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32)
- 2023(3437)
- 2022(2928)
- 2021(2646)
- 2020(2068)
- 2019(5006)
- 2018(4898)
- 2017(9819)
- 2016(5342)
- 2015(5672)
- 2014(5626)
- 2013(5622)
- 2012(5253)
- 2011(4629)
- 2010(5045)
- 2009(4478)
- 2008(4383)
- 2007(3656)
- 2006(3490)
- 2005(2993)
- 学科
- 济(27920)
- 经济(27902)
- 管理(13762)
- 地方(10781)
- 中国(10051)
- 方法(9667)
- 环境(9427)
- 数学(8922)
- 业(8845)
- 数学方法(8845)
- 城市(6330)
- 学(6185)
- 农(6134)
- 地方经济(5849)
- 生态(5775)
- 企(5058)
- 企业(5058)
- 发(4891)
- 农业(4662)
- 资源(4608)
- 划(4590)
- 城市经济(4529)
- 财(4253)
- 业经(3889)
- 和(3708)
- 税(3703)
- 规划(3621)
- 税收(3610)
- 收(3592)
- 环境规划(3391)
- 机构
- 学院(72020)
- 大学(71867)
- 济(32102)
- 经济(31312)
- 研究(29240)
- 管理(26176)
- 理学(22221)
- 理学院(21807)
- 管理学(21424)
- 管理学院(21292)
- 中国(20791)
- 京(20147)
- 科学(18500)
- 所(14337)
- 北京(13464)
- 研究所(13077)
- 财(12977)
- 中心(12683)
- 院(11552)
- 农(11249)
- 业大(11144)
- 范(10512)
- 经济学(10463)
- 师范(10456)
- 江(10449)
- 财经(10304)
- 经济学院(9558)
- 经(9382)
- 科学院(9164)
- 师范大学(8786)
- 基金
- 项目(51488)
- 科学(41128)
- 基金(38165)
- 研究(35574)
- 家(33745)
- 国家(33528)
- 科学基金(29133)
- 社会(24577)
- 社会科(23420)
- 社会科学(23416)
- 基金项目(20994)
- 省(18823)
- 自然(18748)
- 自然科(18178)
- 自然科学(18176)
- 自然科学基金(17802)
- 划(17328)
- 资助(14928)
- 教育(14517)
- 发(12539)
- 编号(12496)
- 重点(11876)
- 国家社会(10729)
- 部(10542)
- 发展(10262)
- 展(10132)
- 创(9808)
- 计划(9698)
- 课题(9387)
- 创新(9307)
共检索到108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据北京市规划委消息,北京拟在全市范围内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将市域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红线区、缓冲区、集中建设区三大区域,分区制定差别化的管理政策,引导国土空间合理布局。生态保护红线区将严守生态底线,加强生态保育;缓冲区将严格审批程序,控制建设活动;集中建设区将严格执行现有规划,控制无序蔓延。城市增长边界是城市集中发展和建设的一条边界线,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玲 胡业翠 郑新奇
研究目的:构建城市增长边界预测模型,以北京市为例,研究该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尝试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结合GIS和RS技术,并选定绿地、建筑物、行政中心、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坡度、坡向和海拔8个对城市边界扩张影响较大的因子,建立城市增长边界模型(UGBM),并应用该模型预测了北京市2020年城市增长边界,同时用面积匹配值法评估了模型的精度。研究结果:使用UGBM模型预测城市增长边界,总的面积匹配值为106%,稍微高估了城市扩张面积。研究结论:基于BP神经网络的UGB划定方法对确定城市未来扩张方向有指导作用,可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芊孜 王佳妍 丁蔚 崔东旭
基于“以水定城”的规划理念,以东平县为研究区,通过划定水生态红线并将其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土地利用优化模型和PLUS模型进行城镇用地增长预景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多情景下城镇发展趋势,发现城水矛盾突出的关键区域,最终选出最优方案进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适宜进行城镇开发的面积为389.52km~2,占县域面积的29.09%;水生态空间红线划定区域面积为499.88km~2,占县域面积的37.33%。(2)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延续现状的情景下设置水生态空间红线,到2040年三种情景下水体面积分别增加了8.16km~2、3.46km~2、8.27km~2,对比发现水城矛盾问题突出的区域主要位于州城街道、八里湾、大安山村等地。(3)以红线约束下的延续现状情景为基础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未来城镇建设用地主要位于东平湖北部、中心城区东部等地。研究验证了将水生态安全红线作为约束条件纳入PLUS模型的可行性,为“以水定城”理念下县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与发展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在全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各个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的要求,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此外,该意见还就全国不同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及相关责任机制作了安排。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是我国继2015年新《环保法》施行以来最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在全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各个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的要求,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此外,该意见还就全国不同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及相关责任机制作了安排。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是我国继2015年新《环保法》施行以来最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玉国 尹小玲 李贵才
