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9)
2023(15338)
2022(13035)
2021(12090)
2020(10257)
2019(23381)
2018(23201)
2017(45148)
2016(24407)
2015(27394)
2014(27148)
2013(27130)
2012(24687)
2011(22044)
2010(22167)
2009(20847)
2008(20714)
2007(18542)
2006(16579)
2005(14463)
作者
(70473)
(58849)
(58449)
(55568)
(37235)
(28339)
(26458)
(23261)
(22281)
(21103)
(20069)
(19784)
(18645)
(18480)
(17921)
(17737)
(17534)
(17267)
(16855)
(16678)
(14725)
(14437)
(14203)
(13625)
(13261)
(13118)
(13014)
(12991)
(11857)
(11738)
学科
(103869)
经济(103748)
(99626)
管理(81749)
(81714)
企业(81714)
(48275)
方法(45936)
数学(36566)
数学方法(36176)
业经(33151)
农业(32219)
(29718)
中国(24517)
(21902)
财务(21840)
财务管理(21814)
地方(21130)
企业财务(20652)
技术(19934)
(19655)
(19405)
(19095)
理论(18185)
环境(18051)
(17820)
(17137)
(17031)
贸易(17024)
(16495)
机构
学院(352952)
大学(347111)
管理(148019)
(142097)
经济(139172)
理学(128107)
理学院(126802)
管理学(124910)
管理学院(124289)
研究(111664)
中国(86028)
(75498)
科学(69784)
(69379)
(62844)
业大(57437)
(55361)
农业(52992)
(52903)
中心(52040)
财经(50597)
研究所(50326)
北京(47333)
(45984)
(44449)
师范(44136)
(42602)
经济管理(40545)
经济学(40244)
(40137)
基金
项目(240675)
科学(190363)
研究(178513)
基金(174396)
(150282)
国家(148858)
科学基金(129827)
社会(113590)
社会科(107245)
社会科学(107214)
(95695)
基金项目(93943)
自然(84039)
自然科(82010)
自然科学(81991)
自然科学基金(80533)
教育(79497)
(78644)
编号(74466)
资助(70233)
成果(58094)
重点(52635)
(52566)
(52083)
(51609)
课题(49274)
创新(47506)
(46176)
国家社会(45812)
科研(45298)
期刊
(165182)
经济(165182)
研究(99247)
(68865)
中国(65339)
管理(53868)
学报(52772)
科学(50911)
(49201)
农业(46843)
大学(40915)
学学(38866)
业经(33735)
教育(33482)
技术(31317)
(29911)
金融(29911)
(24208)
财经(23863)
经济研究(22920)
问题(22250)
(20344)
技术经济(19527)
科技(17778)
(17484)
现代(17454)
资源(17266)
商业(16490)
理论(16462)
图书(15736)
共检索到514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磊  胡韵菲  崔淳熙  毕于运  孙炜琳  
农业具有多功能性,生态价值是农业的重要功能。文章以北京市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测算了2003~2012年北京市农业生态价值量和北京市农业生态价值量构成。计算结果表明:2003~2012年,北京市农业生态价值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12年,北京市农业理论生态价值量为2 203.04亿元,现实生态价值量为1 167.61亿元,是农业产值的2.95倍;林业生态价值量占北京市农业生态价值总量的91%以上;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生态价值量位列北京市前三甲;北京市各区(县)农业生态价值在空间上呈"C"状分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姜  龚晶  孟鹤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中农业的生产功能逐渐被弱化,农业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凸显重要作用,估算农业的生态服务价值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主要是参照谢高地提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表,即用全国生态系统的平均服务价值来估算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这与北京的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定位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是不符合的,因此是不太恰当的。文章以北京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为研究目标,在全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对北京市300多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进行有依据的修改,制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融合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引导未来发展。以北京市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业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性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阶段的划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处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成长阶段并逐年推进,已经进入成长阶段的后期,产业融合行为表现优于产业融合效果表现。农业在与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且在壮大农业、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方面成效明显,但在农业服务业发展、农业增效、农业新业态培育等具体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今后应该加强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引导,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生产率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籽种农业及其他农业新业态。研究表明,该农业产业融合评价体系可作为考量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效的重要工具,对有关部门制定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融合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引导未来发展。以北京市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业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性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阶段的划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处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成长阶段并逐年推进,已经进入成长阶段的后期,产业融合行为表现优于产业融合效果表现。农业在与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晓博  高甲荣  李诗阳  康烨  梁香寒  郭凯力  
客观评价与分析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适用于北京市永定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指标,采用相关方法从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4方面对2007至2012年的北京市永定河生态系统服务做出货币化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从15个指标中筛选出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4个主成分,并通过复合权重法对4个主成分的得分赋权重,综合评价出2007—2012年北京市永定河的生态系统服务情况。结果表明:传统的货币化价值评估方法中,永定河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不断提高,这与永定河实施的修复工程有关;而在生态系统服务得分上,2007—2012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提出以农业为依托,以产业链延长、农业多功能拓展、农民增收为核心要素农业产业融合概念,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含三个层次的农业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村产业融合进程及成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北京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经进入成长阶段,发展成果惠及农民,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希霖  安萍莉  
