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2)
- 2023(2559)
- 2022(2343)
- 2021(2216)
- 2020(1770)
- 2019(4213)
- 2018(4437)
- 2017(8250)
- 2016(4511)
- 2015(4400)
- 2014(4243)
- 2013(4053)
- 2012(3650)
- 2011(3458)
- 2010(3597)
- 2009(3432)
- 2008(3208)
- 2007(2934)
- 2006(2740)
- 2005(2392)
- 学科
- 济(12943)
- 经济(12938)
- 管理(11025)
- 环境(8613)
- 学(7592)
- 生态(7252)
- 业(6384)
- 地方(5254)
- 农(4648)
- 资源(4602)
- 企(4511)
- 企业(4511)
- 方法(3923)
- 和(3774)
- 划(3567)
- 中国(3256)
- 林(3206)
- 森(3198)
- 森林(3197)
- 数学(3092)
- 农业(3069)
- 数学方法(3009)
- 业经(2890)
- 规划(2816)
- 发(2765)
- 环境规划(2741)
- 地方经济(2597)
- 生态学(2310)
- 域(2190)
- 区域(2185)
- 机构
- 学院(56937)
- 大学(56500)
- 研究(24762)
- 科学(20345)
- 管理(18693)
- 中国(17640)
- 济(17630)
- 京(17607)
- 经济(17168)
- 农(16191)
- 理学(15558)
- 理学院(15267)
- 业大(14948)
- 管理学(14745)
- 管理学院(14673)
- 所(14223)
- 研究所(13543)
- 北京(12419)
- 农业(12407)
- 中心(10835)
- 院(10211)
- 省(9719)
- 林业(9270)
- 室(9072)
- 江(8581)
- 科学院(8512)
- 实验(8450)
- 农业大学(8139)
- 实验室(8016)
- 研究院(8013)
- 基金
- 项目(44935)
- 科学(33239)
- 基金(30676)
- 家(29728)
- 国家(29547)
- 研究(27821)
- 科学基金(23500)
- 省(18383)
- 自然(17551)
- 自然科(16927)
- 自然科学(16920)
- 基金项目(16851)
- 自然科学基金(16590)
- 划(16172)
- 社会(15317)
- 社会科(14438)
- 社会科学(14433)
- 资助(12499)
- 科技(11359)
- 计划(11044)
- 重点(10979)
- 教育(10888)
- 发(10658)
- 编号(9875)
- 科研(8946)
- 创(8754)
- 创新(8324)
- 专项(7957)
- 课题(7783)
- 部(7524)
共检索到85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洋 陈丽华 余新晓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该文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试验区的12年生麻栎--侧柏人工混交林N、P、K的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生态系统N、P、K的总贮量为236925.10kg/hm2,其中土壤层(0~40cm)贮量为236601.10kg/hm2,凋落物层和植物体中贮量分别为50.71和273.25kg/hm2。混交林对N、P、K的年吸收量分别为:26.05、2.47、26.44kg/hm2;N、P、K的年存留量分别为:13.81、1.72、8.90kg/hm2;N、P、K的年归还量分别为:12.24、0.75、17.54kg/hm2;N、P、K的循环系数分别为0.4701、0.3043、0.6637;周转期...
关键词:
麻栎 混交林 生态系统 生物循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洋 陈丽华 余新晓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试验区的33年生油松人工林N、P、K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N、P、K含量顺序为针叶>树枝>树根>树干;油松人工林N、P、K的积累量分别为323.87、53.33、235.19kg/hm2;油松人工林凋落物中N、P、K的归还总量为18.00kg/(hm2.a),占归还总量的36.32%,降水中N、P、K的归还总量为31.56kg/(hm2.a),占归还总量的63.68%;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从土壤中吸收N、P、K的总量为126.58kg/(hm2.a),其中77.02kg/(hm2.a)存留于油松人工林中,49.56kg/(hm2.a)通过淋溶和凋落物...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涛 王铁柱 高杰
利用分层切割法,对侧柏林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上坡位33年生侧柏纯林乔木层生物产量为54.991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1.666t/hm~2·a,地被物生物量为14.37t/hm~2;中坡位44年生侧柏纯林乔木层生物量为6 1.690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1.402t/hm~2·a,地被物生物量为13.58t/hm~2;下坡位44年生侧柏纯林乔木层生物量为66.906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为1.521t/hm~2·a.地被物生物量为13.6t/hm~2,林分叶面积指数为4.2.
