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5)
- 2023(8702)
- 2022(7277)
- 2021(6940)
- 2020(5687)
- 2019(13464)
- 2018(13455)
- 2017(25224)
- 2016(13964)
- 2015(15595)
- 2014(15358)
- 2013(14750)
- 2012(13780)
- 2011(12297)
- 2010(12913)
- 2009(11805)
- 2008(11809)
- 2007(10464)
- 2006(9311)
- 2005(8220)
- 学科
- 济(57334)
- 经济(57292)
- 管理(36576)
- 业(32118)
- 方法(26898)
- 企(25999)
- 企业(25999)
- 数学(23875)
- 数学方法(23267)
- 学(15377)
- 农(15287)
- 中国(13474)
- 地方(12479)
- 业经(11381)
- 环境(11381)
- 理论(10488)
- 农业(10162)
- 财(10079)
- 和(8835)
- 划(8734)
- 贸(8335)
- 贸易(8331)
- 制(8136)
- 技术(7967)
- 易(7966)
- 资源(7593)
- 银(7307)
- 融(7299)
- 金融(7296)
- 银行(7281)
- 机构
- 学院(196646)
- 大学(194668)
- 管理(73408)
- 济(70995)
- 经济(69305)
- 研究(69058)
- 理学(63100)
- 理学院(62255)
- 管理学(60363)
- 管理学院(60046)
- 中国(50760)
- 科学(47958)
- 京(45931)
- 农(38971)
- 所(36501)
- 业大(35049)
- 研究所(33766)
- 中心(31621)
- 农业(30732)
- 财(30455)
- 江(30329)
- 北京(29560)
- 范(27792)
- 师范(27495)
- 院(25517)
- 州(24460)
- 财经(24387)
- 技术(23661)
- 经(22070)
- 师范大学(22069)
- 基金
- 项目(137904)
- 科学(106831)
- 基金(97100)
- 研究(95376)
- 家(87183)
- 国家(86501)
- 科学基金(73199)
- 社会(57155)
- 省(55828)
- 社会科(54029)
- 社会科学(54006)
- 基金项目(51332)
- 自然(50684)
- 自然科(49469)
- 自然科学(49450)
- 自然科学基金(48476)
- 划(47922)
- 教育(44679)
- 资助(41023)
- 编号(38563)
- 重点(32101)
- 成果(30042)
- 发(30023)
- 部(28449)
- 创(28338)
- 课题(28314)
- 计划(27932)
- 创新(26584)
- 科研(26517)
- 科技(24954)
共检索到287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明 杜小玉 杨炜茹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标准,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主观判断,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评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北京市5个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非量化因素的可量化研究,是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公园绿地 植物景观 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若菡 朱永莉
通过对上海的延中绿地、闵行体育公园、上海植物园、静安公园等十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滨水植物的调查,研究了上海市公园绿地滨水植物的应用现状、景观营造特点以及滨水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希望对今后公园绿地滨水植物的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上海 公园绿地 滨水植物 景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翁殊斐 朱锦心 苏志尧 袁喆 郜春丽
【目的】评价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揭示其营建规律,为植物造景和景观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4个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单元(100 m2)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单元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价,探寻2种景观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相关性,并引入聚类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植物景观单元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多度和岭南特色滨水植物景观特征。【结果】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景观美景度值(Y_(SBE))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景观质量值(Y_(AHP))的排序差值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冠衡 熊健 徐梦林 董丽
对城市公园绿地外道路噪声环境进行监测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园边界噪音来源于车辆发动机噪音、胎噪、运动风声的综合噪声。这些噪音对公园游憩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公园绿地边缘部分的植物景观能够迅速降低噪音,又能展现美感,将对公园利用率的提高大有裨益。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与生态效益都融合在园林植物中,所以一次设计将在多个层面展现植物景观的功能。以北京市公园绿地(被城市干道包围的绿地)边界的多个不同样方为对象,调查与研究这一宽度范围内的植物类型、种植密度和配置方式,从而判断使噪声衰减最有效率的植物配置形式。这些植物