对北京市大兴区农业园区近年来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及应对能力进行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选取年均收入、员工人数、设施占地面积比例、专业人员比例、高学历人员比例和员工年培训次数等建立指标体系,并采用单目标分析法对抗灾能力进行评价,提出提高园区抗灾能力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大兴区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覆盖面广和类型多样,对农业园区影响较大;2)72%左右的调研园区抗灾能力较强,达到中等水平以上,只有少量园区抗灾能力较弱。影响抗灾能力的原因主要是园区长期工作人员数量缺乏、高学历人员和专业人员比例较低、政府给予的技术扶持较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俊生  赵乐  初萌  
根据农业区域产量保险的运行机理及其发挥优势的前提条件,考察了北京市试验农业区域产量保险的意义、条件及其障碍,并结合国际上农业区域产量保险的运行状况,对合同作出了初步设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桂峰  王丽红  
本文系统分析了北京市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原因及影响。研究表明,近五年,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下,农业劳动力供给减少,促使北京农业劳动力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提高了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北京市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提供内在动力。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农业园区、企业以及大户的经营成本,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面对农业劳动力短缺引发的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问题,政府既要重视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和引导,还要深化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适时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引导和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昭晞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农业的主要功能从"向北京市提供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原料"转向了"生态服务价值"。然而在北京农业为北京贡献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的同时,北京农民直接获得的却只是不到6%的农业经济价值和经济服务价值。理论与实践都期待着北京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本文希冀为完善北京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薇  
北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就显著,已经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追求经济发展质量转变,但是人口持续增长与资源紧缺的矛盾长期存在。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对生态文明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预测,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服务。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复杂研究,从概念界定、指标取舍、数据采集等方面努力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构建了生态文明-区域经济压力指数,与全国其他省市进行对比,找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帆  麻林巍  蓝钧  陈世杰  陈景文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将有助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而园区所处区域的特点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工业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考虑相关性、可操作等原则,初步提出了一套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其计算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6大类准则,共计25个具体指标,划分为“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前者包括:信息基建共享类指标、管理与发展类指标、减量消耗类指标、园区环保类指标。后者包括:循环利用类指标和产业共生类指标。该指标体系蕴涵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已成为推进北京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借鉴,也可作为国家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研究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颖  贺潇  冯建国  王道龙  
[目的]为积极开展分区域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探索信息化管理区划资源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实现北京市各类农业资源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方法]文章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通过对北京市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内容和功能的描述,指出北京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问题主要是:对农业资源信息数据重视程度不够,对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投入不足,农业资源信息分散且缺乏有效的开发整合机制,在技术层面存在系统对接和需求方面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结论]提出了农业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关小克  张凤荣  李乐  王锐  袁雅琴  
探讨地区农业发展演变规律,是制定大都市区土地整治策略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化的导向下进行调整,其基本态势就是将生产、经济等资源转移到经济效益更好的产业或部门之中;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由1978年的28.3∶40.1∶31.6,变为2008年的6.4∶21.1∶72.4;受城市化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从69.1万hm~2持续下降到32.2万hm~2,但种植结构方面,粮食作物和蔬菜的播种面积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影响,第一产业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有限。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各区县间农业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这也是区域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颖  贺潇  冯建国  王道龙  
[目的]为积极开展分区域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探索信息化管理区划资源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实现北京市各类农业资源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方法]文章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通过对北京市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内容和功能的描述,指出北京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问题主要是:对农业资源信息数据重视程度不够,对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投入不足,农业资源信息分散且缺乏有效的开发整合机制,在技术层面存在系统对接和需求方面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结论]提出了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措施,加强政府在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及对资金投入的监管和引导,整合各方资源,充实农业资源数据的完整,与互联网平台和云数据平台进行对接同时深化服务功能,满足目标人群需求,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法规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