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0)
- 2023(9947)
- 2022(8635)
- 2021(7992)
- 2020(7039)
- 2019(16208)
- 2018(15963)
- 2017(31255)
- 2016(17463)
- 2015(19605)
- 2014(19844)
- 2013(19787)
- 2012(18873)
- 2011(17037)
- 2010(17061)
- 2009(15663)
- 2008(15817)
- 2007(14382)
- 2006(12166)
- 2005(11013)
- 学科
- 济(74834)
- 经济(74762)
- 管理(43209)
- 业(41964)
- 方法(33752)
- 企(32024)
- 企业(32024)
- 数学(30085)
- 数学方法(29746)
- 地方(21143)
- 农(20416)
- 学(17754)
- 中国(17560)
- 财(17353)
- 农业(13838)
- 业经(13828)
- 贸(12881)
- 贸易(12879)
- 制(12726)
- 易(12359)
- 地方经济(11495)
- 和(11039)
- 环境(10769)
- 融(10735)
- 金融(10731)
- 务(10468)
- 财务(10448)
- 财务管理(10419)
- 银(10379)
- 银行(10338)
- 机构
- 大学(251037)
- 学院(249027)
- 济(98116)
- 经济(95837)
- 管理(90776)
- 研究(89057)
- 理学(78186)
- 理学院(77096)
- 管理学(75553)
- 管理学院(75074)
- 中国(65551)
- 科学(59081)
- 京(56351)
- 农(49217)
- 所(47310)
- 财(44297)
- 研究所(43418)
- 业大(42001)
- 中心(41287)
- 农业(38950)
- 江(38698)
- 北京(35861)
- 财经(35492)
- 范(35033)
- 师范(34669)
- 院(32560)
- 经(32104)
- 州(31159)
- 经济学(30376)
- 师范大学(28115)
- 基金
- 项目(170700)
- 科学(132058)
- 基金(121635)
- 研究(120403)
- 家(108335)
- 国家(107447)
- 科学基金(89796)
- 社会(74174)
- 社会科(70122)
- 社会科学(70100)
- 省(67369)
- 基金项目(65365)
- 自然(59632)
- 自然科(58174)
- 自然科学(58151)
- 划(57852)
- 自然科学基金(57114)
- 教育(55125)
- 资助(50257)
- 编号(48491)
- 成果(39700)
- 重点(39200)
- 发(38014)
- 部(37275)
- 创(34667)
- 课题(34480)
- 科研(33449)
- 计划(32956)
- 创新(32568)
- 性(31127)
- 期刊
- 济(106298)
- 经济(106298)
- 研究(70338)
- 中国(47796)
- 学报(46203)
- 农(43298)
- 科学(40533)
- 财(34905)
- 大学(33719)
- 学学(31706)
- 农业(29148)
- 管理(29130)
- 教育(25930)
- 融(21317)
- 金融(21317)
- 技术(20451)
- 业经(17060)
- 财经(17049)
- 经济研究(16712)
- 业(16022)
- 问题(14990)
- 经(14633)
- 版(13545)
- 资源(13286)
- 图书(12116)
- 统计(11981)
- 技术经济(11953)
- 科技(11944)
- 业大(11777)
- 理论(11448)
共检索到365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华 徐炳基 李志辉
通过对北京市和大田广域市城区行道树的比较和分析,解决两城市街道树的既存问题,丰富树种多样性,从而提高行道树的生态、美学、和社会功能。通过建立树种选择模型为树种的选择和引进提供标准和参考依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和大田广域市城区行道树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两个城市行道树树种多样性的不足,仅少数几个树种占据了行道树总量的绝大比例;两个城市行道树种中,常绿树种的比例过低;两个城市行道树的种植方式和模型过于简单;北京城区行道树种中外来树种的比例过低,仅占了行道树总量的6.3%,而大田广域市的行道树种中外来树种所占的比例过高,达到了66.1%;北京的行道树种中短生命期树种过多,而长期树种和珍贵树种缺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晓阳 崔雅君 邱尔发 符庆成
【目的】通过2010和2020年北京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对比分析,探寻行道树结构特征10年变化趋势,发现目前行道树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期行道树栽植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6-9月,对北京市六环内道路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相同地段,对行道树进行每木检尺。从不同角度分析北京市城区行道树的树种组成、应用频度、重要值和冠幅结构10年变化情况。【结果】10年期间,北京市行道树增加了6科10属8种,变化的树种均为偶见种,乔灌比增大;行道树主要以乡土树种和落叶树种为主,且落叶树种占比不断增加;应用频度排名前10行道树占比总和增加,其中白蜡占比增加最多;黄刺玫应用频度10年间下降比例最大;国槐的重要值下降8.2%,但仍远大于其他树种;行道树平均冠幅降低0.1 m,1级和5级冠幅等级行道树占比均降低;平均冠幅排名前10的行道树冠幅更加集中,其中二球悬铃木在1级冠幅等级下降比例最大。【结论】北京市行道树的树种丰富度有所增加,但仍存在树种结构相对单一、单个树种占比增大等问题,不利于城市道路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北京市行道树应该扩大树种的选择范围,将阔叶落叶乔木树种、常绿灌木和草本植物搭配种植,加强本地种的培育和应用并适当引进价值高的外来树种;同时在城市绿化时,做好树冠结构的保护,增强行道树的遮荫效果。
关键词:
行道树 树种组成 重要值 冠幅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云 吴斌帅 汪益锋
