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0)
2023(6029)
2022(5384)
2021(4978)
2020(4444)
2019(10880)
2018(10669)
2017(21004)
2016(11704)
2015(13288)
2014(13470)
2013(13626)
2012(12980)
2011(11683)
2010(11887)
2009(11088)
2008(11234)
2007(10322)
2006(8764)
2005(7951)
作者
(34582)
(29108)
(29107)
(27803)
(18481)
(14191)
(13531)
(11452)
(10898)
(10471)
(9856)
(9724)
(9332)
(9308)
(9176)
(9135)
(9089)
(8628)
(8485)
(8312)
(7241)
(7100)
(7084)
(6694)
(6690)
(6463)
(6441)
(6351)
(5959)
(5837)
学科
(52656)
经济(52609)
管理(28689)
(28669)
方法(26300)
数学(23991)
数学方法(23821)
(21163)
企业(21163)
(15303)
贸易(15303)
(15100)
(14911)
中国(14047)
(13401)
地方(12681)
(11926)
(10527)
农业(9897)
业经(8957)
(8637)
(8424)
出口(8419)
出口贸易(8419)
(7231)
(7078)
环境(7069)
财务(7063)
财务管理(7036)
(6648)
机构
大学(171126)
学院(168610)
(73229)
经济(71758)
管理(63727)
研究(58750)
理学(54691)
理学院(54007)
管理学(53068)
管理学院(52752)
中国(44356)
(39180)
科学(36276)
(32485)
(31661)
(30664)
中心(28000)
研究所(27811)
业大(27030)
财经(25963)
(25875)
农业(25142)
北京(25105)
经济学(23768)
(23578)
(22244)
师范(22043)
经济学院(21867)
(20539)
(20356)
基金
项目(111389)
科学(86613)
基金(80636)
研究(79965)
(69952)
国家(69394)
科学基金(58799)
社会(50643)
社会科(47987)
社会科学(47968)
基金项目(43312)
(42437)
自然(37904)
自然科(36991)
自然科学(36977)
(36798)
教育(36539)
自然科学基金(36322)
资助(33608)
编号(32533)
成果(26315)
(25371)
重点(24974)
(24522)
(22449)
课题(22307)
科研(21785)
教育部(21501)
创新(21114)
大学(21089)
期刊
(77958)
经济(77958)
研究(50163)
中国(32652)
(28037)
学报(27686)
(25560)
科学(25156)
大学(20518)
管理(19676)
学学(19180)
农业(18689)
教育(14794)
(14704)
金融(14704)
技术(14107)
经济研究(12759)
财经(12750)
业经(12389)
问题(11806)
(11057)
(10942)
(10414)
技术经济(9136)
统计(9065)
理论(8670)
国际(8639)
(8373)
资源(8295)
商业(8038)
共检索到251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凌,夏萍,刘小兰  
本文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北京市统计的出生性别比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指出,90年代以来,北京市统计的出生性别比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其中一孩性别比上升的缘故。在低生育率的环境下,选择性生育有可能是统计的出生性别比上升的主要原因。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创造男女平等的社会条件,是使出生性别比恢复正常的关键所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凌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目前影响出生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和1988年千分之二生育节育调查的资料,对我国出生性别比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随着人口学研究日益深入,对于人口出生性别比做出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有了客观可能性。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二千多个县的汇总资料,着重对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布特征、资料质量评价等有关问题做一比较分析。但由于出生性别比指标自身的统计特征和连续性的要求,以及我国人口出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文章对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样本进行了生育分析,按北京全市合计、本市妇女和外来妇女分别计算了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以求研究外来妇女对北京市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失调方面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文章采用国内外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原始数据,从人口学和统计学两个方面研究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的监测方法。在人口学监测方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证数据总结人口出生性别比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和孩次递进生育性别比的基本变动模式与基本特征。在统计学监测方法研究过程中,采用较小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出生性别比二项分布概率估计和贝叶斯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将贝叶斯方法与其他简单统计方法进行比较,证实在小样本条件下,贝叶斯估计可以达到较好的统计监测目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军昌  王希隆  
文章对广西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现状及其失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别比失调的进一步治理提出对策和建议。文章认为,广西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是作为第一少数民族人口大省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一个人口安全隐患,不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共同繁荣,应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姜全保  梅丽  邰秀军  
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研究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直接采用出生性别比的点估计而非区间估计的结果可能做出错误判断;二是出生性别比置信区间估计方法不同,可能带来结果和结论的差异。文章介绍了6种估计人口出生性别比置信区间的方法,比较了其适用性,分析了中国城镇人口出生性别比置信区间。研究发现,样本量较小时各方法的估计结果存在差异,出生性别比的偏态分布使Delta方法的区间估计偏离实际,不同方法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论。中国城镇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上异常,部分年份出生性别比较高,但由于样本量较小而置信区间长度较大,观测值落在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置信区间之内,或者观测值的置信区间部分处于正常出生性别比(107)之下,无法判断出生性别比异常。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人口出生性别比又称活产婴儿性别比,通常指的是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之比。一般认为:人口出生性别比属于人口的自然属性,在大数法则下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多年来在人口学界对出生性别比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尤其是通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人炳  
文章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作者认为,生育控制政策通过"选择途径"和"统计途径"对人口出生性别比产生影响,其中"选择途径"的影响必须同时满足人们有强烈的性别偏好和有选择性生育技术可以利用两个前提条件。即使没有选择性生育,生育控制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统计途径"的影响仍然存在,即"一孩半政策"能通过概率效应和浓缩效应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但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没有性别选择性生育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范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荣时  
近些年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一直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笔者运用500多个贫困县的有关资料,对出生性别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贫困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并没表现异常;出生性别比的升高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下表现得更为明显。经济发展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是复杂的、间接的、多重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邹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已被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出生婴儿性别比的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为此,我们对北京市从1964年到1982年这18年中不同年代的出生婴儿性别比,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主要结果和分析如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翠绒,易想和  
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持续升高 ,人口道德面临严峻挑战。因此 ,从人口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的道德原因 ,阐释人口道德的生成机制 ,重建科学的现代的人口道德势在必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翠恩  王平  张旭东  李春和  
出生性别比偏高是我国近三十年来最突出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严格的生育政策是不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承德是河北省生育政策较宽松的地区,了解较宽松的生育政策特区承德市的出生性别比,有助于了解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关系。文章利用河北省全员人口数据库资料统计了承德市出生性别比,发现承德市的出生性别比同样存在偏高的状况,偏高的程度存在着城乡差别,县域差别和少数民族的差别,出生性别比偏高与承德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政策及生育观念关系密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瀛通  
迄今为止,一些涉及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几乎都存在着涉及基本概念与理论方面的这样或那样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不仅对出生性别比的基本概念、数理检测方法等做了进一步阐述与再认识,而且对出生性别比失调与近一个时期失调的初始时间做了界定。同时,对异常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变动态势进行了重新估计。指出在人为条件下的出生性别比失调,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生育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兆钧  
本文从安徽省性别比现状分析入手 ,提出了“减少数量的生育观念超前 ,‘偏好男性’的生育观念转变滞后 ,是导致性别比偏高的主观因素”的主要观点。剖析了生育政策调整对性别比的影响。提出了制定人口政策应坚持以人为本 ,加大物质奖励和政策推动的激励机制 ,着眼于营造崇尚女性的社会氛围 ,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最终实现政府愿望和群众意愿相统一、可持续发展需要和人类生育的自然需求相一致、人与社会和自然协调和谐的小康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