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4)
2023(9503)
2022(8562)
2021(8180)
2020(6874)
2019(16247)
2018(16234)
2017(31803)
2016(17303)
2015(19232)
2014(19157)
2013(18921)
2012(17288)
2011(15310)
2010(15253)
2009(13651)
2008(13081)
2007(11179)
2006(9598)
2005(8178)
作者
(49237)
(40816)
(40406)
(38577)
(25844)
(19499)
(18351)
(16141)
(15475)
(14469)
(14105)
(13581)
(12788)
(12723)
(12589)
(12303)
(12276)
(12262)
(11539)
(11454)
(10179)
(9879)
(9789)
(9161)
(9098)
(8964)
(8927)
(8870)
(8150)
(8037)
学科
(67266)
经济(67198)
管理(47799)
(45350)
(38398)
企业(38398)
方法(32668)
数学(28405)
数学方法(28088)
(16860)
中国(16811)
(16233)
(15733)
地方(15335)
业经(14594)
(11511)
(11342)
贸易(11337)
理论(11273)
(11175)
农业(11151)
(10931)
(10709)
财务(10649)
财务管理(10633)
环境(10456)
技术(10397)
企业财务(10110)
教育(9188)
(9149)
机构
大学(239584)
学院(236725)
管理(97957)
(90596)
经济(88570)
理学(85847)
理学院(84859)
管理学(83379)
管理学院(82963)
研究(78085)
中国(55764)
(54030)
科学(50929)
(39306)
(38935)
业大(37720)
(37079)
研究所(35981)
中心(34699)
北京(34683)
财经(32434)
(32223)
(31606)
师范(31304)
(29591)
(29142)
农业(29002)
(26643)
经济学(26184)
师范大学(25536)
基金
项目(170926)
科学(133689)
研究(123896)
基金(123585)
(107777)
国家(106896)
科学基金(91973)
社会(76146)
社会科(72093)
社会科学(72072)
基金项目(67050)
(66330)
自然(61505)
自然科(60025)
自然科学(60011)
自然科学基金(58929)
(56394)
教育(56186)
资助(51017)
编号(50530)
成果(40431)
重点(37914)
(37035)
(36081)
(35313)
课题(34518)
创新(32901)
科研(32898)
大学(31694)
教育部(31587)
期刊
(95269)
经济(95269)
研究(68586)
中国(39911)
学报(39675)
科学(36503)
管理(34695)
(32516)
大学(29854)
学学(27915)
(27913)
教育(26089)
农业(23091)
技术(20300)
(16350)
金融(16350)
业经(15839)
经济研究(15015)
财经(14903)
图书(14044)
问题(12705)
科技(12586)
(12556)
理论(12490)
实践(11683)
(11683)
林业(11461)
(11399)
技术经济(11384)
现代(10978)
共检索到33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董丽  郝培尧  晏海  王阔  罗杨  
通过分层随机取样,对北京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种类构成、应用频度、多样性指数、径阶结构、树高组成及季相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中心城区行道树共有13科21种,其中常绿与落叶的比例为24︰1;行道树种类丰富度较高,但分布不均匀;新城区在行道树树种丰富度上总体要高于老城区;行道树径阶结构分布上,老城区偏大,新城区则偏小;在行道树树高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中心城区行道树在季相结构上,以夏、秋为主,春季景观较薄弱。根据北京市现状,采取引入新品种、控制树种搭配等改进措施,可以缓解行道树绿化当前存在的问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晓阳  崔雅君  邱尔发  符庆成  
【目的】通过2010和2020年北京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对比分析,探寻行道树结构特征10年变化趋势,发现目前行道树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期行道树栽植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6-9月,对北京市六环内道路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相同地段,对行道树进行每木检尺。从不同角度分析北京市城区行道树的树种组成、应用频度、重要值和冠幅结构10年变化情况。【结果】10年期间,北京市行道树增加了6科10属8种,变化的树种均为偶见种,乔灌比增大;行道树主要以乡土树种和落叶树种为主,且落叶树种占比不断增加;应用频度排名前10行道树占比总和增加,其中白蜡占比增加最多;黄刺玫应用频度10年间下降比例最大;国槐的重要值下降8.2%,但仍远大于其他树种;行道树平均冠幅降低0.1 m,1级和5级冠幅等级行道树占比均降低;平均冠幅排名前10的行道树冠幅更加集中,其中二球悬铃木在1级冠幅等级下降比例最大。【结论】北京市行道树的树种丰富度有所增加,但仍存在树种结构相对单一、单个树种占比增大等问题,不利于城市道路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北京市行道树应该扩大树种的选择范围,将阔叶落叶乔木树种、常绿灌木和草本植物搭配种植,加强本地种的培育和应用并适当引进价值高的外来树种;同时在城市绿化时,做好树冠结构的保护,增强行道树的遮荫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郄光发  彭镇华  王成  
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在北京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1]。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银杏树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之中,银杏已逐渐成为北京城区的主要行道树种,其使用量已占到了城区乔木行道树总量的7%左右[2-3]。银杏行道树的广泛栽植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而且在遮荫、降噪、吸污和滞尘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效益。与此同时,城市的异质人工环境也对银杏的健康生长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北京城区银杏树频频出现叶色焦枯、树势衰落、甚至植株死亡等现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玉刚  李国平  
城市内部教育科研机构及高科技企业的集聚是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和城市经济、空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考察北京市中心城区教育及科技行业基本单位的集聚和分布特点,采用Arcgis的空间统计分析工具分析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教育业三类相关行业的Moran’s I,Local Moran I和Gi指数。分析结果体现了以下规律:首先,三行业在北京市中心城区范围内都是高度集聚状态;其次,教育及科学研究类行业以中关村街道办事处为集聚核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集聚核心从中关村向海淀山后地区延伸;第三,尽管北京人口密度等高线呈围绕城市中心的环形分布,但在中关村地区已...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琰  余韵  刘勇  王开勇  周晓杰  王洋  
