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9)
2023(9169)
2022(8369)
2021(8061)
2020(6763)
2019(15954)
2018(16005)
2017(31252)
2016(17232)
2015(19534)
2014(19496)
2013(19225)
2012(17654)
2011(15692)
2010(15730)
2009(14286)
2008(13837)
2007(11953)
2006(10492)
2005(9220)
作者
(49677)
(40849)
(40444)
(38638)
(25994)
(19511)
(18506)
(16195)
(15553)
(14685)
(14160)
(13572)
(12790)
(12734)
(12589)
(12368)
(12365)
(12210)
(11557)
(11481)
(10207)
(9892)
(9766)
(9319)
(9156)
(9025)
(9022)
(8902)
(8172)
(8086)
学科
(65518)
经济(65433)
管理(49026)
(46115)
(38657)
企业(38657)
方法(30691)
数学(26304)
数学方法(25939)
(18130)
中国(16971)
(16474)
(15364)
地方(14821)
业经(14752)
农业(12039)
(11813)
理论(11677)
(11567)
贸易(11563)
(11242)
(11162)
(10761)
财务(10696)
财务管理(10671)
环境(10617)
技术(10431)
企业财务(10078)
教育(9975)
(9465)
机构
大学(239991)
学院(238039)
管理(97987)
(89291)
经济(87101)
理学(84854)
理学院(83865)
管理学(82384)
管理学院(81970)
研究(78121)
中国(57856)
(54760)
科学(50747)
(40637)
(39611)
(37396)
业大(36949)
研究所(36030)
北京(35608)
中心(35374)
(33804)
财经(32633)
(32515)
师范(32253)
(29579)
农业(29156)
(28481)
(28156)
师范大学(26158)
技术(25197)
基金
项目(165298)
科学(129068)
研究(121811)
基金(118507)
(102556)
国家(101670)
科学基金(87467)
社会(73854)
社会科(69778)
社会科学(69755)
(64362)
基金项目(64174)
自然(58232)
自然科(56806)
自然科学(56796)
自然科学基金(55738)
教育(55335)
(54702)
编号(51053)
资助(48914)
成果(41586)
重点(36492)
(35713)
(34825)
课题(34741)
(34062)
创新(31632)
科研(31564)
项目编号(31518)
大学(30743)
期刊
(99153)
经济(99153)
研究(71185)
中国(42907)
学报(37952)
管理(35092)
科学(34979)
(34063)
(29809)
教育(28617)
大学(28419)
学学(26305)
农业(24011)
技术(20366)
(18796)
金融(18796)
业经(16782)
图书(15297)
财经(15045)
经济研究(14452)
问题(13433)
理论(13317)
(12602)
实践(12413)
(12413)
科技(12132)
(11468)
技术经济(11332)
现代(11084)
情报(10926)
共检索到344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建  赵士权  田璐  刘焱序  刘志聪  
农业多功能性指农业在保证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给的同时,兼具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特性。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进步的一个必然趋势,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建设"宜居城市"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从农业经济、生态及社会3方面筛选相关指标,定量评价2001、2011年北京都市农业综合功能,明晰北京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单功能动态来看,研究时段内北京都市农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整体上呈现减弱趋势;(2)从农业综合功能的变化情况来看,研究区13个涉农区(县)中9个呈现农业综合功能减弱的趋势,唯有平谷、海淀、密云出现增强,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启荣  闫国宏  王胜利  
农业多功能性问题是世贸组织新一轮农业多边谈判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成员争论的热点问题。通过介绍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从经济学外部性的角度揭示了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实质,并重点分析了世贸组织主要成员对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立场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对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立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晶  李月明  张庆芳  
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的发展,突破了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局限。从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审视辽宁省的玉米产业,突破传统的经济范畴,对玉米产业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做以全新的解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超  许月卿  孙丕苓  刘佳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是土地科学和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命题,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概念内涵、识别与分类、评价研究等方面的梳理,明晰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研究现状。目前,学者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内涵特征的认识基本一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分类标准尚未统一;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析框架初步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法较单一,应用研究相对薄弱;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受自然、社会经济及政策等因素共同影响。未来,应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内容框架,完善分类体系,深化评价研究并加强应用研究,从而为开展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郝晋珉  孙丕苓  刘超  郑伟然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可为协调土地科学、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概念和分类体系尚未达成共识,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基于行政单元的中宏观尺度研究较多,微观单元落地化研究较少,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应用不足。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体系研究,构建多分类、多层次、多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的特定功能研究成果,加强微观尺度研究,并拓展评价研究成果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建  刘志聪  刘焱序  
农业多功能性指农业在满足人类基本食物生产功能基础上同时具备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项功能的特性。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功能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和分析方法,统筹协调农业多种功能效用,已成为实现农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对农业多功能性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较为完善,但在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相关的功能分类、指标构建、定量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该文在系统梳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内涵及农业功能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从农业单功能、综合功能及多功能性的定量评价三方面综合探讨了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近今进展,并提出农业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新章  
农业多功能性是近年来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与政府间谈判磋商的热点问题。科学地认识农业多功能性及其演变趋势,对于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调研资料的整理,从农业的产品生产功能、经济社会功能、生态环境功能、文化休闲功能4个方面,对建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基本趋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品生产功能在波折中不断提高,而地域之间呈此消彼长现象,总的趋势是农产品生产由南方向北方、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农业的经济功能已经大大弱化,但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依然极为重要;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来看负面效应要大于正面效应;农业文化传承功能呈全面衰落趋势,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郝晋珉  孙丕苓  刘超  郑伟然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可为协调土地科学、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概念和分类体系尚未达成共识,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基于行政单元的中宏观尺度研究较多,微观单元落地化研究较少,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应用不足。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体系研究,构建多分类、多层次、多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的特定功能研究成果,加强微观尺度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健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各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当它们关系协调时,农业多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得到和谐发展;反之,农业就会畸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功能由长期定位于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农业多功能性,对实现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房风文  张喜才  
职业学校具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功能性,其实现逻辑可以用经济学的相关资本理论进行阐释。以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可以看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是职业学校多功能性的重要体现,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职业学校的重要资本组合,为职业学校多功能性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支撑。为获得长远发展,职业学校需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多功能性实现与资本积累长期交互结合,并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和内涵。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秋珍  JohnSumelius  
综阅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可知,国外研究着重农业多功能性单个因素量化分析,与农业环境计划比较分析,对农业商品产出和非商品产出从联合生产角度分析,运用环境经济学评估方法估算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以及对农业多功能性目标政策的讨论等五个方面。国内研究包含四个主要方面: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多功能性进行理论分析,从不同国家对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不同立场进行实质分析,从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与非贸易关注之间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和撇开农产品国际贸易利益,对我国农业各功能的价值现状分析。国内与国外研究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比较集中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模型量化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敬  
伴随城镇化、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农业正处在发展与变迁的转折点上。三农领域中,不同的学术主张大多是以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基于农业范式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陕西省关中地区农业多功能性,探讨农业范式选择以及小农生计问题。农业范式主要分为三类:生产主义范式、后生产主义范式、以及多功能范式。不同的农业范式中,农业发挥的主要功能存在差异。农业经济功能在生产主义范式中居于主要位置,而在后生产主义范式和多功能范式中居于最次要的位置。陕西省关中地区小农经济在农民生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农民提供了基本农产品、熟人社会的生活场所以及良好的生态场所。将农业范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俊杰  高峰  孙智勇  
在农业多功能性背景下,生态脆弱地区能否做到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与进行合理开发,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败。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目前农业仍然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产业,而发展生态和循环农业对于本地区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