调查表明,张家界市城市主要街道行道树现状存在着种类单一,病虫害严重和缺乏地方特色等主要问题。结合张家界市乡土树种资源与引种栽培情况,提出张家界市行道树应突出地方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等树种选择原则,筛选出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19种以及可供张家界市开发应用的多花含笑Michelia floribunda,银木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飞蛾槭Acer oblongum,武当木兰Magnolia sprengeri等17种行道树种。表2参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晓娜 李湛东 马卓 李岩 李海涛 朱英超
为了对今后城区树种规划提供依据,调查了北京市城区37个公园的793个群落,统计出这些公园的数量优势树种75种,投影盖度优势树种78种,并对优势种进行重要值排序。结果表明:在793个群落中,优势种虽种类多达89种,但其中20种频次较高,反映出北京城区公园绿地规划中主要树种突出,群落结构变化大,植物景观丰富的特点。
关键词:
北京市 公园绿地 优势树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琰 余韵 刘勇 王开勇 周晓杰 王洋
【目的】针对城市树木健康评价的快速化、准确化及生产化,调查并分析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主要绿化树种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的生长、健康及管护现状,为构建精炼、全面的洋白蜡行道树健康评价体系及管护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核心区11条主要街道的洋白蜡行道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K-means聚类构建健康评价模型,采用判别分析进行结果验证,将评价结果与评价指标结合建立洋白蜡BP神经网络健康预测模型;同时从生长状况、管护措施以及环境因子3个方面,分析胸径、树高、修枝留茬数量、防踩铺装等因素对洋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域中,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及濒死单株分别占总数的39.20%、41.26%、16.78%和2.76%;建立的BP神经网络健康预测模型中,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与总集的期望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72 0、0.997 6及0.995 3,均大于0.950 0,表明此模型能准确地反映洋白蜡行道树12个评价指标与健康评价类别的关系,可用于对同一地区其他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预测;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胸径、修枝留茬、防踩铺装、株距、树池面积、车道数及车道走向均对洋白蜡行道树的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影响(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尔发 董建文 史久西 汪瑛
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稳步推进,乡村道路建设的不断改善,乡村行道树的建设逐渐受到重视。道路绿化具有生态保护、交通辅助、景观组织和文化隐喻等功能。当前,全国正开展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乡村行道树作为绿化的重要内容,在村庄内部,村庄与村庄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合理选用乡村行道树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道路质量、美化乡村景观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
关键词:
乡村 人居林 行道树种 树种 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董丽 郝培尧 晏海 王阔 罗杨
通过分层随机取样,对北京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种类构成、应用频度、多样性指数、径阶结构、树高组成及季相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中心城区行道树共有13科21种,其中常绿与落叶的比例为24︰1;行道树种类丰富度较高,但分布不均匀;新城区在行道树树种丰富度上总体要高于老城区;行道树径阶结构分布上,老城区偏大,新城区则偏小;在行道树树高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中心城区行道树在季相结构上,以夏、秋为主,春季景观较薄弱。根据北京市现状,采取引入新品种、控制树种搭配等改进措施,可以缓解行道树绿化当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行道树 物种构成 多样性 规格 季相景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胡艳波 李远发
采用5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计算2类12种具有不同混交度的模拟林分和甘肃小陇山林区12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运用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的结合计算物种多样性,不同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调查数据的数目与群落中种的分布比例直接影响多样性计算结果,且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对稀少种并不敏感;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具有多样性随物种丰富度增大而增大的一般属性,不受调查株数和样地大小的影响,对稀少种敏感,且该指数能够正确表达出具有相同物种数量群落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的大小,是一种...
