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3)
2023(6695)
2022(5616)
2021(4925)
2020(4078)
2019(9053)
2018(8725)
2017(16074)
2016(9016)
2015(10055)
2014(9862)
2013(9595)
2012(8683)
2011(7835)
2010(7799)
2009(6929)
2008(6699)
2007(6013)
2006(5290)
2005(4806)
作者
(29527)
(24448)
(24345)
(23148)
(15314)
(11929)
(11006)
(9724)
(9561)
(8577)
(8532)
(8399)
(7966)
(7931)
(7920)
(7748)
(7476)
(7396)
(7250)
(7141)
(6404)
(6070)
(6066)
(5801)
(5731)
(5511)
(5380)
(5378)
(5112)
(5073)
学科
(31697)
经济(31642)
管理(22311)
(19959)
(13986)
企业(13986)
方法(13174)
数学(11762)
数学方法(11630)
(10885)
中国(10625)
(10096)
(9786)
地方(7794)
农业(7500)
(6868)
业经(6508)
(6059)
贸易(6050)
(5772)
(5536)
(5233)
银行(5192)
环境(5086)
收入(5065)
(5065)
人民(4681)
(4620)
金融(4619)
发展(4546)
机构
大学(125895)
学院(124913)
研究(51142)
(47982)
经济(46914)
管理(43318)
中国(37796)
理学(37228)
理学院(36728)
管理学(35835)
管理学院(35667)
科学(35447)
(33401)
(31388)
(28107)
农业(27033)
研究所(25981)
业大(25753)
中心(23003)
(21732)
北京(20188)
(19504)
(19005)
(18166)
农业大学(17531)
财经(16947)
(16336)
科学院(16291)
(16194)
师范(15994)
基金
项目(91724)
科学(70709)
基金(67002)
(63147)
国家(62647)
研究(58368)
科学基金(51373)
社会(36918)
自然(36309)
自然科(35465)
自然科学(35452)
基金项目(35314)
(35122)
社会科(34927)
社会科学(34918)
自然科学基金(34795)
(31532)
资助(27720)
教育(25819)
重点(21895)
编号(21653)
计划(20242)
(20152)
(19342)
科研(18376)
科技(18316)
(18115)
创新(17144)
成果(16512)
课题(16119)
期刊
(54329)
经济(54329)
研究(36482)
学报(30202)
(29671)
中国(28203)
科学(25073)
大学(21644)
学学(20660)
农业(20236)
管理(15492)
(15092)
(11532)
教育(11215)
经济研究(9719)
(9516)
金融(9516)
业大(9044)
业经(8967)
技术(8299)
财经(7853)
(7619)
农业大学(7435)
(6771)
资源(6755)
问题(6719)
林业(6398)
科技(6052)
商业(6012)
中国农业(5741)
共检索到189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学国  任建超  韩青  
利用针对北京市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采用多元条件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生鲜猪肉的不同质量安全特征的偏好和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对猪肉产品的不同质量安全特征进行标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北京市城镇居民对生鲜猪肉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生鲜猪肉通过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柔嫩度较好,对生鲜猪肉具有无瘦肉精和兽药残留的质量安全标识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最低。据此提出:中国应加强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政府监管部门应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识的申请和使用行为,确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智  武拉平  
本文利用选择实验方法,通过RPL和LC模型分析城镇居民对猪肉的品牌、"绿色"认证、饲料添加剂信息标签和动物福利4个质量安全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显示,城镇居民对"绿色"认证有最高的支付意愿,其次为知名品牌和饲料添加剂信息标签,对动物福利的支付意愿最低。因此,基于需求驱动的保证质量安全的市场措施非常必要,包括准确可靠的"绿色"认证和可信的产品品牌,以及信息充分真实的产品标签;引导民众更多关注动物福利是当前政府应该关注的另一方面,居民对其支付意愿以及将其付诸生产实践也基于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成  方向明  
基于全国2501个消费者样本,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法,应用随机参数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产品监督检查信息、可追溯信息、他人评价信息、质量安全事件信息、质量安全知识等信息可提高消费者效用水平;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为他人评价信息和质量安全知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偏好存在异质性。所以,应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可追溯信息供给;逐步实现差异化、多元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应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真实性与服务的及时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林海  王淑娴  Wuyang Hu  
