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69)
- 2023(5806)
- 2022(5301)
- 2021(4772)
- 2020(4397)
- 2019(10747)
- 2018(10659)
- 2017(21215)
- 2016(11937)
- 2015(13808)
- 2014(14245)
- 2013(14242)
- 2012(13138)
- 2011(11844)
- 2010(12049)
- 2009(11313)
- 2008(11255)
- 2007(10425)
- 2006(8811)
- 2005(7796)
- 学科
- 济(53641)
- 经济(53589)
- 管理(30229)
- 业(29710)
- 方法(27775)
- 数学(25316)
- 数学方法(25094)
- 企(22628)
- 企业(22628)
- 农(15107)
- 中国(13185)
- 财(13081)
- 地方(12523)
- 学(10537)
- 农业(9964)
- 业经(9219)
- 贸(9076)
- 贸易(9076)
- 易(8716)
- 制(8272)
- 和(8056)
- 环境(8025)
- 务(7184)
- 财务(7165)
- 财务管理(7140)
- 发(6800)
- 企业财务(6688)
- 银(6636)
- 银行(6614)
- 理论(6435)
- 机构
- 大学(174617)
- 学院(173479)
- 济(72550)
- 经济(70968)
- 管理(67300)
- 研究(59171)
- 理学(57877)
- 理学院(57178)
- 管理学(56167)
- 管理学院(55854)
- 中国(43861)
- 京(40133)
- 科学(38140)
- 农(33056)
- 财(31521)
- 所(31167)
- 业大(28874)
- 研究所(28483)
- 中心(27734)
- 江(26247)
- 农业(26234)
- 北京(25831)
- 财经(25258)
- 范(22936)
- 经(22803)
- 师范(22732)
- 经济学(22265)
- 院(20916)
- 经济学院(20319)
- 州(20252)
- 基金
- 项目(116018)
- 科学(89711)
- 研究(82885)
- 基金(82435)
- 家(71731)
- 国家(71141)
- 科学基金(60025)
- 社会(51592)
- 社会科(48863)
- 社会科学(48842)
- 省(46073)
- 基金项目(44491)
- 划(39134)
- 自然(38894)
- 自然科(37915)
- 自然科学(37899)
- 教育(37794)
- 自然科学基金(37166)
- 资助(34393)
- 编号(34224)
- 成果(27224)
- 重点(26246)
- 部(25819)
- 发(25739)
- 课题(23689)
- 创(23110)
- 科研(22647)
- 计划(22180)
- 创新(21757)
- 教育部(21487)
共检索到249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瑶 张有峰
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燃煤造成的污染,是北京环境治理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研究建筑采暖策略是北京能源结构的调整重点,对目前飞速发展的住宅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北京城镇居民采暖现状的基础上,对几种重要采暖能源的经济性及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针对采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北京 采暖能源 效率 经济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启武 陈立平 郭慧婷
北京城乡居民生活总用电量逐年增长。2010年,北京城镇居民生活总用电量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用节能家用电器替代了部分旧的高能耗家用电器。2010年北京城镇居民节能家用电器的综合拥有率是22.27%,在北京市场上销售的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中,节能产品的比例达到87.60%。未来北京发展低碳电器的重点在于大力推广低碳电冰箱和低碳洗衣机,以及加快制定低碳空调器标准,尽快推出和推广低碳空调器。
关键词:
节能家用电器 节能效果 居民用电消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剑超 唐莉 李诗 白瑷峥
随着节能减排写进国策,北京市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及北京市各种生活能源消费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全面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居民家庭收入与家庭能源消费的关系。
关键词:
北京市 居民收入 能源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觉 韩旭
公共产品的增加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客体,也是一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目前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加速升级的趋势。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制约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文章在分析当前北京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供给效率低的基础上,从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社会化和市场化以及明确公共产品供给方向,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两方面,对增加公共产品促进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共产品 消费结构 市场化供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学国 任建超 韩青
利用针对北京市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采用多元条件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生鲜猪肉的不同质量安全特征的偏好和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对猪肉产品的不同质量安全特征进行标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北京市城镇居民对生鲜猪肉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生鲜猪肉通过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柔嫩度较好,对生鲜猪肉具有无瘦肉精和兽药残留的质量安全标识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最低。据此提出:中国应加强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政府监管部门应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识的申请和使用行为,确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柳春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收入分配问题变得异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构成和变动的分析,发现虽然收入差距扩大了,收入在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的居民中的分配更加合理,但仍存在行业垄断等加剧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政府应规范市场、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使劳动者可以公平地获得收入。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北京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俊玲
