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9)
- 2023(5236)
- 2022(4515)
- 2021(4118)
- 2020(3502)
- 2019(8217)
- 2018(8088)
- 2017(15601)
- 2016(8577)
- 2015(9357)
- 2014(9332)
- 2013(9401)
- 2012(8704)
- 2011(7705)
- 2010(7882)
- 2009(7099)
- 2008(6986)
- 2007(6249)
- 2006(5294)
- 2005(4719)
- 学科
- 济(30510)
- 经济(30478)
- 业(23651)
- 管理(23127)
- 企(16936)
- 企业(16936)
- 方法(14284)
- 数学(12783)
- 数学方法(12596)
- 财(9044)
- 中国(8701)
- 农(7917)
- 学(7418)
- 地方(7329)
- 制(7166)
- 服务(6942)
- 业经(6474)
- 工作(6423)
- 贸(5766)
- 贸易(5764)
- 易(5564)
- 银(5249)
- 银行(5231)
- 农业(5200)
- 技术(5139)
- 务(5083)
- 财务(5071)
- 财务管理(5054)
- 服务业(5043)
- 行(4989)
- 机构
- 大学(115909)
- 学院(114013)
- 管理(45036)
- 济(43781)
- 经济(42598)
- 研究(40483)
- 理学(38337)
- 理学院(37850)
- 管理学(37203)
- 管理学院(36972)
- 中国(29963)
- 京(28298)
- 科学(26653)
- 农(22233)
- 所(21127)
- 财(21126)
- 业大(19465)
- 研究所(19338)
- 中心(18848)
- 北京(18368)
- 农业(17568)
- 江(17258)
- 财经(16189)
- 院(14985)
- 经(14750)
- 范(14731)
- 师范(14555)
- 州(14004)
- 省(13630)
- 经济学(12729)
- 基金
- 项目(81799)
- 科学(63167)
- 基金(58189)
- 研究(57435)
- 家(52115)
- 国家(51709)
- 科学基金(43479)
- 社会(36162)
- 社会科(34288)
- 社会科学(34273)
- 省(31623)
- 基金项目(30776)
- 自然(28377)
- 自然科(27745)
- 自然科学(27731)
- 划(27632)
- 自然科学基金(27215)
- 教育(25121)
- 资助(23804)
- 编号(22928)
- 成果(19166)
- 重点(18644)
- 发(17625)
- 部(17421)
- 创(16629)
- 计划(16296)
- 科研(15847)
- 课题(15806)
- 创新(15652)
- 性(15254)
共检索到173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正兵 张超 戴特奇
城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对于居民服务设施的可获得性具有重要意义,可达性是评价设施布局与获得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兴趣点数据将北京城六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划分为7类,采用累计机会法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可达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熵值法测度设施的综合可达性。结果表明,各类设施的空间分布并没有向城区中心地区集中,没有明显的中心集聚地,而各类设施可达性有相似的空间模式,均向城区中心集聚,并由中心向外围递减,单中心结构特征明显。各街道获得的各类设施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购物、餐饮、休闲娱乐设施的可获得数量高于其他设施,游憩设施平均可获得数量最少。各街道综合设施的可达性与基于熵值法的可达性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多样性会降低或提高街道可达性位序,但对可达性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蒋海兵 张文忠 韦胜
本文尝试利用大量微观空间数据从供需角度评价北京公共交通影响下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及其空间效率和供需匹配情况,分别采用比例法与最短时间距离法测算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运用定序变量相关法与因子空间叠置法分析公共设施可达性的供需匹配程度。结果表明:北京居住小区公共设施总体可达性水平较高。其中,4环以内各类公共设施可达性水平最高,居住小区到公共设施的平均时间20分钟内的小区占比高达90%以上;5-6环可达性水平最差,平均时间20分钟内的小区占比在50%以下。高需求高可达性街道比重相对较高,而高需求低可达性街道主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喆
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步法",以交通可达性分析为基础,将公共服务现状分析、可达性判别、规划策略进行系统性整合,并对北京市急救设施案例进行了研究。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对不同时间阈值参数下急救设施的可达性进行了模拟,识别急救设施的服务盲区,分析该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改善该区域急救设施可达性的空间规划。根据分析结果,建议从设施供给空间布局、跨区县政策措施、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系统性地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松涛 郑思齐 冯杰
本文基于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用最短距离指标定量分析了商品住房对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绿地公园等6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以下简称"可达性"),并通过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可达性对商品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最短距离"可达性比较,商品住房对绿地公园、医院和健身场所可达性最好,而对大型商场、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的可达性较差;2)按照商品住房的区位和价格比较,城市四环以内和高价商品住房组别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明显优于其它组别;3)特征价格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重点高中、球类场馆、文化设施和绿地公园这4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越好,则商品住房价格越高,即目前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本化入商品住房价格。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可达性 特征价格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红霞 樊舒舒 李德智
大型保障房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直接影响其使用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住户的生活质量和住房保障政策的效力。在定义大型保障房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可达性评价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应用加权平均距离法,综合考虑各项设施的客观供给和住户的主观需求,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模型,并对南京岱山保障房片区开展案例研究,定量评价其基本医疗卫生设施、基本公共教育设施和商业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李雪
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的模型中,距离衰减参数和有效服务半径是两个关键参数,然而已有研究中关于这两个参数取值的敏感性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北京市养老设施为例,在重力模型法和两步移动搜索法相统一的模型框架中,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对两个参数的敏感性均较高,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分布特征。建议在实际研究中,应对参数取值进行多情景分析,从而得到更科学的结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李雪
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的模型中,距离衰减参数和有效服务半径是两个关键参数,然而已有研究中关于这两个参数取值的敏感性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北京市养老设施为例,在重力模型法和两步移动搜索法相统一的模型框架中,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对两个参数的敏感性均较高,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分布特征。建议在实际研究中,应对参数取值进行多情景分析,从而得到更科学的结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正娜 陈雯 张桂香 张蕾
