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
2023(1981)
2022(1689)
2021(1559)
2020(1333)
2019(3176)
2018(3185)
2017(5638)
2016(3175)
2015(3540)
2014(3313)
2013(3173)
2012(2950)
2011(2670)
2010(2745)
2009(2319)
2008(2272)
2007(1886)
2006(1686)
2005(1534)
作者
(10021)
(8552)
(8521)
(8048)
(5234)
(4176)
(3749)
(3464)
(3135)
(3002)
(2999)
(2888)
(2764)
(2709)
(2640)
(2632)
(2543)
(2471)
(2398)
(2368)
(2264)
(2227)
(2109)
(1932)
(1917)
(1899)
(1841)
(1829)
(1791)
(1745)
学科
(9598)
经济(9581)
管理(5850)
(5028)
(4893)
地方(3610)
(3451)
企业(3451)
方法(3073)
(2850)
中国(2754)
数学(2721)
数学方法(2645)
(2601)
税收(2414)
(2377)
(2299)
(2042)
环境(1862)
业经(1850)
农业(1814)
地方经济(1780)
(1651)
生态(1581)
(1365)
土地(1360)
(1354)
贸易(1353)
制度(1337)
城市(1326)
机构
大学(40316)
学院(39087)
研究(18097)
科学(13984)
中国(13536)
(13183)
管理(12483)
(12451)
经济(12071)
(10415)
理学(10345)
理学院(10091)
研究所(9840)
管理学(9766)
管理学院(9706)
(9490)
北京(9172)
业大(8472)
中心(8258)
农业(7664)
(7136)
(6533)
(6452)
(6330)
师范(6246)
实验(6110)
(5931)
科学院(5925)
实验室(5845)
研究院(5782)
基金
项目(30671)
科学(23338)
基金(21982)
(20973)
国家(20829)
研究(19263)
科学基金(16880)
自然(12442)
自然科(12123)
自然科学(12121)
基金项目(12013)
自然科学基金(11886)
社会(11101)
(10872)
(10746)
社会科(10413)
社会科学(10410)
资助(8720)
教育(7844)
重点(7677)
编号(7327)
计划(7260)
(6970)
科技(6827)
科研(6315)
成果(6029)
(5846)
(5825)
专项(5614)
创新(5535)
期刊
(13514)
经济(13514)
研究(11397)
学报(10818)
科学(8990)
中国(8738)
(7578)
大学(7495)
学学(6891)
农业(5198)
(4037)
教育(3841)
管理(3834)
资源(3772)
林业(3719)
(3368)
图书(3096)
业大(2975)
技术(2681)
(2470)
书馆(2293)
图书馆(2293)
科技(2276)
(2193)
金融(2193)
问题(2169)
(2066)
经济研究(2059)
(2020)
自然(1947)
共检索到61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彦  余新晓  岳永杰  牛丽丽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该文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在对密云地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刺槐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刺槐的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率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研究了北京密云地区刺槐人工林刺槐种群动态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刺槐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刺槐种群动态,在刺槐种群更新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刺槐种群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彦  余新晓  岳永杰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2006年,在北京市五座楼林场选择以刺槐为优势树种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刺槐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的树种混交度以零度混交(Mi=0)和弱度混交(Mi=0.25)为主,树种的平均混交度为0.158,说明刺槐林的树种空间配置简单,林分中树种混交程度较低;林木大小比数分布存在波动性变化,林分中优势、亚优势和中庸状态分布的个体比例相差不大,乔木层树种稳定性大;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个别等级林木分布频度变化幅度较大,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世海  余新晓  于志民  
对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板栗林水化学性质研究表明 :在研究期间 ,不同月份大气降水化学元素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 ,以加权平均值之和来计 ,6月份化学元素含量最高 ,观测时段内所测定元素加权平均值之和为 12 0 0 11mg L ,各元素含量按大小排序为Ca >N >K >Mg >Na >P >Fe>Zn >Cu >Mn ;大气降水经过林层后 ,林内穿透降水和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 ,大多数元素含量增加 ,林内穿透降水化学元素含量之和为 17 110 5mg L ,树干茎流为 35 5 0 74mg L ,比大气降水分别高出 5 10 94mg L和 2 3 5 0 6 3mg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茂  马履一  王小平  
