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0)
- 2023(16971)
- 2022(14363)
- 2021(13239)
- 2020(11252)
- 2019(25671)
- 2018(25387)
- 2017(49368)
- 2016(26367)
- 2015(29567)
- 2014(29336)
- 2013(29399)
- 2012(26883)
- 2011(23999)
- 2010(24346)
- 2009(23070)
- 2008(22132)
- 2007(19943)
- 2006(17835)
- 2005(15759)
- 学科
- 济(114831)
- 经济(114705)
- 业(103262)
- 企(84739)
- 企业(84739)
- 管理(83648)
- 方法(49651)
- 农(49170)
- 数学(40000)
- 数学方法(39569)
- 业经(36142)
- 农业(32962)
- 中国(32189)
- 财(31708)
- 融(27313)
- 金融(27312)
- 地方(25865)
- 银(25839)
- 银行(25803)
- 行(24917)
- 制(24538)
- 务(22881)
- 财务(22816)
- 财务管理(22784)
- 技术(21643)
- 企业财务(21605)
- 理论(20096)
- 学(19448)
- 和(19195)
- 贸(18955)
- 机构
- 学院(378871)
- 大学(372856)
- 济(157642)
- 管理(157169)
- 经济(154434)
- 理学(135424)
- 理学院(134086)
- 管理学(132058)
- 管理学院(131388)
- 研究(121853)
- 中国(99065)
- 京(80602)
- 科学(73681)
- 农(71814)
- 财(70567)
- 所(60165)
- 业大(59451)
- 中心(58231)
- 江(56777)
- 财经(56616)
- 农业(55029)
- 研究所(54488)
- 经(51407)
- 北京(50768)
- 州(46249)
- 范(46242)
- 经济学(46088)
- 师范(45878)
- 院(43665)
- 经济管理(42944)
- 基金
- 项目(255324)
- 科学(201969)
- 研究(189607)
- 基金(185183)
- 家(159318)
- 国家(157853)
- 科学基金(137726)
- 社会(121247)
- 社会科(114802)
- 社会科学(114772)
- 省(101509)
- 基金项目(99264)
- 自然(88247)
- 自然科(86182)
- 自然科学(86163)
- 自然科学基金(84630)
- 教育(84163)
- 划(83045)
- 编号(78270)
- 资助(75332)
- 成果(61259)
- 发(55981)
- 重点(55972)
- 部(55799)
- 创(54966)
- 课题(52400)
- 创新(50723)
- 国家社会(49453)
- 业(48290)
- 科研(47967)
- 期刊
- 济(180524)
- 经济(180524)
- 研究(109337)
- 中国(72630)
- 农(70967)
- 管理(58542)
- 学报(54791)
- 财(54586)
- 科学(53296)
- 农业(47961)
- 融(44870)
- 金融(44870)
- 大学(42892)
- 学学(40853)
- 业经(35322)
- 技术(34088)
- 教育(33891)
- 财经(27237)
- 经济研究(26068)
- 业(24731)
- 问题(24151)
- 经(23398)
- 技术经济(21112)
- 现代(18920)
- 理论(18854)
- 科技(18594)
- 商业(17904)
- 版(17696)
- 实践(17084)
- 践(17084)
共检索到564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融合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引导未来发展。以北京市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业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性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阶段的划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处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成长阶段并逐年推进,已经进入成长阶段的后期,产业融合行为表现优于产业融合效果表现。农业在与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且在壮大农业、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方面成效明显,但在农业服务业发展、农业增效、农业新业态培育等具体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今后应该加强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引导,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生产率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籽种农业及其他农业新业态。研究表明,该农业产业融合评价体系可作为考量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效的重要工具,对有关部门制定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 产业融合 评价指数 北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融合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引导未来发展。以北京市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业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性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阶段的划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处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成长阶段并逐年推进,已经进入成长阶段的后期,产业融合行为表现优于产业融合效果表现。农业在与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
农业 产业融合 评价指数 北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提出以农业为依托,以产业链延长、农业多功能拓展、农民增收为核心要素农业产业融合概念,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含三个层次的农业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村产业融合进程及成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北京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经进入成长阶段,发展成果惠及农民,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琪延 徐玲
本文采用RAS法编制2010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并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分析产业关联性揭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结果表明,北京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关联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关联方式主要为后向关联;旅游业具有向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但实际融合的主动性不足;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拉动力大于推动力;三个行业部门中,旅游业与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的关联程度相对高。根据结论,提出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产业融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治 王一杰 胡志全
[目的]在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包括产出高效化、业态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生态绿色化、城乡一体化5个方面15项具体指标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北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分异特征。[方法]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作为典型的客观赋权法,熵值法依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可有效反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变化规律,实现客观、真实地评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较好,但一级指标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明显的梯度差异,以昌平—顺义—通州一线为轴,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北部整体好于南部的分布特征;各区县内部不同指标间呈现差异化发展的现象。[结论]提出了推动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1)高水平阶段区县可供利用的农业资源种类、数量、质量等分布均衡且充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处于较高发展阶段,此类区域应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进入农业,引领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较高水平阶段区县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农村支持支撑条件较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区域品牌;(3)较低水平阶段区县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发展一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对缓慢,该地区应在保持各自优势方面的前提下,加大薄弱环节投入;(4)低水平阶段区县属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农业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外部资源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凤荣 赵华甫 黄大全 李佳 赵婷婷
北京市总体上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不断增加的财政收入使政府有能力实现反哺农业。人民的消费结构也向着除食物消费之外的现代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转变。这使政府和民众不再仅仅关心经济发展,而更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于有着约1500×104人口、水土资源都很紧张的北京来说,农业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对其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功能的开发,为建设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市"服务。据此,本文根据北京市的水土资源禀赋和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4个"农业圈",即:城市花园农业圈、近郊平原景观绿化农业圈、远郊平原规模高效生态农业圈、山区生态涵养特色农业圈等。这种农业圈层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近郊...