本文基于中国猪肉全程供应链体系的主要环节的安全风险,界定了猪肉的可追溯信息,并以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七个试点城市的1489个消费者为调查对象,运用选择实验(choice experiment)方法,借助混合Logit(mixed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1atentclassmodeling)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结论显示,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与支付意愿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对质量认证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外观和可追溯信息;相对于政府认证,消费者更偏好于国内第三方机构认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娟  赵元凤  
消费者对高品质羊肉的认可与接受意愿是羊肉消费能否提质升级的关键。本文基于呼和浩特市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借助选择实验法,研究消费者对高品质羊肉质量安全属性的需求偏好与支付意愿。结果显示:不同消费者对高品质羊肉质量安全属性的需求偏好与支付意愿不同,受教育年限、家庭总收入、老人及儿童数量占比、家庭月均羊肉消费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高品质羊肉质量安全属性的需求偏好;消费者对"有机认证"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可追溯信息和产地信息,对分割形式的支付意愿最低。因此,开拓高品质畜产品消费市场、完善羊肉等畜产品"有机认证"政策法规、促进畜产品可追溯体系及产地信息体系的建立,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峰  陈锐  王祖力  辛翔飞  
猪肉是我国主要肉类消费品,分析居民肉类食品消费偏好,对引导我国肉类食品工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202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猪肉消费统计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其猪肉消费偏好的主要特征、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北上广一线城市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偏好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新鲜程度。在猪肉购买渠道上,北京消费者主要在超市购买生鲜猪肉,广州主要在农贸市场购买,上海则是两个渠道占比相当;上海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频率高于广州和北京。消费者选购品牌猪肉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选择购买猪肉的地点或渠道,其次是对猪肉卫生安全的关注度,以及对品牌猪肉宣传的信任度等。最后,从行业标准、物流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助力我国品牌猪肉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同洋  靳乐山  靳宗振  黄谦  
运用双边界二分式意愿调查法(CVM),评估作为北京生态涵养区的延庆县生态保护和建设对改善北京大气质量的价值。调查结果显示,1055份有效问卷中,46.8%的受访者有支付意愿,单边界下居民的支付意愿为404.341元/户/年,双边界下为283.905元/户/年,分别占居民家庭收入的0.27%和0.19%。支付意愿受受访者月收入、是否去过延庆、对植树造林作用的认知、对北京大气质量的主观认识、性别等因素影响。研究同时发现,人们存在对大气保护的认识与行为偏差和对公共物品"搭便车"的可能。双边界二分式评估的结果低于单边界评估结果,双边界95%的置信区间范围显著小于单边界同比例置信区间范围,说明双边界评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林海  王红纱  朱淀  蔡杰  
为满足消费者猪肉安全需求,防范猪肉的安全风险,国家商务部等从2010年开始分批选择若干个城市实施肉类可追溯体系。可追溯猪肉能否有效推广内在地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本文基于随机n价实验拍卖方法,对江苏无锡市区272位消费者对具有不同层次安全信息的三种类型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愿意为具有可追溯属性的猪后腿肉支付一定的溢价,且对具有养殖信息与政府认证信息的可追溯猪后腿肉具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而进一步运用MVP模型的研究证实,消费者对三种不同层次安全信息属性的可追溯猪后腿肉的偏好具有差异性。因此,政府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并与政府认证机制相结合是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层次安全信息的可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启武  陈立平  郭慧婷  
北京城乡居民生活总用电量逐年增长。2010年,北京城镇居民生活总用电量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用节能家用电器替代了部分旧的高能耗家用电器。2010年北京城镇居民节能家用电器的综合拥有率是22.27%,在北京市场上销售的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中,节能产品的比例达到87.60%。未来北京发展低碳电器的重点在于大力推广低碳电冰箱和低碳洗衣机,以及加快制定低碳空调器标准,尽快推出和推广低碳空调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增金  乔娟  沈鑫琪  
食品可追溯体系有助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追溯标签作为辨别是否可追溯食品的主要手段,消费者对追溯标签的信任水平及其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值得特别关注。基于西安市的实地调研,依据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利用假想价值评估法并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研究偏好异质性约束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猪肉偏好可分为质量安全偏好型、高品质偏好型和廉价偏好型,在质量安全偏好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水平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而在其他偏好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水平的影响则并不显著;质量安全偏好型和其他偏好类型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43.64元/kg和4...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颖琦  黄祖辉  