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在消费结构上呈现出吃、教育、行、医、穿、住、用的消费格局,居民的消费已从基本生存型商品消费为主的阶段转到以享受型、发展型消费为主的阶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永玲
城市发展不仅是生产部门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强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都在能源消费中占居主要份额。本文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增长、人口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等三方面因素,选取北京市市辖区的统计数据,采用LMDI指标分解方法,将能源消耗分解为经济规模、单位产值能耗、人均能耗、人口密度和能源空间支持系数等五项指标,分析各因素对城市能源消耗的贡献。从经济、人口和空间三个方面所体现的城市发展综合来看,经济因素对能源消耗的贡献最大;人口因素所消耗的能源约占能源总消耗的一半;紧凑型空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消耗。结论认为,城市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
关键词:
城市发展 能源消耗 LMDI指标分解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同洋 靳乐山 靳宗振 黄谦
运用双边界二分式意愿调查法(CVM),评估作为北京生态涵养区的延庆县生态保护和建设对改善北京大气质量的价值。调查结果显示,1055份有效问卷中,46.8%的受访者有支付意愿,单边界下居民的支付意愿为404.341元/户/年,双边界下为283.905元/户/年,分别占居民家庭收入的0.27%和0.19%。支付意愿受受访者月收入、是否去过延庆、对植树造林作用的认知、对北京大气质量的主观认识、性别等因素影响。研究同时发现,人们存在对大气保护的认识与行为偏差和对公共物品"搭便车"的可能。双边界二分式评估的结果低于单边界评估结果,双边界95%的置信区间范围显著小于单边界同比例置信区间范围,说明双边界评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义飞
分析了北京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后,把住房这样一件大事过多地依赖于市场方式解决,建房完全依赖开发商,开发商从竞争走向垄断,开始老百姓还得点实惠,后来房价飞涨,政府稳定房价政策难以落实,利益相关者从中获利,有房者沾沾自喜,无房者望房兴叹,买房无望。解决问题的措施应是多元供给住房,出台政策鼓励大单位自建房,打破开发商独家垄断。同时,再辅以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加大炒房成本,规范开发商行为等措施。
关键词:
房地产 城市居民 住房问题 住房分配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丕丞
消费结构升级是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对北京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得出北京城乡居民在消费差距扩大的同时呈现消费结构趋同现象。北京城乡居民各类别消费的比重、消费倾向趋同现象的成因在于居民收入增长、城市化发展对农村的影响、社会消费品供给丰富,及城市消费文化向农村的传递。
关键词:
北京城乡消费结构 比较分析 ELES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晓路 颜秉秋 季珏
基于北京市典型社区的问卷调查,运用决策树分析的方法,对城市居民在不同阶段养老方式的选择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目前,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转型,北京市老年人的空巢家庭比例超过1/2,城市居民在健康状态下约80%选择独自生活,而独立生活有困难时近1/2的老人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②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了解和认可度十分有限,养老机构总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机构床位存在大量缺口。③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巨大的阶段性差异。由健康状态步入需要照护的阶段后,老年人对家庭赡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大约分别提高到原来的2倍、4倍和8倍。基于生命周期的测算,2020年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在机构和社区养老的合理比例分别为35%和30%。④当前,需求调控的重点是70岁以下低龄老人,应该引导更多的低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李昊一
保护湿地资源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居民是保护的主体,其生产及生活方式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北京农村和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应用卡方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农村和城市两组居民对湿地基本常识、保护中存在问题、保护湿地以及学习湿地知识的认知度。结果发现:虽然两组居民对大部分湿地基本常识认知具有显著性差异(P0.1),但农村居民缺乏湿地污染影响因素的知识;两组居民在对保护湿地各项的认知中,大部分选项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特别是仅有14%的居民知道《北京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谌丽 张文忠 褚峤 王鹏 李加忠
居民交通出行质量是影响城市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内越来越多的地理和规划学者开始关注城市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方式的影响,尤其是街区尺度成为相关政策的重点,但细化讨论建成环境对居民交通感知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北京为例,结合街区尺度等建成环境客观数据与居民交通评价调查主观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逻辑模型探讨街区尺度特征对居民主观交通便捷性评价和交通安全性评价的影响。研究表明:小街区的模式下交叉路口多,易于设置公交站点,有利于提高居民交通便捷性评价,并且避免了大马路带来的交通隐患,对居民的交通安全性评价也有提升作用;容积率、区位、公交站点等对交通评价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分析表明,交通评价还与居民自身属性有关,交通建设需充分考虑不同居民的需求及其分布特征。本文的结论可为推行街区制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