关键词:
农业 布局 宜居城市 北京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鄢丰霞 陈俊红 孙明德 黎东升
本研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北京板栗产业融合5种发展路径及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显示,北京板栗融合存在着科技推广普及率不高、加工技术落后、物流业发展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和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今后应强化板栗科技推广、提高板栗深加工技术、完善板栗物流体系、健全板栗市场体系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促进北京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北京 板栗产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磊 胡韵菲 崔淳熙 毕于运 孙炜琳
农业具有多功能性,生态价值是农业的重要功能。文章以北京市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测算了2003~2012年北京市农业生态价值量和北京市农业生态价值量构成。计算结果表明:2003~2012年,北京市农业生态价值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12年,北京市农业理论生态价值量为2 203.04亿元,现实生态价值量为1 167.61亿元,是农业产值的2.95倍;林业生态价值量占北京市农业生态价值总量的91%以上;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生态价值量位列北京市前三甲;北京市各区(县)农业生态价值在空间上呈"C"状分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通过建立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采用北京市2010-2016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每个动力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确是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其中,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是最重要的动因,而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推动作用有待提高。最后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路径: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规划、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创产业链来推动北京文创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北京二、三产业融合"课题组 苏辉
随着北京工业高端化以及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壮大,北京二、三产业融合趋势日益显现。二、三产业间通过企业内部融合、产业链融合等方式,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本文从北京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定性、定量方式,对二、三产业融合情况进行界定与分析,深层次反映北京产业结构现状,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产业 融合 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琪延 徐玲
产业关联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形成农业旅游新业态,是新价值的增长点和动力源。文章从产业关联视角分析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利用RAS法编制2010年北京市18部门投入产出表,并结合2002年、2005年和2007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分析北京旅游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京旅游业与农业的关联主要体现在后向关联,对农业发展的拉动力和推动力日益增强,且拉动作用大于推动作用;旅游业对农业发展的间接影响力大于直接影响力;两个产业之间缺乏明显的相互主动融合的动力;农业发展水平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程
关键词:
农业旅游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产业融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瑞波 兰彦平 周连第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北京市五种板栗产业循环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北京市板栗产业循环农业模式的选择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北京市 板栗 循环农业 效益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林生 鲍鑫培
促进农业产业融合是构建现代化都市农业的重要举措。在构建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上海市2007-2016年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评价上海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并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上海整体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呈上升趋势;新时期面临下行压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新挑战;农业产业融合子系统发展不均衡,金融保险服务现状较差;农业商品产值、农业合作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业总产值影响力较大。提出了发展多种类型的产业新业态、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涉农金融保险体系的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都市农业 产业融合 熵值法 灰色关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希霖 安萍莉
对北京市大兴区农业园区近年来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及应对能力进行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选取年均收入、员工人数、设施占地面积比例、专业人员比例、高学历人员比例和员工年培训次数等建立指标体系,并采用单目标分析法对抗灾能力进行评价,提出提高园区抗灾能力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大兴区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覆盖面广和类型多样,对农业园区影响较大;2)72%左右的调研园区抗灾能力较强,达到中等水平以上,只有少量园区抗灾能力较弱。影响抗灾能力的原因主要是园区长期工作人员数量缺乏、高学历人员和专业人员比例较低、政府给予的技术扶持较少。
关键词:
农业园区 抗灾能力 农业自然灾害 大兴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朝晖 杨开忠
对北京延庆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都市农业的发展道路及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其已具备都市农业产业群的雏形。延庆的都市农业是以经济功能为主,兼具生态、社会以及旅游功能。在前期阶段,由基层政府引导组织的农产品市场平台的建设,农产品供需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农业管理技术推广部门相应的技术支持为都市农业的起步起到了关键性的带动作用;同时,其独特的土地竞价承包制使得土地集中使用,从而加快了都市农业的发展。在此时期,地方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中的经济协作、信息沟通、原材料供应、创新模仿与技术传播等网络组织体系更多地是依附于土地的邻里、家族和地方基层组织关系,还未出现明显的中小企业集群,与市场和研究机构的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