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5)
- 2023(11730)
- 2022(9602)
- 2021(8717)
- 2020(7258)
- 2019(16868)
- 2018(16755)
- 2017(32178)
- 2016(17431)
- 2015(19393)
- 2014(19381)
- 2013(19055)
- 2012(17949)
- 2011(16487)
- 2010(17141)
- 2009(15469)
- 2008(15289)
- 2007(13808)
- 2006(12371)
- 2005(11447)
- 学科
- 济(83117)
- 经济(83052)
- 业(44010)
- 管理(43065)
- 企(34432)
- 企业(34432)
- 方法(31342)
- 数学(27530)
- 数学方法(26907)
- 中国(24110)
- 地方(23952)
- 农(22531)
- 业经(19284)
- 学(17396)
- 农业(15036)
- 财(14341)
- 制(14028)
- 地方经济(13545)
- 贸(13190)
- 贸易(13177)
- 融(12800)
- 金融(12798)
- 银(12690)
- 银行(12659)
- 产业(12634)
- 易(12613)
- 发(12531)
- 技术(12518)
- 行(12351)
- 理论(12218)
- 机构
- 学院(252588)
- 大学(249493)
- 济(102425)
- 经济(100265)
- 管理(92672)
- 研究(92600)
- 理学(78976)
- 理学院(77926)
- 管理学(76058)
- 管理学院(75616)
- 中国(69783)
- 科学(59118)
- 京(57429)
- 所(48206)
- 财(45336)
- 农(44835)
- 研究所(43978)
- 中心(41113)
- 江(39638)
- 业大(38385)
- 北京(37280)
- 范(35890)
- 师范(35484)
- 财经(35247)
- 农业(34903)
- 院(33874)
- 州(31843)
- 经(31835)
- 经济学(30922)
- 省(28633)
- 基金
- 项目(167182)
- 科学(131490)
- 研究(119871)
- 基金(119114)
- 家(105122)
- 国家(104290)
- 科学基金(88593)
- 社会(74789)
- 社会科(71078)
- 社会科学(71056)
- 省(67366)
- 基金项目(62241)
- 自然(57678)
- 划(57086)
- 自然科(56335)
- 自然科学(56322)
- 自然科学基金(55281)
- 教育(54934)
- 资助(49767)
- 编号(48189)
- 发(42429)
- 重点(39147)
- 成果(39047)
- 课题(35386)
- 部(35356)
- 创(34898)
- 发展(33465)
- 展(32900)
- 创新(32745)
- 科研(31650)
- 期刊
- 济(120725)
- 经济(120725)
- 研究(76533)
- 中国(54707)
- 农(42005)
- 学报(40936)
- 科学(39476)
- 管理(36554)
- 财(32217)
- 大学(31108)
- 教育(30628)
- 学学(29236)
- 农业(28858)
- 技术(24525)
- 融(23680)
- 金融(23680)
- 业经(21692)
- 经济研究(19767)
- 财经(16820)
- 问题(15811)
- 业(15420)
- 经(14658)
- 统计(13715)
- 技术经济(13178)
- 科技(12700)
- 资源(12700)
- 商业(12688)
- 策(12661)
- 版(12017)
- 现代(11623)
共检索到389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至美
分析了北京山区的战略地位和职能,划分出了山区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进而分析了山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北京山区优化开发的模式。
关键词:
北京山区,产业结构,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春艳 王敬华
构建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是开发山区有限的土地资源,振兴沟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山区林业发展的方向。本文总结了北京山区主要的农林复合生态产业模式,对典型模式进行了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山区农林复合产业布局思路,并从产业扶持政策、技术推广培、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精品等方面,提出加快北京山区农林复合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山区 农林复合产业 模式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俊峰 杨红 李虎 陈晨 王秀东 闫琰 魏宏娜
[目的]北京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要风景旅游区。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产业,不仅对推进山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山区农民增收步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对保证整个首都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不容忽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首都山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带来各方面的影响。合理发展生态友好型循环农业,是协调和解决产业发展与生态屏障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确保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地分析了北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莉
一、北京山区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难点(一)产业发展水平落后,突出表现为"两低、三难""两低":一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仍处于培育期,对经济拉动的替代作用尚不明显;人均GDP等指标与其他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至美
本文以北京山区为例探讨了山地型郊区的地域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类型的变化过程 ,文章重点从产业结构的历史变动过程 ,分析了北京山区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演变动因。
关键词:
山地型郊区 产业结构 北京山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方承
产业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产业之间生产规模的比例关系,即结构上量的均衡;二是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方式,即生产成果的互换和技术进步的传递。前者决定国民经济比例的是否协调,后者则关系到主导产业的形成和结构上质的提高。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是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摆脱经济困境的关键,而且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转向以提高效益为由心的重要保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沛林 刘春腊
沟域是山区古村落分布的理想区域,发展沟域经济可为山区古村落保护提供物质基础,保护山区古村落是沟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在分析沟域经济典型模式(文化创意先导模式、特色产业主导模式、龙头景区带动模式、自然风光旅游模式和民俗文化展示模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沟域经济典型模式对山区古村落保护的启示,即注重生态保护、激活文化潜能、开展差别保护、发展特色产业、展示个性元素。
