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4)
2023(9468)
2022(8515)
2021(8128)
2020(6834)
2019(16217)
2018(16180)
2017(31824)
2016(17348)
2015(19258)
2014(19116)
2013(18932)
2012(17296)
2011(15391)
2010(15200)
2009(13674)
2008(13121)
2007(11259)
2006(9648)
2005(8194)
作者
(49499)
(41040)
(40585)
(38827)
(25872)
(19576)
(18447)
(16289)
(15581)
(14542)
(14180)
(13724)
(12945)
(12790)
(12684)
(12406)
(12330)
(12255)
(11595)
(11547)
(10246)
(9944)
(9806)
(9205)
(9193)
(8989)
(8982)
(8862)
(8188)
(8052)
学科
(67044)
经济(66977)
管理(47474)
(45266)
(38217)
企业(38217)
方法(32729)
数学(28444)
数学方法(28135)
(17069)
(16537)
中国(16448)
(16118)
地方(14881)
业经(14554)
(11340)
(11323)
贸易(11318)
农业(11303)
理论(11225)
(11105)
(10929)
(10620)
环境(10587)
财务(10562)
财务管理(10546)
技术(10348)
企业财务(10029)
(9168)
教育(9051)
机构
大学(240143)
学院(237324)
管理(98500)
(91149)
经济(89151)
理学(86331)
理学院(85349)
管理学(83875)
管理学院(83459)
研究(78511)
中国(56158)
(54479)
科学(51443)
(39233)
(39170)
业大(38724)
(37934)
研究所(36323)
北京(35155)
中心(34731)
财经(32355)
(32278)
(31440)
师范(31145)
(29532)
(29514)
农业(29348)
(26571)
经济学(26199)
师范大学(25375)
基金
项目(171861)
科学(134390)
研究(124336)
基金(124164)
(108594)
国家(107724)
科学基金(92487)
社会(76188)
社会科(72157)
社会科学(72137)
基金项目(67459)
(66615)
自然(62025)
自然科(60524)
自然科学(60512)
自然科学基金(59428)
(56735)
教育(56229)
资助(51351)
编号(50681)
成果(40175)
重点(38252)
(37139)
(36283)
(35341)
课题(34546)
科研(33242)
创新(32935)
大学(31796)
教育部(31641)
期刊
(96016)
经济(96016)
研究(68085)
学报(40313)
中国(39134)
科学(37067)
管理(34352)
(32845)
大学(30439)
学学(28551)
(27732)
教育(25655)
农业(23149)
技术(20064)
业经(16769)
(15912)
金融(15912)
经济研究(14961)
财经(14847)
图书(13755)
林业(13379)
问题(13152)
科技(12991)
(12501)
理论(12459)
实践(11653)
(11653)
技术经济(11442)
(11432)
现代(10918)
共检索到329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景明  周志勇  田子珩  王九中  宋孟青  李杰  
森林垂直结构的定量分析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山地天然栎林为例,根据树冠光竞争高度原理设计划分林分垂直层次的方法,对栎林的垂直结构分析方法和所采用的参数进行验证,并对划分出的不同层次间林木胸径、树高和树冠长度3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客观地对天然栎林进行垂直层次定量划分,并对其他群落类型也有参考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韶华  崔国发  林大影  姚永刚  李惠伶  杨树云  
为向北京市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实地样地调查结果,分析了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各海拔段内物种丰富度相差不大,大部分样地内物种数在35种左右,乔木样地内物种数大部分在35~40种之间,灌丛样地内平均物种数一般低于35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可以很明显的划分为3段,在海拔800m以下小于2.3,海拔800~1700m之间大于2.3,海拔1700m以上又小于2.3。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相同。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在海拔梯度上存在一个抛物线状的分布规律。Wilson...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景明  姜英淑  王襄平  周志勇  付士龙  李华  
采用连续样带法调查北京延庆的蒙古栎天然林,根据树冠光竞争高度原理划分不同取样面积下的林分垂直分层,并结合对林分垂直结构复杂性的分析,探讨取样面积对森林垂直结构研究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垂直分层的结果受取样面积的影响明显,取样面积过小时无法反映垂直分层的实际情况。反映林分垂直结构复杂性的指标(树高、枝下高、树冠长度的标准差)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明显上升,但在面积大于400~600m2之后趋于稳定。600m2的取样面积才能有效研究北京蒙古栎林的群落垂直结构,以往根据种面积关系确定的常用最小取样面积标准(200~400m2)明显偏小,不足以满足研究群落结构复杂性的需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祖涛  陆玉麒  尹贻梅  
山地垂直人文带是叠加在山地垂直自然带上的一种现象。它包括文化、民族、宗教、语言、人口、聚落等人文事象和人类的一切活动。文章首先回顾了目前国内关于山地垂直人文带在土地利用方式、农业模式、人口、聚落、民族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山地垂直人文带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论述了研究山地垂直人文带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红  张会儒  
