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0)
2023(5915)
2022(5361)
2021(5074)
2020(4525)
2019(10896)
2018(10876)
2017(21630)
2016(11892)
2015(13657)
2014(13937)
2013(14113)
2012(13336)
2011(11962)
2010(12153)
2009(11507)
2008(11842)
2007(11072)
2006(9494)
2005(8313)
作者
(35172)
(29823)
(29522)
(28442)
(18767)
(14458)
(13954)
(11684)
(11208)
(10644)
(10044)
(9973)
(9514)
(9346)
(9332)
(9284)
(9122)
(8704)
(8640)
(8608)
(7395)
(7277)
(7227)
(6780)
(6770)
(6678)
(6629)
(6503)
(6062)
(5932)
学科
(54005)
经济(53855)
管理(32497)
(31691)
方法(27267)
(25790)
企业(25790)
数学(22839)
数学方法(22668)
(15511)
(14141)
中国(13790)
地方(12740)
业经(11104)
(11088)
(10090)
农业(9831)
(9242)
贸易(9242)
(9068)
(9010)
财务(8991)
财务管理(8966)
(8857)
理论(8793)
企业财务(8175)
环境(7179)
(6490)
银行(6469)
(6283)
机构
大学(174910)
学院(173068)
(71740)
经济(70137)
管理(66564)
研究(58603)
理学(57084)
理学院(56375)
管理学(55345)
管理学院(55020)
中国(43972)
(39911)
科学(36722)
(32883)
(31836)
(30317)
中心(28093)
业大(27546)
研究所(27444)
(26793)
财经(26085)
北京(25683)
农业(25102)
(23489)
(23227)
师范(23033)
经济学(22010)
(21166)
(20409)
经济学院(20000)
基金
项目(112649)
科学(87603)
研究(81470)
基金(80884)
(69706)
国家(69088)
科学基金(58905)
社会(52356)
社会科(48378)
社会科学(48356)
基金项目(43708)
(43537)
自然(38113)
教育(37533)
(37523)
自然科(37183)
自然科学(37169)
自然科学基金(36526)
编号(33971)
资助(33246)
成果(27891)
(25426)
重点(25163)
(24312)
课题(23109)
(22617)
科研(22007)
教育部(21566)
大学(21181)
创新(21133)
期刊
(80469)
经济(80469)
研究(50124)
中国(34063)
(28507)
学报(28400)
(27871)
科学(25446)
大学(21178)
管理(21147)
学学(19751)
农业(18880)
教育(16975)
技术(14693)
(14221)
金融(14221)
财经(13201)
业经(12755)
经济研究(12412)
问题(11341)
(11305)
(10138)
(9280)
技术经济(9257)
理论(8871)
统计(8702)
图书(8329)
资源(8308)
(8171)
商业(8076)
共检索到257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旭轩  张世秋  易如  吴丹  黄德生  
本文旨在评估北京市交通拥堵导致的社会成本,为交通资源使用定价和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借鉴国际通用的交通成本核算方法,利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经济学小组2007-2008年对北京市二、三、四环路和典型拥堵路段交通状况实地监测获取的车流量和车速数据,估算拥堵的社会成本,并分析了北京奥运会交通限行政策拥堵缓解效果和社会成本节约。结果表明,北京市2008年全年因拥堵导致的时间延误成本、燃油消耗成本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损害总和至少约为50-250亿元,大致是北京市GDP的0.5%-2.5%。与2007年相比,2008年北京市道路拥堵状况总体上有所缓解,道路改造和以地铁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发挥了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敬淦  
分析了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明  陈理  迟瑞娟  曹正清  杨方廷  
采用人工记数法对北京市区某典型拥挤路段 6个相关路口全天 6个时段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量进行了观测 ,根据流向建立了该路段不同时段的交通量观测表和流量流向图 ,以及相应路口的交通量基本数据库。运用交通工程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该路段的交通特性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该路段道路容量和通行能力明显不足。提出了改善该路段交通状况的措施 :增加该路段道路容量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加强高峰时段路口交通管理与控制 ,规范行车秩序 ,等等。调查所得结果可作为有关部门改善城区交通拥堵状况、预测未来交通流状态、规划交通路网等的决策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宗刚  朱丽南  魏素豪  
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由于公交车在站点处集中换乘造成的局部拥堵现象,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走访北京具有代表性的环线公交站点获取具体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各个因素对公交车换乘造成局部拥堵的影响情况,为提出措施缓解局部拥堵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站点处公交车停靠数与局部拥堵程度正相关;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比直线式公交停靠站的局部拥堵程度低;上下车人数与局部拥堵程度呈正相关;车道数多的道路由于公交停靠造成的拥堵程度较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真  崔宇宁  
征收拥堵费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经济手段之一。本文基于北京市的现实情况,通过比较新加坡、伦敦、斯德哥尔摩、首尔等地区的交通拥堵费制度,从征收区域、征收时间、免征范围、征收标准、征收方式、资金使用等角度探讨北京市交通拥堵费的征收方案并提出配套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思齐  张晓楠  徐杨菲  许俊彦  
