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8)
2023(4945)
2022(4093)
2021(3777)
2020(3007)
2019(7126)
2018(6590)
2017(12893)
2016(7065)
2015(7342)
2014(7217)
2013(7102)
2012(6578)
2011(5962)
2010(6117)
2009(5329)
2008(5403)
2007(4541)
2006(4012)
2005(3568)
作者
(20202)
(16993)
(16457)
(15985)
(10812)
(8084)
(7625)
(6493)
(6345)
(5961)
(5798)
(5655)
(5401)
(5273)
(5234)
(5124)
(5075)
(4818)
(4729)
(4713)
(4149)
(3987)
(3934)
(3853)
(3718)
(3675)
(3617)
(3592)
(3386)
(3305)
学科
(28064)
经济(28022)
管理(17572)
(16799)
(11971)
企业(11971)
中国(11221)
方法(10494)
数学(9427)
数学方法(9290)
地方(8339)
(7260)
(7037)
城市(6531)
(6343)
农业(5262)
(4943)
业经(4788)
城市经济(4694)
环境(4493)
(4453)
财务(4447)
财务管理(4440)
企业财务(4306)
(4301)
贸易(4300)
(4104)
(3989)
金融(3989)
理论(3902)
机构
大学(95875)
学院(94921)
(37256)
经济(36197)
研究(36146)
管理(33786)
理学(29091)
理学院(28555)
管理学(27999)
管理学院(27786)
中国(25669)
(24407)
科学(23121)
(18041)
(17062)
(16752)
研究所(16504)
中心(16086)
北京(15830)
业大(15236)
财经(13864)
(13839)
(13753)
师范(13619)
(13347)
农业(13274)
(12740)
经济学(12020)
师范大学(11350)
(11175)
基金
项目(68360)
科学(54314)
基金(50841)
研究(46898)
(45371)
国家(45007)
科学基金(38797)
社会(31257)
社会科(29701)
社会科学(29693)
基金项目(27359)
自然(25782)
自然科(25235)
自然科学(25228)
(24961)
自然科学基金(24766)
(23113)
教育(20892)
资助(20264)
编号(17174)
重点(15456)
(14890)
(14660)
(13658)
成果(13604)
国家社会(13452)
计划(13183)
(13138)
科研(12956)
创新(12858)
期刊
(39469)
经济(39469)
研究(30254)
中国(18964)
学报(16896)
科学(15842)
(14804)
(12854)
大学(12681)
学学(11976)
管理(11354)
农业(9885)
教育(9233)
城市(8171)
(8073)
金融(8073)
问题(7105)
经济研究(6690)
财经(6677)
(6632)
技术(6304)
业经(5850)
(5786)
(5256)
现代(5152)
资源(5054)
(4949)
业大(4491)
科技(4433)
发展(4314)
共检索到138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去川  
自从当年否定了梁陈方案.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一直处在发展与保护的两难矛盾中.与之相伴的城市色彩也随之注定要形成今天混乱无序的局面。本文通过对北京城市色彩现状的反思及其发展其趋向的分析、定位、提出有限定的使用“城市主色调”和以区域功能、性质进行色彩规划之理念.对如何建立一套既符合北京历史文化特性,又能兼顾其现状及未来发展的科学可行的城市色彩规划进行思考和探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芳  刘健  陈旭来  
基于功能和认知的视角,从政府规划文本和媒体报道两个方面,对北京城市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做了对比分析,发现政府"自上而下"的设计定位和媒体"自下而上"的公众认知对这两条轴线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关注度不同;定位不同;发展规划不同。最后,针对北京城市轴线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超  
新时代城市规划正在从工程建设转向空间治理,公共空间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公私利益博弈和空间事务集中的糅合体,是聚焦规划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领域。通过回溯城市治理的“空间性”及公共空间对于社会生产与社会治理的核心意义,阐明公共空间已成为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空间治理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规划手段之间的关联机理,从而提出公共空间规划模式治理化转型的四方面要点。最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在地实践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公共空间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法论,以期发现改良以往技术弊端和盲点的可能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洪铭  
城市规划建设的空间布局,就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演化在地域空间上留刻的有形足迹。今天,人们看到的以二环路为痕迹的"凸"字形北京旧城,就是明代祖先的创世杰作——明北京城。明北京城在世界享有盛名,其中最精彩的是它拥有一条贯穿全城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全城建设均以轴线为核心,对称有序展开,中轴线是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的传世之宝。现代北京人,用他们的聪明智惠,创造新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描绘新生灿烂的北京城,"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新区"、"分散集团式"、"绿化隔离带"、"两轴两带多中心"、"中轴线与长安街东西轴线十字交叉骨架"等新的城市空间布局理念、布局模式,把新北京推向一个更加广阔、更加丰富多彩的地域空间。城市的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陈  石楠  
从历史演变特征分析,不同时期影响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市空间分化以身份、地位为基础,同时受制度与宗教的制约,形成皇族、贵族集聚于中心地带,底层阶级集中于城墙附近与外城(南城)的格局;近代北京城市在半殖民地化的社会过程中,经济地位成为空间分化过程的主导因子,城市空间呈现"中上层居住在中心,贫民迁居在外围"的圈层结构;现代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受政策、经济体制、城市化进程等多因子交互作用,城市空间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均质化发展向市场经济时期的空间贫富分异态势演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敬淦  
一月份,北京市公布了经国务院原则同意的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则》。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适应北京不断发展的具体情况,在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结构与布局、旧城改造、名城保护,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原则等方面,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张敬淦同志的这篇文章,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衔接、继承和创新的角度,高度评价了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文章还就贯彻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特别是就疏解市区、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过渡、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刊认为,该文论述的问题和观点,对贯彻落实好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推动北京城市发展向着既定目标迈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余建辉  谌丽  党云晓  