关键词:
古村落 沟域经济 模式 北京山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宋子炜 郭小平 赵廷宁 代巍
为了揭示不同径阶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群落内光辐射状况,以北京市妙峰山实验林场内人工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运用WinSCANOPY For Canopy Analysis冠层分析仪采集数据,并结合实地调查,实测了5种不同径阶的油松林群落内光辐射特征及冠层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立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油松林内光辐射随胸径增加呈下降趋势,为14.64~22.43 MJ.m-2.d-1,平均约占冠上总辐射的64.59%。林分开阔度为24.91%~43.77%,并且不同径阶群落之间有明显差别。叶面积指数为2.23~4.50,平均约为3.67。冠层消光系数小于0.20,较小的消光系数对林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兰彦平 王瑞波 周连第 姚砚武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取北京山区板栗循环农业的数据,对栗菌模型-1,栗菌模型-2等五种板栗循环农业模式经济效益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将5种循环农业模式按照替代与互补关系进行组合,估算了北京板栗产业全部推广应用这些模式组合将可能产生的经济收益,为北京山区板栗产业循环农业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北京 板栗 循环农业模式 经济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松林
沟域经济是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山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沟域为视角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针对北京山区发展的问题与机遇,基于沟域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特点,通过构建重点发展区域——沟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甄别出重点沟域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梳理和归纳不同类型沟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优化北京山区人地关系、加速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效文 田甜 贾黎明 李广德 郝小飞
为研究北京山区低山厚土中龄侧柏游憩林的合理构成,采用SBE法对侧柏游憩林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喜好度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和预测模型,并由此分析得出定量化的抚育技术模式。研究表明,应当通过定量化的清枯枝、修活枝、割灌和间伐等抚育措施提高游憩林的景观质量,将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750株/hm2左右、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层高度和盖度分别在1.0 m和50%以下、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有一定变化的高景观质量林分;将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000株/hm2以内、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高度不超过0.5 m、盖度在30~50%之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关丽丽
产业活动作为城市边缘区的主要功能之一,不仅是定义边缘城市的关键,也是边缘城市空间演变的核心动力机制之一。本文以成都市边缘区为分析对象,依据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理论,对其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模式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后认为,城市边缘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动力来源于工业经济的提升发展,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规模化拓展,并呈现出粗放型的空间扩张特征,形成了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演变模式。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产业结构 演变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威 郑小贤 宁杨翠
通过对北京山区水源涵养林区112块标准地,从林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土壤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得出北京山区水源涵养林整体及18种典型森林类型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山区水源涵养林中天然林多为异龄、复层和混交结构,而人工林多数是同龄、单层和纯林结构;从林分稳定性等角度来看,北京山区水源涵养林天然林结构要优于人工林结构。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水源涵养林 结构特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何忠伟
会展农业是北京市就其建设世界城市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目标而提出并正实施的一项重要创新政策。如何正确认识这一新生事物的内涵、发展模式和产业特征,将对"十二五"时期推动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进行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把握其自身及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现状,从会展农业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内容等方面界定其内涵和功能,探究学术会议拓展型、展会主导型、节庆驱动型和集成辐射型4种会展农业的主要模式,并从会展农业发展的平台、层次、客体、支柱、资源、机制和效应等七方面入手,系统分析北京会展农业的产业特征,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新晓 张晓明 王雄宾
植被的自然演替序列和过程对人工辅助促进天然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该文在对北京密云山区不同封育年限天然灌丛进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被群落特征、结构组成、物种数、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演替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灌丛植被的演变趋势为荆条+酸枣群丛—荆条+蚂蚱腿子群丛和荆条+三裂绣线菊群丛—三裂绣线菊群丛;灌丛中天然次生乔木树种山杨、椴树和蒙古栎幼苗、幼树的重要值增加较快;封育年限5~15年,灌木从12种增加到31种,乔木种类从0增加到8种;封育15年灌丛的生物量增加为封育5年的2.34倍;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都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
关键词:
天然灌丛 群落特征 演替规律 种群动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