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
- 2023(1294)
- 2022(1202)
- 2021(1110)
- 2020(1057)
- 2019(2521)
- 2018(2478)
- 2017(4301)
- 2016(2811)
- 2015(3072)
- 2014(2874)
- 2013(2723)
- 2012(2701)
- 2011(2463)
- 2010(2564)
- 2009(2335)
- 2008(2330)
- 2007(2212)
- 2006(1951)
- 2005(1759)
- 学科
- 济(6187)
- 经济(6184)
- 学(4617)
- 壤(3717)
- 土壤(3704)
- 业(3533)
- 森(3349)
- 森林(3349)
- 林(3336)
- 管理(3224)
- 地方(3068)
- 农(2702)
- 中国(2265)
- 生态(1893)
- 企(1861)
- 企业(1861)
- 农业(1781)
- 方法(1470)
- 地方经济(1373)
- 环境(1373)
- 贸(1347)
- 贸易(1347)
- 制(1297)
- 业经(1293)
- 生态学(1281)
- 教育(1279)
- 易(1232)
- 数学(1208)
- 和(1194)
- 数学方法(1177)
- 机构
- 学院(35368)
- 大学(35267)
- 研究(17813)
- 科学(14376)
- 农(13553)
- 京(13380)
- 中国(12587)
- 所(11371)
- 业大(11108)
- 研究所(10759)
- 农业(10391)
- 济(10016)
- 北京(9878)
- 管理(9790)
- 经济(9694)
- 理学(7739)
- 省(7550)
- 理学院(7535)
- 林业(7499)
- 中心(7287)
- 管理学(7240)
- 管理学院(7186)
- 院(7039)
- 室(6753)
- 科学院(6733)
- 农业大学(6468)
- 实验(6226)
- 资源(6144)
- 林(6029)
- 实验室(5874)
共检索到56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耿玉清 余新晓 岳永杰 牛丽丽
森林土壤是维持林木健康生长的基质,其肥力特征影响并控制着林木的健康状态(Fisher et al.,2000)。森林退化与土壤肥力的衰退有密切的联系(La Mannaetal.,2004)。因此,对森林土壤特征的了解,可及时为森林健康经营提供依据。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森林健康理念的发展,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伟 向师庆
通过对北京山地长石质岩类森林土壤的形成条件、剖面形态、微形态特征、理化性状和粘土矿物种类的分析,研究了该类土壤的发生和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土壤均属淋溶褐土(我国1978年分类)或普通褐土(我国1991年分类).此外,为了使“首次方案”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北京地区这类土壤的分类位置,在分类上提出了“中性棕壤”的概念。
关键词:
长石质岩类,土壤发生分类,中性棕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新晓 耿玉清 牛丽丽 岳永杰
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的研究是持续利用森林土壤资源的基础(Naeletal.,2004)。由于山地地表起伏不定且植被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同的格局,导致了森林土壤巨大的空间变异性,并给森林土壤研究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国外不少学者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余新晓 岳永杰 李金海 张国桢 刘松
为探讨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北京山地典型针叶林和阔叶林为对象,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和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逐渐递减。在0~10cm和10~20cm土层内,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地高于针叶林土壤。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层深度变化的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但针叶林与阔叶林之间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没有规律性。土壤易氧化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率范围为0.36~0.45,土壤颗粒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率范围为0.28~0.73,且随土层深度增加比率减小。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极显著相关,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肖肖 戴伟 戴奥娜
为研究北京山地阔叶林土壤酶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讨土壤酶活性与动力学参数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指标的可行性,选取刺槐Robinia psedoacacia,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槲树Quercus dentata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等4种阔叶林林型,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0~20, 20~40, 40~60 cm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动力学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酶促反应速度反映指标(Vmax/Km)都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文悦 戴伟 王乐乐 戚俊 李晓红
为探讨北京山地森林土壤酶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并进一步评价其肥力水平,对北京雾灵山、十三陵地区和密云水库区的落叶松、侧柏、白皮松和油松4种针叶林下不同层次土壤的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研究了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下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酶促反应速度反映指标(Vmax/Km)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米氏常数(Km)无规律变化;各林型间土壤酶特征参数变化各异,表现出不同的酶促反应特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Vmax、Vmax/Km等特征参数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乐乐 聂立水 戴伟
该研究选取了北京山地人工油松林、人工白皮松林、天然油松林和人工落叶松林4种针叶林型下0~0.2 m和0.2~0.4 m土层的土壤,通过测定不同的底物浓度、培养时间及培养温度下的放氨量,计算出脲酶的各项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探讨了北京山地4种针叶林型下土壤脲酶酶促反应特征。结果表明,4种林型下土壤酶促反应的Vmax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Km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脲酶酶促反应的变化规律;土壤酶促反应K值和Ea值均表现出随温度和土壤深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但变化特点因林型而异;酶促反应ΔH和ΔG值随温度和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ΔS为负值,说明土壤脲酶酶促反应体系中有序性...
