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9)
2023(15426)
2022(13022)
2021(12143)
2020(10183)
2019(23647)
2018(23439)
2017(45522)
2016(24891)
2015(28263)
2014(28461)
2013(28286)
2012(26702)
2011(24510)
2010(25354)
2009(23668)
2008(23478)
2007(21736)
2006(19396)
2005(17624)
作者
(74404)
(62506)
(61946)
(59022)
(39305)
(29769)
(28172)
(24403)
(23591)
(22618)
(21327)
(20873)
(19989)
(19931)
(19471)
(19220)
(18785)
(18323)
(17938)
(17884)
(15770)
(15732)
(15377)
(14304)
(14127)
(14046)
(14020)
(13741)
(12688)
(12536)
学科
(113614)
经济(113516)
(72041)
管理(63770)
(50015)
(48562)
企业(48562)
方法(44523)
数学(39480)
数学方法(38822)
农业(33222)
中国(32332)
地方(29209)
业经(26866)
(23161)
(22071)
(21024)
(20536)
贸易(20522)
(19838)
(18104)
银行(18071)
(17446)
(17231)
金融(17229)
(17096)
技术(16687)
(16664)
理论(15995)
环境(15950)
机构
学院(364275)
大学(358212)
(153723)
经济(150373)
管理(138154)
研究(128866)
理学(117490)
理学院(116159)
管理学(113900)
管理学院(113227)
中国(99733)
(79396)
科学(79089)
(75955)
(68188)
(66846)
研究所(60220)
中心(60047)
业大(59092)
(58349)
农业(58224)
财经(52519)
北京(51186)
(48859)
师范(48420)
(47411)
(46112)
(46055)
经济学(45477)
(42115)
基金
项目(233726)
科学(182627)
研究(172886)
基金(165488)
(144055)
国家(142792)
科学基金(121114)
社会(107586)
社会科(101720)
社会科学(101690)
(94248)
基金项目(86513)
教育(78703)
(78354)
自然(76925)
自然科(75039)
自然科学(75021)
自然科学基金(73626)
编号(72695)
资助(69052)
成果(59196)
(55995)
重点(52822)
课题(51107)
(50835)
(48150)
发展(45101)
创新(44988)
(44385)
科研(44110)
期刊
(181858)
经济(181858)
研究(108928)
中国(79041)
(75516)
学报(56156)
科学(53501)
农业(50637)
(50535)
管理(49046)
大学(43510)
教育(42225)
学学(40997)
(39492)
金融(39492)
业经(35335)
技术(34407)
经济研究(27443)
(25712)
财经(25175)
问题(25172)
(21715)
技术经济(19594)
统计(19367)
(18482)
世界(18206)
(17779)
(17606)
商业(17415)
科技(17263)
共检索到566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春艳  王敬华  
构建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是开发山区有限的土地资源,振兴沟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山区林业发展的方向。本文总结了北京山区主要的农林复合生态产业模式,对典型模式进行了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山区农林复合产业布局思路,并从产业扶持政策、技术推广培、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精品等方面,提出加快北京山区农林复合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莉  
一、北京山区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难点(一)产业发展水平落后,突出表现为"两低、三难""两低":一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仍处于培育期,对经济拉动的替代作用尚不明显;人均GDP等指标与其他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俊峰  杨红  李虎  陈晨  王秀东  闫琰  魏宏娜  
[目的]北京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要风景旅游区。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产业,不仅对推进山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山区农民增收步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对保证整个首都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不容忽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首都山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带来各方面的影响。合理发展生态友好型循环农业,是协调和解决产业发展与生态屏障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确保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地分析了北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兰彦平  王瑞波  周连第  姚砚武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取北京山区板栗循环农业的数据,对栗菌模型-1,栗菌模型-2等五种板栗循环农业模式经济效益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将5种循环农业模式按照替代与互补关系进行组合,估算了北京板栗产业全部推广应用这些模式组合将可能产生的经济收益,为北京山区板栗产业循环农业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至美  
分析了北京山区的战略地位和职能,划分出了山区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进而分析了山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北京山区优化开发的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传春  刘某承  李文华  
农林复合经营表现为复合型的农业生产系统,其实质是对土地单元综合的和可持续的利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的背景下,中国生态农业建设显得愈加重要和紧迫。农林复合经营以其有效地契合了中国人多地少和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国情,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高效、循环"的特点,而成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为促进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现代科技在农林复合经营中的应用,同时注意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和相关财政与金融政策支持的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贺东升  刘华  张颖  薛正旗  
