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8)
- 2023(15191)
- 2022(12165)
- 2021(10948)
- 2020(9268)
- 2019(20800)
- 2018(20591)
- 2017(38543)
- 2016(20877)
- 2015(23195)
- 2014(23085)
- 2013(22712)
- 2012(20776)
- 2011(18485)
- 2010(18975)
- 2009(18060)
- 2008(17958)
- 2007(16588)
- 2006(15096)
- 2005(13817)
- 学科
- 济(90385)
- 经济(90256)
- 业(88370)
- 企(70546)
- 企业(70546)
- 管理(66874)
- 农(50027)
- 农业(33556)
- 业经(33162)
- 方法(32428)
- 财(27336)
- 中国(25477)
- 数学(23944)
- 数学方法(23644)
- 制(20287)
- 地方(20008)
- 务(18258)
- 财务(18220)
- 财务管理(18194)
- 技术(17660)
- 学(17222)
- 企业财务(17171)
- 体(17043)
- 策(16960)
- 理论(16082)
- 和(15429)
- 划(14857)
- 贸(14741)
- 贸易(14729)
- 发(14696)
- 机构
- 学院(303320)
- 大学(296248)
- 济(124230)
- 经济(121692)
- 管理(116311)
- 研究(106364)
- 理学(98881)
- 理学院(97803)
- 管理学(96067)
- 管理学院(95546)
- 中国(83365)
- 农(71739)
- 科学(66442)
- 京(66373)
- 财(56483)
- 农业(55237)
- 所(55101)
- 业大(52671)
- 研究所(49773)
- 江(49701)
- 中心(48665)
- 财经(43496)
- 北京(41689)
- 经(39317)
- 州(38357)
- 院(38349)
- 范(38347)
- 师范(37872)
- 省(36715)
- 经济学(35962)
- 基金
- 项目(200099)
- 科学(157260)
- 研究(145806)
- 基金(143546)
- 家(126650)
- 国家(125391)
- 科学基金(107026)
- 社会(93388)
- 社会科(87908)
- 社会科学(87881)
- 省(81051)
- 基金项目(75710)
- 自然(68540)
- 自然科(66901)
- 自然科学(66875)
- 划(66716)
- 自然科学基金(65678)
- 教育(64011)
- 编号(59280)
- 资助(56957)
- 成果(47204)
- 发(45473)
- 重点(45084)
- 创(43528)
- 业(43490)
- 部(42696)
- 课题(41463)
- 创新(40031)
- 国家社会(38431)
- 农(38224)
- 期刊
- 济(153900)
- 经济(153900)
- 研究(88275)
- 农(74010)
- 中国(68652)
- 学报(52223)
- 农业(49890)
- 科学(48650)
- 财(45860)
- 管理(45561)
- 大学(40253)
- 学学(38199)
- 业经(32117)
- 教育(30347)
- 融(29405)
- 金融(29405)
- 技术(27517)
- 业(26361)
- 经济研究(22226)
- 财经(21504)
- 问题(20566)
- 经(18692)
- 版(17716)
- 技术经济(16651)
- 世界(16164)
- 农村(15698)
- 村(15698)
- 农业经济(15322)
- 业大(14979)
- 现代(14851)
共检索到473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志军 朱战强
北京城郊农业区的城市化、产业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并不同步,故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多功能化程度、发展模式也不相同。对此依据区域发展差异、历史演变制定了4种方案,对城乡一体化进行了评价和检验。研究认为,只有差异性发展才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局部(各区县)最优与整体(区域)最优;与前30年相比,目前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已改善,多中心、多层次的城乡发展规划将有望解决城市化、产业化、农民非农化进程之间不同步的问题,从而引导北京城郊农业区城乡一体化由非均衡发展向差异性均衡发展的转移,并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国恺
两个阶段新世纪以来,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的变动大致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2010年,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2000~2010年,两种土地变动模式同时展开新世纪初期,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高碑店乡成为典型城乡接合部。高碑店乡土地非农化是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转工"完成的。据有关资料显示,高碑店乡从1993年到2002年底10年期间,"转居"、"转工"的农民共有10765人。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者"转工"的确解决了土地非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德才 唐少清
随着北京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城乡一体化规划变得更加深入化与实际化。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树木和泥土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繁华发展救济着乡村,使乡村得以稳定发展,而城市却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乡村的喂养。二者总是水乳交融、相互依存。"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的前两年是北京市社会建设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协调了北京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了人居和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呈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 工业化 发展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伟 张士运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综合考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给出了一种新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能综合考虑到影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各种影响因素,将评价因素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及时发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中的不足,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政府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为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志刚 汪超 许晓源
本文根据北京市城郊四区的调研数据,构建农户认知模型和采纳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对创意农业认知和采纳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在认知模型中,文化程度、设施果树栽培、培训示范、加入合作社和技术服务队均对农户认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原有的销售网络、生态有机果树栽培和扩种打算意愿却对农户认知产生负向影响;在采纳模型中,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风险偏好、设施果树栽培、加入合作社和技术服务队均对农户的采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培训效果和邻里传播却对农户采纳产生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
创意农业 认知 技术采纳 果树产业 北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志军 刘黎明