关键词:
北京山地 针叶林 脲酶 动力学 热力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孙向阳 亢新刚 谭笑 周运起 李东兰 陈宝升
对长白山林区4种不同森林类型下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连栽落叶松林地有25cm厚的枯枝落叶层,且有15cm厚的部分完全分解,A层的有机质和多酚氧化酶含量最高,B层各项肥力指标均较低;②云冷杉林的枯枝落叶层的厚度和分解状况优于落叶松纯林,且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高;③天然云冷杉林的微生物总量大于次生云冷杉林;④多酚氧化酶与有机质和全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0和0.973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祯 甘敬 朱建刚
北京山区森林是北京市重要的绿色屏障,其健康状况事关首都生态安全等重大问题。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样地调查数据等,利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林分、景观和区域多尺度对北京山区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耦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区域尺度上,北京山区森林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景观尺度上,18类森林景观要素类型中,健康的森林4类,亚健康的12类,不健康的2类;在林分尺度上,30164个森林经营小班中,亚健康的最多,数量为12226个,面积比例42.21%;不健康和疾病的数量为9534个,面积比例27.57%。因此,北京山区森林急需进行健康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健康等级。
关键词:
森林健康 模糊综合评价 多尺度 北京山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笑
该文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土壤分类的基础,研究了北京妙峰山低山森林土壤的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根据1995年《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该土壤属雏形土纲,湿润雏形土亚纲,简育湿润雏形土类.
关键词:
低山森林土壤,土壤分类,简育湿润雏形土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孙向阳
应用土壤培养法和硝酸盐消失法对北京低山区森林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森林土壤有较强的硝化活性,且表土层比底层土强,同时根际土利于硝化作用进行,根际效应R/S在45左右;②淹水厌气培养24h,NO-3N的消失率为52%~58%,占第10天的55%~71%,且表土层NO-3N的消失率比底层土大;③参与同化反硝化作用的还原酶活性较强,在培养24h后,被还原的基质数量占加入基质数量的70%~90%.
关键词:
森林土壤,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波 张会兰 王彬 王云琦 郭平 刘春霞 唐晓芬
通过在2010~2012年8月份对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土壤进行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酸沉降对研究地森林土壤酸化的影响,并从多角度深入分析了4种林分土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酸化机理。结果表明:(1)在常年酸沉降的影响下,缙云山森林土壤酸化现象非常严重,pH值较低,表层土壤pH值为3.87~4.47,4种林分土壤pH值都随土层加深递增;(2)4种林分有机质含量相差较大,灌木林最高(37.7g/kg),毛竹林最低(11.44g/kg),且随土层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受枯落物类型和来源的影响;(3)由于长期酸雨淋溶作用,4种林分土壤CEC含量均较低为12.76~19.73cmol/kg,表层含量最高,...
关键词:
酸沉降 土壤酸化 阳离子交换量 有机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肖随丽 贾黎明 汪平 李江婧
20世纪中叶,到森林中休闲游憩的人数剧增,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游憩体验,美国林务局的管理者和专家发展了游憩机会谱(ROS)理念和管理框架,其主要以游憩需求为导向,依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指标对游憩区进行分类分级,编制游憩机会清单,对资源进行清查、规划和管理。本文在介绍RO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民森林游憩的需求特征和森林游憩区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开发利用现状,筛选出"自然程度"、"偏远程度"、"游客密度"和"管理强度"4个评价指标,分析提出了北京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将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区分为城郊开发区域、城郊自然区域、乡村开发区域、乡村自然区域和半原始区域五个游憩机会等级,并结合目前的北京市游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用GIS作图直观展示了各游憩机会的分布,分析比较了各游憩机会的供需状况,为北京城郊森林游憩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新晓 周彬 吕锡芝 杨之歌
基于北京市第六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区划北京山区森林景观类型,并应用InVEST模型评估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总面积为479209hm2的北京山区森林可划分为18种类型,其水源涵养总量为16.2万亿m3,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75mm;各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深度差异很大,落叶松人工林最大,为148mm,其他阔叶人工林最小,为47.6mm;在各类森林水源涵养总量方面,天然柞树林最高,为8.25万亿m3,其他阔叶人工林最小,为60.7亿m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子清 陈平留 刘健 余坤勇 廖晓丽 游浩辰 缪绿琳
利用ArcGIS 9.3软件,采用Kriging法完成土壤养分有机质和全钾养分的空间插值.结果表明,福建省顺昌县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和全钾含量空间上存在中等程度相关.采用Kriging法的Stable和Spherical半变异函数模型表征有机质和全钾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效果最好.交叉验证表明:有机质和全钾的插值结果平均误差分别为-0.09和0.00,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16.42和2.6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