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8)
2023(14208)
2022(11842)
2021(10974)
2020(8776)
2019(20171)
2018(19988)
2017(38175)
2016(20009)
2015(22660)
2014(22415)
2013(22084)
2012(20445)
2011(18753)
2010(19251)
2009(17645)
2008(16939)
2007(14859)
2006(13498)
2005(12444)
作者
(57681)
(48196)
(47793)
(45506)
(30619)
(22897)
(21697)
(18530)
(18365)
(17107)
(16512)
(16260)
(15482)
(15285)
(14743)
(14600)
(14260)
(13758)
(13623)
(13606)
(12186)
(11784)
(11665)
(11250)
(10786)
(10653)
(10558)
(10360)
(9643)
(9377)
学科
(105779)
经济(105697)
管理(53490)
(48590)
(37386)
企业(37386)
方法(35670)
数学(31285)
数学方法(30735)
地方(30277)
中国(28410)
(25792)
业经(22190)
(19738)
农业(17875)
环境(17592)
地方经济(17507)
(16495)
(15433)
(15191)
金融(15188)
(14799)
贸易(14786)
(14685)
理论(14431)
(14429)
银行(14414)
(14122)
(14059)
(14031)
机构
学院(288631)
大学(284949)
(125605)
经济(123042)
管理(107795)
研究(104102)
理学(91739)
理学院(90588)
管理学(88823)
管理学院(88290)
中国(79493)
(63591)
科学(62445)
(54429)
(52062)
研究所(47023)
中心(47019)
(44118)
(43535)
财经(42644)
北京(41271)
(40885)
师范(40552)
业大(39394)
经济学(38883)
(38555)
(38116)
(35744)
经济学院(34517)
农业(33344)
基金
项目(189542)
科学(149933)
研究(141898)
基金(135351)
(117203)
国家(116212)
科学基金(100041)
社会(91178)
社会科(86487)
社会科学(86467)
(75212)
基金项目(71160)
教育(64437)
(63180)
自然(62078)
自然科(60521)
自然科学(60513)
自然科学基金(59344)
编号(57693)
资助(54954)
(46847)
成果(46346)
重点(43335)
课题(41252)
(40627)
(39427)
发展(38058)
国家社会(37705)
(37439)
创新(36845)
期刊
(152200)
经济(152200)
研究(90797)
中国(61882)
管理(41713)
(40383)
(40051)
科学(39637)
学报(39463)
教育(34309)
大学(30844)
学学(28778)
技术(28164)
(27927)
金融(27927)
农业(27769)
业经(24931)
经济研究(24901)
财经(21028)
问题(19390)
(18338)
技术经济(15802)
资源(15620)
统计(15262)
(14889)
(14134)
(13883)
商业(13838)
现代(13603)
世界(13530)
共检索到449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松林  
沟域经济是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山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沟域为视角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针对北京山区发展的问题与机遇,基于沟域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特点,通过构建重点发展区域——沟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甄别出重点沟域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梳理和归纳不同类型沟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优化北京山区人地关系、加速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穆松林  
基于大都市郊区为研究视角,以独特的地理单元和生态经济载体山区沟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空间权重函数和综合指数等方法,遵循"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空间分异格局—关联性划分—增长极识别—空间组织形式分析"的研究逻辑,分析北京山区的生态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108条沟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北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部分地区呈"极核"状空间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类型可分为9种,从中甄别出作为增长极的沟域,在此基础上把沟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形式总结为6种类型。通过研究以期能对理解大都市郊区生态经济空间优化路径与转型过程及特征提供有益启发和思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沛林  刘春腊  
沟域是山区古村落分布的理想区域,发展沟域经济可为山区古村落保护提供物质基础,保护山区古村落是沟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在分析沟域经济典型模式(文化创意先导模式、特色产业主导模式、龙头景区带动模式、自然风光旅游模式和民俗文化展示模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沟域经济典型模式对山区古村落保护的启示,即注重生态保护、激活文化潜能、开展差别保护、发展特色产业、展示个性元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郝利  王苗苗  钟春艳  
沟域经济是一种新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总结出北京发展沟域经济的生态建设驱动、特色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业带动、水域建设启动、创意产业、多产业综合发展的6种发展模式。并针对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风险抵御、规模经济、经营理念、环境保护问题,从规划、区位特色、企业参入、农民合作组织、人才建设、设施和农业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晓云  
从生产要素视角,以旅游业要素投入、旅游收入等为测量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DEA相对效率等量度法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以1993—2009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结论表明:①产业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区域差异逐渐减小;②当前区域差异处于良性水平;③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区域差距突出;④政策推动对西部旅游产业发展效果明显;⑤提高产业效率是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尝试性给出了解决区域差异的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梅  李永贵  蒋文琼  侯旭峰  
为了解影响北京山区小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 ,以石匣小流域的实测、调查资料为基础 ,采用对比、假设检验、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小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得出影响山区小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因素中光、温、水的年际变化 ,而是社会因素中的人口、技术和管理因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贤  
本文分析了区域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结合中国的区域物流情况,提出了发展区域物流的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忠伟  李昀  王有年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发展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的缘由,提炼了沟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和模式,总结了沟域经济的实践效果,提出了未来沟域经济发展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武  
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更是学校办学求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的分类进行归纳,对基于发展区域经济下的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进行分类及优势分析,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校企共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建立校企问责保障机制等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毓  段贤斌  郭兴祥  
世界农业在经历了原始农业、经验农业和工业化农业三个历史阶段后,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探索时期。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能源紧张、生态危机和人口剧增的压力下,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农业道路。生态农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东亚、西欧、南美和澳洲等国都在寻求符合本国实际的生态农业模式。在中国,政府明确把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作为农业持续发展的三大前提条件,从而提出了在持续发展农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国家农业部为实施这一新的农业发展战略思想,自1986年起在全国不同类型的地区选择了若干个县作为试点,进行区域性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宁启蒙  欧阳海燕  汤放华  曾志伟  
以湖南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变异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法等方法,实证测算了2005—2014年湖南省各地级市外向型经济的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出口贸易区域内呈现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的态势,而实际利用FDI在各市之间呈扩散发展趋势;(2)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存在显著差异,长株潭城市群为主要开放阵地;(3)不同区域之间的对外开放度差距逐年缩小但依旧较大,湖南省的开放度水平整体得到了提高;(4)湖南省各地级市的对外开放度存在较强空间自相关性,出现空间集聚的情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庆泳  陈忠暖  
选取广东省各地市1990年、1995年和2000—2004年7个年份的人均GDP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对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各地市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结果表明其经济发展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揭示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正在逐年增大,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最后通过对各研究年份空间联系局域指标(LISA)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时空变化特点。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陆晓冬  
“九五” 时期浙江经济高速增长,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城市经济发展快于县域经济发展,体现了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聚集效应与拉动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晓辉   王长江   侯杰  
在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兼顾的情况下,借鉴区域经济均衡、非均衡与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的特点,我国完全可以利用“簇群”模式与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的优点,形成我国证券业的“簇群”发展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钱立洁  
福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和优势,但也存在着城市化进程仍显滞缓、投资环境不够优化、文化资源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作为沿海省份,福建必须充分发挥现已具备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这是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