关键词:
侧柏林 森林生物量 林分生产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祥庆 何智英 俞新妥 管守忠 何宗明
在尤溪杉木人工林生态站7年定位观测基础上,进行杉木幼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建立了养分循环的分室模型。结果表明:7年生杉木幼林生态系统N、P、K贮量分别为;7308.46、2022.96、130290.14kg/nm2,其中99.73%存在于土壤分室中。杉木幼林N、P、K年吸收量52.20kg/hm2,年存留量22.62kg/hm2,年归还量29.58kg/hm2,系统每年通过水文学途径获得N、P、K为15.92kg/hm2,径流输出9.23kg/hm2,系统中年净积累6.69kg/hm2。同时通过计算模拟,定量地描述了0—10年内系统N、P、K在各分室的运转状态及施肥效果,并计算了N、P、K...
关键词:
杉木人工幼林,养分循环,分室模型,模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梅 郑小贤
【目的】分析北京十三陵林场人工侧柏林的天然更新情况,为北京人工侧柏林的天然更新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北京十三陵林场人工侧柏林林分的天然更新状况进行调查,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天然更新的8个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人工侧柏林林分中,各树种更新幼苗在≤30cm和>30~≤50cm高度级的更新等级均为不良,在>50cm高度级的更新等级为中等;林分中阔叶树种的更新能力强于针叶树种,优势树种侧柏幼苗更新密度和频度分别为538株/hm2和13.8%;影响侧柏林更新的8个因子的关联度排序为:海拔>坡向>土壤厚度>坡位>林分密度>坡度>灌草盖度>枯落物厚度。【结论】北京十三陵林场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涛 王铁柱 高杰
对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库、枯枝落叶层、植被库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了营养元素在系统各库中含量的分布特点,阐明了系统内土壤库和植被库之间元素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侧柏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侧柏 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佳音 丁国栋 余新晓 史宇 贾丽娜
利用径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混交度和大小比等4个指标来分析北京十三陵林场人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公顷级样地的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十三陵人工侧柏林胸径分布呈截尾正态分布,Ⅰ级和Ⅱ级个体占总株数的82.6%;②群落中侧柏种群呈高度集群分布,聚集度随胸径增长而下降;③全林的混交程度较低,平均混交度为0.15。各树种混交度侧柏为最低,其他伴生树种混交度以中度、强度和极强度为主;④优势种侧柏和大部分伴生树种大小比表现为劣态或绝对劣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克 张晨 谷兴翰 牛树奎 殷继艳 刘晓东
【目的】针对北京西山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可燃物分布特征,实施不同强度可燃物调控措施,并依据调控后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和光合特性的变化,对可燃物调控措施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在北京西山试验林场,选取华北地区针叶林—侧柏林,通过对林分可燃物分布特征的调查和分析,制定以修枝、割灌为主的调控措施,分别为未调控(ck)、修枝高度2.5 m并适当清理地表凋落物(P_1)、修枝高度3.0 m和割灌并适当清理地表凋落物(P_2)、修枝高度3.5 m和割灌并适当清理地表凋落物(P_3),每个处理设置3块20 m×20 m的标准地,对比调控与未调控林分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和优势灌木的光合特性变化。【结果】不同强度可燃物调控措施均改变了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其中P_2调控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优势度和多样性及灌木层的物种均匀度显著高于对照;调控林分的林下优势灌木(主要是孩儿拳头Grewia biloba var.parviflora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均比对照增加,而表观量子效率则减小,其中P_2调控措施下的林下植物光合产物的积累更明显。【结论】调控措施改变了林分结构,使林下光照强度增加。不同调控强度对植被生物多样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P_2调控最有利于研究区域的林分恢复。