部NO_3~-含量可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生斌  陈新平  张福锁  
通过对北京地区冬小麦 6个高产品种 (京 4 11、94 2 8、农大 32 91、94冬 2 8、中麦 9号和京冬 8号 )的氮肥试验 ,研究了不同品种冬小麦推荐施肥指标的差异 ,确立了对应的氮肥推荐参数。 6个冬小麦品种中 ,农大32 91、中麦 9号和京冬 8号对氮肥反应较为敏感 ,其中农大 32 91和京冬 8号属于高效高响应品种 ,中麦 9号属低效高响应品种 ;而 94 2 8对氮肥反应较不敏感 ,属于低效低响应品种。这 6个品种达到最高产量的最佳氮素供应量 (播前土壤无机氮和肥料氮量 )分别为 183,181,132 ,132 ,15 2和 132 kg.hm-2 ,不需追肥的硝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