该文收集了有关数据,对密云水库集水区区域的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计算出该区域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当前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分别为:生态环境系统0.794、社会发展系统0.863、经济发展系统0.879、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820.预测采取相关对策后,该区域各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将分别达到:生态环境系统0.935、社会发展系统0.943、经济发展系统0.956.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将达到0.94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圆  马钦彦  王玉涛  康峰峰  田平  卢俊峰  
该文对北京密云水库和森林植被影响下不同水源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河川径流中的化学元素含量不仅与降水化学组成有关,而且受该地区的土壤、植被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2003—2005年密云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比1987年加剧,其中白河对密云水库中化学元素入库负荷贡献最大,达到密云水库水体对应数值的46.20%;潮河其次,为30.02%;白马关河仅为4.97%.潮河和白河河水的N、P含量大于白马关河和安达木河,而K含量正好相反,这种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各流域土地利用及施肥等情况不同而造成的.密云水库流域的水源涵养林对大气降水、农田径流的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世海  余新晓  
Miyun Reservoir provides more than 70% drinking water resources for Beijing,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o study the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of canopy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s, which to help managing and cultivating the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s. In this paper, the stands of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艳霞  周连第  严茂超  董孝斌  吴志强  魏长山  
论文在分析了密云水库生态经济系统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和能值理论对密云水库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资产及其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主要资产的宏观经济价值高达472×108元,1960—2004年期间,密云水库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旅游和养鱼等主要功能的价值高达260×108元。近年来,由于北京水资源短缺,密云水体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模式发生了变化,生产方式和产出模式主要表现为为北京提供饮用水、旅游和养鱼,停止了发电、灌溉,对养鱼、旅游等功能进行了宏观调控,取消了网箱养鱼,限制了旅游范围。2005年密云水库每年生态旅游、供水和提供鲜活水产品三项的宏观经济价值约为3.68×...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凤春  郑华  王效科  马东春  彭文佳  
研究运用In VES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北京与上游地区水生态合作现状进行了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植树造林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同时减少了15%的水资源供给服务;由于实施稻改旱工程的面积仅占整个流域面积的0.6%,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扩大到整个流域来评价,各种服务功能变化比较细微(小于1%)。通过相关利益方博弈分析,从"整体性、一体化"角度提出"区域生态合作共同体"理念,并通过方案设计和优劣势对比,探讨提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最后,建议通过政策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凤春  郑华  王效科  马东春  彭文佳  
研究运用In VES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北京与上游地区水生态合作现状进行了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植树造林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同时减少了15%的水资源供给服务;由于实施稻改旱工程的面积仅占整个流域面积的0.6%,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扩大到整个流域来评价,各种服务功能变化比较细微(小于1%)。通过相关利益方博弈分析,从"整体性、一体化"角度提出"区域生态合作共同体"理念,并通过方案设计和优劣势对比,探讨提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最后,建议通过政策补偿、资金支持、项目支持和智力支持等形式开展合作,为促进区域合作共赢、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校建民  马履一  王小平  徐晋涛  杨军  