城市中各种要素在空间配置中如果出现"空间失配"问题,就会引发大量的交通需求,在交通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形成交通拥堵。目前,在中国大城市中,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失配(职住失衡),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失配(公共服务过度集中)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两大原因。以北京为案例城市,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两种空间失配导致交通拥堵的关键机制;然后利用北京市人口和经济普查、空间地理信息、实时路况等数据,测度北京市各个街道交通拥堵、职住失衡和公共服务过度集中的情况,并采用计量模型定量测度职住失衡与公共服务过度集中对各个区位交通拥堵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模拟测算对两种空间失配的优化会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并减少相应的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红军  冯苏苇  
建构了一个考虑环境代价的拥堵收费的简化模型,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了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所产生的整体福利改善和环境代价减少,之后又通过针对北京交通拥堵收费区域、驾驶者道路需求函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函数、驾车速度函数的大概估算,讨论了考虑环境代价与否情形下最优的拥堵收费及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在现有交通拥堵的工程学、规划学方法之外通过市场化方法解决交通拥堵的帕累托效率及其在北京及其他大城市实施的可行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培武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虽然注重增加交通的供给,但在交通需求管理上侧重于管制的方法。论文在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治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增强以人为本、提升民众的参与合作意识,以及注重利益协调与交通需求引导等治理对策和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明皓  李捷  
定性地给出城市交通对社会经济直接影响的定义,并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属性,分析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从而为今后交通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钟允  李春利  
运用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汽车社会成本中的交通拥堵问题的形成和交通拥堵费制度展开分析,尤其侧重于分析拥堵费制度对于缓解道路拥堵的内在机理、作用及实际障碍,并结合交通需求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治理拥堵问题进行综合探讨。通过对车辆数—成本—流量三个维度的分析,探索造成外部成本的内在机理,找出形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费用标准;通过对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和价值取向的系统分析,探讨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和出行时间,在不损失出行者对交通价值获取的同时,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控制汽车使用的社会成本;对拥堵费制度阻碍因素进行客观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降低汽车外部成本、提升整体交通价值为导向的三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博  倪东生  
本文针对北京市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重点分析了在现有道路资源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管理手段、行政措施等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问题。解决北京交通堵塞问题要多种措施并举,通过建立一级二级交通枢纽和快速公交车专用车道以及收费措施,限制私家车辆进入市区,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通过对现有交通设施进行改造,以及管理手段提高现有道路的利用效率;通过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电子业务的建设以及改善城市功能布局减少市民的出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永中  宗刚  
基于北京市第四次交通大调查的46900户居民数据,以北京交通拥堵收费为研究对象,在刻画交通拥堵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从时间价值偏好下的收费群体、收费区域、基准费率及技术支持四个层面审视拥堵收费方案的设计,为相关部门实施拥堵收费政策提供策略建议。研究表明:①就收费群体而言,以小客车及非公共交通大客车为主要收费对象,其它类型车辆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②从北京拥堵特征的时空集聚角度来看,拥堵收费的区域设定为二环、三环及四环以内区域;③依据时间价值偏好设置基准费率,建议二环区域为40元/h,三环区域为30元/h,四环区域为20元/h。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光清  
本文针对北京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及由此引起的大气污染和安全问题,结合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提出应该重视汽车交通的外部性,认为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症结在于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效。由于汽车交通的群体性特点,应该使用政府方法来解决城市汽车交通的外部性,文章结合英国伦敦市、新加坡和日本名古屋市的交通管理措施,建议采取管制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从控制机动车拥有量和机动车出行率及鼓励市民采取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等各个方面加强对北京市交通的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张馨芳  宋顺锋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与机动化水平提升,交通拥堵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难题。基于《2016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个体认知视角分析交通拥堵成因、评价治堵措施。结果表明:第一,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包括道路两侧违规占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居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薄弱;第二,相较于拥堵收费政策,居民更加支持公交优先政策;第三,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对交通拥堵成因的感知以及政策的评价存在差异。因此,提出加强交通法制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