图2表4参2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宇 余新晓 岳永杰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该文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对锥峰山林场天然侧柏种内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典型人工侧柏林种内竞争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侧柏群落中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5m;天然侧柏的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竞争指数与对象木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从模型预测结果可知当侧柏胸径达20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与天然侧柏林相比,人工侧柏林的种内竞争强度较小,群落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查同刚 孙向阳 王登芝 阎海平
在 2 0 0 0年 9月至 11月 ,对北京西山地区人工侧柏林种子雨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种子雨历时 4 6d ,总雨量 2 13粒 /m2 ,输入种子库雨量 18粒 /m2 ,最大雨强每天 15~ 2 0粒 /m2 .根据种子雨雨量、雨强及影响因素的差异 ,种子雨过程可分为起始、高峰和末期三个时期 .林内种子雨分布比较均匀 ,林缘种子雨随距离增大迅速降低 ,重力和风力是影响种子雨散布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北京西山 人工林 种子雨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尤作亮
本文在山东省选取7个研究区,55块标准地,应用数学方法对侧伯林的生长生态特性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发现影响林分生长的主要因子是温度、降水量和土壤厚度。通过全回归分析定量研究了各因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程度,排出了各种生态因子对林分高度、胸径和蓄积量三种生长指标的重要性序列,并求出了林分生长指标的优化数学模型。为林业生产、林业区划和荒山绿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海 郭嘉 李恩杰 裴顺祥 吴迪 辛学兵
[目的]探索北京近郊九龙山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分布特征,了解森林植被对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定位观测方法,选用KEC-900空气离子检测仪,按日间时间、月份、海拔和坡向对北京九龙山11个侧柏林样地进行负离子浓度测定。[结果](1)北京九龙山不同季节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趋势不同,春、夏季日间浓度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春季峰值出现在12:00,夏季峰值出现在14:00,秋、冬季日间浓度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峰值均分别出现在8:00和18:00;(2)在月变化过程中,分别于5月和10月出现两个峰值(691个·cm~(-3)和920个·cm~(-3));(3)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海拔高度升高先升后降,海拔高于450 m后侧柏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大于林缘;⑷海拔140 m处的泗涧沟侧柏林4月份阳坡的空气负离子浓度略低于阴坡(P> 0.05),8月份阳坡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则显著高于阴坡(P <0.05)。[结论]北京九龙山侧柏林空气负离子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即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时间表现为"单峰型"或"双峰型",随海拔表现为"单峰型",且受坡向和时间共同影响。
关键词:
九龙山 空气负离子 侧柏 时空分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程扬 张华 贾忠奎 薛康 杜鹏志 王京国
该文采用土柱法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立地类型及其交互作用均对侧柏人工林根系产量与垂直分布有极显著的影响,并以林分密度的作用强度最大.侧柏林土壤表层的根长密度(P<0.05)、根系表面积密度(P<0.001)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这种势态随土层加深变幅递减.直径
关键词:
侧柏 人工林 根系 林分密度 立地类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金魁 郑小贤 高甲荣 徐军亮
该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邻体干扰模型 ,并利用 2 0 0 2年在北京市密云县半城子侧柏人工水源涵养林样地中基株和邻体的实际调查数据 ,讨论干扰指数与侧柏的胸径、树高、生境利用率、高径比的关系 .结果表明 ,干扰指数与林木的胸径、树高、生境利用率呈负相关关系 ,而与高径比呈正相关关系 .密度大的林分 ,干扰指数随因子变化而急剧变化 ,其中大径木的干扰指数小 ,小径木的干扰指数大 ,呈两极分化 ;而密度较小的林分 ,干扰指数减小幅度小 .该研究的结果可用来指导森林的经营活动 ,为合理经营提供依据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