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简称UGB)调控空间的规划理念,被视为控制城市蔓延、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的空间管理工具。2006年由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实施编制办法》明确要求制定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研究和划定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当前国内尚未形成成熟和统一的划定方法。在研究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土地利用时,尝试采用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构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以GIS技术为基础,对规划范围区内的土地生态适宜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划定城市建设用地的刚性增长边界和弹性增长边界,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管制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丛佃敏 赵书河 于涛 陈诚 王小标
传统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一般仅考虑生态安全格局,并未考虑在现有客观条件下的城市扩张趋势,划定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或仅对城市的扩张进行模拟,忽略了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通过耦合城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与基于CA_Markov模型的城市扩张模拟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首先,合理选取因子构建研究区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利用禁建区对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的结果进行修正,获得研究区的刚性增长边界;其次,合理选取城市扩张驱动因子,通过CA_Markov模型预测城市扩张边界;最后,综合考虑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丛佃敏 赵书河 陈诚 于涛 王小标
传统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一般仅考虑生态安全格局,并未考虑在现有客观条件下的城市扩张趋势,划定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或仅对城市的扩张进行模拟,忽略了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耦合城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与基于CA_Markov模型的城市扩张模拟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一方面,合理选取因子构建研究区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利用禁建区对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的结果进行修正,获得研究区的刚性增长边界;另一方面,合理选取城市扩张驱动因子,通过CA_Markov模型预测城市扩张边界;最后,综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震 吕斌 王晶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紧凑度和均衡度的概念构建城市空间增长绩效模型,遴选北京、重庆和深圳3个城市等级和地形迥异的大城市,分析其在2012—2016年的空间增长绩效。结果表明:北京的城乡区域逐渐融成一体,深圳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为多中心组团式的格局,而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则相对紧凑。在此期间,北京的城市蔓延状况最严重,深圳的城市蔓延速度最快,而重庆则在社区级服务中心的配置上改善明显。空间增长绩效上,市区级紧凑度重庆最高,北京最低;社区级紧凑度深圳最高,北京最低;市区级均衡度北京最低,社区级均衡度重庆最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震 吕斌 王晶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紧凑度和均衡度的概念构建城市空间增长绩效模型,遴选北京、重庆和深圳3个城市等级和地形迥异的大城市,分析其在2012—2016年的空间增长绩效。结果表明:北京的城乡区域逐渐融成一体,深圳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为多中心组团式的格局,而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则相对紧凑。在此期间,北京的城市蔓延状况最严重,深圳的城市蔓延速度最快,而重庆则在社区级服务中心的配置上改善明显。空间增长绩效上,市区级紧凑度重庆最高,北京最低;社区级紧凑度深圳最高,北京最低;市区级均衡度北京最低,社区级均衡度重庆最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辉 张志赟 税伟 王前锋 杨义炜
