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7)
- 2023(13230)
- 2022(11496)
- 2021(10665)
- 2020(8801)
- 2019(20288)
- 2018(20148)
- 2017(39302)
- 2016(21143)
- 2015(23800)
- 2014(23966)
- 2013(23881)
- 2012(22285)
- 2011(20317)
- 2010(20418)
- 2009(18763)
- 2008(17830)
- 2007(15539)
- 2006(13926)
- 2005(12289)
- 学科
- 济(108912)
- 经济(108817)
- 管理(59932)
- 业(55053)
- 企(45558)
- 企业(45558)
- 方法(40675)
- 数学(35549)
- 数学方法(35219)
- 地方(28130)
- 中国(26627)
- 农(22760)
- 学(21591)
- 业经(20564)
- 财(19286)
- 地方经济(16330)
- 环境(15830)
- 农业(15737)
- 制(15149)
- 和(14705)
- 理论(14158)
- 贸(13969)
- 贸易(13960)
- 易(13292)
- 技术(12746)
- 融(12661)
- 金融(12659)
- 划(12264)
- 发(12137)
- 银(12050)
- 机构
- 大学(307087)
- 学院(305446)
- 济(129804)
- 经济(126934)
- 管理(121893)
- 研究(107280)
- 理学(105429)
- 理学院(104157)
- 管理学(102480)
- 管理学院(101920)
- 中国(77702)
- 京(67842)
- 科学(66035)
- 财(54399)
- 所(53448)
- 研究所(48754)
- 中心(47639)
- 农(45289)
- 财经(44171)
- 江(44077)
- 业大(44003)
- 北京(43484)
- 范(41596)
- 师范(41303)
- 经(40073)
- 经济学(39313)
- 院(39307)
- 州(36249)
- 经济学院(35081)
- 农业(34944)
- 基金
- 项目(209996)
- 科学(165490)
- 研究(153835)
- 基金(152328)
- 家(131829)
- 国家(130769)
- 科学基金(112809)
- 社会(98077)
- 社会科(92930)
- 社会科学(92904)
- 基金项目(81860)
- 省(80829)
- 自然(72770)
- 自然科(71002)
- 自然科学(70988)
- 自然科学基金(69654)
- 教育(69112)
- 划(68541)
- 编号(62511)
- 资助(62196)
- 成果(50095)
- 重点(46668)
- 发(46128)
- 部(45762)
- 课题(43110)
- 创(42826)
- 国家社会(40026)
- 创新(40019)
- 科研(39302)
- 教育部(39256)
- 期刊
- 济(148927)
- 经济(148927)
- 研究(94495)
- 中国(55549)
- 学报(45237)
- 管理(44362)
- 科学(43604)
- 农(40538)
- 财(38820)
- 大学(34147)
- 学学(32119)
- 教育(31175)
- 农业(28191)
- 技术(26853)
- 融(25183)
- 金融(25183)
- 经济研究(23674)
- 业经(22220)
- 财经(21580)
- 问题(20581)
- 经(18476)
- 技术经济(16344)
- 图书(15669)
- 理论(15296)
- 资源(15077)
- 现代(14719)
- 科技(14490)
- 实践(13829)
- 践(13829)
- 发(13529)
共检索到452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维凤
深化北京与周边中小城市的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增强整体竞争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前,北京与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在产业、科技、房地产、旅游、生态环境和交通等领域合作,但在合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鉴于北京与周边中小城市的区域比较优势资源和发展需求,应从经济——生态合作机制、总部经济、旅游、转化基地和农业等途径深化合作,建立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机制,周边中小城市科学功能定位,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推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关键词:
北京 周边中小城市 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垚 王世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异地消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城市之间吸引外部消费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区域中心城市与国际化大都市在竞争中优势明显,成为消费的流入地,而中小城市成为消费流出地。本文在说明消费外流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消费外流成为制约中小城市商业发展的瓶颈,并以东莞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东莞市消费外流现象进行研究,分析造成其消费外流的原因,提出改善消费外流、促进东莞商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消费 消费外流 中小城市 商业 问卷调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京文 池绍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检验京津冀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关系,厘清大城市是否有利于小城市经济增长,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128个县级小城市为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大城市地理距离、行政边界、产业结构等因素,估计不同等级大城市对小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核心城市抑制了周边小城市经济增长,存在集聚阴影和"环京津贫困带";小城市之间也存在经济增长负面溢出效应;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内核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功能明显不足,区内城市间发展差距大。最后,从破除行政区经济束缚、强化中心城市辐射溢出效应、科学界定各级城市功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永利 鲁晓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胜今 于潇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21世纪初期,我国将在目前良好周边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联友