空间可达性度量既可用于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也可用于比较规划方案的优劣。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度量需要针对不同设施特有的空间布局目标,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可达性评价因子,并采用合适的度量方法展开,对此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一方面在对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时效性、接受性、数量、等级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如何针对不同设施进行空间布局目标设定和可达性评价因子选取;另一方面将主要的度量方法分为比例法、最近距离法、基于机会累积的方法、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应用领域及优缺点予以分析比较,同时以潜能模型、两步移动搜寻法为例探讨相关方法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度量中的应用;最后在对上述研究总结评述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多等级设施空间可达性、从需求者的活动规律考虑空间可达性、针对各类设施的综合空间可达性以及相关度量方法与GIS的集成等主题值得投入更多关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文 向梨丽 李红波 张小林 张红日
以南京市为案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居住用地地块尺度对南京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和空间集聚特征,无论是分不同等级的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还是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综合水平,均呈现出由城市中心区向外围衰减的特征,同时,可达性水平高的居住用地集聚分布于老城区,而可达性水平低的地方大量集中于新城和主城区边缘地带。南京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空间格局是在历史因素、市场经济因素、政府因素和医疗体制因素等多重因素下共同作用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地方政府优化医疗资源空间布局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文 向梨丽 李红波 张小林 张红日
以南京市为案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居住用地地块尺度对南京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和空间集聚特征,无论是分不同等级的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还是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综合水平,均呈现出由城市中心区向外围衰减的特征,同时,可达性水平高的居住用地集聚分布于老城区,而可达性水平低的地方大量集中于新城和主城区边缘地带。南京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空间格局是在历史因素、市场经济因素、政府因素和医疗体制因素等多重因素下共同作用形成的。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发展养老服务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北京市养老设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北京市养老设施的供给仍难以满足老年人口对养老设施的需求。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合理空间配置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GIS技术,应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并重点对1小时单一有效服务半径和按养老设施规模划分的三级有效服务半径这两种情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后者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评价更具合理性。本文对空间可达性的测算结果识别出了北京市各区域养老设施的稀缺程度,为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养老设施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昕 赵媛
精确地评价养老服务设施空间的可达性是进行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近年来,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迅速,然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致使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依旧不能满足老年人口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本文运用Arc GIS中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在对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OD成本矩阵计算了人口重心到养老设施的出行时间,据此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了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重点对1h单一有效服务阈值和按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划分的三级有效服务阈值两种情况下的可达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总体分布呈现中心凝聚—外围分散的特征;空间热点分布呈现蔓延扩散和非均衡扩散混合模式,出现"跨江发展"和"郊县发展"的空间形态。(2)不同性质类型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公办公营养老服务设施呈现"多核心"布局模式,公办民营呈现"双核心"模式,民办民营呈现"单核心"模式,敬老院呈现"均匀式"布局态势。(3)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呈现中心城区可达床位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主城区北高南低,郊区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1h单一有效服务阈值评价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更为合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婵 文天祚 王坤晓
基于空间化的人口数据及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分析北京市核心区医疗设施的可达性和分布公平性。结果表明:北京核心区医疗设施的可达性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总体上呈现从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结构,且东北部高于西南部,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及服务能力、居住需求点的人口密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交通状况;核心区高就医可达性街道相比于低就医可达性街道常住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比更小,总体居住环境更差,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匹配程度较低。据此提出改善核心区医疗设施可达性分布的均衡性和公平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黎婕 冯长春
利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工具研究2014年北京市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以市域各街道和乡镇为评价单元,构建供给指数、需求指数度量各单元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和需求,据此分析和评判北京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及服务质量的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域尺度上,由于城市发展历史的影响,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呈现核心-边缘的格局;在区县尺度上,受行政体系和城镇体系的等级性影响,均衡性程度高低与城镇等级高低相一致;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指数与需求指数相关性显著,可判定设施空间分布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