【目的】基于单株木的目标树经营技术是实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重要途径。为揭示目标树经营对天然次生林垂直结构的影响,以长白山北部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各林层林分结构与单木生长对不同目标树抚育间伐强度的响应,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2013年8月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设置16块面积0.09 hm~2(30 m×30 m)的样地开展目标树经营试验。根据间伐强度设置弱度(5%)、轻度(10%)、中度(20%)和对照4种处理,每种处理4个重复,2016年复测样地。采用树冠光竞争高法(CCH)将林分划分为上林层、中林层和下林层3个林层,比较分析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各林层高度、树种组成、林木竞争和生长的影响。【结果】(1)各林层树冠光竞争高度分别为上林层15.27~16.12 m、中林层8.76~9.65 m、下林层2.95~3.37 m。间伐提高了上、中林层高度,其中中度间伐下上林层平均高度为15.42~17.21 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下林层高度基本不变。(2)间伐调整了上林层和中林层各树种所占比重,上林层中白桦下降,蒙古栎提高,且蒙古栎比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中林层白桦、杂木比重下降,红松比重增加。(3)上林层平均胸径在中度间伐下得到了提高,增幅达到0.57 cm,而在其他处理下有所下降。中林层平均胸径只在轻度间伐下得到提升,下林层平均胸径的变化与上林层呈现相反的趋势。林分中上林层所占蓄积比重增大,弱度、轻度、中度间伐样地上林层蓄积比重分别增加了1.92%、11.52%、13.15%。(4)间伐显著降低了各林层林木竞争指数,其中下林层对目标树抚育间伐响应最为积极,以弱度间伐的降幅最为显著,林木竞争指数由0.634降为0.455。(5)各林层直径定期生长率和材积定期生长率随林层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上、中、下林层的直径生长率分别为1.22%~1.96%、1.94%~2.59%、4.02%~8.17%,材积生长率分别为1.74%~4.10%、3.50%~5.14%、10.12%~18.97%。【结论】目标树经营能够显著影响蒙古栎次生林各林层的生长与结构,但是各林层特征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响应不一致。综合来看,中度间伐(间伐强度20%左右)是研究区蒙古栎次生林较为适合的目标树抚育间伐强度,有关具体抚育方式和后续抚育时间还有待林分动态的长期观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合  周璞  宋金平  庄立  
土地垂直复合利用是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北京市三环沿线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建筑物内部各项使用功能的垂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活跃度"指标对土地垂直复合利用特征进行刻画,并从区域历史背景、城市发展规划、区位条件等因素初步探析了建筑物活跃度空间分异的原因,为今后城市发展规划和地产开发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丽  牛树奎  马钦彦  刘艳红  阚振国  
为研究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空间分布对林火种类、火行为等的影响,该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4种针叶林型为研究对象,比较4种林分相同垂直层面和不同空间层次上的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分布,分析不同林分的火种类、林火行为和森林火险,并基于林分总负荷量评估森林燃烧性。结果表明:侧柏林易发生高强度林火,由于冠层易燃可燃物较少,可以发生树冠火,但不利于蔓延;油松林不易发生地表火,因为地表可燃物清理迹象严重,但一旦起火,易形成蔓延速度较快的树冠火;华山松林可以发生火灾并形成中强度地表火;华北落叶松林可以发生地表火,但树种本身难燃,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树冠火。4种林分的燃烧性为:侧柏林>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华山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有奎  杨全生  倪自银  蒋志成  刘勋才  王零  
采取以线路调查为主,踏查与详查、人工采集与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中不同林层的昆虫分别进行了采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中植食性昆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结构,根据林分的垂直结构和昆虫寄生、取食树木组织部位可划分为6个群落,其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928种),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约780种),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117种),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66种)、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38种)、花与种实昆虫群落(14种)。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花与种实昆虫群落、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景明  张春雨  周金星  赵秀海  余新晓  秦永胜  