9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集团化浪潮的推动下,在世界经济日益繁荣和全球贸易持续增长的促进下,中国同世界各国,其中包括同东北亚地区周边5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蒙古)的经贸合作关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如何进一步发展东北亚地区6国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如何加速推进该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们关注的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长俊 吴昊
沈阳经济区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个城市构成,是国家主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优化开发区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群和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笔者拟以辽阳市为例,从区域经济视角对当前中小城市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辽阳市的竞争力分析辽阳市是辽宁中部的交通枢纽,南界钢都鞍山,北依省会沈阳,东临煤铁之城本溪,西与辽河油田接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决定了辽阳在以沈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建设中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极具发展活力和开发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俊波
针对我国中小城市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滞后的现状,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克服中小城市图书馆发展中的条块障碍、方便读者近距离获取印刷型文献、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外部条件、内在基础等方面,论述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的组织模式、管理模式、策略、内容和经费来源。
关键词:
区域图书馆 中小城市 合作与资源共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雪冉
文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逻辑起点,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对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文章最后重点研究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淮微
我国中小城市区域教育规划编制工作存在条件因素不确定、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教育改革取向有"落差"等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规划编制的三个辩证特点:现实性与前瞻性、局部性与整体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同时提出规划编制对策:基于Cynefin复杂理论分析和判断规划编制、问题解决的工作情境,借鉴"有限理性"模式设计和实施规划编制的工作流程,从复杂性领导理论视角出发把握情感参与、系统思考、多元沟通的编制工作要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俊波 许军林
在对比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城市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及问题,论述了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组织模式、管理模式,提出了中小城市图书馆联盟的基本构建策略、内容和经费来源,阐明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区域组织 信息资源共享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玉霞 代玉田 杨建红
探讨近年来德州城市在不同情况下的热岛强度。利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德州市区域加密自动站气温资料,采用城区、郊区气温对比法研究了德州城市热岛强度变化。日变化为UHI02时(1.17℃)>UHI20时(1.16℃)>UHI08时(1.13)>UHI4时(0.29℃);月变化为UHI11月最强(1.05℃),UHI10月最弱(0.08℃);季节变化特征为UHI冬季(0.71℃)>UHI夏季(0.67℃)>UHI秋季(0.66℃)>UHI春季(0.62℃)。德州城市热岛强度年变化明显平均为0.67℃。
关键词:
区域站 热岛强度 变化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连漪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园园 胡天军
首先对物流产业进行界定,定性地分析了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然后以北京市为例,建立了物流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物流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数:物流环境因子和物流投资因子;以北京市为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定量地分析两者与经济的关联性,得到环境因子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2.114,投资因子对经济的贡献率为9.010,证实了物流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得到回归预测方程;最后提出促进北京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晓红 王钰 但婷
基于中国城区常住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县级与地级中小城市2006、2012及2016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高铁开通对县级和地级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短时期内,开通高铁对县级和地级中小城市人均GDP增长率的作用方向为负,且均不具有显著性;从长期看,尽管开通高铁对县级中小城市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不具显著性,但其对地级中小城市却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