北京城郊农业区在不同时期因产业化、城市化的不同而承担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其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及空间格局也出现了差异。本文运用历史沿革分析和数理分析方法对城乡一体化的功能结构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1988年以来,处于近郊至远郊内缘的农业区(23~57 km处)的产业化、城市化分别出现了辐射式→飞地式、等级转移式→团块+扇状式+辐射式的空间发展;不同时期生态、经济、社会功能的组合和实现情况各有侧重,多功能评价值相应地在"W"、"M"型空间格局之间转变。总体上,北京郊区农业区的城乡功能及其综合效益都在增强,但相对而言经济功能的作用在降低,生态、景观功能在上升,社会功能存在波动但总体趋强,城乡功能的空间布局更加复杂,而且这种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北京"十二五"期间多层次、多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志军 刘黎明
我国的现代城郊农业区兼有生态、经济、社会的复杂功能,是明显区别于欧美各国及日韩等国的发展模式,所以需要明确其多种功能的耦合情况及其规划方法。在有关国内外现代城郊农业区的功能定位和演化的研究基础上,本项研究运用生态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明确了我国现代城郊农业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的分析方法;并从多维度分析城郊地带的耦合机制,以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多中心、多层次的中国式现代城郊农业功能区系统。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就目前现代城郊农业区研究中出现的难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的现代城郊农业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认为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加强学科间的协同研究是...
关键词:
现代城郊农业区 模式 规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蕾
本文构建了分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共7个指标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这一指标体系对北京全市以及13个尚有农村地区的区县分别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全市以及各个区县的城乡一体化总体水平很低。其中,经济一体化水平最低。远郊区县居民生活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指数较低。并据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北京 城乡一体化 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志军 刘黎明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城郊农业区的演变更加复杂。中国现代城郊农业区的研究应把经济活动的微观机制、社会经济活动的中观行为及区域的宏观发展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在三个研究领域及其融合过程中,也需要系统科学分析思想和方法论作为其指导思想和技术手段。基于此分析思想和北京"十二五"规划"五规合一"的背景,从微观个体入手、以中观发展状态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最终形成了对京郊农业区宏观发展历程、特点和运行机制的基本认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燕平
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和初级阶段,主要依赖农业剩余转移和农业支持政策。农业剩余转移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但也限制了农业发展能力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能力,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农业支持政策在保障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目前,中国工业化已经步入中级阶段,形成独立和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较强的生产能力,不再完全依赖农业的支持,因此,应该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农业剩余 二元经济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肖随丽 贾黎明 汪平 李江婧
20世纪中叶,到森林中休闲游憩的人数剧增,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游憩体验,美国林务局的管理者和专家发展了游憩机会谱(ROS)理念和管理框架,其主要以游憩需求为导向,依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指标对游憩区进行分类分级,编制游憩机会清单,对资源进行清查、规划和管理。本文在介绍RO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民森林游憩的需求特征和森林游憩区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开发利用现状,筛选出"自然程度"、"偏远程度"、"游客密度"和"管理强度"4个评价指标,分析提出了北京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将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区分为城郊开发区域、城郊自然区域、乡村开发区域、乡村自然区域和半原始区域五个游憩机会等级,并结合目前的北京市游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用GIS作图直观展示了各游憩机会的分布,分析比较了各游憩机会的供需状况,为北京城郊森林游憩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福民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由于学生社会背景等许多方面的不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原则和实施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文章通过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郊学校不同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分析,结合工作实践探索城郊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郊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宝树
上海郊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口再分布 ,主要呈现城市人口郊区化扩散与农村人口城市化集聚同时加快推进、城乡人口扩散 -集聚流高强度辐合于近郊地带等特点 ;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重构过程。本文利用 2 0 0 0年人口普查数据 ,对浦东新区街镇社区人口的社会重构现象作了多侧面的分析 ,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雷 张吉清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韦曙林
为了把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联结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自强自立的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客观上要求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必须有新的突破,这就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我国家庭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体制问题,它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衔接问题。而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与经济实力,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以及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多一体化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