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7)
2023(18079)
2022(15422)
2021(14319)
2020(11722)
2019(26502)
2018(26484)
2017(49663)
2016(26807)
2015(30155)
2014(30153)
2013(29867)
2012(27842)
2011(25516)
2010(25973)
2009(24076)
2008(23107)
2007(20710)
2006(18510)
2005(16546)
作者
(78887)
(65556)
(64881)
(61809)
(41554)
(31225)
(29617)
(25603)
(24953)
(23587)
(22354)
(22234)
(20916)
(20813)
(20107)
(20025)
(19156)
(19137)
(18647)
(18620)
(16523)
(16152)
(15805)
(15112)
(14822)
(14608)
(14554)
(14501)
(13296)
(12965)
学科
(124499)
经济(124380)
管理(72531)
(68469)
(52325)
企业(52325)
方法(44285)
(38309)
数学(37687)
数学方法(37297)
中国(35275)
地方(33271)
业经(28382)
(26460)
农业(25698)
(23918)
(21171)
环境(19291)
(19248)
贸易(19232)
(18468)
(18455)
(18433)
金融(18431)
银行(18412)
(18246)
理论(18213)
地方经济(18063)
(17910)
(17805)
机构
学院(383455)
大学(382310)
(156838)
经济(153242)
管理(146108)
研究(137627)
理学(124429)
理学院(122921)
管理学(120795)
管理学院(120103)
中国(103714)
(85046)
科学(84432)
(69766)
(69633)
(64653)
研究所(63070)
中心(62011)
(58470)
业大(56441)
北京(54926)
财经(54420)
(54179)
师范(53696)
(50259)
农业(49299)
(49237)
(47659)
经济学(46690)
师范大学(43225)
基金
项目(255037)
科学(199528)
研究(190183)
基金(181461)
(157547)
国家(156139)
科学基金(133170)
社会(119366)
社会科(112766)
社会科学(112739)
(100480)
基金项目(95998)
教育(86518)
自然(84121)
(84096)
自然科(82010)
自然科学(81991)
自然科学基金(80455)
编号(79197)
资助(73892)
成果(65153)
(58779)
重点(57477)
课题(55474)
(55090)
(52136)
创新(48665)
国家社会(48505)
科研(47657)
项目编号(47421)
期刊
(189392)
经济(189392)
研究(119249)
中国(83139)
(62622)
学报(59451)
科学(56036)
管理(54791)
(50643)
教育(48556)
大学(45327)
农业(42584)
学学(42186)
(37066)
金融(37066)
技术(34842)
业经(32055)
经济研究(29529)
财经(26332)
问题(24087)
(22646)
图书(22580)
(20383)
技术经济(19201)
科技(18459)
资源(18172)
理论(17982)
现代(17774)
(17742)
商业(17307)
共检索到594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春腊  刘沛林  
近年来,北京山区沟域经济蓬勃发展,这对山区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沟域经济建设和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存在原生态保护的一致性、特色文化传承的相关性、旅游价值开发的紧密性、社会建设与文化传承的互补性等内在关系。从古村落结构、古村落文脉、古村落活力等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评分法,得知当前北京山区古村落价值高,具有保护与开发的价值。针对北京山区古村落的特征及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保护与开发重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从完善规划编制、建立古村落资源数据库、培育沟域经济发展的古村落产业、对古村落个体实施整体建设、实施科学定位和错位发展等方面着手,对北京山区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促进沟域经济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沛林  刘春腊  
沟域是山区古村落分布的理想区域,发展沟域经济可为山区古村落保护提供物质基础,保护山区古村落是沟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在分析沟域经济典型模式(文化创意先导模式、特色产业主导模式、龙头景区带动模式、自然风光旅游模式和民俗文化展示模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沟域经济典型模式对山区古村落保护的启示,即注重生态保护、激活文化潜能、开展差别保护、发展特色产业、展示个性元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克勤  
在考察北京门头沟区30余座古村落的基础上,总结了这一地区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运用SWOT分析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区可持续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这些主要问题包括缺乏整体管理、旅游产业规模小、旅游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限制了该区旅游业的发展。此外,还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特色性保护和动态性保护的遗产资源保护对策,包括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等,以促进北京门头沟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菁  叶云  翁雯霞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合理有效的开发是对传统村落资源保护的重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一些传统村落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乡村环境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文跃  
旅游开发背景下我国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本文以江西婺源古村落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了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对其迁居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赖是形成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的重要因素,而居民的情感因素在古村落保护中有着比功能因素更大的影响作用;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赖是居民迁居的阻力因素,而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是迁居的推力因素,而且情感依恋的推力作用大于地方依赖的阻力作用。不管是对于增强居民的古村落保护意识,还是提高居民对迁居政策的支持度,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可为旅游开发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松林  
沟域经济是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山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沟域为视角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针对北京山区发展的问题与机遇,基于沟域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特点,通过构建重点发展区域——沟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甄别出重点沟域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梳理和归纳不同类型沟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优化北京山区人地关系、加速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耿娜娜  邵秀英  
政策支持是古村落保护发展不可缺失的手段,古村落特殊属性决定了其政策支撑体系的特殊性和专项性。本文对古村落保护、开发与减贫现有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和评价,以期对古村落保护开发专项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庄伟光  林平凡  
古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旅游开发是挖掘承传、转化利用和保护古村落文化资源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广东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广东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强调在保护为主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并提出要加强规划导向、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融资模式、打造旅游精品等对策建议,以推动广东古村落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穆松林  
基于大都市郊区为研究视角,以独特的地理单元和生态经济载体山区沟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空间权重函数和综合指数等方法,遵循"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空间分异格局—关联性划分—增长极识别—空间组织形式分析"的研究逻辑,分析北京山区的生态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108条沟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北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部分地区呈"极核"状空间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类型可分为9种,从中甄别出作为增长极的沟域,在此基础上把沟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形式总结为6种类型。通过研究以期能对理解大都市郊区生态经济空间优化路径与转型过程及特征提供有益启发和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本学  
欠发达古村落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实践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武义县俞源古村落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出新的调整思路,旨在对与俞源基本情况类似的古村落如何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农村的差距,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指导或借鉴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志宏  
本文提出古村落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绿色增长的概念,总结绿色经济活性化的环境法规改善策略和针对古村落绿色改造设计的改进措施,从绿色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古村落绿色改造设计的方法与标准。解决古村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建立适应古村落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文智  
针对目前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上存在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 ,本文以安徽古村落 (宏村、西递 )为实例进行分析 ,首先讨论旅游地系统的资源状况 ,在此基础上 ,运用一系列方法和模型 ,分析旅游地的保护和开发状况 ,揭示其演进的一般模式 ,进而在理论与实践上为旅游地的有序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时少华  汤利华  李芳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调查问卷,构建了北京古村落民俗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借助模糊变换方法,通过游客对古村落民俗资源模糊评价打分,对北京13个古村落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其整体状况良好,但各古村落民俗旅游资源质量还有提升空间。据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凤玲  
古村落保护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应有之义。本文结合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孙伯镇3个古村落综合治理实践,探讨分析了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如何有效保护原有古村落历史古迹,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丽婷  曾祯  
层次分析法(AHP)与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相结合构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古村落旅游开发决策服务。研究表明:建筑遗存因子对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影响最大;综合评价排名并不能完全代表古村落的综合价值情况,应进行数据和指标的深入分析。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对县域内的19个典型古村落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对磐安县古村落开发有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最后针对磐安县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