【目的】针对城市树木健康评价的快速化、准确化及生产化,调查并分析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主要绿化树种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的生长、健康及管护现状,为构建精炼、全面的洋白蜡行道树健康评价体系及管护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核心区11条主要街道的洋白蜡行道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K-means聚类构建健康评价模型,采用判别分析进行结果验证,将评价结果与评价指标结合建立洋白蜡BP神经网络健康预测模型;同时从生长状况、管护措施以及环境因子3个方面,分析胸径、树高、修枝留茬数量、防踩铺装等因素对洋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域中,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及濒死单株分别占总数的39.20%、41.26%、16.78%和2.76%;建立的BP神经网络健康预测模型中,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与总集的期望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72 0、0.997 6及0.995 3,均大于0.950 0,表明此模型能准确地反映洋白蜡行道树12个评价指标与健康评价类别的关系,可用于对同一地区其他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预测;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胸径、修枝留茬、防踩铺装、株距、树池面积、车道数及车道走向均对洋白蜡行道树的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华  徐炳基  李志辉  
通过对北京市和大田广域市城区行道树的比较和分析,解决两城市街道树的既存问题,丰富树种多样性,从而提高行道树的生态、美学、和社会功能。通过建立树种选择模型为树种的选择和引进提供标准和参考依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和大田广域市城区行道树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两个城市行道树树种多样性的不足,仅少数几个树种占据了行道树总量的绝大比例;两个城市行道树种中,常绿树种的比例过低;两个城市行道树的种植方式和模型过于简单;北京城区行道树种中外来树种的比例过低,仅占了行道树总量的6.3%,而大田广域市的行道树种中外来树种所占的比例过高,达到了66.1%;北京的行道树种中短生命期树种过多,而长期树种和珍贵树种缺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德良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梅州市城区20条主要道路的行道树进行调查,分析梅州城区行道树的组成特征、结构特征,探讨多样性指数和物种重要值。结果表明:1)梅州城区行道树共有13科18属23种7133株,其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平均树高分别为27.59cm,4.10m,6.94m,总体上看,平均冠幅偏小;2)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偏小且各道路间差异明显,说明各道路行道树存在一定程度的物种单一性、层次的单调性;3)梅州市城区行道树优势树种是大叶榕、垂榕、大王椰子,次优势种为海南榄仁、阿珍榄仁、阴香,它们是梅州城市街道绿化的好树种。基于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惠恩  刘朝辉  胡东燕  董保华  陈俊愉  
在分析北京行道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行道树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着重介绍了北京行道树增选的一些基本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望在北京发展的行道树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国  张继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张金凤  张志毅  朱之悌  
历时16a(1982~1997),从北京地区毛白杨基因资源调查收集开始,经苗期测定、林期测定、速生无性系选择、形质调查和木材材性测定,选育出11个不飞絮毛白杨雄株行道树优良无性系.其具有不飞毛、速生丰产、干形通直、树形美观、抗病虫能力强、材性优良等特性,适合于华北平原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培育中推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博娅  刘志成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密度建设的中心城区进入城市更新阶段以促进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其生态网络建设也从“底线逻辑”逐步转向“精细化”发展。从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建设特点出发,引入具有生态学含义的功能性连接概念模拟构建研究区的生态网络,结果显示现状网络综合连接度低、结构破碎。结合生态学原理以及重要性指数分析,提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具体路径来优化中心城区生态网络,并明确了城市更新背景下生态网络进一步精细化构建的具体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田毅  陈建平  王丽梅  
研究目的:针对国际城市土地研究的新领域——地下空间资源定量评价研究薄弱的问题,提出一套实用型评价模式定量分析地下空间潜在资源量。研究方法:采用"加测特尔菲法"确定地下空间资源量评价的影响因子,并利用3D-GIS技术实现因子三维建模,进而通过布尔减法获取城市地下空间的潜在资源量。研究结论:北京中心城区实证表明,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模式可有效地估算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潜力,为城市立体用地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吾扬  谢东晓  
CBD是英文Central Business Disc-rict的缩写,中文译为中心商务(或商业)区。中心商务区在城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城市地域结构的角度看,它是城市的核心;从城市职能的角度看,它是城市商业服务业的集中表现。CBD在城市商业网络等级结构体系中属于最高的一级,单一的中心商务区的形成,是城市商业网络成熟的标志,它的变化与发展,牵动着整个城市商业网络的变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化,北京已经基本形成了符合中心地方论模式的商业网络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夏珍  张铁标  王永华  
通过对1988年和1997年2次台风袭击杭州市后行道树受损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行道树风倒的主要原因有树木形态、环境及人为因素等,并探索了提高行道树抗风能力的对策:①加强行道树的养护管理工作;②改善行道树的生境状况;③继续总结和作好行道树的选种工作。表2参1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珊  朱晓琳  杨姗  
大型交通设施对城市空间的切割和限定造成了城市的碎片化以及人性化城市空间的丧失,也对周边环境形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北京市中心区铁路沿线区域的调查,总结了铁路沿线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改造和整合的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尔发  董建文  史久西  汪瑛  
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稳步推进,乡村道路建设的不断改善,乡村行道树的建设逐渐受到重视。道路绿化具有生态保护、交通辅助、景观组织和文化隐喻等功能。当前,全国正开展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乡村行道树作为绿化的重要内容,在村庄内部,村庄与村庄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合理选用乡村行道树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道路质量、美化乡村景观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