关键词:
城市绿地 边缘 植物景观 噪声 美景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庚鸿 王一茹 刘铁冬 龚文峰 林世平 陈翀
【目的】研究城市公园绿地体系动态特征与城市空间布局关系,为海口市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合理配置、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高质量绿化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口市2008—2020年4期遥感数据和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研究公园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状态与演变监测模型(State-and-Evolution Detection Models,SEDMs),通过公园绿地空间评价(公园可获得性水平与可达性水平),探究城市环境与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关系。【结果】2013—2017年社区公园和历史名园的景观格局变化明显,其他类型公园无明显演变特征;2008—2020年海口市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持续增长,各类型绿地发展不平衡且建成区居民公园绿地保持稳定增长;海口市建成区东部和北部的大型公园可达性较高且辐射范围较广;西部和南部的公园数量较少、辐射范围小且可达性差。【结论】海口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由复杂化趋于景观破碎化和局部规则化,景观空间结构由离散非连续布局向局部中心集聚式布局发展,绿地植被总体趋势向高集聚空间、高质量绿化模式发展。图5表5参26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警卫 徐纹艳 林保英
针对当前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设计随意性较强和公众审美认知被忽视的问题,探寻了基于公众审美的植物景观设计的依据。以徐州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40个样地,对每一个样地的15个植被结构指数进行了现场测量或计算。每一个样地以一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为媒介,并以100名公众为评价人员,对各个样地的美学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加灌木种类丰富度的同时降低乔木覆盖度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美景度。
关键词:
公众审美 城市绿地 植物景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东芹 杨学军 许东新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 ,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 ,建立整体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 )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 ,以及采用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指标值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认为 ,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园林植物景观或其他城市人工植物景观的分析评价 ,尤其是适合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预评价及其多方案选优方面的应用。表 3参 9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静 刘念念 杨荣和 赵建华
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夏季园林植物景观的实地调查,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其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陆生植物景观评价中,最佳的植物配置是:杨梅+桂花+鸡爪槭+龟甲冬青+三叶草;过渡地带植物配置景观评价中,最佳的植物配置是:法国梧桐+水杉+垂柳;水域植物配置在评分中大众喜爱的配置模式是:构树+香蒲+花叶芦竹,由此可见人们对复合层次的植物景观及丰富的植物色彩配置更为喜好。(2)从SBE法得出的植物景观预测模型看,植物生活层次构成、植物种类、色彩数量、花朵比、郁闭度和灌草盖度与植物景观美景度成正相关,且色彩数量对植物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
关键词:
贵阳市 SBE法 花溪湿地公园 植物景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邵锋 宁惠娟 包志毅 侯维微
为对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景观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在调查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基础上,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类植物景观(滨水、复层混交、园路、建筑及小品旁和色叶)作为评价样本,摄取样本照片作为评价媒介,选择49位评判人员参与评价,运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受过园林专业教育的学生组对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与专家组、非专业学生组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538~0.752,P=0.000~0.047<0.050),园林专业学生可初步选为预测植物景观评价的评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琳 陆玉麒