该文通过对密云集水区内的森林进行大量调查 ,采用林分蓄积量推测生物量的研究方法 ,对该地区 5种典型森林中树木的固C效益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该研究的目的是为该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提供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 :当以 10 0年为 1个生长周期 ,固C价格为 2 4美元 t,贴现率为 0 0 5的情况下 ,几种人工林潜在的固C效益现值由大到小分别为 :油松林 0 6 9~ 0 93万元 hm2 ,栎林 0 6 1~ 0 82万元 hm2 ,其他阔叶林 0 4 5~0 6 1万元 hm2 ,灌木林 0 2 3~ 0 32万元 hm2 ,侧柏林 0 13~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丽丽  余新晓  刘淑燕  刘彦  岳永杰  王小平  陈俊崎  
该文从生命表特征、年龄结构、存活曲线以及种群不同龄期个体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研究了松山自然保护区油松种群的生活史动态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油松种群在其生长过程中,当胸径达到22.5cm左右时,由于种内不同个体间为争夺空间与阳光,将遭遇一次死亡高峰;随后将进入一个平稳的生长期,随着龄级的增长,死亡率逐渐升高,直至其衰老死亡。②油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Ⅲ型(曲线凹型)。③油松种群不同龄期个体的分布格局、龄期间的空间关联与尺度有密切的关系,在小尺度上油松各龄期趋于聚集分布,龄期间有较强的关联性;当空间尺度大于临界值时,油松各龄期趋于随机分布,龄期间的空间关联性减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屈广义  郭怀成  孙延枫  李健玲  
本文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剖析了密云社会经济系统特征 ,构建了密云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 ,进而设计了三种不同发展模式 ,并将其在模型上仿真运行 ,通过对三种方案的模拟结果比较 ,从中优选出一个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方案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毕彪  杨建英  钱云楷  史常青  艾宪锋  
【目的】探讨不同自然降雨雨型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方法】根据降雨数量特征及雨峰集中时间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自然降雨进行二级分类,分别探究不同雨型及过程雨型下的径流特征。【结果】(1)根据降雨量(P)、降雨历时(t)、最大30 min雨强(I_(30))可将研究区降雨划分为3类:P_2t_3I_2雨型(中雨量、长历时、中雨强)、P_1t_2I_1雨型(小雨量、中历时、小雨强)、P_3t_1I_3雨型(大雨量、短历时、大雨强),其中,P_1t_2I_1雨型在研究区发生频次最高,占比81.01%。4种过程雨型的发生频次从大到小依次为均匀型、前峰型、后峰型、中峰型。(2)不同雨型下的径流特征差异明显,从单次降雨看,P_3t_1I_3雨型单次产流能力最强,P_2t_3I_2雨型在研究区的径流贡献率最大。(3)不同过程雨型对径流特征影响较大,降雨量集中在降雨前期最容易产流。(4)降雨量对径流深的影响最大,I_(30)对径流深、径流系数及径流深峰值的影响均比较大,且对径流深峰值的影响要大于对径流深的影响。【结论】坡面径流特征对降雨雨型及过程雨型敏感性很高,采用合理的雨型划分方法研究雨型—径流关系可提高水力侵蚀研究精度。图4表5参27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怀清  彭静  赵志强  孔萍  
柘林水库的面积和库容较大,但集水区面积相对较小,水资源亏缺是其主要制约因子,研究近50a来水库集水区的气候干湿状况和变化趋势,对于水库的运行调度、效益发挥以及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基于江西柘林水库集水区内3个常规气象站1958~2007年的逐日降水、气温等要素观测资料,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指数),以衡量集水区干湿情况;用FAO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参考蒸散量;以年降水量与年参考蒸散量的差值近似代表最大径流深度。采用线性趋势拟合、滑动平均等分析方法,对水库集水区的旱涝、参考蒸散量、最大径流深度等的时间分布状况、季节变化、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茂  马履一  
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的重大问题 ,该文评述了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缺水地区水库的存在、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各方面的发展 ,因而对水库集水区进行规划设计并制定出可持续发展方案是事关水库能否永久持续地为缺水地区提供水资源的关键措施 .首先对集水区进行各项资源的调查 ,然后在掌握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处理 ,作出评价与分析 ,设计出管理信息系统 ,对集水区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测调控以达到水库的永续利用 ,同时使集水区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