以北京市宜居要素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宜居性客观评价的分析框架,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宜居性由服务设施因子、环境健康因子和城市安全因子3个维度构成,且对城市宜居性的贡献度依次递减;(2)各宜居主因子空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服务设施因子呈明显的内高外低特征,环境健康因子呈东部、北部高和西部、南部低特点,城市安全因子呈多中心分布格局;(3)北京城市宜居性总体格局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且北城要明显优于南城,非参数计量方法进一步揭示出城市宜居性的距离衰减特征和人口密度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4)北...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袁熹  
人口变化是北京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 ,指出北京近代人口变化的几个显著特征。第一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 ,人口自然结构变化明显 ,外来人口比重大于本市人口 ,性别比高 ,青壮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一半以上 ,等 ;第三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呈多方向变化 ,家庭人口趋于缩小 ,从旗人为主到汉人为主的变化 ,教育程度两极分化 ,职业结构的近代色彩 ,等 ;第四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后 ,本文指出 ,这些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体现了北京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而这些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 ,也将成为衡量北京近代化水平的尺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弘  
北京"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限制了北京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东京、巴黎等都通过建设"副中心"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矛盾。北京应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城市作为现代人普遍生活、工作的场所,对其研究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城市的空间构造,是城市研究的基本内容。文章从人口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作为特大城市北京的地域构造,以及北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认为,形式上的“市”和实质城市的区分、城市的“工作地人口”和“居住地人口”的区分、“昼夜人口比”、城市地域的“功能区”与“居住区”的划分等基本概念与方法,在城市地域构造研究中有普遍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大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海上力量有了长足发展。美国对中国海权发展的和平目的有深刻误解和不信任,这在美国的南海多边化政策与"空海一体战"战略中有突出的表现,防范中美海权"安全困境"因而有其必要性。建立安全互信机制是缓解安全困境的有效途径。战略对话、人员交流、政策协调与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是中美海上安全互信机制的主要内容,它们发挥着意图透明、管控危机和构建合作者身份的重要作用,这为防范海权"安全困境"提供了可能性。依凭集聚互信,中美两国可开启大国海权合作的新时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敬淦  
新形势下城市规划思路的探索──参与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几点体会张敬淦自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并作了重要批复以来,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北京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首都建设的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京军  秦宛顺  
目前关于财务及困境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基于界面数据的静态计量和统计模型,如多元判别分析、Logit模型,忽视了公司的财务状态是不断变化的事实。为完整刻画财务比率和未观测变量对财务困境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化的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情形。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获得了加速或减缓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财务因子,并且通过边际分析,得到财务因子对财务状态的影响程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忻文  
九十年代最初的两年,中国的经济成长遇到了自1979年以来最严峻的挑战,险恶的经济形势一度迫使改革的步伐放慢。经过一段时期的强制整顿,中国经济恢复了元气。经济增长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到目前为止,全国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曾曾   赵志龙   于法稳   张贵祥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论文对2010—2020年北京16个区的城市生态韧性进行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2010—2020年,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总体水平由较低升至中等。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一直在海淀区,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也一直以海淀区为中心,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中心城区是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其城市生态韧性水平要高于非中心城区,城市扩展情况、建设用地面积、财政支出总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道路里程等因素是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2030年,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和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延续了自2010年以来形成的“高者恒高”“热点恒热”局面。论文深入探究北京城市韧性的演化特征,对于厘清首都城市韧性发展规律、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