城市增长边界是对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重要技术和政策之一,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选取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淮北市城市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以城市扩张内部动力为基础,从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概率角度出发,引入8种空间变量因素建立逻辑回归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其次,辅助近期建设规划,再综合考虑淮北市自然和行政边界线等合理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结果表明:1)在生态适宜性高、中、低三种水平下,用地规模逐步上升,分别为:127.90、203.77和590.00 km~2;2)依据元胞自动机模拟得到城市扩展用地有效面积为203.45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2.07%;3)最终得到研究区城市增长边界面积为259.43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8.15%。研究既明确了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范围,又综合考虑了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空间,而且有利于有序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精明增长双赢的重要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谭荣辉 刘耀林 刘艳芳 何青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粗放的城镇土地利用模式难以为继,控制城市规模、优化空间格局已成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城市增长边界(UGB)作为一种西方国家控制城市蔓延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已逐渐被引入国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增长边界的理论模型、划定方法与实效评价,挖掘未来城市增长驱动力和增长边界制定方法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和未来其在中国的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城市增长边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古典单中心城市模型,由于国情不同,国内主要关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可达性对城市增长的影响,而国外在此基础上还关注公共政策和服务、外部性以及主体间的博弈对城市蔓延的促进或抑制作用;②城市增长刚性边界划定主要以土地适宜性和承载力评价为基础,弹性边界可采用元胞自动机进行空间辅助模拟;③国外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施效果具有地区差异性,国内目前还缺乏城市增长边界实施效果评价相关方面的研究。因此,城市增长驱动力后续研究应吸纳多源理论,识别不同尺度下其机理特征,探索宏观环境的情景变量对微观环境下"驱动力—城市增长"这一关系的影响。城市增长弹性边界制定需要考虑城乡土地利用转换背后不同情景下主体间的复杂博弈对用地转换在空间上分布的决定作用。为了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统筹区域发展,未来需要明确城市增长边界的管理机构,制定对应的法律条款和管理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科 吴次芳 韦仕川 刘勇
城市增长边界(UGB)是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空间扩张管理等方面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旨在诠释UGB的内涵、特征以及效能的基础上,对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价,并对中国设定UGB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设立城市发展边界(UGB)对于中国的城市空间扩张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UGB管理模式并不能够简单地"复制"到中国,需要从正确定位、划定方法、整合管理及弹性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城市空间扩展 城市增长边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亚飞 廖和平 李义龙
为探索能够兼顾政策规划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城市增长边界(UGB)划定方法,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利用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多种空间规划等数据,通过边际土地利用法测算3种产业转型速率情景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求,基于反规划理念,引入多规合一与FLUS模型模拟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并划定3种产业转型情景下的渝北区刚性、近远期弹性UGB。结果表明:(1)结合多规合一与土地利用现状,人为制定模拟初期土地利用图,能够保证边界划定结果满足规划发展需求;(2)产业转型使渝北区兴隆、古路、石船等镇城市扩张减速,远期弹性UGB划定结果适度紧缩;(3)渝北区刚性UGB依三山布局,剩余可开发总面积59 520.72 hm~2,近期与3种情景下远期弹性UGB划定面积分别为35 781.78、48 343.61、44 731.33、41 061.13 hm~2,未纳入弹性UGB的剩余可开发空间主要位于洛碛、古路镇与双凤桥街道机场用地区。该研究方法考虑了UGB的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综合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因素与自下而上的自然规律因素,是实现生态保障与城市精明增长的有效方法途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广州、北京等六城市地方税收增长态势比较研究》课题组
针对广州地方税收增速放缓这一现象,《广州、北京等六城市地方税收增长态势比较研究》一文从税收基数与税收边际增速的关系、经济税源的增长态势以及制度性因素是否导致税基缩窄、税源流失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六个城市间多角度比较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重大一次性因素、经济税源缺乏高速增长点、第三产业中高税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等因素增减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还对“十一五”期间六城市地方税收的增长趋势作了预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