食品安全信息标签是传递食品信息的重要工具,研究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具有不同信息标签食品的供求差异,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食品安全信息标签所包含的四种不同信息属性及相应层次,以猪肉为例,利用浙江省生猪养殖户和猪肉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借助随机参数Logit模型实证分析养殖户与消费者对具有不同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猪肉的生产意愿和消费偏好的差异,探讨养殖户对不同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实际采纳行为和消费者对相应标签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在产地、合格证、可追溯和认证四类信息属性中,除认证信息外,消费者更偏好可追溯信息,而养殖户更愿意提供产地信息。尽管养殖户对提供认证信息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意愿,但实际生产中的采纳率仅为1.81%。消费者偏好包含更高层次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猪肉,对委托检验合格的合格证具有更高的偏好,但养殖户的生产意愿却为负。消费者对自检合格的合格证的支付意愿仅为1.385元/kg,但愿意为追溯到养殖环节的可追溯信息支付超过20%的溢价,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户对可追溯信息的采纳率不足10%。因此,养殖户要加大对信息层次更丰富的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使用,市场和政府应增加对养殖户参与可追溯体系、开具合格证的激励,加强对养殖户的教育培训。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中国西北部地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研究中澳课题组  张蕾  张志涛  谢晨  
黄土高原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后,工程区生态效益显著。本研究采用非市场评估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对北京、西安、安塞三地606户城镇居民的生态支付意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较强,十分关注退耕还林等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半数以上的受访者愿意为退耕农民进行义务支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林海  卜凡  朱淀  
基于现有的研究文献,本文在对可追溯猪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做出设定的基础上,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山东省潍坊市765位消费者对含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的偏好。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关注"猪肉可追溯标签"信息、自身收入与家中是否有孕妇、受双汇"瘦肉精事件"影响等变量显著影响其对含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猪肉的偏好。对变量边际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偏好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更偏好含有养殖与屠宰信息的可追溯猪肉,高收入消费者则偏好同时含有养殖、屠宰、加工三种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含有不同层次可追溯信息猪肉的主要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剑超  唐莉  李诗  白瑷峥  
随着节能减排写进国策,北京市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及北京市各种生活能源消费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全面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居民家庭收入与家庭能源消费的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百臣  米运生  朱桥艳  
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意愿不足、优质不优价,造成低端农产品供给过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出现质量性和数量性供求结构失衡的双重矛盾。构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可追溯制度和监测认证制度,虽然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增加产品可信度,但是,生产者释放的质量信息是否能与消费者对质量特征信息的微观解读和选择偏好相吻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完整获取消费者对农产品蕴涵的各个质量特征信息的认知和选择偏好,可以计算出各质量特征的价格,从而,理解市场价格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通过以供港猪肉、一号土猪肉和有机猪肉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的问卷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农产品食品的"内在属性"(包括营养、口感、品质、安全性、新鲜程度、卫生状况等)的选择权重及赋值最高,其特征价格弹性为0.1288;其次依次为"质量安全认证"信息和"广告效应"信息,其特征价格弹性分别为0.0224和0.017。这些质量特征价格排序及量值,可以提示我们重点应该加强那些能够提高其质量信息的显示与传递效率、提高其质量认证的可信任度的优质农产品及其为消费者所认可的质量特征,找出农产品供给侧结构调整的短板,实现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