关键词:
树种多样性 树种空间多样性 计算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娜 徐程扬 段永宏 周睿智 代向阳
该文从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根系序级、根系数量等方面对北京市油松、侧柏、白皮松3种针叶绿化树种的根系形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树种在根系结构上有良好的一致性,即直径<1mm的根系连接数量、根系累计长度以及表面积占据总量的多数;直径<2mm的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是根系总量的主体;0~3序级根系连接数和根系表面积占所有序级根系连接数和表面积的70%以上。根系形态分析结果显示,白皮松根系分枝能力弱于侧柏和油松,并以油松根系分枝强度为最大。
关键词:
侧柏 油松 白皮松 根系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静 曹雨秋 张慧会 盛晨 王宁涛 祝遵凌 圣倩倩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南京市热河路法桐的健康状况,为法桐行道树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在南京市热河路随机挑选70株法桐,观测并计算其树高、胸径、冠幅、冠高比、高径比、冠径比及土壤含水量等相关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综合评估法桐行道树的生长情况与健康状况,建立法桐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健康等级分类。【结果】热河路法桐可划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三大类,70株样树中不健康的法桐占7.1%,亚健康的法桐占18.6%,健康的法桐占74.3%;健康、亚健康及不健康法桐的树干健康程度分别为70.76%、56.94%及30.25%,三者的树干健康情况存在较为显著的优劣区别;健康法桐树体长势好,枝叶生长茂密,外观分值平均为2.77;不健康法桐则树势较差,枝叶生长多稀疏,外观分值平均为1.16,亚健康法桐长势居于两者之间,外观分值平均为1.89。【结论】南京市热河路的法桐健康状况整体上表现为健康、生长良好,但仍需进一步养护管理,部分不健康法桐需要进行施药、换树等措施;在行道树养护前掌握法桐健康状况,从而采用针对性的养护及复壮措施,保持行道树的健康生长,维持城市街道优良景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耀升 么旭阳 刘艳红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市几种引进树种和乡土树种的光合特性与生态效益,为北京市城市绿化树种的合理选择与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4种主要引进树种(水曲柳、火炬树、七叶树、珙桐)和4种乡土树种(刺槐、侧柏、油松、臭椿),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生理生态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模拟净光合速率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对各树种的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除臭椿和油松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外,其他6个北京市绿化树种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曲线。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8个树种中固碳释氧量较高的是臭椿(19.36和14.08 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耀升 么旭阳 刘艳红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市几种引进树种和乡土树种的光合特性与生态效益,为北京市城市绿化树种的合理选择与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4种主要引进树种(水曲柳、火炬树、七叶树、珙桐)和4种乡土树种(刺槐、侧柏、油松、臭椿),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生理生态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模拟净光合速率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对各树种的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除臭椿和油松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外,其他6个北京市绿化树种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曲线。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8个树种中固碳释氧量较高的是臭椿(19.36和14.08g/...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莉莉 刘盈盈
对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区)主要道路秋色叶行道树的种类、分布、叶色的物候变化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对行道树种在杭州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现状、物候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杭州市行道树中秋色叶树种有3万多株,其中较为常见的有11种,它们分别为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乌桕Sapium sebiferum,银杏Ginkgo biloba,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珊瑚朴Celtis julianae,榉树Zelkova serrata,池杉Taxodium ...
关键词:
园林学 秋色叶 行道树 应用 杭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国栋 陈效逑
木本植物物候相的更替鲜明地显示出自然景观外貌及其色彩的季节变化 ,成为园林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植物造景工作中 ,恰当地运用木本植物的物候相变化及其组合特征进行配植 ,可以增添空间构图的韵律 ,显示时间演变的节奏 ,协调不同时段之间景观季相的匹配关系 ,从而表现景观的时间与空间之美。为此 ,本文利用多年的物候观测资料 ,依据木本植物的展叶、开花、叶变色和落叶等物候相出现日期的早晚 ,对北京市植物园的 70余种木本植物进行了物候相组合分类的研究。这一工作为比较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各种园林木本植物季相的观赏价值 ,认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物候学角度对造园木本植物材料进行类型划分 ,提供了一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锦迪 韦新良 汤孟平 杨晶晶 张继艳
【目的】构建数量化指标以定量表达林分树种组成特征,是精准经营管理森林的技术基础。【方法】应用生物多样性理论,根据树种组成的特性和经营管理要求,构建了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指数(I_(SCD))。采用“十分法”,分析了不同树种数下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基本特性。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浙江省322个针阔混交林样地为应用对象,对I_(SCD)与现有的α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I_(SCD)涵盖了林分中树种数、树种相对多度和树种蓄积比例等信息,突出体现树种数的同时,充分表达了树种组成的均匀性与混交程度。I_(SCD)可完整、独立和有效地表达树种组成的变化特性。与α多样性指数相比,I_(SCD)提高了对树种数判别的分异性和灵敏性,可严密地评价树种结构的均匀度和混交度,合理有效地反映树种多样性。【结论】与α多样性指数相比,构建数量化指标能更细致、全面、有针对性地定量化表征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解决了低丰富度高均匀度、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等不同林分树种组成类型难于有效区分的难题。图7表7参2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