以2007年1∶10000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基础资料,在ARCGIS 9.0软件支持下,提取南京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信息并把研究区公园绿地分为综合性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带状公园绿地、专类公园绿地和风景林地5种类型,建立研究区公园绿地GIS数据库。在景观生态软件FRAGSTATS支持下,计算相应的景观生态指数,进行研究区公园绿地景观单元特征分析和景观异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牮 覃伟
【目的】公园作为城市旅游景观资源之一,其内部植物景观的美感营造会对观赏公园的体验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通过建构一套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体系来进行测评,以白马湖公园与丁玲公园为测评对象,利用得到的测评结果来对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测评对象的植物景观基本情况;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由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12个指标层的美景度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得到排序前五的指标;将评价体系置于美景度评价法中,通过专家打分得到相关指标美景度值;再将各指标的美景度值代入美景度评价模型中,计算得出最终值。【结果】白马湖公园与丁玲公园在植物种类上都较为丰富,丁玲公园植物造景美景度值整体上高于白马湖公园;通过对前五个指标的美景度值分析,发现两处公园均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问题;依据美景度值并结合城市文旅需求,制定出相关优化策略。【结论】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体系中,指标层中的植物配置的层次性(0.101)、植物形态的多样性(0.100)、植物的装饰性(0.092)、植物造景的可观性(0.091)植物的空间拓展性(0.090)作为排序前五的评价指标;在植物的空间拓展性与装饰性上,两处公园得分均衡,波动变化不大;但在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形态的多样性与植物造景的可观性上,得分有差异,整体波动幅度较大;从主题氛围营造、融合业态提升体验、强化植物景观竖向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植物景观优化策略制定。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婷 孙冰 陈雷 罗水兴 陈勇 黄应锋 张静 张珂
以地理位置及游客组成划分代表性,以广州城市中心区越秀公园、城市近郊火炉山森林公园、城市远郊黄山鲁森林公园这3个广州市典型性城市公园为主要对象,研究植物景观美景度。为避免非植物因子,如道路系统、园林小品、建筑设施等干扰,在不同空间结构下选择不同的面积空间:每个公园内选取3块典型性密林绿地,面积为20 m×40 m;3块典型性半开敞疏林绿地,面积为20 m×20 m;3块典型性开敞性绿地,面积为30 m×30m。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心理物理学美景度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豪 秦诗语 李马金 彭蕾
【目的】植物的形态美是园林艺术表达的重要内容,研究植株形态美的景观评价和形态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为植物景观营造和园林植物管护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全面勘查5个代表性城市公园的典型灌木群落基础上,选取金银木、丁香、黄刺玫3种灌木种类为研究对象,每种植物从10个群落地段中选择50株个体进行生长形态数据的采集,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其进行美学质量评价。【结果】金银木美景度评判平均值最高,黄刺玫美景度评判平均值最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灌木的形态因子及美景度评判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金银木美景度评判值主要受冠高比、叶缺失程度、叶尺寸3项形态因子的影响,影响程度排序为冠高比>叶缺失程度>叶尺寸,评测者更为喜欢冠高比大、树形开展、叶片生长茂盛、叶片较大的金银木个体。丁香的美景度评判值主要受偏冠率的影响,评测者更喜欢树形端正的个体。黄刺玫美景度评判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分枝强度与叶缺失程度,影响程度排序为叶缺失程度>分枝强度。【结论】花灌木的美景度与植株的形态因子有直接的关联性,但是不同植物种类的美景度受形态因子显著影响的数量和程度各有不同,也间接说明了3种灌木生长空间的适宜程度对植物景观营造和养护管理有着直接的启示意义。应充分重视丛生型灌木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导致生长形态受损的问题直接影响美景度评价。进一步研究对景观美景度影响程度较大的各个形态因子在不同群落组合中的变化特征,将有助于探究合理的植物组群搭配模式和栽植方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孟玺
人们往往论及地质地貌条件形成的泰山之雄,气候水文条件形成的泰山之奇,文化历史条件形成的泰山之荣,其实,还应充分注意到植被条件所产生的泰山雄中显秀、奇中有灵、荣中藏妙的特色。 历史上的泰山,植被极为茂密,“朱樱满地,古木参天”,“凌汉峰南竹树森森,未风先鸣”。明、清以来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经大力绿化,如今植被覆盖率已达90%以上,“岱宗夫如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邱冰 张帆
通过分析绿地在织补城市景观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维护和延续城市风貌为出发点,建构以绿地为介质的城市景观织补运作机制。归纳出"基质"、"隔离"和"背景"三种适用于多尺度下景观织补的模型,并结合绿地规划设计的流程与特点制定了三种模型的实际运用策略与方法,实现以一种低价而高效的方式织补城市景观片段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