该文通过分析北京山区经济发展的现状,2010年山区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山区整体经济水平与朝阳、海淀等平原地区的对比,认为山区农民收入水平相对低下。同时分析认为,山区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关系:确保生态优先;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政府要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督。最后得出关于北京山区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并加快山区产权、林权制度改革;制定统一的土地"绿色通道"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完善基础设施;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效文  田甜  贾黎明  李广德  郝小飞  
为研究北京山区低山厚土中龄侧柏游憩林的合理构成,采用SBE法对侧柏游憩林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喜好度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和预测模型,并由此分析得出定量化的抚育技术模式。研究表明,应当通过定量化的清枯枝、修活枝、割灌和间伐等抚育措施提高游憩林的景观质量,将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750株/hm2左右、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层高度和盖度分别在1.0 m和50%以下、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有一定变化的高景观质量林分;将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000株/hm2以内、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高度不超过0.5 m、盖度在30~50%之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春艳  王敬华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全球人口数量与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农场尝试在市区进行农业生产,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农产品,节约耕地,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多国家都在尝试发展各种模式的城市农场。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城市农场尤为必要。本文界定了城市农场的内涵与功能,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农场的发展现状,在对北京市发展城市农场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适宜北京的城市农场发展模式和有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何忠伟  
会展农业是北京市就其建设世界城市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目标而提出并正实施的一项重要创新政策。如何正确认识这一新生事物的内涵、发展模式和产业特征,将对"十二五"时期推动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进行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把握其自身及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现状,从会展农业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内容等方面界定其内涵和功能,探究学术会议拓展型、展会主导型、节庆驱动型和集成辐射型4种会展农业的主要模式,并从会展农业发展的平台、层次、客体、支柱、资源、机制和效应等七方面入手,系统分析北京会展农业的产业特征,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松林  
沟域经济是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山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沟域为视角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针对北京山区发展的问题与机遇,基于沟域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特点,通过构建重点发展区域——沟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甄别出重点沟域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梳理和归纳不同类型沟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优化北京山区人地关系、加速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芳  孙彩虹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两个系统的有机联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大体上经历创业、起步、发展和完善等四个阶段,包括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工业加工和生态商业销售等三个环节。文章以京山县为例,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和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十类经营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宇  余新晓  岳永杰  张振明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根据2006年6月对北京八达岭林场0.5hm2黑桦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结果,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内主要种群和黑桦种群各龄级个体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桦和蒙椴种群单种格局在研究的空间尺度范围内呈显著的集群分布,元宝槭种群在小尺度上呈集群分布,在较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②主要树种之间存在种间关联,重要值最高的黑桦和蒙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此群落组成和结构不稳定,正处于植被演替阶段。③黑桦种群各龄级木的分布格局随树龄的增加,由集群分布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④黑桦种群相邻龄级木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正相关关系,而不相邻龄级木之间的关系多为负相关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梅  李永贵  蒋文琼  侯旭峰  
为了解影响北京山区小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 ,以石匣小流域的实测、调查资料为基础 ,采用对比、假设检验、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小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得出影响山区小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因素中光、温、水的年际变化 ,而是社会因素中的人口、技术和管理因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克锋  周文华  张军连  张凤荣  
依据林地变更详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首先分析北京山区近10年来林地变更转化趋势(减少去向)的时空特征,揭示出北京山区林地变化的主要过程和态势。然后,借助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驱动力分析方法,对林地转化过程的驱动力进行定量化诊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