采用以树冠光竞争高度为基础的林分垂直层数量化方法研究了云蒙山几种典型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并将不同群落的垂直层划分结果与树高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在森林群落垂直层划分过程中,树冠光竞争高度附近的树被误划的几率较高;截止系数a=0.4时,平均误划率最低,为10.10%。对几种森林群落结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森林群落垂直分层数与乔木高度多样性指数、树高变异系数及乔木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乔木高度多样性指数和树高变异系数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却均呈显著负相关。几种描述林分垂直结构的指标能很好地描述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层情况,同时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下层植物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余新晓  岳永杰  李金海  张国桢  刘松  
为探讨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北京山地典型针叶林和阔叶林为对象,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和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逐渐递减。在0~10cm和10~20cm土层内,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地高于针叶林土壤。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层深度变化的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但针叶林与阔叶林之间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没有规律性。土壤易氧化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率范围为0.36~0.45,土壤颗粒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率范围为0.28~0.73,且随土层深度增加比率减小。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极显著相关,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树奎  王叁  贺庆棠  孙武  陈锋  
以北京山区主要针叶林(侧柏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分中乔木、灌木、草本和枯枝落叶层的可燃物负荷量进行调查与分析,定量研究了森林可燃物的垂直分布规律。根据各可燃物种类负荷量垂直分布和树冠火发生的关系,建立了可燃物垂直连续性指数和评估等级,对2个针叶林的树冠火发生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林发生树冠火的可能性较高,油松林相对较低;从垂直连续性指数看,侧柏林为1.002,高度连续,油松林为0.893,中度连续;侧柏林发生树冠火的危险性大于油松林,说明该指标能较好地描述和解释针叶林的可燃物垂直连续性及树冠火发生的危险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伟  向师庆  
通过对北京山地长石质岩类森林土壤的形成条件、剖面形态、微形态特征、理化性状和粘土矿物种类的分析,研究了该类土壤的发生和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土壤均属淋溶褐土(我国1978年分类)或普通褐土(我国1991年分类).此外,为了使“首次方案”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北京地区这类土壤的分类位置,在分类上提出了“中性棕壤”的概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耿玉清  余新晓  岳永杰  牛丽丽  
森林土壤是维持林木健康生长的基质,其肥力特征影响并控制着林木的健康状态(Fisher et al.,2000)。森林退化与土壤肥力的衰退有密切的联系(La Mannaetal.,2004)。因此,对森林土壤特征的了解,可及时为森林健康经营提供依据。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森林健康理念的发展,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宇  余新晓  岳永杰  张振明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根据2006年6月对北京八达岭林场0.5hm2黑桦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结果,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内主要种群和黑桦种群各龄级个体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桦和蒙椴种群单种格局在研究的空间尺度范围内呈显著的集群分布,元宝槭种群在小尺度上呈集群分布,在较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②主要树种之间存在种间关联,重要值最高的黑桦和蒙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此群落组成和结构不稳定,正处于植被演替阶段。③黑桦种群各龄级木的分布格局随树龄的增加,由集群分布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④黑桦种群相邻龄级木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正相关关系,而不相邻龄级木之间的关系多为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志刚  秦旭东  韦鹏  郭俊杰  曾杰  徐建民  
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一个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本研究以我国天然分布海拔跨度最大的广西大明山格木天然林为对象,分析其土壤化学性质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上升,随海拔上升而下降,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的变化规律则与pH值相反,中、上层交换性酸含量在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且与海拔极显著正相关(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